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悍将-方先觉传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军悍将-方先觉传略-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多少市场?

  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许多妇女也加入革命阵营。特别是女子队在北伐军中的出现,说明国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日天亮,周小姐正在梳妆打扮,准备上学,一个丫鬟跑进来结结巴巴地说:“小姐…不好了…院子后面躺着一个军人,好象浑身都是枪伤…”

  周小姐听到这,也吃了一惊,连忙问:“是革命军人还是军阀的人?”

  “我也不清楚!和咱们以前在街上看到那些耀武扬威人军人不太一样……”小丫鬟吓得面如土灰地说,“躺在后院墙角也不知是死是活?” 

  “走!陪我一起看看去!”周小姐披上风衣,和丫鬟一道,欲去后院看个究竟。 

  这不去则可,一走过去周小姐一惊:这人的装束不正是前几天在上海火车站见到过北伐军吗?此人躺在墙角奄奄一息,周小姐对丫鬟说:“咱们要救他!” 

  “小姐……万万不可!”小丫鬟吓得面如土灰地说:“这老爷太太都不在家!万一是坏人怎么办?” 

  周小姐平静地说:“不用怕!这些军人我见过,都是革命军人,是仁义之师!” 

  此人正是方先觉。在松江天马山阵地负伤后,他把头缩进深腰棉裤里从山巅上滚入谷底。 

  方先觉滚入谷底灌木丛中,当时他只是昏迷了,夜间却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了。此时天黑一片,自己的部队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他拖着受伤的身体、强忍疼痛,连夜向上海市区寻找部队。因搞错了方向,居然绕着黄埔江,走到浦东一带迷路了。此时的他因失血过多再加饥饿,走到周小姐家的后院再也走不动了,便出现了这一幕。 

  周小姐把方先觉接入家中,并亲自为他包扎伤口,并吩咐丫鬟好好照顾,自己这才去上学。周小姐思想进步,敢想敢做,她把方先觉藏在家中疗伤多日,连自己父亲也不知道此事。 

  在周小姐和丫鬟的精心照料下,方先觉很快康复,对周小姐的救命之恩更是感激不尽。 

  不出几日,方先觉却执意要走,继续追随革命军。 

  周小姐这些日子她与方先觉交流中,对方先觉得革命思想和黄埔精神很是敬佩,顿生爱慕之意,视为偶像,得知方先觉要走,有点不舍。 

  她深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能以“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话来挽劝他多疗养养一段时间再走。 

  而方先觉此时心里只有“革命尚未成功”哪里能顾得上这些儿女情长,去意一决,周小姐也只好作罢。 

  临走周小姐赠与方先觉一封写给顾祝同先生的介绍信,顾是她父亲故友,在革命军中颇有权威,必要时可行个方便。。 最好的txt下载网

5、同室操戈 四一二事变
北伐战争,正义之战。

  以黄埔师生为首的北伐革命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两湖”,饮马长江,让军阀闻风丧胆,大半个中国归于一统。

  得民心者得天下,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

  但是,革命阵营内部的潜在危机也正在滋生着。

  早在北伐军光复上海之前,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举行过二次武装起义,均因失败告终。后来北洋军阀的直鲁联军主力都调到上海外围与北伐军进行顽抗,造成后方空虚,上海工人乘机成功地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并建立起一支2700人的工人纠察队。

  这与北伐军颇有里应外合之妙。

  然而,就在这大好的革命形势下,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事变,开始清党。

  也有的史学家说:在北伐革命成功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国共两党出现了分歧。

  中国共产党开始相信:“中国民族革命已到稳固时期,无产阶级已到夺取领导权的时期”,“中国工人确有力量,确可革命”,“可以担负世界革命的责任”,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一气呵成”。(《*上海区委召开活动分子大会记录》)。因为“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党,随时都须准备武装暴动的党”(《*中央文件选集》)。

  在国际共产主义支持下,共产党主张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革命政权,而建立这样的政权没有军队是不行的,在事变之初曾一度策反上海“极左”的北伐军革命军队伍,蒋介石为了排除异己,决定先下手为强。

  试想如果在北伐中两党真的是亲密无间很合拍的话,蒋介石也不会背天下之骂名而自断左右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管哪种说法更接近史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上海的光复国军两党开始分道扬镳,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这也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一度停滞。

  攻克松江一役,让方先觉与部队失去联系。但是坚定的革命思想,注定他是一个不会轻言放弃的人。

  此时北伐军第1师正驻扎在龙华一带,方先觉伤愈后直接投奔过去。第1师师长原是王柏龄,光复杭州后由薛岳代理师长一职,薛岳因不愿意清党,而怅然离开第1师,南下广东,投奔老军长李济深去了。现在接掌第1师的是原14师副师长邓振铨,由于人事调动频繁,等方先觉找过来时,没人能搞清他的真实身分。这让方先觉哭笑不得。

  刚开始邓振铨还是对方先觉客客气气的,溜到客厅打了一个电话后,转头却下令警卫:“给我拿下!”

  这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方先觉一惊,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邓振铨的手下五花大绑捆个结实。

  “这是怎么回事?”方先觉大怒道。

  “方同学见谅!”邓振铨笑着说,“在没弄清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之前,只好委屈你了!”

  方先觉此时浑然不知不知国共两党已经分裂。

  “什么?”方先觉更加疑惑了,“就算我是共产党,又怎么样?总理不是一直提倡‘联俄联共’吗?”

  邓振铨正要解释,突然客厅里的电话又响了,他扭头进屋接电话去了。

  方先觉一头雾水,感觉自己对革命如此忠诚,自己与部队失散了仍矢志不渝追随过来,现在却落个五花大绑、小命不保。

  过了一会,邓振铨突然又哈哈大笑跑过来:“方同学……误会!误会!”。

  并亲自为方先觉松绑,方先觉纳闷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误会!误会!”邓振铨连连地说,“你老长官来的电话!”

  老长官?这会是谁呢?方先觉走过去拿起话筒,对方顿时传过来他熟悉的声音:“好小子!这娄子只有你方先觉能捅的出来……”

  原来电话的那一头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长官卫立煌,此时正在南京任卫戍司令。

  “原来是老长官啊!”方先觉听出了卫立煌的声音,顿时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在攻克松江一役,我可有功哦!能不能在校长面前美言几句,给我晋级啊?”

  “你小子不去保护大后方,反而跑去打前锋,擅自违反军令,就冲这一点,就该枪毙。”卫立煌道,“这次功过抵消!仗是有的打,功是有的立。这次我可把你小子的命给保住了,以后再问我要功不迟!”

  真相大白,原来是虚惊一场。

  松江一役,方先觉在北伐军第1军左翼总预备队组织的敢死队中有功,军部战后一度认为敢死队全部牺牲,没想到还有一人幸存,可喜可贺。

  但又困其反擅自离开留守广东的第20而混入第1军总预备,有抗军令。功过相抵,不得晋级。此时又值广州北伐军大本营正在扩编,遂安排方先觉回大后方任新编第1师第1团第3营第9连,仍任连长,军衔不变。

6、同室操戈 相煎三河坝
三河坝,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内交汇而得名。

  三河坝,有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部在南昌成功举行暴动,史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事,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

  “南昌起义”的成功,让共产党拥有有了自己的军队,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后来此次起义日(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起义军进入广东后,首先就瞄准了大埔县的三河坝。占领了这个水路交通枢纽,即能后倚闽赣,又能顺流直下潮汕。

  国民革命军总部为阻击起义部队,于9月26日将留驻广东的第20师和新编第1师合编为第32军,以钱大钧为军长统一指挥参加战斗。

  随军南下的方先觉,被安排在新编第1师1团3营9连当连长。 

  方先觉刚刚到任,就听说前线要打仗。

  稀里糊涂的赶赴前线,才知道对手却是自己的黄埔同学。

  叶挺,黄埔三期,北伐名将;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方先觉不干了,找到师长蔡熙盛要撂挑子,要求调到大后方去,并气乎乎地说:“大家都曾经互为师生,都是革命军,为什么要相互残杀?”

  蔡熙盛大骂:“糊涂!共产党先是在上海拉拢极左的革命军,现在又成功的策反了叶挺部,照这样下去咱们的部队早晚要被共产党拉走完!”

  方先觉这才恍然大悟,回到军中,积极布防。

  起义军的部队迅速从南昌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

  起义军在三河坝与方先觉所在部队正面相遇。

  方先觉问:你们是哪部分的?部队番号?

  对方回答: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方先觉问:你们来这要干什么?

  对方回答:我们要北伐革命。

  方先觉问:北伐应该北上,你们向南来干嘛?

  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