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集中的政治教育有全军统一组织的,也有各部队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安排的。前者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保持一致”教育,军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教育,目前正在展开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战斗队精神教育等。而后者情况更为丰富,例如,当部队受领一项任务后,部队领导通常都要进行动员教育,传达上级命令,讲清任务的性质意义,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提出对各类人员的具体要求。无论任务多么紧急,这类思想动员是不可少的。再如,部队经常要组织外出野营拉练,出发前部队领导一般都要组织专门的群众纪律教育,针对容易发生的问题,明确纪律规定,提出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拿出具体措施。这种教育时间不长,可效果不错。多年经验表明:搞还是不搞群众纪律教育,部队走出营门后会很不一样。
  除了根据形势、任务安排的集中教育外,部队还会针对部分官兵安排一些专门教育。例如,每年新战士入伍时,都要用两至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入伍教育和新兵集训,重点介绍我军宗旨和光荣传统,学习条令条例和部队有关规定,帮助新战士尽快实现由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而到了年底,部队又要安排老兵退伍教育,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介绍退伍安置政策,讲清个人服从组织的道理,通过教育,力争达到“走者愉快,留者安心”。
  集中的思想教育是我军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都安排有专门时间,并列入部队正式工作计划。由于长年开展教育,我军在如何组织教育方面形成了基本套路,积累了丰富经验。一般来说,教育开始前,要正确领会上级意图,摸清本单位思想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好教育计划;教育开始后,要首先搞好思想动员,讲清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安排,对各级各类人员提出相应要求;教育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官兵思想问题,防止走过场;教育告一段落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肯定收获,找出不足,总结经验,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为增强教育效果,可以发动党团组织及军人委员会进行配合,可以将学习讨论、外出参观及开展各种活动相结合,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弥补部队师资的不足,等等。这些套路和经验,军队干部司空见惯,不觉得有什么新意。可对那些从未组织过教育活动的民营企业家,却可能是全新的东西。
  现在不少企业家既不会组织思想教育,更不愿意搞思想教育。他们认为员工每天上班就是干活挣钱,养家糊口,哪有工夫听领导讲大道理。思想教育纯粹是浪费时间,搞不搞意义不大。其实,企业也有进行集中教育的必要。例如,企业发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重大转机,需要作出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包括企业并购时,企业战略发生变化时,企业制度发生变化时,企业高速增长时,企业陷入困境时,等等。只有通过教育,让广大员工切实认识到抓住机遇、加快调整的必要性,懂得了该如何处理个人与全局的关系,才能统一思想,减少阻力,确保企业改革获得成功。再如企业员工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风气,严重影响内部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解决这类问题,仅靠企业家个别做工作,往往效果不佳。通过集中思想教育,把问题摆出来,组织群众展开学习讨论,提高认识,明辨是非,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27
3经常性思想工作
  我军一向重视经常性思想工作,强调把经常性的思想工作与经常性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两个经常”一起抓,一起计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管理者必须掌握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两套本领,学会使用思想骨干与管理骨干两支队伍。发生了问题,既要从管理工作上找漏洞,又要从思想上找原因。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总结,我军在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许多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抓好一事一议的随机教育,开展社会、家庭和部队三结合的“军民共教”活动等。我军还形成了一整套经常性思想工作制度,主要有思想情况汇报制度、思想形势分析制度、逐级谈心制度、重点人帮教制度、思想骨干培训制度、教育整顿制度等。
  要加强部队思想教育,不仅应抓好理论学习和集中教育,而且应特别注意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我军一向重视经常性思想工作,强调把经常性的思想工作与经常性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用部队习惯说法,就是“两个经常”一起抓,一起计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无论是布置工作,分派任务,还是贯彻条令,落实制度,都要一方面抓好思想动员,使官兵知道该干什么,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干;另一方面,严密组织,严格管理,用行政手段确保各项计划的落实。我军一向提倡,管理者必须掌握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两套本领,学会使用思想骨干与管理骨干两支队伍。部队发生了问题,既要从管理工作上找漏洞,又要从思想上找原因,真正将部队完成任务、落实条令的过程,变成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
  毛泽东历来重视经常性思想工作,而且很善于做思想工作。我军思想工作的许多好传统,还是毛泽东在建军之初创立的。如“三湾改编”后,毛泽东曾将各连队的党代表召集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做思想工作,明确提出找士兵谈话,做思想工作,是党支部的三项主要任务之一。毛泽东还要求,对士兵中的八种人,部队领导必须主动找他们谈话,即有偏向的、受了处罚的、伤兵、病兵、新兵、俘虏兵、对工作不安心的、思想动摇的。为确保谈话效果,在谈话前,要调查谈话对象的心理及环境;谈话时,要站在同志的角度,用诚恳的态度;谈话后,要记录谈话的要点及其影响,等等。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总结,我军在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许多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例如,抓好一事一议的随机教育,即针对部队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抓住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发动群众进行深入的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责任找原因,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讨论和评议,使广大官兵见微知著,明辨是非,进而举一反三,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既解决了部队建设中带倾向性的问题,也达到了教育官兵的目的。
  再如,开展社会、家庭和部队三结合的“军民共教”活动,即部队通过书信或不定期走访等形式,与战士家庭及家乡的地方政府建立联系,共同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这包括向家长及地方政府介绍战士在部队的学习工作情况,请家长配合部队做好战士的思想稳定工作,请地方政府落实优抚政策,协助解决战士家庭的实际困难,军地双方互通人才培训信息,共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等。
  类似方法可以举出几十条之多。说句不谦虚的话,我军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是无人能比的。
  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不能靠管理者灵机一动,而且要保证经常性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经过长期摸索和总结,我军形成了一整套经常性思想工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情况汇报制度。部队明确规定,基层官兵可结合班务会和党团活动,每月向党组织或直接领导汇报一次思想,由所在班、排或党小组汇总后,层层向上汇报,以便于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基层官兵的思想情况。
  思想形势分析制度。在及时掌握基层官兵思想情况的基础上,部队要求连队党支部和营党委每月、旅团党委和机关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部队思想情况和管理情况的专门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逐级上报。
  逐级谈心制度。掌握情况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及时做好工作。部队规定,一般情况下排长每季度,连长指导员每半年,至少要找每位部属谈一次话。当基层官兵立功受奖或受到批评处分,遇到家乡受灾、亲人病故、婚恋受挫、患病受伤等特殊情况时,或当部队即将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或面临重大编制体制调整时,更应及时谈心。
  重点人帮教制度。部队要求,各支部对本单位思想基础较差、缺点较多的官兵,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指定干部、骨干专人对其进行帮助,包教育,包管理,包转化,一帮到底,确保不发生案件和重大事故。
  思想骨干培训制度。要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不能只靠少数领导,必须有一支得力的思想工作骨干队伍。骨干队伍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需要领导有意识地选拔和培养。所以,部队要求各基层单位都应建立一支以党员、班长和老兵为主的思想工作骨干,并经常给他们布置任务,传授方法。
  教育整顿制度。虽然注意了教育和管理,仍难免有少数单位出现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等现象。对于问题较多的单位,部队通常是由上级机关派出工作组,进行教育整顿。即集中时间和人员,学习条令条例和上级有关批示,发动群众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制定措施,边整边改,力争改变落后面貌。
  我军思想工作制度还不止这些,建立并坚持这些制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减少思想工作的随意性,确保先进的思想文化能真正落地。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一提思想工作,许多人马上联想到上大课、讲道理,进而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情绪。其实,从战争年代我军经验看,真正有效的思想教育并不在课堂上和书本里。听一些老首长讲,当年部队天天行军打仗,有时一天要走百十里,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如何防止各种形式的非战斗减员,是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