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保加利亚史-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利亚大城市举行了*和*示威活动,同时甚至还出现了群众性的*,一时保加利亚所有几乎生产部门都处于瘫痪状态。9月8日,游击队占领了加布罗沃、皮尔多普、帕纳吉尤里西特、路科维特、贝尔科维察等大量城市,祖国阵线政权正式建立。在祖国阵线联盟汇集了保加利亚西部各游击队的基础上,保加利亚第一民族解放师成立。同日,苏军在托尔布欣元帅的指挥下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边境进入保加利亚的国土。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解放了鲁塞、瓦尔纳、舒门、布加斯等城市。保加利亚老百姓对苏军夹道热烈欢迎,虽然这些老百姓中年岁最大的人也不会记得65年前“北方解放者”到来时的情景,但还是手捧面包和盐,与那些尘土满面的“斯拉夫兄弟”亲吻拥抱。

  当天晚上,“祖国阵线”中两位发动军事政变的老手——“秘密军人同盟”首领维尔切夫将军和“环节集团”头目格奥尔基耶夫将军——娴熟地在索非亚夺取了政权。他们轻车熟路地调动军队占领了政府的要害部门,逮捕了内阁和议会成员。次日清晨,格奥尔基耶夫将三人摄政委员会的成员召入王宫,逼迫他们在组成新内阁的文件上签字,然后将其逮捕。这三个倒霉鬼随后被移交给苏军情报部门,盘问了三个月后交还保加利亚。“人民法庭”在1945年2月1日判处他们死刑。三名被告和其他30多名前王国政府官员在索非亚公墓的一个弹坑里一个挨一个地被枪毙了。倒霉的基里尔亲王虽然在担任摄政前后都不过问政事,年轻时还在欧洲各国欠下一屁股赌债和*债,但临死时倒还保持了王室成员应有的尊严。他跳下汽车时表示,自己愿意第一个被处决。 由于小沙皇西美昂二世即位时只有6岁,政变时只有7岁,实在找不出什么“罪行”,因此连苏联人和保共都不好意思判处他死刑。但是有人建议枪毙身为意大利公主的约安娜王后,还有人建议枪毙鲍里斯的几个妹妹。保共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出面阻止了这些纯属帮倒忙的建议。他指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同旧王国政权划清界限,使斐迪南一世和坟墓里的鲍里斯三世名声扫地。萨克森&;#8226;科堡—哥达王朝成了“大保加利亚沙文主义的叛国集团”,这里保共创造性地将“大保加利亚”同“叛国”结合到了一起;“统一者沙皇”鲍里斯三世则是“刽子手和罪犯”。为了审判坟墓里的沙皇,“人民法庭”传唤了数十名证人。 

  9月9日清晨,以基蒙&;#8226;格奥尔基耶夫为首的祖国阵线政府成立。当日,基蒙&;#8226;格奥尔基耶夫被选为总理并发表了公告,宣布保加利亚正式从法西斯政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第七十二章 反戈一击
这时候保加利亚人民政府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人员任职问题和改组问题。为了实现把一切法西斯政权的拥护者和唆使者赶出政府和国家的目的,于9月10日保加利亚建立了由3万人组成的人民保安队。保安队的主要成员是游击队运动的参加者和祖国阵线的积极分子,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和解决那些顽固不化的法西斯军官并找到合适的人去取而代之。当然,对于旧的制度的焚毁并不会使一帆风顺的。狗急跳墙的纳粹军官妄图再次起事取代祖国阵线政府,不过这一切还没有成行,就被*下去了。这其中就包括以盖奥尔基&;#8226;梅&;#8226;迪米托洛夫(盖梅托)和农民联盟的尼古拉&;#8226;佩特科夫和科斯塔&;#8226;路尔切夫等人。他们秘密组织了“祖国阵线反对派”,专门反对工人和农民联盟。在盖奥尔基&;#8226;梅&;#8226;迪米托洛夫的组织下,一些资产阶级又再次武装起来,准备夺权。不过因为其内部不和以及祖国阵线政府已经控制了局势,所以这些人并没有成功。相反,这些人一部分被开除出祖国阵线联盟,另一部分人则是被逮捕。由于这个事件,社会*党和农民联盟开始认识到只有合并起来一致对外才能让祖国阵线政府保持统治地位。可是也就是这件事,造就了一部分暗藏的反对派,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将在40年后造成保加利亚的一系列混乱。当然,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资产阶级反扑问题,9月30日祖国阵线政府在部长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法庭以审判唆使参加德、意、日轴心国的战犯。继而,内政部有通法令,解散了各种法西斯组织和团体。12月12日,几乎所有法西斯团体都被解散完成。

  这时候保加利亚的经济也已经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在战争年代中,物价飞涨,食品和工业品的买卖被变成了投机行为。大量的食品和公业产品被大工厂主和大商人囤积居奇,所有的战争物资都只能去黑市上去交易。由于原材料和农产品、畜牧产品的缺乏,数以百计的工矿企业停工或停产,农业和畜牧业受到致命摧残。同时,列弗也迅速贬值,速度一泻千里。为了经济的恢复,11月10日,祖国阵线政府以保工人党(共)的名义做出了经济政策改革基本方针的决议。之后,又再全国委员会第六号令中规定为保证准确的履行经济法令,组织资本家的破坏企图,对全国私营企业实行工人监督,但工人无权利解雇或任命行政和技术领导人。这些措施迅速有力的恢复了工农业生产,最有力的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进一步限制资本家的活动范围。工人的工资得到提高,劳动条件逐渐改善。农业进入革新时期,政府颁布发令建立合作农场。社会主义的初级基础逐渐展现在保加利亚的土地上。为了稳定民心避免国家财政危机和经济破产,保加利亚祖国阵线政府宣布在1945年2月5日开始发行自由认购的公债共200亿列弗,名为“自由公债”。当然,保加利亚政府现在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搞好和苏联的关系。仅仅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一天,第二天苏联就和保加利亚建立了和平的友好关系。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司令部和保加利亚政府也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之后,谈判开始。在莫斯科美、英两国和苏联一起于10月28日订立了停战条约。条约规定苏军将继续留驻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撤回在南斯拉夫和希腊领土上的占领军,并“惩办法西斯战犯”。此后,保加利亚军队在撤换掉不可靠的高级指挥官后,被置于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指挥下,与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协同作战。在马其顿,一些部队对新政府的成立顾虑重重,于是拒绝撤回国内,选择同德军一道继续战斗,这些人大约有3000人左右。但美、英政府并不完全同意苏军继续占领保加利亚,他们马上就私自订立了一个计划,准备在巴尔干半岛和中欧抵制住苏军的赤色革命。

  此时在苏联的指挥下,保加利亚政府宣布了打击纳粹德国的动员令,开始沿着西部边境集结其军队。动员令在10天后发布完毕,结果共募集到45万军队。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交给保军的任务是向西进攻,切断希腊的35万德军沿摩拉瓦河向本土撤退的退路。保加利亚第二军在10月8日发动了战斗,苏联空军也在空中配合作战,对纳粹阵地狂轰滥炸,快意地再次踏上南斯拉夫马其顿的土地。在同党卫军第七“欧根太子”师进行激烈战斗后,保军在10月13日占领了尼什城,接着向科索沃平原进军,以阻断波斯尼亚与马其顿之间的德国部队。与此同时,保加利亚第一军和第四军也在其左翼600公里长的前线上向西进军,可是他们却陷入了苦战。在斯特腊津和斯特腊青的纳粹阵地防守异常严密,极难攻克。后来在第二军的协助下,保军才获得了胜利。11月10日,佛雷斯城被攻下;11月21日,武戚特伦城被攻下;11月22日,米特罗维察被攻下,这些胜利彻底切断了德军经科索沃平原西撤的道路。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保军伤亡达16463人,其唯一的装甲旅损失了47辆坦克。

  1944年12月,经过重新整编的保加利亚第一军开入萨瓦河和多瑙河之间集结待命。后来,它又开入匈牙利,部署在德拉瓦河至巴拉顿湖之间的战线上。1945年3月6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发动了“春醒”战役,从巴拉顿湖的西南和东北方向以步兵和坦克部队向苏军发动进攻。保加利亚第一军首当其冲,其防线很快被突破。只是由于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顽强抵抗,以及泥泞道路的阻碍,德军的进攻才告失败。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保军在苏联第133军团的协助下转入反攻。接着,他们在3月末向奥地利方向转移,最后于5月8日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克拉根福同自意大利出发的英国第八军建立了联系。这一阶段保军的伤亡总数(包括失踪)达14908人。

  当政局稳定后,保加利亚进入了和平状态。3月初,保工人党(共)中央委员会举行了扩大全会,党的主要负责人科斯托夫做了《关于巩固人民*政权的基本任务》的报告。同时,格奥尔基&;#8226;季米特洛夫当选为保工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第七十三章 可怜的工业和农业
1944年末至1945年初,保加利亚的开始由君主专制向社会主义转变,其转变前的经济情况大致如下。据保加利亚部长会议主席伏尔科·契尔文科夫后来的系统报告中所称:“1944年9月9日,胜利了的人民得到的遗产,是一个经济上遭到严重破坏的、被掠夺一空的、半饥饿的、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的保加利亚。”在那个时候:

  全保加利亚的工农业产值比为30:70,

  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为30:70,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加利亚完全就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工业虽有所发展,但仍旧处于初等阶段。

  在农业方面,当时约有80%的人口都在进行农业生产,整个农业生产为国民收入提供了2/3的资源。而农产的出口更是占到了保加利亚全部出口总额的99%。农村两极分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