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将周恩来人格的特质具体界定为:爱憎分明的政治人格,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坚韧不拔的心理人格,聪慧高超的智能人格,崇尚新美的审美人格等五个方面。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颇有见地的。周恩来人格就是由其生命活动尤其是实践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精神内蕴。周恩来从小志向远大,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在青年时代,他赢得了各方面人士的赞扬。1913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学校。在入学第二年,周恩来因品学兼优成为全校唯一免交学费的学生。在学校里,他成为学生中公认的领袖。1917年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给周恩来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在欧洲期间,周恩来成为旅欧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组织者。1924年9月,周恩来奉党中央之命回国负责刚成立的广东区委的工作,并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在黄埔军校期间,周恩来各方面杰出的表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当时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有一位来自浙江的“狂生”胡宗南,在他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人能超过自己,但遇见周恩来后,他逢人就说:“周恩来是最了不起的,他是中国的希望。”晚年的张学良在口述历史时,记者问张学良:“您一生最佩服的人物是谁?”张学良不假思索地脱口答道:“是周恩来!”不仅仅是张学良一个人,冯玉祥见到周恩来后,也折服于周恩来的渊博学识和坦诚人格,并写下了自己“吃饭太多,读书太少”的感慨。在西方,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让所有知道他的西方人景仰。美国作家埃德加&;#8226;斯诺称赞周恩来说:“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写道:“这次访问给我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周先生的外表给人以待人热情、非常坦率、极其沉着而又十分真挚的印象。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
人是世界的主人,也是财富的主人。依靠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精明的用人方法、精通业务等等,固然可以在商界出人头地,取得骄人的业绩,但是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成为被世人广泛承认、崇拜以至景仰的人物,还需要杰出的素质能力、优秀的思想品质,以及丰富的人格魅力。李嘉诚——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香港《资本》杂志评选的香港十大最具权势的财经人物之首、闻名世界的商业巨子、从一无所有到世界华人首富……在这些荣誉和名望的背后,李嘉诚越来越成为世人心目中一个凝聚和代表着中国人奋斗的精神、领先商界、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记录的卓越商人和企业家。
李嘉诚赢得财富的历程,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勤勉好学,刻苦耐劳,创立出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李嘉诚早已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千亿富翁”。如今,他的财产仍以几何级数增长,他在商业领域的每一个动作,都为世人极度关注。对于千千万万正在为事业前程苦苦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李嘉诚的故事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听其言,观其行,我们可以发现,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与西方的进取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重诚意、讲义气、宽厚待人,他和平、勤奋、坚忍。这一切,把中国文化中的立身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成功经验,最适合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最适合普通人研究和效仿。在这个世界上,日夜梦想成为富翁的人可谓不计其数。有的谈到成功者总以“运气”两字以蔽之,但是李嘉诚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事业的成果有运气的成分,但主要还是靠勤劳。特别是在一个人尚未成功之前,事业成果百分百靠勤劳换来。李嘉诚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资本积累”的观念。走过人生的70个年头,李嘉诚开始总结自己的经商生涯,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经商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如饮醇醪,茅塞顿开,使人如梦方醒,耳目一新。《李嘉诚经商自白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章句,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这些经验来自于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在虎狼相争、你死我活的商海中将给人带来深刻的启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重要意义
领导干部的素质,直接决定国家的政权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直接影响到民心的聚散与向背。对领导干部基本素质提出比常人更高的要求,是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把人格力量与真理力量相提并论,是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他对人民心声的代言,是他对人格力量的真知灼见。
第一节 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
先做人,后当官。当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做个以德为本的好人;才会成为一心为民的好官。做人是基础;是前提。
当官先做人,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应有之义。当官与做人是一致的,只有懂得如何做人,才能知道如何做官;只有会做人,才能会做官。这里讲的做人,就是要做一个符合人格标准的人,做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第一,符合人格标准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来自于普通人,总是先做普通人,后当领导干部,即先做人,后当官。作为普通人,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人们都有社会公认的做人标准。这个做人的标准,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们的道德、思想观念相吻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调节器,是人类战胜自然险恶与社会疾患从而推动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符合人格标准,则能与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不符合人格标准,则必然遭疏远,被排斥,受孤立,甚至为社会所唾弃。符合人格标准堪称为一个合格的人,真正的人,名副其实的人。不符合人格标准就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人,真正的人,名副其实的人,至多徒有虚名。有的不过是行尸走肉,作恶多端的坏人甚至不如禽兽。
人格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每个时代的人格标准都代表着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用人格标准要求自己,作为自己做人的标准,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追求。每一个不想被时代列车抛下的人都会这样要求自己。作为一个一般的普通人尚且如此,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就更无可例外。领导干部是这个社会中的优秀分子,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前列,代表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是一个合格领导干部所必须具有的应有之义。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只有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才有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从群众中脱颖而出,成为群众的带头人,领导者。如果连基本的人格标准都达不到,甚至不能堪称为一个合格的、名副其实的人,又怎么可能作为一个领导者、带头人,被群众所认可所接受呢?
第二,富有人格魅力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努力达到的更高标准。这首先是领导干部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肩负的社会责任决定的。领导干部出自普通人,因此他们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必须首先要用普通人能够达到的一般标准来要求自己。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他们要必须做到;要求普通人做到的,他们必须首先做到。但严格来说,在他们成为领导干部以后,又不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无论是在一个单位,还是在一个地区,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就是这个单位或地区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带头人。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小至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大至一个省市、一个国家,人民能否安康幸福,社会能否和谐稳定,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是比一般人素质更高、形象更好的优秀分子。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导者、带头人,必须具备比一般人更高的素质,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更好的形象,必须比一般人更优秀,必须是社会中最优秀的人。越是高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其次,这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与期待。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寄予极大的期望,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远远超过对一般人的要求标准。有无人格魅力往往是人民群众判断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一个好干部的最直接的标准。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拥护,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对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心甘情愿地跟着他们走,不仅在顺利的时候支持他、拥护他,即使在困难的时候也一如既往。哪怕是在领导干部工作出现暂时失误的时候,人民群众也能宽容大度地理解他,谅解他,仍然不会动摇对他的信任与支持。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与信任,就必须在个人魅力修养上下功夫,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