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导演万岁- 第1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大风飞扬,嫩绿的草叶在空中飞舞,大地苍茫。阿提拉骑着马在风中驱驰,冲向远方,那是罗马的方向,那是他一生的目标地方向。他在一个高坡上停下。下面是他围困的罗马帝国地士兵,这个时刻。是胜利的时刻,也是他生命终结的时刻。他露出了笑容,然后趴在马背上闭上了眼睛,就如同他小时候在马背上睡着了一般。”

“齐纳曼用这样一种柔情的方式,让人沉醉!整部电影都沉浸在这样的悲剧基调里面,迷人而震颤!”

“这是一部杰作!”

《洛杉矶时报》对于《风之传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代表了全体好莱坞电影人的观点。

而我更关心地是环球公司的那部由我担任编剧的《特洛伊》。

在投资上《特洛伊》和《风之传说》差不多。而家大业大的米高梅比起环球电影公司来说,至少在很多方面都比环球硬气一些,而在题材上,匈奴大帝阿提拉壮观恢弘,不过这并不代表《风之传说》就能够占到《特洛伊》的便宜。

首先,《风之传说》里面虽然讲述的是阿提拉的故事,但是比起这位上帝之鞭来,特洛伊的故事对于美国人来说。那更是耳熟能详。《风之传说》是关于一个伟大男人地故事,但是《特洛伊》讲述的可是围绕着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群英雄的故事,所以在内容上,后者显然更具优势。

荷马史诗的古老传说,木马攻城的不朽神话,加上一群个性鲜明地英雄们和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特洛伊》仅仅凭借这个名字就已经威震四方了。

而对于民众来说,这部电影让他们觉得比《风之传说》更加念念不忘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可是安德烈※#8226;柯里昂。

当初决定环球电影公司拍摄大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特洛伊。当时我和莱默尔以及威廉※#8226;惠勒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威廉※#8226;惠勒觉得如果拍摄大片的话,战争戏肯定是最佳的选择,别的不用说,光是喊杀震天的战场就能够震住观众了。

他地这个意见获得了我和莱默尔两个人地认可,但是在选择拍摄什么样的一场战争地时候,我们有了分歧。莱默尔很喜欢《最后一个东北军》。他觉得可以取材一战的凡尔登或者是索姆河战役。把那场惨烈的战争搬上银幕。

而威廉※#8226;惠勒是个古典主义者,他觉得拍摄现代战争不如表现那种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时代来得震撼人心。他推荐的,是十字军东征,这个事件,里面有规模宏大的战争,有宗教,更有信仰和人性的思考。

他的这个提议,开始的时候我很赞同,但是经过了仔细考虑,我还是否决了。

这部电影如果拍成了,应该是部不错的电影,但是里面如果尺度不掌握好的话,很容易带来巨大的灾难,现在好莱坞的形势本来就有点不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字军东征这样的电影并不适合。

不过威廉※#8226;惠勒给了我一个提醒,那就是选材的问题。我也赞同表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但是世界上有哪一场战争让观众耳熟能详了。

后来我们三个人一商量,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到了特洛伊上面。这场战争,不管对于欧洲人还是对于美国人,实在是太熟悉了,里面的文化内涵,比起十字军东征,深厚得多。

三个人对于这个题材十分的赞同,接下来剧本的事情就交给我和威廉※#8226;惠勒了。我先是写了一个剧本大纲,让威廉※#8226;惠勒填充内容,他完成了我再全面进行修改,这个剧本花了我们两个人一个星期的事件就搞定了。

而对于观众来说,安德烈※#8226;柯里昂编剧的电影,基本上已经被打上标签了,那就是:这部电影肯定值得一看。

所以《特洛伊》因为这些原因,在首映的时候。显然比《风之传说》受欢迎。

“《特洛伊》这部电影,恢复了我少年时候读《荷马史诗》时地想象!几乎是完美地恢复!”

“柯里昂先生总是给人带来那么多的惊喜,不管是他导演还是编剧,或者是表演。特洛伊和木马记的故事,妇孺皆知,可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对于观众没有任何的剧情悬念而言,因为观众对电影的结局早就十分的清楚。这对于编剧来说,是十分具有挑战性地,因为在这种状况之下,你必须让观众像从来没有看过这个故事一样被电影吸引,这是一项十分苦难的工作。”

“我们可以拿荷马地原著和电影相比较,可以看得出来,在剧情上。柯里昂先生对原来的故事做了一些修改,但是这些修改不但没有损伤原著的精神,反而使得电影在内在更加贴近原著。柯里昂先生用他那神奇的编剧能力,给那些改编电影的编剧们上了一课,这部电影,是成功的改编制作!”

《好莱坞时报》对我的编剧水平给予了极高地肯定,在这方面,《特洛伊》得到了好莱坞电影人的一致认可。

“特洛伊。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座城市比它更有名。太阳神阿波罗和海神波塞冬亲手铸造起来的城墙,自这两个铸造者发誓要将其毁灭的时候,这个城市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悲剧了。”

“千百年来,特洛伊的故事激励、感染了无数人,今天,《特洛伊》这部电影。将这种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

“确切地说,《特洛伊》讲述的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的故事。两个英雄,各为其主,演绎地是悲剧的人生,回肠荡气的不朽史诗。”

“牺牲、复仇、死亡,回环往复,在战争之中,生命变成了一曲曲壮怀激烈的挽歌。我们在里面看到了率性看到了忠诚,看到了背叛,也看到了苦难和救赎。”

“《特洛伊》的美丽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美丽是柯里昂先生欺骗了我们。之前这部电影是号称投资一千万地大片。巨额投资和宏大的战争场面,使得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部电影肯定是一部经典的讲究视觉冲击的大片。但是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当我们在沉思中恢复过来之后,我们却突然发现,这部电影其实并不是大片,而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柯里昂式的艺术杰作!”

“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具备大片的一切特点,规模宏大,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和《风之传说》相比,在场面上,《特洛伊》不但不差于《风之传说》甚至更胜一筹,但是当电影结束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体会到,这部原本人们以为的大片,其实是一部平静的电影,一部让人陷入安谧地境地地电影。”

“整部电影,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在柯里昂先生地编剧之下,神话的色彩减淡到了几点,电影里面的人物,不像是神而更像是人,他们如同悬崖边的花朵,在命运的风中飘舞,盛开,随即又落下。”

“电影中有着无数感人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在好莱坞绝对只有柯里昂先生才能够有那么细致的能力让这样的细节出现在银幕之上。电影之中,赫克托耳英勇战死的时候,马革裹尸,当他的尸体在地上被托着的时候,一片片花瓣落下来,盖住了那张建议的脸,那个镜头,简洁到了极点,但是却深刻地表现出了主题。柯里昂先生用这样的一个镜头,表现了对这位英雄的敬意,虽然他战死了,却死得回肠荡气。”

“在电影中,当无数希腊联军蜂拥而上攻击特洛伊的时候,除了表现阔大的攻城场面之外,电影中更多的是变现那些士兵的个体,那一张张充满着生命朝气的脸,一个个地躺在在刀光剑影之下,让人心酸。而电影的结尾,当特洛伊被希腊联军攻下的时候,电影并没有变现出希腊联军的胜利,而是以满地的旗帜结束,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死亡和悲剧。”

“《特洛伊》是一部杰作,比起《风之传说》来。这部电影更有底蕴,更有味道,形式上是部完美的战争大片内里是一部发人深省地艺术杰作。”

《洛杉矶论坛报》上,约翰※#8226;福特对《特洛伊》极为赞扬。

而对于《特洛伊》不管是好莱坞电影人还是普通的而民众都认为这部电影胜过米高梅的那部《风之传说》,虽然两者在打场面上相似,但是比起《特洛伊》来,《风之传说》显然显得不够精致。而且也并没有挖掘得深刻。

但是不管怎么说,两部电影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票房飘红之外,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可以说好莱坞的这两部大投资的战争电影这一次有了个圆满地结果。

这结果,让米高梅电影公司陷入了狂欢,马尔斯科洛夫激动万分,大呼米高梅的复兴时刻到了。

自从西席※#8226;地密尔从米高梅分裂出去之后,米高梅就再也没有拍摄一部像样地巨片。虽然也做过不少次尝试,但是后来基本上都失败了。

可以说,这一次投资拍摄《风之传说》,马尔斯科洛夫绝对是瘪了一股劲,他要趁着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纷纷上马大片的有利时机,重振米高梅的威风,毕竟米高梅可是好莱坞大片的缔造者。这一次,齐纳曼的这部电影虽然整体上稍逊《特洛伊》一筹。但是对于米高梅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巨大的成功,而对于马尔斯科洛夫来说,也完全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米高梅自从西席※#8226;地密尔的分裂之后,到了现在,已经彻底走出阴影重新恢复了过来。所以这部电影对于米高梅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这是一声号角。

而《特洛伊》对于环球公司来说,显然也是具有重大意义地。长期以来,环球公司都是拍摄中等成本的电影,在好莱坞电影人以及美国民众的心目中,环球公司某些时候几乎是失语的,但是这一次,《特洛伊》的辉煌让环球电影公司风光十足,威廉※#8226;惠勒用他的出色的场面调度能力告诉世人环球电影公司也可以拍摄大片,而且完全可以拍摄得极为成功。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电影里面。担任主演地玛琳※#8226;黛德丽和詹姆斯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这两个人的出色演技,几乎征服了所有人。

《风之传说》和《特洛伊》如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