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次: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要求,就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做出的规定。具体准则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共性业务会计准则、会计报表准则和特殊行业特殊会计业务准则。
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会计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共同构成我国会计制度体系,如图1…6所示。
图1…6 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国外只有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实务,而没有会计制度。我国目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同时成为指导会计事务的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的国情相吻合的。
狭义的会计制度主要是指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报方法等。
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或公司,均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2002年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主要规范我国境内各类金融企业的会计行为,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说是《企业会计制度》的简化版,针对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小企业,应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
〖提示〗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规范的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2)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句: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可见,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
〖提高〗 会计准则是什么
会计准则在本质上首先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一种技术标准,但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即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影响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所以其制定过程必然引起各利益集团的关注和参与,尤其是那些可能会承担会计准则不利经济后果的利益集团,必然试图对准则的制定或修订施加影响,以迫使准则制定机构修改可能对其不利的准则规定,从而使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一个政治化的过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而是各方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最终的会计准则是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第四节 会计恒等式与借贷记账法(1)
一、会计恒等式—会计的定律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利润,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均有其来源。谁提供资产,谁对企业的资产就具有求索权,比如企业投资者有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这种求索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权益是资产的提供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企业对其资产的提供者承担着满足其要求权的经济责任。
资产与权益反映了同一经济资源的两个不同方面,即一方面是归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支配的各项资产,另一方面是经济资源提供者对资产的一系列要求的权益。资产表示企业拥有哪些经济资源以及拥有多少;权益则表示资产的来源,即资产是由谁提供的。所以,资产与权益如同一块硬币的两面,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资产就没有权益,同样没有权益也就没有资产,两者如影随形,不能彼此脱离而各自独立存在。从数量方面来看,一个企业有多少资产,就必定有多少权益;反之,有多少权益,也就必然有多少资产。正如1494年意大利传教士卢卡·帕乔利在其名著《算术、几何、比例概要》中列出的平衡公式:“一人所有财物=其人所有权总值。”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以下公式:
资产=权益 (1…1)
这就形成了最初的会计等式。
由于资产的提供有两种方式,一是吸收投资者投入,一是举债。所以相应地,权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债权人的权益,在会计上称之为负债;另一个是所有者的权益,在会计上称之为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这样,上述等式又可表达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
这就是基本的会计等式,也称为资产负债表会计等式,它反映了会计主体在某一时日资产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这一等式在任何情况下,其左右平衡的关系都不会被破坏。这是一个通过同义反复的技巧达到恒等境界的天才创造。马克斯·韦伯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基本会计等式很重要,它是现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这座大厦的坚实基石,是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起点,为会计试算平衡奠定了基础,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提高〗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从经济权责关系来看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实际上包含三类与企业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并体现这三类主体的经济权责关系,其中,“负债”体现的是债权人的经济权责关系,“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企业投资者的权责关系,“资产”体现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关系。同时,这个方程式内含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别代表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和所有权,而等式的左边的“资产”,则代表了企业经营者的独立的经营管理权。
企业通过举债和接受投资筹措资金购置资产,其目的是利用这些经济资源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伴随着收入的取得,企业要发生一定的耗费,合理地比较一定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便可确定企业在该期间所实现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称为利润;反之,收入小于费用时,其差额为亏损。
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可以表示如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节 会计恒等式与借贷记账法(2)
收入…费用=利润 (1…3)
式(1…3)称为利润表会计等式,它是企业计算确定经营成果,设计和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更进一步,收入的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同时由于负债是确定的,所以根据式(1…2),就必然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同样,费用的增加必然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可见,利润的增加必然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因此基本的会计等式可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由式(1…3)可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1…4)
这就是扩展的会计等式或称动态的会计等式,这一等式对于进一步探讨账户和复式记账法至关重要。
由式(1…4)移项可得: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式(1…3)并没有破坏式(1…2),到了会计期末,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式(1…3)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1…2)。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由此可见,基本的会计等式总是保持平衡。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衡,那就说明记账有错。
二、记账方法—会计的语法
会计是最美的、通用的商业语言。那么,这种语言的语法就是记账方法。它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
顾名思义,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经济业务之后所产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登记的方法。例如,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仅在现金账上记录一笔现金的减少。也有同时在现金账与实物账之间记录的,但两个账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记账方法造成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没有相互平衡的关系,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真实性。国内外只有极少数企业使用单式记账法。
〖关键术语〗 账 户
账户和我们的户口簿类似,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在户口簿中都有一页,每一页按照一定的格式详细记录着每个成员的信息。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相当于家庭中的成员)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户口有集体户和家庭户之分,同样,账户也分类,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种。
总分类账户(总账)提供总括核算指标,一般只用货币量度。总账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库存现金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借、贷、余三栏)日记账形式。
明细分类账户(明细账)提供明细核算指标。除要用货币度量外,有的还要用实物量度。明细账有很多格式,例如,原材料明细账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在“收入”、“发出”和“结存”三栏,每栏分别按“数量”、“单价”、“金额”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