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和农民们朝夕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我对这段难于忘怀的知青生涯至今还心存感念。对此,我不曾有过太多的抱怨而认为命运的不公(当然,因“八年抗战”而还未返城,陡增父母的经济负担及家人不尽的牵挂,则另当别论)。所以,在这不解的知青情结中,那挥之不去的乡情与乡愁,促使我在返城工作后,几度重返夜郎乡,曾试图深入生活,以便希望再次亲耳聆听并整理记录下来。可惜,因事事有意而无意,无意藏在有意中。遗憾的是,好些上了年纪的亲历者,都已先后作古,早已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带进了天国,成为一个永久之谜。。 最好的txt下载网
难忘的情怀 下乡笔记(6)
为此,我曾欣然写下了一首“恋山恋水几徘徊,民风民俗难释怀。回首青春浪迹路,趣闻轶事入梦来”的七言律诗来以兹纪念。
2007年12月28日
怀念王秘书
夜郎公社的王维彬秘书,是我在三年知青生涯里,所见公社干部中对知青最为同情且最为理解的人。他口才极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并能讲出好多谜语,供我们煞费苦心地去猜度。
至今,我还记得他曾经说过的,在当地流传久远,老幼皆知,有关夜郎地名的那首顺口溜:“新站起脚到沙台,观见夜郎好文采。岩门对着石狮子,凤凰坐看白碑台。平桥过来斩龙垭,后台官山是赵家。盘龙困在贾村岗,河村对着螃戏虾。”
另外,他还出过好多条有趣而生动的谜语。如:“生在青山一块柴,死在匠人手中来。两边两对金耳锁,中间夹个祝英台。低头看见孟姜女,眼泪汪汪哭起来。”以及“少时青青老来黄,几经敲打配成双。受尽搓磨都不算,还被别人论短长。有朝一日肝肠断,弃旧迎新抛路旁。”再如:“四四方方一块田,猜到够你吃半年”等之类的谜语。直到我们实在猜不出来,他才嬉笑着去揭晓:前者是村姑挑水时的动作和木制的水桶,以及草鞋,后者则是农村家庭为积肥而必备的粪坑。乡间的民俗文化粗俗而不乏诙谐,直白却又十分形象,纯属充满乡土气息与韵味的原生态创作。这也使得我们本来就平淡无奇的知青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特别是那草鞋的谜底,倘若仅从谜面上看,极似一个在封建社会受尽磨难而遭到丈夫抛弃,有着悲苦身世的童养媳。然而,揭晓答案却是如此出乎预料。现在回味那些朴实而形象的谜语,才算是真正认识和体会到个中饱含着的朴素哲理而若有所思。似想,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现实生活里,有的家庭不也正是在演绎着类似这样的情景吗?
王秘书身材清瘦,看上去非常精干,思维敏捷而十分活跃,较之其他公社干部更为通情达理,时年还不到40岁。但凡生产队或当地农民有事找他,只要不超出原则,在他手中能办的,他总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农民的立场,尽可能及早地办好,从未见他有过推诿而敷衍塞责。因此,在当地群众的印象中,他的口碑极好。
由于当时物资紧缺,城市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农村了。购买一切生活必需品均要票证,或由公社出具相关证明。如知青们遇到购买煤油、火柴、电池、香烟等,抑或在生产队遇到自身无法处理好的实际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到王秘书,一般都能很快地得到顺利解决。
他的家就在底水生产队,妻子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典型主妇,从不多言多语。其女儿当时也才12岁,受父母的影响,很是活泼而极有礼貌。我因与底水队知青点的同学张庭建私交甚笃,加之王秘书对我个人的评价及印象又好,所以,和那里的农民都很熟悉,我时常去玩,并与他们相处得十分友好。
在我被抽调返城的前一夜,他真诚地邀我住在他家。此前,从不抽烟的我特意买了两包“朝阳桥”香烟,与他彻夜长谈。他由衷地为我高兴并真诚地祝福,勉励我今后要在文学上再继续努力深造。他深有体会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思想上要有所准备。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不要老是总跟自己过不去。你的自尊心太强,一定要以坦然的心态而勇于地面对。”他客观地指出了我的优缺点,并殷切地期盼今后能在报刊上见到我所发表的文章。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精神鼓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难忘的情怀 下乡笔记(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也身为公司秘书并兼任《中国物资报》贵州记者站的工作时,除了我的口才和“打门棰”不好而无法与他企及,却总是以他作为我工作中的榜样,从不有意刁难找我出具证明或办事的人,且能勤奋地在文学基础上猛下工夫,尝试着以不同体裁的写作手法,不论在经济论文、纪实文学、时事新闻报道、游记散文和杂文等方面,力求从不同的全新角度去观察社会,审视和捕捉世象热点,诠释和剖析其产生的现象和根源,并以不同的题材去抒发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虽然,人无完人亦无全才,但是,自身的品行、素养、自强和对求知的欲望是成正比的。凭着循序渐进的刻苦精神,聊以欣慰的是,我在多年熬更守夜的“爬格子”而“苦行僧”似地修行中,好歹也算是小有成效。诚如英国大文豪、伦理学家培根所言:“写《虚荣心之轻视》的作者,也不反对把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书的扉页上。”当然,我也未能因此而脱俗。所以,1997年11月初,当我因公出差而顺道再度重返夜郎时,也还不忘带上自己早已刊登见报的各类文章,准备送给王秘书而与之共同分享。但是,我却意外地得知他已不幸病故的噩耗。这真是印证了物是昨非而世事难料,不由得使我深感震惊而难过异常。
由于公务在身,我又要匆忙地赶到张家田和狮子山为那里的几户农民照相,所以,我根本就无法抽空去看望王秘书大嫂,怀着不尽的遗憾与怅然,只好无奈地就此作罢,悻悻而返。然而,王秘书对我在三年知青生涯中的关切、帮助与影响,在我心目中留下的,却是我所见过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对知青最为友好而善解人意,且又能认真勤勉工作的形象。
2007年11月8日
二 感悟与反思
划破记忆沉睡的星空……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旧时的事儿早已淡漠。然而,三年的农耕生涯,那依依的恋情,如烟的往事,却隐隐地沉淀在大脑的皱褶里。它时不时像夜幕中闪亮的流星,倏然划破记忆沉睡的星空,把人带到那早已逝去的岁月,令人感慨万端而遐思不已……
翻过瘦瘠的沙台大坡,极目远眺,可以依稀看到夜郎场坝口上那棵生长已数百年之久的老黄桷树,以及在竹林掩映下的村寨轮廓。再走近些,就可听见夜郎河水那淙淙流淌的“哗哗”激响。当年,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就是在这里“扎根”的。巧的是,这座落在古夜郎土地……桐梓县新站区群山环抱中密集的村落,其名字就叫夜郎乡。
当充满田园风光的幻想,像五颜六色的肥皂泡似地破灭,艰苦的环境,贫困的生活,以及远离父母的孤独感接踵而来。严酷的现实就像那冰山一样,毫不留情地撞击着知青们憧憬中那理想的“泰坦尼克号”。情绪由此跌入低谷,激情变成泡沫,那首反映知青真实心态,倾诉对家乡和亲人无限缠绵的缱绻与怀想,以及对自身未来表现出担忧的《知青之歌》,通过那忧郁悲怆的曲调被尽情地宣泄出来而风靡全国,广为传唱,不胫而走。
伴着昏暗摇曳的煤油灯光,在“吱溜、吱溜”的磨声中,我们度过了多少个难熬的不眠之夜。“一棵茅草,一颗露水”,“哪方水土不养人”?这既是乡亲们开导和宽慰我们的话,又是他们为农村家庭中,普遍多子女而辩解的口头禅……当精明、能干而又不失其狡黠的队长,从过年的“*”糖中选出一粒,十分珍惜地慢慢品尝时,小女扑进怀中,舐犊情深的他竟当着我们的面,将糖吐了出来,喂进孩子的口中,并自我解嘲地说:“大人咽口痰,细娃吞口血。”可他那尴尬的窘景,却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心中老是沉甸甸的。以至我在1974年重返夜郎乡时,将两斤水果糖送给他作“见面礼”后,心中才得到了某种释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难忘的情怀 下乡笔记(8)
我们这批知青,大多曾经经历和品尝过在艰难困苦中的磨炼。多年后,我们用知识凝练的拂尘,除却那心灵残存的灰烬,用辩证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因而,对历史与现实尚能有一个对比和参照。少了对物欲过分追求的不安与浮躁,多了沉稳的冷静与理智的思考。面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以及物欲横流的商海,我们大都能自强不息地恪守本分,虽贫而不堕其志,艰难而平和地守望住自己现实中的家园。
诚然,“上山下乡”运动是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幸运的历史。但,这一难忘的经历磨砺和奠定了我们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品质。“接受再教育”的历程,造就了共和国历史上这一代人的特殊性格和优良品质。即不贪婪,不馋佞,更不会因一己之利而背叛自己坦荡做人的初衷。在人生旅途的驿站中,这一始料不及的一大“收获”,使我至今不悔。
蓦然回首,不觉又过20几个春秋,“老三届”知青中,极少有人沉沦。已近不惑之年的他们,不论个人的际遇,或因偶然因素给自己铸就了什么样的一生,甚而“永远也跨不过由可能进入现实的门阶”(俄·普列汉诺夫)。但是,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刚毅与坚强,依然包含并折射了历史的必然。记忆有时会筛去历史的沙子,留下的,或许要比消逝的更美丽。
1990年2月20日
再度重返夜郎乡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