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甲午年的中日海战:首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论甲午年的中日海战:首败-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船,仿制精利枪炮,不惜工本,勿谓小国无人。”
  因此他对日中联合颇为赞赏:“与之深谈西事,似有大不获已之苦衷。日本距苏浙仅三日程,精通华文,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外援,勿使西人倚为外府。”
  总理衙门起初准备同意准许日本通商,但不与日本“立约”,然而在李鸿章的影响下,决定允许日本于明年特派使臣来华商谈订约之事。日本达到了其最初目的。
  李鸿章的和尚经
  当20岁的李鸿章在1843年第一次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城,遥望北京城宏伟气象,意气风发的他写下了《入都》十篇。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诗句是:“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丈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就在李鸿章进京的那年7月,广西落第秀才洪秀全在紫金县成立了一个简陋的组织——拜上帝会。同年一月,魏源的《海国图志》印刷出版。
  历史自有巧合。谁也不曾想到,李鸿章的命运起伏会跟这两件事牵连在一起。
  太平天国席卷江南,烽烟遍地。在北京城蜗居10年的李鸿章坐不住了,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机遇终于来到。此后他在曾国藩的湘军大营里当起了参谋,“翰林变绿林”,10年后出师的他手创淮军,于是平长毛,克捻军,建半世勋名。
  在炮火中成长的李鸿章,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模式。他自己谓作“痞子腔”,其做法无外乎二,一是拖,二是骗。从其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凌厉杀气来看,李鸿章并非是一个和事老。但是在上海亲眼目睹了西方的强大后,这个务实的官员即刻明白其时的中国远无实力抵抗外来进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乙 和尚的理想(2)
之后他所做的一切,都在试图为这个帝国筑起一道篱笆。
  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步兵队和洋炮队;
  兴办了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工业企业——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
  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外文翻译馆;
  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
  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远洋海军;
  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倡议者(奏改原兵船旗为国旗,称龙旗);
  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织布局……
  在铁路、电报、纺织等众多中国近代化事业中他创造了47项第一。一个既熟
  悉传统,又开始了解现代的人,会在新旧交替中作出怎样的决定。1871年,李鸿章办外交的第二年,日本人又来了。这次,日本人任命大藏卿伊达宗城为全权大臣、升任外务大丞的柳原前光为
  副使,前来天津同清政府谈判。中方旨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应宝时、陈钦随同帮办,与日方谈判。
  不得不说到李鸿章的外交方略,他在给老师曾国藩的信中,将自己与“洋人”打交道的方法概括为“痞子手段”。在与伊达的会谈中,他对伊达“翘然自负”、盛气凌人、蛮横无礼的态度极为反感,亦声色俱厉地作了针锋相对的反驳。对日本要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如在中国享受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要求,中方断然拒绝,表示中日间不能以“西约”为例,中日应缔结平等条约,不能有来无往。
  在这次谈判中李鸿章的声色俱厉给伊藤博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时的日本,尚无力与中国一战。但在日本的坚持下,最后虽然没有占到便宜,却和中国签订了一个对等的条约。对数千年来一直称臣的日本而言,其实已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修好条约》第一条规定:“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
  李鸿章似乎成功了。史家唐德刚认为,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两个之外;顾维钧算是半个。
  梁启超却认为:“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在他看来,西方人认为李鸿章是大手段之外交家,实际上不过是小狡狯之外交家也。
  以夷制夷。
  这四个字就是李鸿章的外交诀。
  中法之战,欲以英德治法。中日之战,欲以俄英治日。但这种外交术,当时即受到同为中兴名臣的左宗棠的指责,“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日本人回国了,他们开始举全国之力准备一战。
  1874年4月,日本任命西乡从道为“台湾事务都督”,率日军3000余人,在琅峤登陆,进攻台湾。清政府集调军队准备抵抗,日本侵台企图没有得逞。但同年10月两国订立的《北京专条》中,清政府不但没有加以谴责,反而肯定日本出兵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等于变相承认琉球是日本属土,助长了日本的扩张野心。
  李鸿章曾经成功地使用“以夷制夷”术使英国给日本施加过压力,但是由此带来的另一后果则是日本窥清中国不想开战的意图。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三年后又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此后更在朝鲜接连制造的壬午(1882年)事变和甲申(1884)政变,但此时在朝鲜主事的外交官袁世凯崭露头角,他相当强硬地插手朝鲜事务,使日本两次无功而返。

乙 和尚的理想(3)
开战,开战!
  在日本上层的官僚中,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
  1886年,日本军部首脑、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派参谋本部第二局长小川又次中佐到中国做广泛调查,回国后,他提出了名为《讨伐清国策》的报告书,主张在1892年前完成对中国作战准备,以便有机可乘时,突然发起攻击。
  这是一个相当详细,而又极端狂妄的征战计划。
  在小川的攻略图中,第一步的略取目标是将盛京盖州以南的辽东半岛、山东
  登州府、舟山群岛、台湾、澎湖以及长江两岸十里之地直接并入日本版图。这不算完,小川的计划中,还有将中国大卸八块的想法。在小日本的想法里,这是一个大日本。小川的第一刀,将山海关以西,长城以南的直隶、山西、山东与黄河以北的
  河南省,江苏省黄河故道、镇江府、宝应湖、太湖,浙江省杭州、绍兴、宁波等
  府都划入日本未来的领地。从地图上来看,这一刀下去将大半个中国都砍掉了。当然,小川还给清朝的皇帝留了点念想。那就是把东北内(大)兴安岭以东、
  长城以北,单独立为一国,仍由清朝统治。这第二刀迟迟未能下手,但是日本人百年后果然按图设计,在此处成立满州国,全不知此乃狂想主义的产物。
  小川的第三刀,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一大块地方砍下,他居然要“反清复明”,在此成立明朝后裔帝国。当然成立的条件是:“割让长江以南的土地归日本。”这如意算盘打得相当精到。
  接下去,小川又次相当亢奋地左右砍杀。
  左一刀,西藏、青海、天山南路,拥立达赖喇嘛。
  右一刀,内外蒙古、甘肃省、准噶尔扶立当地各部首领。
  当然,都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给日本人好处。
  中国有个古老的传说,据称南海有一种蛇叫做巴蛇,它身长有800尺,能吃象。巴蛇把大象连骨头都吞下肚里,三年以后才把骨头吐出来。日本就是那条传说中的巴蛇,在图谋中国庞大国土的所有外国人中,以此野心勃勃的计划为最有想象力。当然,日本人决非想象而已,他们把这份方案留在军部的机密档案中,准备开始“吞象”之举。
  1891年,日本的“桥立”号舰建成,在法国订购的另两船巡洋舰“松岛”、 “岩岛”号于第二年完工后驶抵日本,次年又从英国购得当时驶率最高的“吉野”号,另一艘巡洋舰“秋津洲”号也于1894年竣工。战前,日本的军舰达30多艘,陆军人数跃升到7万多人。
  从舰队的实力上来说,日本的舰队已足以和北洋舰队决一雌雄。
  1888年,清政府停止购买军舰。1891年户部又奏准两年内停止购买枪炮、战舰、机器。一个要打,一个却连假手套都不想再摆了。
  黄海第一炮
  1894年,倒计时结束。
  日“吉野”舰黄海海战临战前,日本水日本源源不断地派陆军前往朝鲜,海军亦全力备战。兵跪在甲板上进行祈祷几乎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外国的观察者甚至早早地派军舰出现在了海上,由此可以观摩到亚洲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大战。在大同江外海面,日本海军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8艘5000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等候运兵船装载陆军及辎重。16日凌晨1时,铭军的10个营共4000人分乘5艘运兵船,由北洋舰队护送,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同时进行上午常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乙 和尚的理想(4)
上的美籍海员马吉芬写道:“自午前9时起,各舰犹施行战斗操练一小时,炮手并复习射击不辍。舰员中,水兵等尤为活泼,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士气旺盛,莫可名状。”10时半,操练结束,各舰准备午饭。
  当北洋舰队演习常操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军舰,也正在向大东沟方向搜索敌舰,并在航行中进行操练。
  北洋舰队稍前时也已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望,判定为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