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宗仁回忆录-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支绌之时,慨然先拨二十万元,以资提倡。省府不甘落后,也筹拨相同之数。后来该大学的校舍竟成全国最壮丽的学府建筑。
  湖南唐生智残部改编后,我们也将湘省政府改组,并荐程潜兼任主席。事前,我曾派员征询程氏对湖南省政府改组的意见,并请其推荐一位有才气、孚众望的人出任主席。他力陈湖南情形复杂,不比湖北的简单,非有权力者任主席不可。我明白他已决心当仁不让。为避免有伤感情,发生误会起见,我乃保荐程潜兼任湖南省省主席。由湘、鄂两省政府改组的人选看,可知我当时对人处事的大公无私的态度。殊不知仍因此招忌,而惹出后来战祸,实非始料所及。因此后不久,我便奉命出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事详下章)。孰知在武汉政治分会治理之下,两湖省政首先发生问题的,便是程潜。
  程氏无论在军中党中,均属老资格,自出任湖南主席之后,更倚老卖老,目无余子,根本忘记武汉政治分会还是他的上级机关。按当时的制度,省政府只征收地方税,至于烟、酒、盐等国家税收,应由政治分会财政处直接征收。然程氏主湘后,竟将所有税收完全归省库,致使政治分会虚拥其名。湘省军队有限,税款支用不尽,而武汉政治分会所辖部队甚多,开支浩繁,各军索饷,均无法发放。我一再口头或派人向程潜疏通,他一概置之不理。因此武汉政治分会中诸委员乃一致主张对程潜采取行动。有时我将程氏蛮横态度向中央吐露,中央方面人物,如吴忠信等,竟怂恿我将程潜撤职。
  在各种因素累积之下,程潜与武汉政治分会的关系,逐渐发展至非决裂不可的程度。武汉政治分会为此事数度开会密议,大家一致主张将程潜扣留撤职,并敦促我从速执行。一次,在程氏来汉开会时,武汉政治分会遂将程氏扣留,并呈请中央将其撤职,改派鲁涤平为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所部在湘驻防的第六军,闻主帅在汉被拘,乃自动向江西撤退。鲁涤平在中央明令发表后,率其第二军入湘,接任主席。湘局既定,程氏即恢复自由,武汉政治分会乃拨巨额川资,送其东下,寓居上海。
  此次拘押程潜,虽系程氏咎由自取,然事后我对武汉政治分会此一孟浪行为深觉过分。颂老受一时之屈,事后对我未尝有片言的抱怨,其胸怀的豁达,实属可钦,而我本人则引为终身之疚,至今悔之。
  

完成北伐(1)

  南京国民政府既经重建,唐、张之变也已平息,所部均奉令整编,预备继续参加北伐。由于宁汉分裂而左右为难的川、云、贵各省,至是也表示绝对服从中央。全国除东三省、热河、察哈尔、河北等省尚为奉军所盘踞外,余概在国民政府管辖之下了。为彻底统一全国,国民政府乃决定完成北伐。
  国民政府职权,名义上虽由蔡元培、李烈钧、谭延辏А⒄湃私堋⒍∥谖逦怀N裎备涸穑侵醒胧导嗜υ虿儆诮壬蝗酥帧H唤壬粗耙潦迹苊夤寺钏蔷�*者起见,特于南京中央政治会议中提议于广州、武汉、开封、太原设立四个“政治分会”,由李济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分任政治分会主席。
  中央政治会议又决定将冯、阎所部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成立四个“集团军”,以资划一,并以蒋中正(兼任,何应钦代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第一、二、三、四集团军总司令。其余不属于四个集团军战斗序列的部队,则由国民政府直接指挥。
  此项新任命的公布,表面上虽为中央政治会议所通过,事实上则为蒋先生一人所策划。当时我适因公在南京,但是我并非政治会议委员,不便参加讨论。因而在政治会议开会前,蒋先生特地约我到他官邸谈话,并告知我此项意图。这多少含有市恩之意,而四人之中,当然以我受惠最多。蒋先生事先以此告我,以为我一定受宠若惊,谁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当蒋先生告诉我此项决策时,我一面静听,一面揣测其含义的本质。这新措施显然与蒋先生大权独揽的作风背道而驰。蒋先生何以忽然要将中央的权力分散到我们四人身上呢?他无非想利用冯、阎为北伐卖力,挥军北进击破奉军。至于我和李济深,不过是被用作陪衬而已。因冯、阎二人都是军界老前辈,资望在蒋先生之上,如番号统一,二人均将受蒋节制,颇使他自觉不安。所以蒋先生要把我超迁,与冯、阎并列,一则可以表示蒋总司令大公无私,不究资历,唯才是视;再则因为我原系他的部下,今日擢升与冯、阎平等,可对冯、阎起规范作用,使蒋总司令便于指挥。我同时想到我个人的名位,蒋先生今日与之,异日又取之,何必多此一举呢?所以我毅然表示不同意。
  我对蒋先生陈述我不同意的理由,大意是说,设置政治分会的省份,概在交通便利、中央政令可以朝发夕至之区,并非中央鞭长莫及的边疆;而且政治分会的组织和权力,有甚于北洋政府的巡阅使制度,颇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局,为国家长治久安计,似不宜有此一骈枝的机构,请慎重考虑,然后决定。
  至于集团军的设置,也不必把我和冯、阎并列。在冯、阎附义之初,冯氏已自称“国民联军总司令”,阎氏也称“革命军北方总司令”。今不久即将会师燕京,数十万大军向同一战场前进,中央将各军番号划一,委冯、阎为第二、三两集团军总司令,不失为明智之举。唯我本人现任第三路军总指挥,统率战斗序列内的部队原可多可少;何况北伐已近尾声,一旦战事结束,则“总司令”、“总指挥”等战时名称,即应撤销,故不宜升我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以免改弦更张。对我个人来说,也正符合总理昭示革命党人“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遗训,请勿建议我担任此项新职务。

完成北伐(2)
蒋先生却说,处今日的情势下,非如此措施不可,并说:“他们北方既有两个‘总司令’,我们南方也应有两个‘总司令’,方为公允……”蒋先生身负全国军事的重任,而私心仍存南北畛域之见,我闻言不禁毛骨悚然。蒋先生复一再声言:“你可以担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一定升你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当仁不让,你不必谦辞。”可是我已决定坚持自己的意见。再三辩论,竟相持不下,颇觉难为情。
  彼此默然有顷,我只好说,倘你认为政治分会必须设立,则不如请谭延辏УH沃飨蛭呛先耍峦刂鋈嗡怪埃晌饺说亓揭恕=壬担废壬谥醒肓碛薪柚亍W詈螅抑坏帽硎荆醒爰词构即讼钚氯蚊乙脖丶岽遣痪停袂氪映た悸恰D舜峭嘶卦ⅰ�
  次日早晨,我的副官喜气洋洋地手执两张报纸,递给我看,说:“总指挥,恭喜你高升了总司令和政治分会主席。”我展开报纸一看,果然第一页头号大字标题登载我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和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当日许多朋友登门道贺。我内心郁郁不乐,其中苦闷,实非可为外人道的。我并非故意沽名钓誉,表示清高,其中实有难言的苦衷。嗣后,我只好一再滞留南京,不往武汉就职,表示消极的抗议。我既一再谦辞,蒋先生乃迭派吴忠信来寓敦劝。最后一次,吴忠信说:“你如不就职,蒋先生说他就不能继续北伐了。”一听此言,使我恐慌万状。在吴氏苦劝之下,我说:“吴先生,蒋总司令既把事情说得如此严重,那我不敢再推辞,只有遵命首途去就职了。”以故在冯、阎就职后一个多月,我才在汉口宣誓就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职。
  我自宁返汉不久,正在整饬部队,预备北伐,蒋氏忽又派吴忠信来汉,劝我就武汉政治分会主席之职。我说:“吴先生,我是军人,对打仗尚粗有经验,对政治则既无经验,更无兴趣。并且我已转推谭组庵先生,以谭氏担任此职实最为理想。”
  吴忠信说:“蒋先生一定要你做,你如不做,蒋先生说,你就是不愿意和他合作了。依我看,你还是应该和蒋先生合作的。现在其他政治分会主席都早已就职,独你不就,也容易引起外界的误会,你就立刻就职吧。”
  我说:“吴先生,你提到与蒋先生合作与不合作的问题,事情太严重了,那我只有遵命就职了。”吴氏见我答应了,他也可不辱君命,当然大为高兴。
  我又说:“吴先生,自古只有逼人丢官的,尚未闻有逼人做官的事,蒋总司令现在居然逼我做官,也为少有的奇闻。”我就职后,吴忠信遂欣然返南京复命。
  出任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实非我所愿,何况政治分会的设立,原就是非驴非马的制度。政治分会的权力极大,有任命所辖区内地方官吏,及处理政、军、财、教、建各要政的全权。然政治分会并非中央政府以下的二级机关,管辖地区有限,凡不属于政治分会掌握的省份,却又直属于中央,与各政治分会错综而治,形成一极奇特的政治制度,实与素主中央集权的蒋先生的意旨大相径庭。蒋先生复职后,忽然搞起这种制度来,或系一种权术的运用。因蒋氏下野之前,党内党外曾一致攻讦其为新*者。今番故意奠立此一分权制,或借以表白而已。
  二
  第四集团军的编制是直辖第七、第十八、第十九军等基本部队,以及唐部改编的各军。我既担任总司令,白崇禧也奉派为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4月中旬,整编就绪,乃由白崇禧率领李品仙的第十二路军,沿京汉线北上,参加北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完成北伐(3)
那时,北伐战事已接近尾声(北洋军阀中所余的唯一实力派张作霖,已无心恋战,华北传檄可定)。先是,当我军于1927年底发动西征时,孙传芳残部仍在津浦线蠢动,有乘我西征时向南京发动反攻模样。军事委员会为减少后顾之忧,乃决定同时命令何应钦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