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又是党的领导机关联结广大党员的基本环节,是基层单位党务活动和党的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议,最终都要通过支部去贯彻落实。所有党员都在支部的领导下,参加支部组织的活动,完成支部交与的任务。正是通过党支部的工作,军队党组织才得以形成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整体。
党支部还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支部将广大官兵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一般情况下,基层官兵中党员只占少数,党组织团结、带领非党群众主要通过党支部。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要求,要通过支部向群众传达,由支部组织贯彻落实。广大干部战士的情绪、意见,要通过支部收集整理,然后逐级向上反映。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战争年代每当部队受领重要战斗任务,首先都要召开支委会进行研究,集中支部一班人的智慧,形成保证任务完成的具体措施。然后,召开党小组长会,传达上级指示命令和支委会决定,对全体党员提出要求。必要时还可召开支部大会,进行党内动员。支部一级活动结束后,各党小组也要开会,就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所在班排全体同志完成支部布置的任务,进行研究和分工。会后,党员再分头下去做其他战士的工作。上级党组织的精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层层传达贯彻下去,落实到每个战士,有了这么一套严密的管理系统和细致的组织工作,各级领导对部队的掌控能力大大增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党组织在军建中的作用(3)
例如,飞夺泸定桥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惊险的一幕。当时,几万红军来到大渡河边,从敌人手中只抢到一条小船,国民党追兵眼看着包围上来,一心想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情况非常危急。要想摆脱困境,红军必须抢在敌增援部队之前,拿下上游240里处的泸定桥。林彪将任务交给了红4团,要求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一天之内赶到泸定桥,并明确提出“要桥不要命”。红4团受领任务后,按说根本没有开会的时间,可部队仍然通过党组织进行了战斗动员,所有活动都是边跑步、边展开。据当时在场的同志事后回忆,红4团部队沿河岸向上游飞奔,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串滚动的小泥丸,只见这些泥丸一会儿汇集,一会儿又散开,这实际上是各连队党支部及党小组边跑边开会。正是靠党支部的工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红军才能昼夜兼程240里,飞夺天险泸定桥,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党支部的作用在部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我军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受到强大敌人的包围和攻击,部队被打散了,指挥员牺牲了,幸存的官兵群龙无首,不免有些慌乱。这时,只要还有党员,还有支部,部队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重新组织和振作起来。例如,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电影《海鹰》中就有这样一组镜头,我军一艘鱼雷快艇在海战中被敌击沉,官兵落入大海,没有救生设备,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党员们自动地游到一起,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支部扩大会,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研究如何带领全体同志战胜困难,争取游回祖国。正是因为党支部发挥了作用,幸存人员重新形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
更值得一提的是,军史上还出现过这种情况:原有的部队被打散了,分属于不同单位,互不相识的官兵碰到一起,准备继续战斗。他们首先做的,就是共产党员站出来,组成临时党支部。随即党支部便成为这支队伍的核心,所有同志不论来自哪支部队,不论原来职务高低,都自觉地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就这样,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战斗集体。用现代管理学的话说,通过临时党支部的组建和发挥作用,使部队具备了一定的自组织功能。现代管理学高度评价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认为这是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管理的管理”的重要途径。可什么是管理中的自组织功能,如何才能使企业具备这一功能,专家们顶多也就是从理论上说说。而毛泽东领导下的解放军一些在危难时刻自行组织、自觉行动的临时党支部,却是活生生的例证。
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管理瓶颈”。企业发展初期,只有二三十名员工,管理者天天与他们打成一片,对每个员工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管理起来得心应手。可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管理者越来越忙,离一线、离员工也越来越远。管理者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对企业的真实情况若明若暗,管理起来心中没底了。员工们大都忙忙碌碌,对管理者也是唯唯诺诺,可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那么多分支机构,都在一个劲地报喜,可实际经营状况究竟如何?管理者指示发出后,表面上看无人反对,可到底落实了多少?类似问题时常萦绕在管理者心头。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十分正常,实质上是一个基层建设和管理问题。基层问题的出现,是企业由管理者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靠个人魅力管理向依靠组织进行管理过渡不可避免的。如果基层问题解决得不好,企业的基础打不牢,继续发展便会出现麻烦。
毛泽东将“支部建在连上”,强调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所要解决的正是组织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基层建设和管理问题。有了党支部这个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这个联结广大党员的基本环节,这个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上级领导指挥管理部队就不再是依靠一两个人,而是依靠一级组织。这样,组织就多了一条上下沟通、相互协调的渠道,多了一种掌握情况、调控部队的手段,再加上精干、有效的行政系统,各级领导对基层的掌控能力大大增强。
当然,光是成立党支部并不能解决基层管理的所有问题。关键还在于将支部建设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我军管理历来强调抓基层,打基础,而抓基层主要就是抓好连队党支部建设。经过多年摸索,我军现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例如,抓基层党支部建设,应着力于提高两个能力,即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领导连队全面建设的能力。所谓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支部要能够把连队干部,特别是连长、指导员管住,有问题和矛盾时不上交。所谓领导连队全面建设的能力,主要是强调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单打一”。显然,哪个支部真正具备了这两个能力,上级领导管理起来会省心许多。
毛泽东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来强化对基层单位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企业管理者重视。首先是这种组织形式可供参考。还是那句话,共产党是目前中国社会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不懂得借助党组织的力量去管理,就很难称得上是睿智的企业家。其次是军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现在地方不少企业包括部分民营企业都建立起党的组织,但众所周知,目前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是少数。如何加强党支部建设,如何真正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军队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找到答案。
党组织在军建中的作用(4)
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亲兵的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包括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
战争历来异常残酷。在血与火的环境中,官兵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从众现象特别明显。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几次“众不敌寡”的战争,如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从失败的一方来总结,主要教训之一就在于兵马虽多,可缺少骨干队伍。
兵贵精而不贵多。凡是有战斗力的部队,一定会有一批不怕流血牺牲,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顶得住的战斗骨干。为了培养这样的骨干,古代军事将领大都要建立亲兵制度。而我军则主要依靠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两前两后”已成为我军的光荣传统。
共产党员不但要在战场上和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也是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骨干。
企业发展需不需要骨干队伍?答案是肯定的。企业发展意味着人员增加,队伍扩大。这当然是好事,但搞不好就会成为乌合之众。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其危害可能看不出来,可一遇风吹草动,很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包括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所谓带头作用,是指党员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完成工作任务和战斗任务等方面,要走在前面,成为群众的表率。所谓骨干作用,是指党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单位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单位的中坚分子和核心力量。所谓桥梁作用,是指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情绪、意见和要求。正因为基层有一大批能够发挥这些作用的共产党员,我军的战斗力、凝聚力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历来异常残酷。官兵们上了战场,随时都有伤亡的可能。冲锋在最前边的人,牺牲的可能性最大。当部队遇到强敌,遭到挫败时,又需要有人沉着应战,稳住阵脚。在血与火的环境中,官兵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从众现象特别明显。遇到危险,只是有人带头冲,多数人便会跟着冲;而如果大家都在往后跑,再勇敢的士兵也很难顶得住。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几次“众不敌寡”的战争,如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从失败的一方来总结,主要教训之一就在于兵马虽多,可缺少骨干队伍,以致一遇强敌,局部失利,统帅部又没有力量控制局势,很快就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