应当围绕这个关键点。”都说“开发王”王金华会抓钱,他自己说:“抓到抓不到钱,关键就在能不能招到来投资的客户。”这一年,王金华自己亲自率团到国外招商就达4次。这位日理万机的园区“一把手”是如何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的,于此可见一斑。
2002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引进合同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和40%;实现GDP122亿元,财政收入165亿元,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其中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50%和21%、22%。
这一年,投资2亿多美元的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美国的迈拓集团和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施耐德(苏州)有限公司,投资12亿美元的来自马来西亚的嘉盛半导体公司、台华纸业包装(苏州)有限公司、日本松下在中国的第二个研究开发基地——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和同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本旭化成、旗航超导磁浮铁道(苏州)有限公司、香港宏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等著名企业,纷纷入驻苏州工业园区。
这一年,又一位学者型出身的“博导”,当了苏州市委书记,他就是现任吉林省委书记王珉。
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王珉,到苏州后的第一个“到下面去”的调研对象就选择了园区。那天大雨纷纷,他在年轻的市长杨卫泽的陪同下,到园区调研后强调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力争早日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国际一流的开发区。
“国际一流”的概念从此在园区深入人心。
“这也是我们苏州工业园区告别初创阶段,转向展示自己真正水平的时代的开始。”王金华这样评价这一历史性的转折。
这一年的12月30日,园区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金华站在主席台上作了《与时俱进、争创先进,全力打好新三年大会战关键战役》报告,这位激情澎湃的“开发王”几度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用特别的男高音向他的战友们说:“过去,苏州园区是我们在新加坡的师傅们带着创出来的。现在我们出师了!徒弟出师了,要干什么,要干成什么,就全靠我们自己了!市委王珉书记要求我们建设‘国际一流’的园区,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国际一流’是个什么概念·那就不是一般的水平,而是当今全世界最好、最发达的水平。我们苏州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你们说·”
此时,台下一片寂静。
“你们说,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王金华的犀利目光直逼台下众人。
“有——”
“有吧……”声音七零八落,参差不齐。
“到底有没有·”王金华有些发火了,把声音提高了一倍。
“有!——”台下顿时惊天动地。
于是,王金华的脸上露出开心而憨厚的笑容……
于是,金鸡湖畔从此掀起一股更高的发展浪潮……2003年,对园区和王金华的团队来说,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因为“非典”疫情,全国的投资环境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恶劣和困难的。然而依靠外向型经济为支撑点的苏州工业园区却一枝独秀,不仅没有受疫情的太多影响,反而吸引了更大的外资份额而获得了全面发展。引进的外资从数量到质量都有非同一般的提升,而且从新方接过的CSSD公司也在这一年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的成绩,公司净资产恢复到1亿美元,并且首次向股东分红。这对所有参与园区投资的财团来说,极具标志性的意义。
第17章自己干,更出色(8)
“我说此人一定会比我们干得好嘛!”李光耀听到CSSD的新方副总裁吴天仁报告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
“我是2003年受命到CSSD工作的。这几年园区完全按照我们预期的规划在一步步往前走,而且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些。作为新方派驻CSSD的副总裁,我经常要到世界各国去,碰到那些外国企业老板,他们总是说:到苏州园区一看,就觉得像是到了你们新加坡。更多的人说,去了苏州园区,就不用再去新加坡了,因为苏州园区甚至比新加坡更好些。这说明我们当时与中国进行软件合作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我回新加坡就算是出差,一到那里司机们就会跟我说,他们都知道苏州园区很好,我也非常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现在的家在苏州,那里的空气非常好、风光更美。苏州人抓住了机遇,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迅速出击,吸引了大量外资,同时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夯实了自己的底子和基础,所以自2001年以来,园区的发展突飞猛进,我们CSSD的盈利情况更是喜人。虽然现在我们新方不是大股东了,但园区是中新双方搞起来的,它的成功,比我们光赚钱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因为除了与中国关系更密切外,我们有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使得新加坡在世界其他地方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但我还是要重申一句:到目前为止,我们新加坡在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中,苏州园区是最成功的。这种局面估计若干年里还难以改变……”讲一口流利中文、年轻精干的吴天仁先生与我握手道别时,补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所以我比任何人都高兴看到苏州园区的欣欣向荣。”而他的这话,让我对这位“洋老乡”充满好感。
园区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苏州的一张独特而耀眼的城市名片,她使往日“小桥流水”的姑苏,从小家碧玉成长为光照世界的“大家闺秀”。近些年,园区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加强高精尖端的科技含量建设事业。用现任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的话说,“现在多少亿美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已不再是我们的‘兴奋点’了,而是要看来投资的企业有多少科技含量。”而这,也正是苏州人当大股东后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建设园区的独创思路。从2001年起,他们就开始十分注重园区产业的转化,变世界“制造中心”为世界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此相继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苏州工业园区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外国跨国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地区总部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若干意见》等条例和激励机制。
随之,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正式开园。
2004年的3月和5月,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先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考察了国际科技园,赞赏科技园办得好,并希望办出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同时又被信息产业部列入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九大基地之一。
2005年3月,园区和国际科技园被认定为“中国欧美软件出口试点基地”。同年5月,园区又成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6月,国家广电总局认定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9月,再认定其为“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11月,俗称“天使基金”的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基金规模增加到2亿元,同时成立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发展基金。
第17章自己干,更出色(9)
2006年3月22日,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建。国内第一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也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首期总额达10亿元。
2006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再次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决定》和《苏州工业园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试行办法》等新政策。2006年4月16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北部的中新科技城开工。同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苏州工业园区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这是目前江苏省惟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5月24日,落户园区国际科技园的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了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最高级别CMMI 5级的认证,成为苏州市第一家、江苏省第二家通过此项认证的软件企业。8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中国新加坡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尽早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一个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科技部正式成为中方理事单位。9月18日,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协议,这是苏州市首个国家级研究机构,总投资达5亿元。这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确立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试点工作,列入试点的企业将获得优于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园区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不断做大IC设计、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研发、动画影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对区域发展有战略意义的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局长张东驰介绍说。
进入2007年后,园区推进科技创新的力度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3月7日,《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这项《实施意见》规定,凡经园区管委会评审合格后,单个企业可获2000万元左右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园区还相应建立了1亿元创投风险贴补基金,专项用于创业风险跟进投资,使科技创新型人才及研发机构有了更大的投资积极性。此项政策一出台,惹得世界各地的那些热心科技创造发明者和投资家心旌鼓荡,纷纷涌向美丽的姑苏城东那个金鸡湖畔。
“我们的‘重磅炸弹’投出一年,引来400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园区,这就是效益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