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我支持最大的是钱宪人夫妇。钱先生看我住的地方实在可怜,就让我搬到他家里去住,这给我的采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钱先生夫人杜大姐负责照顾钱秀玲老人。早晨,我跟着杜大姐来到钱秀玲老人家里,跟老人聊天,陪老人散步,中午在她家共进午餐。老人像西方人一样,每天要化妆,戴胸罩,穿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一次我帮她画眉毛,她嫌我画得不理想,自己擦去重画。画完,我俩冲着镜子哈哈大笑……
老人年事已高,患有健忘症,好多事情都忘了,靠我一点点启发,多方引导,她那沉睡半个多世纪的记忆才慢慢地苏醒过来,有的却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随着老人时断时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记忆,我跟随她走回遥远的过去,走进她鲜为人知的家庭及人生……
《生命的呐喊》 第一部分 《生命的呐喊》 第六节(1)
钱秀玲出生在江苏宜兴王婆桥钱居村——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化底蕴丰厚的名门望族家庭,父亲是恩泽四方的乡长。钱家出过钱卓伦、钱宪章两位国民党将军,出过钱秀玲、钱卓儒、钱宪人等八位博士。
1934年,蒋介石从德国请来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亚历山大·冯·法根豪森将军,钱秀玲堂兄钱卓伦将军负责顾问的联络工作。正因为有这段渊源所以才引出后来的故事。
在宜兴电视台徐风台长的陪同下,我曾去寻觅过钱家的旧居,但因时间久远,钱家只留下一处老屋的残破台阶,一块林木葱郁的老宅地,一张1988年钱秀玲最后一次回国时给村里姐妹们拍的照片……
徐台长告诉我,宜兴是紫砂之都。这里山清水秀,地杰人灵,自古就崇尚文化,盛行读书之风。宜兴曾出过十名状元,十名宰相,二十名院士,七千多名教授,两位清华、北大校长,两位大陆、台湾的教育部长。蒋南翔、周培源、徐悲鸿、吴冠中、潘汉年等许多名人都出自宜兴。
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环境对钱秀玲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钱家为人善良,自办学堂,全村几十个孩子都分文不取到钱家来读书。钱秀玲在六个子女中排行老四,从小聪慧过人,三岁会背诵《百家姓》、《木兰诗》,十一岁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附中,没等念完又跳到上海大同大学读预科,专攻化学,一心想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1929年春,她得知在大学读书的哥哥钱卓儒要去比利时留学,就回家央求父亲也要去留学。父亲不同意,她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吃不喝,以绝食相胁。
1929年11月3日,十六岁的她怀着用抗争换来的喜悦,随同哥哥等三十多名中国留学生一起,登上了上海开往法国马赛的客轮,开始了她一生的欧洲之旅。
在船上,活泼可爱的她,经常在甲板上跑来跑去,深得乘客们的喜爱。同船的宋庆龄把她叫到头等舱里,问她多大了,会不会唱歌,问她准备学什么专业。她毫不犹豫地说:“学化学,我要像居里夫人那样当化学家!”接着,她就唱起了当时知识女界流行的一首《运动歌》:“世界风潮涌,获得山河动!东亚病夫供人嘲弄,苦痛!苦痛!尤其我女界,几千年来叮叮摇摇尤苦痛!运动!运动!愿我女界齐奋勇……”
采访时,我把这首歌全部录了下来。
父亲之所以同意了她去比利时留学,还因为她的未婚夫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读书呢。那是她三岁那年,父亲给她订下的一门“娃娃亲”。父亲想让她和未婚夫早点完婚。可是到了布鲁塞尔,她第一次见到未婚夫就提出了解除婚约。
老人对我讲:“我不能嫁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根本不相爱的男人。”
我觉得她深受“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无论对学业,对爱情,都表现出一种先锋女性的独立人格以及对未来的把握与憧憬——
不久,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欧洲著名的鲁汶大学化学系,成为该系两名女性中唯一一名中国女性。六年后,她获得鲁汶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1935年10月27日,她与鲁汶大学医学系白俄罗斯青年白兰芝先生在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他们相濡以沫幸福地度过六十多个春秋,并生下五个儿女。三年前,白兰芝先生先她而去。
婚后,她和丈夫决定回中国定居,可就在他们辞去工作准备起程之际,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无奈,她只好随同丈夫来到距离布鲁塞尔一百六十多公里的偏远小村艾尔伯蒙,开了一家乡村诊所。
我去过艾尔伯蒙小村。它位于比利时南部,环境幽静,林木葱郁,清澈见底的色莫河从村外蜿蜒而过,远远望着,可以看到十三世纪奥斯弗城堡的屋顶。钱秀玲老人当年居住的三层小楼,早已物易其主,但仍然完好无损地坐落在几棵梧桐树下……
在这偏远的小村里,她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
然而,1943年3月12日,一张布告忽然打破了小村的宁静,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也改变了许多比利时人的命运……
布告上写着:三天后,盖世太保将在村里绞死反战青年罗杰!
罗杰是地下反战组织成员,在夜里偷埋地雷准备炸毁德国军列时,被盖世太保发现了。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是警察,未婚妻是小学教师,他们本来准备要结婚了,可现在……
这一噩耗使全村顿时陷入了极度恐慌与绝望之中,人们纷纷跑到罗杰的家里哭作一团。这时,钱秀玲忽然跑来对大家说:“请大家不要难过,我想办法去救罗杰!”
人们根本不相信她说的话。因为罗杰父亲找过国王出面说情都没行,她一个中国女人能有什么办法?
原来早在三年前,德国入侵比利时不久,钱秀玲在报纸上第一次看到亚历山大·冯·法根豪森的名字,就给钱卓伦将军发去一封急信,问堂兄这位法根豪森将军是不是给蒋介石担任过军事顾问的那个人,如果是他,他了解许多中国的军事机密,会不会把这些机密透露给日本……堂兄回信说,法根豪森虽然是德国将军,但他为人正直,极富正义感,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不会向日本出卖中国。堂兄还告诉她,法根豪森将军是他要好的朋友,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可以去找他,他一定会热情接待。
看到她堂兄的来信,大家这才信以为真,急忙联名给法根豪森写了一封求救信,又请市长写了一封求情信?
当天晚上,钱秀玲抱着吃奶的孩子,将几封信藏在孩子的被子里,连夜乘火车赶往一百六十多公里外的布鲁塞尔,半夜一点,她敲开布鲁塞尔一位朋友的家门……
这天是1943年3月12日,正是她三十岁的生日。
第二天上午,她通过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查到法根豪森将军的电话。法根豪森听说是钱卓伦先生的妹妹前来求见,立刻同意见她。
1943年3月13日上午十一点,她第一次走进戒备森严、经过两道哨卡严格检查的德国驻比利时的军政总督府——塞内弗城堡……
我去过塞内弗城堡,它距离布鲁塞尔六十多公里,是一位犹太银行家所建。那天正值傍晚,难得的夕阳斜射在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堡上,半个多世纪的风剥雨蚀,丝毫没有削弱城堡的恢弘气势,夕阳下仍然显得十分宏伟壮观。城堡正面是二层主楼,侧面对应着两座圆顶小楼,宽阔的庭院外设有铁栅栏围墙,围墙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视野十分开阔。城堡既幽静,又安全,难怪当年纳粹把“总督府”选在这里。
一身戎装、已过花甲之年、长着一双深邃而冷峻的眼睛的法根豪森将军,非常客气地接待了钱秀玲,问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
《生命的呐喊》 第一部分 《生命的呐喊》 第六节(2)
她急忙掏出几封信说:“法根豪森将军,听卓伦堂兄讲,您是一位极富正义感的将军,为人正直,心地善良,请您看在全村父老乡亲及罗杰父母的面上,看在卓伦堂兄的面上,赦免罗杰的死刑,留他一条生命。我们对您不胜感激……”
说完,她提着心紧张地盯着低头看信的法根豪森将军。尽管堂兄在信里一再说他很有正义感,但他毕竟是希特勒派驻比利时的全权代表,而她却跑来为一个反纳粹的死刑犯说情……
但是,她却听他说了一句:“好吧,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
三天后,果然传来消息,罗杰的绞刑被改判成苦役,被押送到柏林集中营。而且,另一名被关押在波依隆小镇叫罗杰的死刑犯,也因重名而获救了。
当时,纳粹对待抵抗者一律格杀勿论,国王说情都不行。而钱秀玲却一下子救出两名被判处死刑的抵抗者。这消息顿时不胫而走,在比利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人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是一个中国女人,所以,到处都在悄悄地传颂着一个中国女人神奇而感人的故事,而且越传越神,越传越远。
从此,“中国女人”成了比利时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成了反战人员的救星。而钱秀玲在艾尔伯蒙小村的家则成了反战人士的“救难所”,被捕人员的亲属纷纷来找她求救。对此她有求必应,夜以继日地奔波在艾尔伯蒙到布鲁塞尔一百六十多公里的铁路线上,一次次走进塞内弗城
堡……
每次她一来,法根豪森都把纸和笔往她面前一放,让她写出被营救人员的名字,有时还帮她出主意。他说他非常钦佩那些抵抗者的爱国行动,他还多次叮嘱她:“你千万要当心,到处都有比利时的卖国贼和盖世太保,你一定要把名单亲自交到我手里……”
听着老人的讲述,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一个年轻的中国女人怀抱吃奶孩子,怀里揣着被营救人员的名单提心吊胆地坐在火车上,杀人不眨眼的纳粹分子一次次地从她身边走过,甚至用怀疑的目光盯住她……我不止一次地想,在她柔弱的躯体里到底蕴藏着怎样勇敢而无畏的精神,而她内心又有着何等崇高而忘我的境界,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