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以后,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与黄金脱钩,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石,美元本位制确立。美元本位制成为全球经济失衡和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近年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纸币本位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它与全球经济失衡密切相关。在金本位制下,贸易失衡会给赤字国家带来经济萧条压力,失衡会通过两国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行自动调整。因此,贸易失衡不会维持很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整机制,防止各国贸易帐户出现失衡的功能。在金本位制下世界经济不会产生失衡和流动性过剩现象。
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把美元负债输送到主要贸易伙伴,世界其他各国把产品以信用方式销售到美国。之后,美国的贸易伙伴将其贸易盈余(如东亚地区的巨额贸易顺差、中东国家的石油美元等)重新投资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从而使得美元回流到美国。美元回流机制在一定时期内有助于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但是,美国贸易伙伴的贸易盈余大量增加,美元储备资产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内部银行信用膨胀,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出现暴涨,并经历从繁荣到衰退的泡沫破灭过程,对该国银行体系和政府财政造成打击。同时,美国国内也会因为美元回流造成资产价格膨胀。由于美国持续大量输出美元负债,美元信用受到各国质疑,美元对其他货币和黄金的汇率将会出现大幅度下跌趋势,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也面临调整压力。各国经济繁荣时期的生产能力扩张、过度投资会成为下一个经济衰退时期通货紧缩的主要来源。美元本位制的缺陷使得世界经济走上了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膨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链条。
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的问题是,石油输出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积累的大量贸易顺差大部分没有用于消费,而是被储蓄起来,因而导致全球实际利率偏低。于是,资本首先流向了全球信用最好、意愿最强的美国市场,致使美国实际汇率上升,经常帐户赤字大幅度增长。这一面的理由成了美国最好的自我辩护词。
是的,硬币是两面的。但肯定有正有反。而我宁肯相信美元本位制是硬币的正面。毕竟,19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是从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的。无数的研究也证明了脱离黄金之后的“美元的祸害”(借用弗里德曼著作书名“MONEY MISCHIEF”),美元实际上失去了支撑。《美元的坠落》的作者安迪森?维金给我们描述了这个熟悉的场景:“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终结了美国货币与黄金本位之间的姻缘。从此以后,美国货币与黄金(或其他任何商品)之间不再有任何瓜葛,它的唯一支柱就是国家信用。”安迪森?维金说GDP是最具有欺骗性的,美国实际上充斥着虚假的泡沫经济。而至今依然走贬的美元则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存在于美国的生产率问题。“长久以来,在于其他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竞争中,美国一直处于劣势,这也是美国国际信用不断受损的根本原因”。
美元本位下的世界经济注定要经历通胀-通缩-通胀周期往复,所以我们看到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十年八年就要来一次;美元也注定陷入强弱交替的宿命,所以我们看到美元崩溃的风险从来就没有消失过。柏林墙倒塌后,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大市场规模空前,金融市场的传染性和脆弱性也大大不同于以往。美国的一场次贷危机就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流动性过剩的形势很快逆转。以往的经验表明,外围国家虽然从全球化中获益,但在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发生时也是首当其冲。
是的,货币不能仅仅交给中央银行家们,他们设计的货币制度跟我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从货币体系的角度看,我们无法摆脱“不在泡沫中疯狂,就在泡沫中灭亡”的宿命。泡沫造就繁荣,也造就毁灭。环顾世界,股市的疯涨,资产价格的膨胀让人们感受到了全球流动性过剩下的“大繁荣”,“大萧条”时代已经被人们封存在记忆里,永远不会“YESTERDAY ONCE MORE”。也难怪,人们总是“善于”遗忘,所以我们看到金融市场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历史。此时此刻和彼时彼刻一定是不同的,但人性的弱点不会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有太多变化。不过,金融市场上流行一句话:如果要生存下去,你得学会进化。
回归金本位不见得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最好选择。回到原始的金本位制无疑相当于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回到黄金-美元本位,控制不了美元的发行,希图通过黄金挽救美元泛滥也是徒劳。要害的问题是维系国家信用,控制全球货币发行的增长速度。这是一项全球公共产品,没有大国之间的协调和相互监督不可能完成,没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个世界中央银行的改革也不能完成。理查德。邓肯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当必要的工具都已经具备后,需要的就是领导力和政治家般的坚强意志,以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时间并不站在我们这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美元霸权的命门(1)
问题也许往往产生于我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上。最近,关于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的问题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事情的起因是伊朗成立了以欧元作为石油交易计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一些权威机构和经济学家惊呼美元霸权时代就要终结。按照常理来说,在市场上买卖商品只是涉及到三个方面:买方、卖方和价格。国际市场应该也不例外。但为什么在涉及到用什么样的钱来买的时候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呢?国际石油交易为什么要用美元计价?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分拆成两个子问题来看:第一,为什么必须用美元计价?第二,为什么是国际石油交易?
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的情形是什么样子,再试着回答这两个子问题。全球范围主要的石油现货市场有西北欧市场、地中海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5个。石油期货市场有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以及最近两年兴起的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石油期货市场都是以美元作为计价、交易和结算货币单位的。欧佩克(OPEC)一篮子平均价所监督七种原油也是以美元作为交易计价货币的,包括了世界上几乎最重要的石油现货交易市场,即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混合油(Saharan Blend)、印尼的米纳斯油(Minas)、尼日利亚的博尼轻油(Bonny Light)、沙特的*轻油(Saudi Arabian Light)、阿联酋的迪拜油(Dubai of the UAE)、委内瑞拉的蒂亚胡安油(Tia Juana )和墨西哥的伊斯姆斯原油(Isthmus)。
为什么会在石油交易中全部选择美元计价?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石油太重要了,是工业社会的血液,现代社会对石油产生了最大程度的依赖。油价是一切价格当中最基础的资源价格,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而且,每年全球的石油贸易超过6;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即使不考虑其他贸易,光是控制全球贸易总额的10%的货币结算,美国的收益也是不可估量。
那么,为什么必须要用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单位呢?有人可能要争论说,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所以石油交易当然要用美元结算了。这只说对了一半。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承担了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交易量的变化影响美元的储备地位,而计价又影响到交易媒介的作用。现在国际贸易的80%以上是以美元结算,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份额超过60%。不过,在石油贸易当中,美元是作为100%的结算货币(假定暂不考虑伊朗石油交易所的交易)。据说这来自美国与沙特在1970年代达成的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这项协议具体出自哪里,笔者翻阅了很多文献也没有查到。不过协议的内容大致是沙特同意用美元作为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而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实际上,这等同于美元与石油的挂钩。对美国来说,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重要的不是汇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这就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概而言之,美国获得的好处大致上有三方面:
美元霸权的命门(2)
第一,征收国际铸币税。国际铸币税即一国货币为他国所使用时所获得的收益。在这一点上,石油贸易与其它贸易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使得美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并无二致。
第二,影响和控制油价。既然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国就可以通过国内的货币政策影响甚至操纵国际油价。美国国内的利率调整和汇率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国际油价。至于如何调整,要看美国国内的经济情况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考虑。
第三,也是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石油起到了原来黄金的作用。1978年的“牙买加协议”生效以后,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进入牙买加体系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伯德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由人为设计和经过专门的补充、修改组成的拼凑之作。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称牙买加体系为国际货币无体系。因为这个体系是相当松散的,其特点在于黄金的非货币化、储备货币的多样化和汇率制度的多样化。全球浮动汇率制开始取代全球固定汇率制成为新的时尚。在1992年IMF的167个成员国中,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多达78个,而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