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导演万岁- 第1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乎,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打着弄清楚胡佛病情地主意了,他们唯一期待的,就是胡佛自己会站出来。

从五月初开始。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和胡佛相关的消息从总统办公室里面坐着传出来,而每一次消息被公布出来之后,民众总会发现总统的病越来越重了。

当到了五月底白宫办公室的新闻发言人称总统的病情急剧恶化而且几乎到了病危的境地时,美国民众和媒体算是彻底紧张了起来。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面,到处都是关于胡佛病情的讨论。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是在美国地东部还是西部,胡佛的病情也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人们盼望胡佛的病能够好起来,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民众来说,胡佛的病好了,新政就能够顺利推行了,而新政能够得以推行,他们地生活就有希望。

但是事情的发展,似乎和民众的相反截然相反。

6月3日,是个周末。这一天早晨。洛克特克电视台突然改变了节目。早晨八点的时候。以往是最有名的新闻节目,这个新闻节目是洛克特克电视台所有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美国民众都喜欢看。

可是到了八点的时候,出现在电视上面的新闻演播室突然变成了一个无比肃穆的房间。赫伯特。胡佛的一张巨大地照片被挂在了墙上,出现在荧幕中地,不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而是当今地副总统布赖恩。鲁特曼以及白宫总统办公室里面的相关负责人。

这些人,表情沉重,眼眶红肿,布赖恩。鲁特曼甚至还没有说任何的话就潸然泪下。

看到这样的场景,民众震惊了,他们隐约地感到可能出事情了。

作为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没有大事发生,洛克菲勒电视台是绝对不可能改变节目的,而副总统布赖恩。鲁特曼和白宫总统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的出现,似乎已经预示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胡佛总统出事情了!这是所有看到节目的人不约而同想到的。

“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们,我,现任联邦政府副总统布赖恩。鲁特曼在这里宣布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银幕上的布赖恩。鲁特曼,泣不成声。

“昨天晚上十一点一刻,我们敬爱的总统赫伯特。胡佛,因为病情加重抢救无效在总统办公室逝世,享年56岁。”

“一个月前,胡佛总统就已经染病,这段时间,虽然经过各方医生的就诊,总统的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他的去世,是美国巨大的损失,我们少了一个卓越的领导者,美国损失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总统。”

……

布赖恩。鲁特曼的这段话,通过电视,传遍了整个美国,不久之后,全美的广播都开始播报这个消息,报纸则推出了号外。

一瞬间,所有的美国人都停止了手里面的工作,人们聚集在公正场合,围绕着电视机跟前。心急如焚地等待着更多的关于胡佛地消息。

胡佛自从出任总统以来,一开始威望不是很高,但是新政实施之后,他的名望急剧飙升,深受美国民众的爱戴,他的死,民众接受不了。因为很多人已经把他看成是引路人,引领美国人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人。

在布赖恩。鲁特曼发表了讣告之后。白宫总统办公室开始开放,赫伯特。胡佛的身体被装进了特属的齐民众,只有极少数地人能够谒见,洛克特克电视台成为了美国唯一一家准许进入停放胡佛灵柩的媒体,他们拍摄了一段胶片,然后在电视台上播放。全美民众都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段几分钟地影响,他们看到胡佛躺在冰棺里。神情安详。

这段影像,是有些模糊的,但是民众认得那真的是胡佛。如果说之前很多人还不愿意相信胡佛去世这件事的话,那么这段影像彻底摧毁了这些人的渴望。

于是乎,全国性的哀悼开始了!从到东部到西部,从南部到北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都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聚集在广场上,为胡佛祈祷。

在华盛顿,成千上万地民众聚集在白宫门前,聚集在大广场上面,他们面向着白宫的方向,一遍遍地高喊着胡佛的名字。然后一次次泪流满面。

这是继罐头事件之后,美国民众掀起的又一次集体哀悼,规模之大,哀痛之深,感人肺腑。

在联邦政府的介入之下,成立了专门的治丧小组,副总统布赖恩。鲁特曼担任组长,全面负责胡佛的治丧工作。6月6日,联邦政府召开会议,在会议上面。一致通过为胡佛举行隆重的国葬。

这个消息已经传出。受到了民众地极大支持。联邦政府决定,把胡佛安葬在华盛顿的国家公墓之中。但是这个决定刚作出没有多久,埃德加。胡佛就站了出来。

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信封里面装着的,是赫伯特。胡佛的遗嘱。

这份遗嘱很快在媒体上公开,里面有一天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我死之后,帮我葬在洛杉矶,葬在好莱坞,葬在梦工厂电影公司后面的那座小山上。那里葬过罐头,我最喜欢地一匹马。”

胡佛遗嘱里面的这句话,在美国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民众不是不同意,而是万分的认同。《华盛顿邮报》随后做了一个调查,在参加调查的人种,百分之九十八的人认为把胡佛总统和罐头葬在一起比将他葬在国家公墓里面要好得多。

“他们都是英雄,美国的英雄!这是最好的选择!”

“罐头和胡佛总统都应该不朽!我们爱他们!”

……

民众对于胡佛的这份遗嘱万分的认可。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联邦政府似乎不太认可这样地一个遗嘱,即使经过坚定它真地是赫伯特。胡佛亲手书写的。

对于联邦政府来说,把总统安葬在国家公墓里,是最符合程序地事情,而梦工厂后面的拿个小山,和国家公墓相比规格上根本不够。

但是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声讨声,联邦政府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称会完全按照胡佛的遗嘱去办,将在梦工厂电影公司的后山上为赫伯特。胡佛举行国葬。

说实话,胡佛的这份遗嘱,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打死我我都不会想到胡佛会想死后葬在梦工厂的那座小山上,并且和罐头葬在同一个墓地。

梦工厂后面的这座小山,继罐头的国葬之后,再一次引起了全美目光的关注,好莱坞,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焦点。

经过治丧小组的商议,胡佛的国葬将在6月10日举行。胡佛的遗体,会早两天运抵洛杉矶,然后停放在传统教派的大教堂里面,经过传统教派教宗玛丽亚一世的祈祷和主持,下葬在梦工厂后面的那座小山之上。

与此同时,治丧小组也颁布了一项临时命令,那就是在国葬的这几天里面,美国取消一切的娱乐活动,其中就专门规定电影公司停止活动。电影院停止营业。

6月份,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月份。

6月7日。洛杉矶变得十分地繁忙。因为胡佛的遗体八号运达,所以参加国葬的人7号就已经赶到了。不管是收到邀请的名流,还是来自美国各地的普通的民众都聚集在这个城市里,他们要亲自为他们热爱的总统送行,送他走完最后一程。

我和胡佛之间地友情,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清楚。别的不说。单单胡佛在遗嘱里面要把自己安葬在梦工厂地后山之上,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因为这个原因。我被任命为国葬的主持人,全面负责指挥国葬的全部过程。

6月8号,运载胡佛遗体的专机从华盛顿起飞,在飞行了几个小时之后,缓缓地停在了洛杉矶飞机场。覆盖着国旗的灵柩,在专门的护卫的护送之下,穿过洛杉矶城。最后被安置在洛杉矶城中最大地一个传统教派的教堂里面。

在那里,胡佛将接受民众两天的最后送别。

玛丽亚一世亲自负责全部的祈祷,整个教堂一片肃穆。

“老大,你看看那是谁!”在教堂里面,我看着胡佛的灵柩内心沉痛的时候,旁边的甘斯捅了捅我。

转过头去,看见不远处一帮人簇拥在一个人的旁边,争相向他打招呼。

那个人。坐在一个轮椅上,缠着一身黑色地西装,脸上有着灿烂的微笑。

不是别人,正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那些争相向他问好的人中,有各州的州长,也有联邦政府内部的官员。

“狗*养的。真是见风使舵地一帮家伙!”柯立芝看着那帮人,气得嘴唇直哆嗦。

胡佛活着的时候,这帮人对胡佛同样是掉头哈腰,一旦胡佛去世,这帮家伙就立马改换门庭,他们比谁都清楚,胡佛死后,虽然按照法律将由布赖恩。鲁特曼接替总统一职,但是能够最后当上总统的,肯定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当然要在这个时候和他打好关系。

而此时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称得上是满面春风,这家伙看着周围的那些向他打招呼的人。高高地昂起了额头,脸上充满了骄傲的微笑。

他似乎看到了我,转过头去对身后的手下低声说了一句什么,然后那个手下就推着他朝我走了过来。

“柯里昂先生,很高兴见到你。”离得老远,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朝我伸过来的手。

也是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跟在他后面的人群中,竟然还有小约翰。洛克菲勒。

想想也是,这两个家伙,如今就是一丘之貉,这样地场合,怎么可能会少得了任何一个。

“这个时候,罗斯福先生倒真能高兴得起来。”我地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罗斯福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

“柯里昂先生,我觉得胡佛总统这样去世,是件很好的事情,死在任上,而且能够获得民众如此地尊敬,总比几年之后狼狈不堪地被赶下台好。”

富兰克林。罗斯福话中有话,谁都能听得出来,这话是对胡佛的不敬。

“富兰克林。罗斯福,我警告你,这里是教堂,你旁边的是赫伯特的灵柩,如果你再敢说这样的话,我会让人把你扔出去!”看着罗斯福,我眯起了眼睛。

这一次,罗斯福脸上的笑容,终于消失不见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