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天堂-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对发展不利。
  吴克铨:费老,接着我汇报一下目前最大的困难。昆山开发区要开放,要发展,外商要来合资办企业,这样,至少我们也要拿出部分钱来,可是我们没有钱。但钱的问题还可以想办法,关键是有了钱也不能办事,没有“笼子”,即没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开发区没有中央文件的批准,国家不承认,现在我们就像是有了钱,没有粮票,买不到米,做不了饭,当然,贷款计划也没有,办起事来十分困难。
  费老:是的,关键是要承认你们这个开发区。
  吴克铨:省里对我们还是支持的。省里在财政上支持我们,中央也支持,即每年我们可以在财政承包基数上减去5000万元,即每年可以多留5000万元,用于开发区建设。另外,省里还批准我们一项特殊政策,土地可以转让,期限50年。这是我省第一家。现在第一块地1公顷已经转让给了上海申大公司,每平方米100元。目前有许多外商和台湾客商来,要租地。我们认为搞土地转让好处很多。一是可以筹集一部分资金;二是搞土地用地转让,他们要来办企业,可以吸收消化一部分劳动力;三是要进行建设,建筑工人有事干;四是办企业后,税收交给昆山,产品出口后外汇留给地方;五是外商办了企业,会带动昆山一些企业为之配套生产。比如上海电视机一厂昆山分厂带动了七八家企业为之配套生产。好处很多,我们认为这是一条路子。但认识上有个过程,怕有风险,其实合同上规定,50年期满后,土地上的建筑设施全部归地方,基本上就没有风险。我去人大汇报时,大家听了很感兴趣,非常支持。但目前困难就是……
  费老:开发区还没有正名!
  吴克铨:对,对!希望费老替我们呼吁呼吁。
  费老:我认为可以搞一个提案,请求国务院考虑,给昆山开发区一个地位,当然还要同省里商量一下,我签名,人大同意后,可以提出,并要求答复。至于提案嘛,可以由江苏代表搞提案,到明年3月开会,我带头也可以。昆山应当有个待遇嘛,开发区有了(吴克铨:而且是自费开发的),要求承认,总得考虑一下吧!

第18章昆山的称王之路(26)
吴克铨:费老,你在写调查报告时反映反映。
  费老:调查报告还不够,提案要明确一些,提案以江苏人民代表提,行不行·提案要短,要清楚,实际情况如何,有哪几个好处,力求明确,写一下,不能长,长了没人看,两千字左右吧!
  吴克铨:这个问题解决了,开发区的发展就比较顺利了。
  费老:要承认事实,已经成功了,就要给予承认,承认昆山开发区应该享有的权利,省里边怎样·
  吴克铨:省里发了4号文件,很支持,苏州市也支持。对国家来说,自费开发本身也很有意义。
  费老:对,向上反映时,要把这点讲清楚,争取承认开发区。这样吧,我到你们那儿去,你们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在《瞭望》上,我再配一篇文章,宣传宣传,提案要好好商量,争取成功。
  吴克铨:有费老关心,我们对提案满怀信心,一定把工作做好。
  费老:我到昆山实地调查,开发区的情况很好,把这个意思说一下,然后在《人民日报》发表。
  吴克铨:请费老有空到昆山亲自视察一次。
  费老:一定要去的。这天与费孝通见面是10月15日。五天以后,费孝通先生来到昆山,陪同他的还有江苏省副省长张绪武。这回费孝通是来“帮忙”的,所以他在参观开发区后,直截了当地问吴克铨:“不是说要中央承认你们这个开发区吗·请具体说一说,承认了开发区到底有什么好处·”
  没想到费老如此痛快,于是吴克铨赶紧接过话说:“在政策上,开发区可以享受许多优惠。但是我们目前还不算正式开发区,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比如,国家开发区的企业所得上缴是15%,而我们开发区要缴24%;国家开发区的企业有免2年减半3年的政策,即新办企业在前2年可以免缴所得税,后3年则可以减半上交所得税,这样对外商投资办企业就有更大的吸引力,而不是开发区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费孝通点点头,道:“这样外商可以多得一些便宜,他肯定愿意来了。”
  一旁的张绪武插话说:“国家开发区的外汇留成也有优惠,和深圳特区一样,它创的外汇可以全留,一般开发区只不过能留25%。”
  吴克铨借机又将办好开发区的同时,还能够给予当地周边的加工业和地方政府带来很多好处的话说了一通。
  费孝通到底是个大政治家和社会学家,在听完吴克铨和张副省长的一番话后,突然问道:“我重点问一下:如果批准了开发区,当然有利于地方的发展。于国家呢·国家有多少好处·长远的,现在的,都说一说。”
  张绪武副省长迅速朝吴克铨递了一个眼色。吴克铨便直言道:“如果批准,我们的发展肯定要快得多了,发展速度可以达到蛇口工业区水平。蛇口是8年达到工业产值10个亿的,我们不要国家花钱,只要这些政策,8年也能达到10个亿的工业产值。这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和好处。”
  “好,这个记下来!”费孝通对此特别关注,让秘书把这一条重点记录下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说服人家为什么昆山可以办国家级开发区。”费孝通再一次点到要害。
  吴克铨于是又将昆山的种种优势,特别是地理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及外企在昆山已经获得的成效向费孝通作了汇报。
  费孝通最后表态道:“现在昆山已经具备很多条件了,关键是要做一下具体工作,促成开发区得到正式批准。我这次来看到了,也听到了,我想可以通过人大提案的方式在明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向有关部门提出。理由是:苏北都有了国家批准的开发区,苏南却没有。昆山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办成这么个样子了,我们应该支持和批准它。” 。 想看书来

第18章昆山的称王之路(27)
“我会全力支持这个事的。”临别时,费孝通再次对吴克铨说。
  “谢谢,谢谢费老!”吴克铨激动地握着费孝通的手,代表全体昆山人民这样感谢道。
  日理万机的费孝通不仅没有食言,而且就在视察昆山的两个月后的12月20日,向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亲自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他在昆山调查视察时看到的昆山开发区的情况,指出“根据以上情形,我想,昆山开发区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苏南开发区。苏州、无锡、常州是江苏经济发达的地区,昆山就在其中,又最靠近上海,又有这么一个初具规模的开发区。它的条件实在要比苏北的连云港和南通两个开发区好得多。因此我建议国务院能正式批准昆山开发区,并且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等待遇。”
  第二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费孝通又联名江苏省人大代表提交了批准昆山开发区的相关提案。
  然而事情至此,也并非万事大吉了。吴克铨和昆山人在1990年等了一年,1991年又等了一年。直到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关于同意昆山经济开发区列入“国”字号级开发区的批示才正式下达。批件是总理*同志签的字,时间为1992年8月22日。
  其实从费孝通写信给习仲勋到向人大提案再到最后正式批准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昆山人为这“国批”还做了相当多的“私下”公关——
  女县长郑慧珍是具体操办此事的昆山人,她在这过程中到底上过多少次北京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反正像何椿林这样的国务院高级领导也都成了这位昆山女县长的熟人。郑慧珍进何椿林的办公室,主人一见她就会说:“又来啦”。女县长也很随意地笑答:“又来啦。”剩下的时间就是她与领导们就“国批”事宜来回地商议,有时甚至还会争执几句,因为都是熟人和朋友了,这种争执丝毫不会对昆山被批准为开发区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相反还能起到好的作用。
  江苏省领导也没有少帮昆山人的忙。国务院召开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会议上,省长陈焕友亲自在*总理面前为昆山人“唱赞歌”。
  那一年邹家华副总理到昆山参加沪宁高速公路剪彩仪式,其间,省长陈焕友陪邹副总理参观昆山开发区,“很好嘛,我对昆山开发区早有所闻,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吴克铨这时因年龄关系,已经从市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接替他的是李全林。李全林书记适时请邹家华题词。
  邹家华副总理一手好字,写下:加快开放步伐,搞好开发区建设。
  陈焕友省长不露痕迹地说:“请副总理写上‘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题’。”省长这话一出,在场的昆山人的一颗颗跳动的心都提到了嗓门口。他们知道如果省长的这句话被副总理接受,就意味着昆山开发区的“出生证”成功了一半,反之则希望渺茫。
  邹家华早听出陈省长的话中有话,笑笑,便提笔写下“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题”11个字,随后将笔一放,向昆山人一语道破:这一下你们敲钉转脚了吧!
  “谢谢副总理!”
  全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昆山人个个热泪盈眶……
  吴克铨听说后,更是老泪纵横。
  第3节昆山无山却有玉
  昆山现在出名了。每天都有全世界、全国各地来的人,他们或是到这里做生意,或是来此学习参观,还有的是干脆在这里定居。可第一次到昆山的人会发现:昆山、昆山,竟然找不到山呵!

第18章昆山的称王之路(28)
这事在我很小的时候也发生过,父亲第一次带我到昆山,我闹着一定要去登山。结果父亲带我到了玉山镇的一个公园,说那个长着一些树木的土墩墩就叫“昆山”。这让我十分失望,因为比起我出生地常熟的虞山来说,小昆山确实太小了!
  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