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认识我?谁是你们老大?!”我赶紧抹了抹眼泪问道。
其中的一个模样清秀的毕恭毕敬地回道:“老大经常跟我们提起你,说你是柯里昂家族最了不起的人。”
“你们地老大是我二哥?!”我吃惊道。
“是,刚才我们和西西里街区的意大利人火拼了一场,对方被我们一窝端了,老大也受了伤,被刺了一刀,完了之后他草草包扎就离开了,告诉我们要过来看弟弟,我们担心他,就跟了过来,你看见他没有?”几个人一脸担忧的表情。
我指了指二哥离去的方向,眼泪横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几个人对我点了点头,飞快地追了过去。
我昂头看着天空,任凭雪花打落到我的脸上化成冰凉的雪水,我的皮肤感觉到凉,可是心在生生作痛!
我猜得没错,二哥是过来看我的!而且还是在受伤之后!
他心里,放不下我这个弟弟!
我忽然记得,小时候他虽然偶尔会偷我的零用钱,但是如果伯班克街上的小孩欺负我,他绝对会挥舞着棍子找人家拼命,事后带着一身地伤领着我回家,迎来地,确实老爹老**呵斥。
我还记得有一年圣诞,我看见别地小孩玩那种铁皮小火车羡慕得要命,他跑到玩具店里偷一个给我,后来被店主发现,交给老爹,被吊在院子里痛打。
卡尔比我大整整八岁,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带过我玩,他有他自己的事情,有着自己的理想,虽然他也爱我。大部分时间陪着我的,是二哥!
这个平安夜,我逗老爹老妈欢笑,逗整个哈维街人欢笑,却伤了最爱我的二哥的心!
自从我办公司以来,拍电影,赚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高级酒店吃饭,开福特小轿车,日子过得舒服得很,可享受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他!
想想他和一帮意大利人拼刀子之后,捂着伤口踏着雪花一步三滑地跑到这里看我,我却那么对他,无限的悔恨从心底涌出。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盖住了二哥跑开的脚印,却无法抹掉我心里的悲伤。
这个平安夜,我的内心被一片大雪覆盖,奇冷无比。
失魂落魄地回到公司,我已经没有心情和大家闹了,一个人上楼洗漱之后沉沉睡去。
我梦见小时候,也是圣诞,我们一家五口挤在一起切火鸡,二哥一脸的痘痘,他把最大的那块给了我,然后对我笑。
那笑脸,是如此的温暖。
第九十六章 和大财团谈判!
第九十六章和大财团谈判!(求月票)
12月30号,我突然收到了一封从俄国发过来的电报,甘斯给我这封电报的时候,我还有点纳闷,我在俄国并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呀。
电报已经从俄文翻译成英文,上面这样写到:“尊敬的柯里昂先生,这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拜读你的大作《蒙太奇论》,可以说,这部杰作,完全把我们对电影想说的话彻底表达了出来,它不仅是美国电影人的指南,更是我们俄国电影人的指南,以后,将是世界电影理论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而你的第二部电影,《求救的人们》,更是让我们为自己的不成熟感到羞愧,我们苦苦思索得来的东西,被你表现得是那么的流畅,电影艺术的那间圣殿,我们只能在外面观望,而你已经可以进入自如,‘码头大屠杀’这个段落,竟然和我们刚刚完成的新电影《战舰波将金号》里面的一段出奇的相像,但是你的处理,比我们要成功得多!我们向你致敬,也请你允许我们把这部电影献给你!”
我看了看落款:“谢尔曼。爱森斯坦”。
历史上的《战舰波将金号》首映的日子是在12月24日,32岁的爱森斯坦凭借着这部电影以及他的蒙太奇理论被后世公认为电影史上第一位理论家,《战舰波将金号》因为其独特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敖德萨阶梯”的精彩剪辑,1929年被美国全国电影评议会评选为“世界四大电影佳作”第三名,1952年在比利时被63位世界著名导演评选为“世界电影12佳作”中获第一名。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被26个国家117位电影史学家评选为“世界电影12佳作”中获第一名,为爱森斯坦赢得了“世界电影先驱”、“俄国电影之父”的美名,可现在,历史曾经赋予他地种种殊荣,全部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看着这封电报,我哭笑不得。
但不管怎么说,不论是《色戒》还是《求救的人们》。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我精心打造的,所以。接受这些名声尽管有些惭愧,但是多少也是有点底气的。
我给爱森斯坦回了一封电报,在电报中我极大地赞扬了他的学术成就以及电影才华,并邀请他有机会到好莱坞来,梦工厂随时欢迎他。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于爱森斯坦,对于世界电影,将会产生什么样地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因为我,电影地历史将彻底改写。
发完了电报,我对高蒙公司以及百代公司的放映速度大为佩服,电影8号在美国公映,紧紧二十多天的时间,闭塞的俄国就已经有人看到了这部电影,实在是令美国的放映界也为之汗颜。
更主要的是。连俄国都已经公映了这部电影,那更不用提整个欧洲了。
换句话说,《求救的人们》地欧洲票房,一定会超出我原先的估计,一路飘红。
这一回,梦工厂想不赚个盆满钵溢都难!
1926年的新年。在一片忙碌中匆匆来临。因为《求救的人们》的放映,梦工厂每个人都忙得晕头转向,我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办公室里现场总指挥,其他的人跑外联的跑外联,做市场地做市场,连吉斯都因为接待那些热情的拜访者都忙得上气不接下气。
《求救的人们》的成功,票房大红,终于引起了一些财团的注意。
好莱坞从建立以来,包括华尔街在内的众多财团就没有停止过试图控制好莱坞电影地活动。他们把大量的资本注入各个公司。企图从经济上掌控各电影公司的权力,其中。数华尔街的财团力量最大。
历史上,摩根财团就是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后盾,而洛克菲勒财团更是直接成立了雷电华电影公司,其他的财团,比如梅隆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杜邦财团、克里夫兰财团等等大财团一直都将自己的资本源源不断地涌进好莱坞。
在这些财团的眼里,电影是新兴产业,赚钱比石油、汽车等实业来得快,利润也来得高,摩根财团的老板就曾经把电影和军火、酒以及汽车并列为未来四大赚钱行业。
但是不管这些财团怎么努力,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好莱坞的主导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各个电影公司自己地手里,一般说来,导演在拍片中还是说得上话地,但是有声电影发明之后,凭借着有声电影的专利在手以及雄厚地资本,华尔街的财团们一下再买断了全国的所有影院放映系统,好莱坞终于在华尔街面前缴械投降,随之而起的由华尔街人带来的明星制度、制片人制度,更是让导演越来越靠边站,真正的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财团们选择的目标,一般都是有实力的大公司,或者是有潜力的前途看好的新兴电影公司。梦工厂虽然成立不到半年,但是发展的劲猛势头那是有目共睹,引起一些财团的注意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这回,找上门来的财阀的数量,确实让我吃了一惊。
向我发出友好表示的财团,主要有三拨,第一波自然是来自华尔街的一帮老爷们,首先是实力雄厚的摩根财团,它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被成为“银行家中的银行家”,此时控制着米高梅、福克斯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对于梦工厂兴趣最大(我估计马尔斯科洛夫肯定在中间向摩根家族说了我不少好话),他们开架8000万美元买下梦工厂百分之六十的股权,却被我一口否决。
首先。我一直不喜欢来自华尔街地财团,在我的印象中,原本艺术性不亚于欧洲的好莱坞,就是毁在他们的手里。其次,摩根财团已经融资了米高梅和福克斯,梦工厂的规模无法和这两家相比,也就是说有蛋糕的话。我们要吃最小的,有风险地话。我们首先被抛弃,我是宁可做鸡头不愿作凤尾的人,这样事情,绝对不干,最后一点,8000万美元不少,但是想买下梦工厂百分之六十地股权根本不可能。对于我来说,哪怕你出价再高,梦工厂的大权最后也要牢牢掌握在我的手里,要不然历史上格里菲斯的下场,就是我的下场:不能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最后只能渐渐远离电影事业,孤独老死。
来自华尔街的财团还有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以及波士顿财团、柯恩。埃洛伯银行、杜邦财团等财团,一个个摇头晃脑态度嚣张。一张口就要买下梦工厂地大部分股权,那口气,分明就是告诉我:“我们买下你的公司就是看得起你。”
对于这样的老爷,我也不手软,全部打发了了事。
第一拨华尔街的财团被我送走了之后,中西部的大财团芝加哥财团就找上了门。他们的实力比华尔街稍逊一筹。前来和我谈话的麦考密克家族的掌门人老麦考密克笑盈盈地简直就是一尊弥勒佛,他们已经买下了明星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所以以为梦工厂不会翻多大的浪花,告诉我愿意开架8000万买下百分之八十的股权。
结果可想而知,老头被我送出去的时候,一个劲地惋惜。
最后到来的是本地地加利福尼亚财团。论实力,他们在这三拨中最小。
加利福尼亚财团一共由三大财团组成,美洲银行财团、旧金山银行财团以及洛杉矶财团。
美洲银行财团掌控家族基安尼尼家族是意大利移民,我天生讨厌意大利人,所以没有合作的可能。旧金山银行财团坚持买下至少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也不可能。到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了离公司最近,实力在所有财团中最弱小的洛杉矶财团。
这个财团主要由三个公司组成:洛克希德飞机公司:主要致力于发展新兴的航空业务以及少量的邮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