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大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经养生大道-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物都需要阳光,那人也就不例外。
  《列子》中有一个小故事,说一对老农,家里十分贫寒,也没有过冬的棉衣,冬天的时候老头儿就在外面背阳而晒,直晒得通体温暖,很是舒服。回家他就跟老伴儿讲:“这晒太阳太好了,这么好的事别人都不知道,多暖和呀。我们要是把这事儿告诉给了皇上,那能得多少奖赏啊!”故事听着好像笑话,不过却已经把太阳的作用讲清楚了。太阳最大的作用就是温煦。在我们身体上,背为阳,腹为阴,让太阳晒晒背对心肺有很大的好处。背部有很重要的穴位,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屏障,易因受寒而影响到心肺的健康,特别对于有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气管炎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晒晒太阳可以把寒气逼出体外。
  晒太阳也要讲究季节跟时间。像上面小故事中说的就是冬天晒太阳。但是北部跟西部冬季气温太低,人不适宜在气候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久坐于外。老年人更是不敢冬天的时候在外面过多活动。有些人说那我们站在窗户前面晒晒不行吗?还真是不行。玻璃阻隔过的阳光虽还有温度,但像杀菌等作用就失去了,所以还是让皮肤直接接触阳光的好。
  南方从春天开始,北方一般就从立夏开始到夏至,这段时间太阳不会特别酷烈,温度又适宜,在上午9点多钟的时候,到外面溜达溜达,累了就背阳而坐,晒上半个小时,让自然的阳气驱除我们身体里的阴毒寒邪,何等惬意。
  阳光还能振奋我们的精神,上班族一般压力都比较大,睡得晚起得早,白天工作易困,效率也比较低。晒太阳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年轻的小姑娘总怕被晒黑,又听了很多化妆品广告宣传的太阳对皮肤的害处,就都躲着太阳走。其实如果能在上班的路上走一走,或者上午能到外面小晒5分钟、10分钟的太阳,精神头会好得多,又可以神采奕奕地工作了。

巽卦——立夏:初入夏时防热病(2)
除了晒太阳,立夏后人还要注意小睡。白居易在《闲眠》中写道:“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夏天天气转暖,本来人在热的环境中就容易困乏,所以中午小睡一下也合情合理。老年人更要注重小睡。夏天昼长夜短,老人本来就觉少,这个季节更是起得早,所以要在白天补充一下。
  早上5点左右是阴气最重的时候,如果脏腑、骨节有什么病症就会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凌晨3点~5点是寅时,正是肺当值的时间,然后是大肠,如果这段时间睡不好就会影响到这两个脏腑。在白天小憩可以使人在平静的状态下重新调节身体的脏腑平衡,是夜觉不足的补益。
  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用择时,不一定偏要在中午才能睡,什么时候困了就睡一下,对缓解疲劳,调节精气很有必要。
  ◎ 夏风莫吹诸阳会,桑葚久服固*
  到了立夏后天气转暖人的防寒意识就下降了。尤其在睡觉的时候,更是不注意。中医看来,温度高毛窍就会大开,腠理容易受风。关节筋骨接合处也容易被风邪所伤。但是这些地方都可以用被子盖住,只要不直接暴露于风下就没事了。而我们的头,更确切地说是颠顶,却没有那么好命了。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把头蒙起来睡又是很不健康的,所以在睡觉时它也就没有什么遮蔽。而头部又是诸阳之会,阳经和很多穴位都在此汇集,一旦有风邪窜入,可令嘴目歪斜,风性善行,若风邪深植于经脉,可沿经游走,到时候就不光是头部的问题了,全身都会跟着遭殃。夏天虽然暖,也不能当风而睡,让风直接吹到头部,须知四季皆有风邪,不提防就会伤人。
  到了五月,就是桑葚开始成熟的季节了。桑葚的果实期很短,不是四季都能吃到的,尤其北方地区,本不产此物,所以吃到的就更少一些。桑葚由青一转而成红,再由红转而成紫,最后竟有些发黑。若不小心弄到衣服上好似血污。桑葚本像血色,很能补益阴血,对阴虚血亏的头晕耳鸣,失眠遗精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古时候甚至把它和何首乌并列在一起,认为是长生不老的妙药。其味酸甜,能生津润肠清虚火,老年人如果能每日里吃几颗可比其他的水果强得多。即使没有新鲜的果实,把桑葚晒干或泡酒,也能保持功效。桑葚性味甘寒,能入肝、肾两经,所以有很好的固精作用。
  ◎ 百鸟喧嚣花似锦,空屋静坐也修心
  以前有个老和尚,在山上闭关多年,大家都觉得他是位得道的高僧,就请他下山来给大家讲法。老和尚下山后备受追捧,时间长了心中就生出欢喜来,觉得自己佛法独步当世了。有一天,他的一个同为和尚的朋友来看他,对他说:“现在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师,经常在繁华的地方给人讲经说法,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悟道,足以度人;一方面又觉得这样很烦累。”老和尚听了说:“这样哪里是悟道啊,他的心里已经被俗事搅扰了,一点都不清静了。”接着又问道:“不知您说的是哪位高僧啊?”他的朋友笑笑说:“就是你啊。”
  佛教说“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尤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制心就先要制身。那制心跟入夏的养生又有什么关系呢?夏季炎热,升腾的阳气易使人烦躁,这时心神就不能把持自己的行路。有一个词叫“魂不守舍”,神也是如此,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既包括生理方面的,又包括心理方面的。如果神的活动正常,我们的气血津液就流畅,情志也舒畅。如果神衰弱了,人就懒惰乏闷;如果神躁动了,人体功能就逆乱,气血会妄行,情志会亢奋。
  夏季本身就燥热,加上外面繁花似锦,鸟语声喧,更容易让人心神荡漾。所以在还没有到立夏的时候,我们就先要把持住心神,让它不易动摇,这样即使夏至了,哪怕到了三伏天,也能够心静自然凉。
  当我们在外面散过步,晒过太阳后,就该回到屋子里“守神”了。尤其是下午四点钟左右的时候,在屋子里不要被太多思虑搅扰,安静地坐一会儿,或做点简单的家务,尽量不去劳心。这样能够在气平神静的情况下吃晚饭。这时神慢慢地向内收敛,再过几个小时就能够安然入睡了。
  说到修心守神,古人有句话:“就寝即灭灯,目不外眩,则神守其舍。”晚间阳气入内,阴气浮外,就好像太阳西落,月亮东升一样。但是现在的城市到了夜晚一般也是灯火通明的,即使房间关了灯,如果身居闹市,屋子里还是很亮。这种光就不是自然光了,会扰乱我们的心神。心神的动静行止也是按照一个规律进行的,中医认为神由心住。心就像是神的家,《素问》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白天我们醒着的时候,神就在我们全身周游,所以人神采奕奕,精力充沛。当夜晚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休息了,神也要回到它自己的家里,在心里面休息,等待第二天重新工作。
  如果我们的神到了夜晚还不能回心,那会怎么样?人就会失眠。而神又能驾驭我们的气血津液的运行,所以神不休息,我们身体其他的机能也就都别想休息了。《云笈七签》曰:“夜寝燃灯,令人心神不安。”光亮会引诱心神外出,因此晚上睡觉最好关灯,临街的屋子要用厚一点的窗帘。还有一些朋友睡觉时喜欢有些光亮,那样可以买个小夜灯,一点点微光,对人体不会有太多的刺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离卦——夏至:防治冬病的好时节(1)
离卦()包括三个节气:夏至、小暑、大暑。
  “至”有“极”的意思,夏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时天之阳最为强盛,万物也向最旺盛的顶点冲刺。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短,天之阳也就开始减少了。
  《易纬●通卦验》上说:“夏至,暴风至,暑且湿??大暑,半夏生。”这里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夏至虽然热,但里面却有湿的气候特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离卦,离上下为两阳爻,中间是一阴爻,象征阳中有阴,暑必挟湿之象。所以夏至虽然天之阳达到最盛,但是在地则有暑湿。
  我们夏天时越热,空气中湿度越大的时候,人也就越感觉头昏脑涨、胸闷困倦,没有精神头,这就是暑湿伤人的现象。
  ◎ 补肾助肺三伏天,慎补六味敷背安
  仲夏之月,万物以成,天地化生,勿以极热,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恶疾。忌冒西北之风,邪气犯人。勿杀生命。是月,肝脏已病,神气不行,火气渐壮,水力衰弱,宜补肾助肺,调理胃气,以顺其时。卦值姤,姤者,遇也,以阴遇阳,以柔遇刚之象也。生气在辰,宜坐卧向东南方。
  ——《遵生八笺》
  仲夏也就是农历五月,夏至一般在此前后。夏至,金胎水死。肾为水,肺为金。水和金一个在冬,一个在秋。所以根据《素问》中“春夏养阳”之原则,除了要注意当季的心以外,还要注意养秋冬的脏器。
  《巧对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很擅长对对子,有一次一户富贵人家的主人请他去看病。医生到的时候正赶上这富人在做衣裳,桌面上摆放着整匹的绸缎。富人想试探试探这位大夫,就指着绸缎说:“一匹天青缎。”大夫脱口而出:“六味地黄丸。”大夫的“才思”也算敏捷,我们也能从侧面看出,在古时候,六味地黄丸这个药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现代人一提到补肾,首先想到的都是这个药,再加上很多药厂铺天盖地的广告,把它做得好像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能吃的补益品。老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什么药都是为了治病的,过犹不及,吃多了不但没有好的作用,还会吃出许多毛病来。还有一些药,比如逍遥丸,广告上宣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