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总统奥巴马--无畏的征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人总统奥巴马--无畏的征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美国宪法,佩林将继任总统,而她能担当起领导美利坚的重任吗?
  “萨拉旋风”:佩林势不可挡
  副总统候选人花落佩林的消息一传出,美国人似乎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们对佩林不了解,对麦凯恩的“疯狂举动”也有疑问,所以民意支持率反应冷淡。
  2008年9月1日,共和党全国大会召开,刮起了强大的“佩林旋风”。她成为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风头盖过了主角麦凯恩,而这正是麦凯恩需要的结果。
  9月3日,接受副总统提名以后,佩林携全家出现在美国人的面前,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团结、和睦、向上,美国选民大饱眼福。
  在接受提名演讲时,佩林谦称自己对华盛顿没有政治经验,受到媒体和公众的责问在所难免。但她指出,接受提名不是为了让别人说好话,而是为了美国民众服务。她抨击奥巴马利用虚伪的变革提升自己的事业,赞扬麦凯恩靠自己实在的事业进行变革。她把自己定位为“斗牛犬”角色,笑称“冰球母亲”和“斗犬”的差别只在于口红。
  佩林当天接受提名的演讲收视率以3700万人紧逼奥巴马的3800万,大大高于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拜登的2400万,美国民众以奇怪而又兴奋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从阿拉斯加冰天雪地走出来的女性。随后,美国的政治明星效应迅速发酵。
  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在两党大会前公布的民调中,奥巴马在白人女性中领先麦凯恩八个百分点,但会后却落后十二个百分点。这个反超固然有“党代会后提升力”的作用,但是佩林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一起一落,奥巴马丢失了二十个百分点,这全拜佩林所赐!
  奥巴马阵营随即制定了反制“佩林飓风”的攻略。
   。。

1。红州与蓝州:绕不开的话题
奥巴马的大选策略
  大选不同于初选。大选前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一个好的战斗集体是保证胜利的关键。要严格审查并推出自己的内政外交政策,接受选民的考验。制定好攻击和反击麦凯恩团队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采取“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的防守反击策略。但是在抨击对手的时候,为避免人身攻击,而采取了克制的政策攻击。
  大选之前有四次辩论会,其中三次总统候选人辩论,一次副总统候选人辩论,都是对全国进行直播的。因此,准备好这四次辩论至关重要,要通过辩论展示民主党的全部政策和候选人的形象。
  选举依靠选民选票,对于选民主体偏好的分析不可少。
  由于民主共和两党传统势力范围很难动摇,所以要将资金和精力大量投放到摇摆州上。
  最后,通过网上的资金募集方法在初选时已经被证明为非常有效。大选需要的投入要远远高于初选,因此,要发动选民继续投入资金,并加大资金募集力度。
  选民是上帝,选举人是上帝代理人
  与麦凯恩相比,奥巴马缺少军事经验,但是并不缺少军事头脑,更何况他有一个强大的竞选团队和已积蓄了八年能量的民主党做后盾。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有决战的雄心壮志。这种雄心壮志奠定在对民众的终极关怀信念基础之上,而不是对夺取权力的不择手段之上。
  正是对良心的关注、对选民的责任意识鼓起了奥巴马的信心,他要与麦凯恩打一场攻坚战,一场争夺民心的战争。没有选民的支持和选战的胜利,奥巴马变革华盛顿政治状况、改变民生的抱负将付之东流。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选举人团制度。选民直接对选举人团投票,再由选举人团投票选举总统、副总统。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共有538张选举人票,要想战胜麦凯恩,奥巴马必须获得一半以上,即270张选举人票。
  奥巴马没有去回顾历史,也没有寄希望于议会中的多数,他决心一举在大选中拿下足够的选举人票。因为他知道,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就无法调动“三军”的勇气。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对内鼓舞士气,对外压制对手,才可以战而胜之。
  约翰·克里的政治遗产:只差一根稻草
  美国两党制政治格局导致了其政治地理的相对稳定性。共和党的“山头”和民主党的“山头”都相对固定。
  但是,形势是不断发展的,两党政策也会发生相应的转换,所以总有一些州动摇不定,甚至有部分票仓改头换面的情况发生。
  在美国政治生态中,支持民主党的群体中低收入阶层多,意见分歧大。这些群体由于收入较低,文化教育水平也不高,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互相矛盾的要求。所以,虽然民主党支持者遍布全国,但是要想把这些人团结起来投票,真是难上加难。支持民主党人的投票率一向比支持共和党人的低。
  在大选的最后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这让奥巴马和民主党忧心忡忡。许多支持奥巴马的人不愿意出来投票!
  民意支持率高不代表投票率高。所以,奥巴马的忧患意识要双倍于麦凯恩。如果这次不能乘势而上,黑人的历史性突破可能还要等若干年。所以,他背负的不仅是民主党人的期望,更是美国黑人的梦想,历史赋予他去为黑人圆一个总统梦。而一旦实现了这个历史性突破,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意识形态的消解将会加大其进程。
  美国欠黑人一个总统。
  战略重点:争夺“边区”和“无人控制区”
  虽然时隔4年,2008年的美国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意调查表明,政治地理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双方都有自己的牢固的堡垒,这里称其为“根据地”。在一些州,一方占有优势,但是立足不稳,如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敌方攻克,权且称其为“边区”。有8个摇摆州完全属于真空地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称为“无人控制区”。在2004年的战绩中,克里在摇摆州紧随布什,这是留给奥巴马的最重要的遗产。
  对于奥巴马而言,他的策略就是巩固“根据地”,保卫自己的“边区”,打击对方的“边区”,争夺“无人控制区”。
  2008年7月奥巴马与麦凯恩选战情况分析表
  对手
根据地(票仓)
边区
无人控制区


优势州
倾向州
摇摆州

  巴
  马
14个州/特区,共183张选举人票
2个州17张选举人票
2个州12张选举人票
8个州99张选举人票

加利福尼亚(55)
康涅狄格(7)
明尼苏达(10)
艾奥瓦(7)
宾夕法尼亚(21)

纽约(31)
罗德岛(4)








俄亥俄(20)

伊利诺伊(21)
缅因(4)




新泽西(15)
夏威夷(4)
俄勒冈(7)
新墨西哥(5)






密歇根(17)

马萨诸塞(12)
哥伦比亚特区(3)








弗吉尼亚(13)

华盛顿(11)
特拉华(3)








威斯康星(10)

马里兰(10)
佛蒙特(3)








科罗拉多(9)

  凯
  恩
17个州 144张选举人票
5个州 30张选举人票
3个州53张选举人票


德克萨斯(34)
堪萨斯(6)
佐治亚(15)
  佛罗里达(27)
  印第安纳(11)
阿肯色(6)






密西西比(6)
  内华达(5)

田纳西(11)
西弗吉尼亚(5)

北卡罗来纳(15)


亚利桑那(10)
内布拉斯加(5)
阿拉斯加(3)
  路易斯安那(9)
犹他(5)
  蒙大拿(3)

新罕布尔什(4)

阿拉巴马(9)
爱达荷(4)

密苏里(11)
  肯塔基(8)
南达科他(3)
北达科他(3)



南卡罗来纳(8)
怀俄明(3)




俄克拉何马(7)




  
  

2。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守住选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凡是战争,总是要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击败敌人的机会。古往今来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不重视和巩固自己的后方的。选举“战争”也是如此。
  人是战争的第一要素。要想赢得这场世纪大战,奥巴马必须经历无数次考验和磨难,接受难以想像的痛苦和生死洗礼。他要赢得选票,必须争取民心。事实证明,正是民心敞开了怀抱,接纳和包容了这位缺乏经验的黑人青年,宽容了他一次又一次失误。
  年轻人、未婚者、黑人和少数族裔、文化程度低的和蓝领工人是奥巴马“根据地”里的主力部队,依靠的中坚,而女性、独立人士、天主教徒和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则是奥巴马必须努力争取的对象。如果能将白人和精英拉拢过来,就大功告成。
  守住阵地:麦凯恩发动夏季攻势
  奥巴马周游列国展示魅力外交时,民主党内却忧心忡忡,因为麦凯恩的夏季攻势已经全面展开。
  ······
  麦凯恩的“夏季攻势”初见成效,他比奥巴马吸引了更多的本党党员、男人、白人、中老年人、高收入阶层和蓝领工人、福音教徒与天主教徒,而奥巴马在所有上述人群中的支持率都呈下滑趋势。
  宾夕法尼亚和密歇根虽然不在奥巴马的势力范围内,但是,2004年,克里却在这两个州赢得了胜利。在麦凯恩的夏季攻势下,这两个州进入了“无人控制区”。华盛顿州属于奥巴马的根据地,其民意调查支持率在六月份的下半个月内却突然下降了十个百分点,随后缅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在七月份的民意支持率也下降十个百分点左右。虽然尚未变成“边区”,但是势头不妙。新泽西则沦为“边区”,选情危急。
  麦凯恩的“夏季攻势”打开了局面。
  在麦凯恩的狂轰滥炸下,奥巴马本应当立即组织反击,但是他却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去夏威夷度假。
  守住民心:消除选民“审美疲劳”
  在整个选战过程中,奥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