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自封为汤武王。
在商汤取代夏朝的斗争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伊尹。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成汤的八百年基业!下面我们讲一讲伊尹的故事。。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千古名相伊尹
千古名相伊尹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这个伊尹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又吕氏春秋云:“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伊尹与孔子出生地在同一个地方,可见山东多出圣人。呵呵!
关于伊尹是如何见到商汤的,史记上记载:“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可见伊尹见汤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伊尹毛遂自荐,负鼎说汤,汤发现其很有才能才予以重用的。第二种说法是,伊尹是一个很有名的处士,商汤久闻其名,欲聘为己用,经五顾茅庐——比刘备聘诸葛亮还多出两次——才为商汤所用的。这两种说法我更相信前者。原因是:一伊尹是个很有抱负的人,有抱负就需要找个实现自己抱负的平台,商汤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伊尹是个很务实的人,不需要非要拿一把等别人来请。二所谓刘备三请诸葛亮,文王车拉姜子牙等等只不过是文人的小说家之言,不可相信。总之,我还是比较相信是伊尹自荐之说。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编下去。
伊尹少有大志,自学成才,是个有志向的青年。他年少时,由于夏桀昏庸暴虐,不理朝政,夏朝已衰弱不堪。见同村的相亲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十分贫困,他发誓一定要重振国家,给百姓以幸福的生活。成年后因家境贫寒,流落到有莘国(今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一带),给有莘国国君当了奴隶,职位是厨师。有莘国国君见他贤良,有心提拔他为亲近大臣,但因身份之限,一直不敢。于是封伊尹做了一个管厨子的官,实际上国家大事事事都给伊尹商量,伊尹实际上成了辅政大臣。过得久了,伊尹渐渐发现有莘国国君昏庸糊涂、优柔寡断,不堪但当大事。后听说有莘氏嫁女,女婿是商国的商汤。这件事让他兴奋不已。对于商汤的大名他仰慕已久。他深知商汤将来一定是个成大事之人,于是决定投奔商汤。他找到了有莘国国君,据实以告。这有莘国国君虽昏庸但倒颇有自知之明,自知以伊尹之贤,自己国家之小,必留不住此人。于是慷慨应允,让伊尹作为女儿的陪嫁,跟随女儿一起到商国。并在临走之时交给伊尹一封给商汤写的书信,信中介绍了伊尹的贤良,让伊尹必要时交给商汤,让商汤重用与他。
伊尹到商国后并未出示有莘国国君的书信,一是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必会引起商汤的注意,为商汤所重用。二是他认为,一旦出示了这封书信,怕商汤认为他是凭关系进来的,恐会引起商汤大臣的轻视。
但他到了商国后,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他一等再等,一直未等到表现的机会,这令他十分着急。终于有一天已做了商国皇后的有莘氏女吩咐他给商汤做上一顿饭。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做了一锅粥用鼎盛了,给商汤送去。商汤喝了几口后,感觉鲜美异常,且从未尝过,十分惊讶,便问他:“这叫什么粥?”
伊尹答道:“回陛下,这叫忧国忧民羹。”
商汤问:“何谓忧国忧民羹?”
伊尹答:“陛下可以看这鼎,这鼎表面上十分坚硬,但已存在八百年之久,已脆弱不堪,可以比喻为我们的有夏国,故称忧国。此羹以莲子、红小豆、鹿肉加上少许白糖、白醋、辣椒、细盐等熬制而成,其味初时入口甘甜,稍后见苦,继而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汤里有几个莲子,在鼎里沸腾翻滚,可比喻为民。民在热汤里沸腾挣扎,莲心甚苦,可谓忧民。故名忧国忧民汤。”
商汤听罢大为赞赏。一个厨师怎有如此胸怀!不禁肃然起敬。忙起身扶伊尹坐下:“这正是朕所忧虑之事,请先生坐下详谈,教我应该如何做!”
伊尹见商汤诚恳,也不推辞,遂和商汤展开长谈。畅谈尧舜之礼,治国之策。二人由白昼谈到黑夜,晚上抵足而眠继续畅谈,只谈了三天三夜。这让商汤充分知道了此人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以后自己成败全在此人。随后商汤免了伊尹的奴隶的身份,拜伊尹为右相并做了国师,以便随时请益。由此可见,商汤用人比有莘过国君高明得多,可谓是不拘一格。
做了商国右相的伊尹为商汤制定了对内富国、强兵,远来万国之民。对外友邻睦邻和合万邦的基本国策。带领商国国民大力发展经济,很快使商国变得国富民强。经过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后,他又建议发展兵力,保护国家及邻邦不受外来侵犯。从而使商汤深受邻邦爱戴,成了事实上的盟主。
后来伊尹从夏桀处被赶回来后,深感夏桀已不可救药,有夏氏必亡。于是积极劝商汤反夏,救民于水火。商汤被囚,伊尹行贿赵梁把商汤救出。并结交赵梁妹喜等奸党,利用他们两次测试夏桀,策反诸侯,离间夏桀和诸侯的关系,使夏桀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一举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建立后,商汤便封伊挚为尹。伊尹以先知先觉自居,把自己的话视为最高教义用以教育人民,大有舍我岂谁的派头。可见伊尹是全国拥有最高师权的人物。
商汤驾崩后伊尹又辅佐了四任商王,帝外丙、帝中壬和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就给他制订了最高施政纲领。
帝太甲在王位上呆了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把这个不听话的家伙流放到桐宫。这一流放就是三年。
这三年,伊尹摄行天子政,接受诸侯的朝拜。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闭门思过,悔过自责,终于改过自新。于是伊尹又把迎帝太甲接过来把政权还给了他。
改过自新的帝太甲谨修德政,诸侯纷纷归附,百姓安居乐业。
伊尹嘉奖了他,作《太甲训》三篇,并许可他在祖宗面前称为商太宗。
商太宗死后,他的儿子沃丁被立为天子。在帝沃丁任内,伊尹去世了。沃丁把伊尹葬在亳。咎单接替伊尹职位,作《沃丁》以训后人。
可见,在商汤驾崩后,伊尹又在位了长达十多年,功高盖世,权倾天下。
伊尹在位时为商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商朝延续了八百多年。所以后来人一直把伊尹和周公并列为天下名相。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商纣王的故事 宠妲姬魂断在鹿台
商纣王的故事 宠妲姬魂断在鹿台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的最后一位帝王纣王可是一位大大有名的名人。关于这个人封神演义和各种民间故事上已讲过多次,要想讲出新意可并不容易。
历史上的暴君如夏桀、纣王、隋炀帝等,他们可能各有各的不同,但有几点是相似的,即一他们都是很聪明的,甚至是多才多艺的;二他们都是很多情的,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不明事理但很可爱的女人;三他们都是很爱玩儿的,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四他们都是很自信的这些特点对于一般人来讲或许不是什么缺点,但对于一个皇上来说,或许这就是致命的缺陷了。商纣王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是个很勇猛的人。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讲一讲他的故事。
对于商纣王的聪明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可见此人能言善辩,见识广博而又勇力过人,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因为自己能力超人所以他就非常自负,以至于“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谁的忠告都听不进,以至于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他的聪明才智体现在,他首创了炮烙、虿盆、剖腹、敲骨吸髓之刑。关于这炮烙之刑,列女传曰:“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索隐邹诞生云“格,一音阁”。又云“见蚁布铜斗,足废而死,于是为铜格,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让有罪的人站在烧红的烙铁之上,直到双脚烤熟直到人烤死,这是多么残酷的刑罚!后来我在书中看到有一味广东菜大概叫烤鹅掌吧,就是用烧红的锅把活鹅放在上面,鹅受疼而跳,二脚交换,直到烤熟,据说味美异常。大概灵感来源于此。但此法过于残酷,想来也没几人敢吃。虿盆就是把千万条毒蛇放于土坑之中,犯罪之人放于其中,任万蛇撕咬,瞬间便为白骨。他不但创造了这些刑罚,还勇于实践,他的许多大臣和他的皇叔比干就是死在这种酷刑之下的。
关于他的多情,或许有人会有异议,因为他的皇后就是死在他自己的手里的——史记载:“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我认为这不能作为否认他多情的证据,为啥?很简单,九侯之女嫁给商纣王无疑是一桩政治婚姻,这种婚姻本来就谈不上所谓的爱情。另外,从封神演义上来看九侯之女还是一个贤德的王后,贤德的人总会有一点缺乏情趣,即史记上所载“不好淫”,不好淫,对于外人来讲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丈夫来说,却是一个不能原谅的缺点。对于商纣王这样一个残暴之人,杀了这样一个整天唠唠叨叨让他好学上进的人有什么稀奇?不管他对别人怎么样,起码他对妲己是很多情的——史记上说:“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