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
“电影也是一种企业,并且带有许多别的东西。”(路易·德吕克语)凡·高一生不曾卖掉一张画就与世长辞,韩波留下了他唯一的诗稿而离开了人间,但他们的作品在他们故世以后却永垂不朽。这些作品在创作时物质上的花费很少,只要买些纸张和墨水或者画布和颜色,就可产生出来。可是拍成一部现代大型影片,事先却需要花费几百万法郎。而且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电影导演会拍摄几部不拟公之于世的大型影片。由于摄制一部影片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所以要求电影创作者必须确实具备完成自己作品的各种条件。因此,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来研究它的历史(这是本书的目的),如果不涉及它的企业方面,那是不可能的,而这种企业又是与整个社会、社会的经济和技术状况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的计划是把电影作为一种受企业、经济、社会和技术严格制约着的艺术来加以研究的。
我们把这本电影史划分为以下三大部分:无声电影
(1895—1930)、有声电影的开端(1930—1945)、当前时代(1945—1962),最后有四章分别研究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电影,动画片,新的技术和新的浪潮。
这种分法在以袖珍本形式出版的简史(读书出版社出版)中业已采用,我们认为它比以前的版本更为清晰。但它并不排斥把电影史分为如下六个时期:电影的发明(1832—1895)、先驱者时期(1895—1908)、电影成为一种艺术(1908—1918)、无声艺术(1918—1930)、有声电影的开端(1928—1945)、当前时代。后一分法也就是《电影通史》各卷的分法。
另一方面,我们还增加了附录中影片创作者的人数,改名为“二百个电影艺术家”。晚近的电影发展,特别是非洲的电影发展,使我们大大扩充了这本《世界电影史》初稿的范围。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在我们眼前每秒钟以24格画面(从前是16格画面)的速度转动的影片,所以能给我们以运动的幻觉,是因为反映在我们眼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失的缘故。我们眼睛的这一特点——或者说这一缺点——即形象在眼膜上的滞留性,可以使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变成一条火带。这种现象曾被古时的人们发现过。在17世纪和18世纪,牛顿和达赛爵士曾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但由此打开通向电影的道路,则还有待于在瑞士出生的英国人彼德·马克·罗杰特的研究。1830年,一位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根据他的研究,制成了物理教科书上所说的“法拉第轮”,同时约翰·赫歇尔在设计一种新的有趣的物理实验时,也做成了第一个利用画片制成的视觉玩具。1825年由费东和派里斯博士发明的“幻盘”(ThauCmatrope)是一个两面画着图画的硬纸盘,当硬纸盘很快地旋转起来时,我们就看到这两个画片仿佛结合在一起了。
比利时年轻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和奥地利大学教授斯丹普弗尔在1832年同时发明的“诡盘”
(Phénakistiscope,在镜子里观看的一种锯齿形的圆盘),即是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幻盘”的图画制成的。
这两位研究家的发明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他们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影响。这一前进的发展在英国物理学家们以前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可见端倪。但普拉托从制造“诡盘”所得出的理论似超过他的竞争者。他确立了这样一种理论,即他的锯齿形(或有隙缝的)的硬纸盘,不但能使一系列活动画片产生运动,而且还能使视觉上所产生的运动分解为各个不动的形象。因此从1833年以后,电影的原理,无论在放映或摄制方面都已产生出来了。
在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这些小机器开始脱离了物理实验室的范围而成为儿童们的玩具。波特莱尔在1851年对此曾作过详细叙述,并认为这种玩具价钱太贵,只有阔人才买得起,而引以为憾。英国人霍尔纳在1834年发明的“走马盘”(Zootrope)给予了上述玩具以新的发展。这种“走马盘”在硬纸上画有一连串的形象,预示着未来影片的雏形。
这些小玩意产生了近代动画片,特别是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他在1853年结合了17世纪以来由耶稣教徒基尔谢所创造的幻灯,在银幕上放映了动画。但是,要想创造真正的电影,还必须利用照相。普拉托在1845年曾经这样说过,可是他却无法从事这一研究,因为他由于工作过度,当时已经双目失明了。而事实上,当时人们即使遵循普拉托的建议,在技术方面无疑还是有不能解决的困难的。
电影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照相这一概念,在今天已经十分普及,可是当法国政府在1839年为了把这一最珍贵的近代发明贡献给世界而向芒戴·达盖尔和尼塞福尔·尼埃普斯的继承人收买照相专利权时,这个概念还远未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
1823年,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餐桌”,拍摄时需要十四小时的曝光时间。初期的银版照相法只能拍摄静物和风景,而曝光时间直到1839年还需要三十分钟以上。但人们对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并不感到奇怪,因为照相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还是当作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即一种根据文艺复兴开始以来画家所用的暗室把形象固定下来的化学方法。
1840年以后,曝光时间减到二十分钟,并且第一次把化妆的模特儿的姿态拍摄下来,这些模特儿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阳光下面,汗流浃背,眼睛被阳光照射得睁不开来。过了不久,摄影时间只要一两分钟就够了。但要使照片通过玻璃底版印出很多张,还需要用湿珂琔,而这种湿珂琔直到1851年才普遍应用。这时,曝光时间缩短到只要几秒钟,照相这门新的手工艺很快就成为了几万人的职业。
1851年以来,第一次的“活动照片”在摄影师(克罗代、杜波斯克、阿切尔、惠特斯东、凡哈姆和斯甘等人)的工作室里拍摄成功,了。湿珂琔的复杂性,使得这些摄影师和研究家不能在一秒钟时,间内把一个动作的十几种姿势拍摄下来,结果他们只好采取连续拍摄的方法。例如,在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时,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象这样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这种方法虽然很不完善,但它却使杜蒙、科克,特别是杜柯·杜·奥隆等人早在1870年以前已预示了电影的未来用途及一些技术方法(如“慢速摄影”、“快速摄影”、“天文电影摄影”等等)。
1872年以后,英国人幕布里奇在旧金山第一次做了关于摄影的实验。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靠商业和铁路起家的富翁——利兰德·斯坦福曾和人打赌,要按照法国学者马莱在1868年所描写的那样,把马跑的速度和动作姿态拍摄下来。这个怪人不惜拿出一笔财产让慕布里奇去设计象下面所说的那种特殊的设备。
沿着马跑的道路设置了24个小暗室,在这些暗室内有24位摄影师,他们只要听到一声笛响,就得赶快把24张湿珂琔底版立即准备妥当,因为这些底版如果干了的话,几分钟以后就会失去感光作用。在24架摄影机都装好了底版以后,就让马在跑道上奔驰,利用马蹄踢断跑道上的绳子的一刹那工夫,把马跑的姿态摄入镜头。这一试验整整费去好几年工夫(从1872年至1878年),而且中间还因为绳子太牢,马踢不断,而发生过连暗室、摄影机、底版、摄影师都被拖倒的可笑事情。
从1878年以后,加利福尼亚拍摄的照片在各地公布。它们引起了科学研究者的热烈欢迎和守旧的艺术家们的愤怒,后者认为照片是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的真相的。
生理学家马莱二十年来一直用针尖在黑烟灰上划线的方法,来研究动物的动作速度。到1882年慕布里奇旅行欧洲以后,马莱才决定利用照片来进行实验。他的实验工作因当时市上已有一种涂胶质溴素的照相底版出售而得到了很多便利。从此以后,可以用配好的药品很容易地把快摄的底版冲洗出来,并且能够把底版保存好多年。
马莱创造了“摄影枪”——一种根据1876年天文学家强森制造的“轮转摄影机”(revolverphotographique)加以改进的器械,其后他又对“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chronophoCtographeàplaquefixe,1882年发明)继续进行研究,这种摄影机以后由于采用了市上新近出售的柯达胶卷而成为“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chronophotographeàplaquemobile)。1888年10月,马莱第一次把利用这种胶卷拍摄出来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事实上,就在那时他已发明现代的摄影机和摄影术了。
马莱的成功推动了法国的隆德和德国的安许兹等人的努力。在这位生理学家将他最初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以后不久,英国的勒普朗斯和弗里斯·格林也获得了同样的成果(1888—1890年)。他们将摄成的胶卷在实验室(有时在公开场合)成功地在银幕上映出,一如以后马莱本人和他的合作者第米尼所作的那样。勒普朗斯和弗里斯·格林的胶卷都钻有孔眼,这是一种使放映时形象固定而不跳动的不可缺少的装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