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情系国计民生:政协提案的故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希望我务必“拨冗赐稿”。
  随后又有编辑同志来电话提出具体建议说,传闻目前已成为首都文化亮点的国家大剧院工程,在本世纪初终于能够启动,似乎与我有点关系,且被说成我与国家大剧院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他觉得这倒可能是一个会使读者感兴趣的故事,可以写篇文章,将十多年来不停地在政协提案呼吁、积极奔走获致难得成果的前后经过向广大读者,特别是一直对这个首都重大文化设施十分关心的音乐、戏剧、舞蹈爱好者作一个历程介绍。
  我觉得这确实应该是一件会有不少人关注的事情,也许值得写一写。
  国家大剧院建设工程延续时间比较长,这一项目落实前前后后的某些时段,我作为文艺界与这个项目关系较密切者之一,为与社会沟通信息,也曾就我接触所及,发表过几篇短文,但至今我仍以为这88件事的“基因”陈述不易,过程中又变化频频,难以说清。
  这一重大文化设施并非是历史上似曾相识,可以简单归类于某个大人物个人意念的产物,而是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起起落落,开工、停工,支持、反对,争执不休或索兴搁置,最后在全国文艺界和广大民众的翘首期盼下终于得以建成的文化殿堂。
  现在国家大剧院已巍然屹立于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一侧。
  自2007年9月开始试运作,11月下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先后与观众晤面。
  作为大剧院的正式开幕式则是以11月22日晚在音乐厅举行的开幕音乐会为代表,按照上级指示,出演人员全部是国内知名音乐家。
  国际与国内名团进入则体现在随后于25日晚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在歌剧院公演俄国着名歌剧《伊戈尔王》和山西省话剧院于23日晚在戏剧场演出话剧《立秋》。
  体现国内外名家一同踏上大剧院舞台则是12月31日在音乐厅由世界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领衔隆重举行的迎接2008年到来的新年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正是展示了进入国际乐坛及艺坛的中国大剧院的灿烂光彩。
  也就是在这一天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剧院自2007年12月22日持续到2008年4月6日,历时百余日的首个国际演出季。
  我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终于建成并正式运作而感到极其激动和欣慰,我想这与全国文艺界和一直关心我国文艺事业进展的全国人民的欢喜心情是完全一致的。
  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是我国文化事业进展的一大标志,是全国文艺界和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所获得的重大成果。
  当然,这和国家领导人的最终决策,工程设计和施工者的精心琢磨,以及北京本地与来自上海、深圳等地的工人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全都密不可分。
  我想,广大观众、听众及其他群体在走进这一极具特色、富丽堂皇的文化殿堂时应都会怀有感激的心情也是十分自然的。
  在上文有关叙述的前提下,我以为我与国家大剧院“解不开的情结”,理所当然地应该纳入“美好记忆”之列,倒也值得进行一些简略的回顾。
  89所谓我与大剧院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一说,乃是2000年年初《中国文化报》报道我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常委会会议上又为国家大剧院建设有关事宜进行呼吁,并再次提建议时的报刊描述用词,其实我成为不断呼吁起动大剧院工程的积极分子应该从更早的时候说起。

我与国家大剧院“解不开的情结”(2)
我为国家大剧院工程尽速起动、联合其他同志的首次提案并作为大会发言是在1996年3月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之时,而且之后便几乎每次政协会议都会就这个问题絮叨不休。
  提出发言或提案,十几年大约有六七次之多,2003、2005年我还两次为大剧院事宜直接给国务院领导写信提出问题和建议。
  我觉得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我的题为《国家大剧院工程该上马了》的大会发言并形成提案呈报可能产生的影响较大,因为发言稿立即被《人民政协报》和《爱乐》杂志先后发表,不少同志认为说得不错,其中我对当时的社会情况也有些相关分析,引起了积极的反应。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这份材料当面送给了一位国家领导人,我注意到他并没有转手交给秘书而是插入了西装外衣内侧的口袋。
  另一次可能也起了作用的提案,我以为是在第二年即全国政协八届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我和文化部陈晓光副部长一同策划,由我起草并得到39位委员联名的提案。
  当时出现的较大麻烦是对大剧院选址的争执,因为有个单位多次启动征用原定大剧院选址修建新办公楼,此时又将启动,这份联名提案是吁请保留国家大剧院原定选址并请促使工程尽快上马。
  这时我又在有李瑞环主席和李岚清副总理出席的科教文卫体联组会上作了同样内容的发言,发言稿随即被一位负责同志取走。
  大约三四个月后我收到国家计委对我们39位委员提案的答复,表示要积极反映我们的意见供党中央、国务院参考。
  我还记得与此同时,由叶廷芳委员领衔的也有近似人数的非文艺界委员联名的相同内容提案上报,表明并非只是文艺界对此事有所关注。
  同年下半年文化部还曾要我以文艺家身份参加一次前面提到的那个单位的新办公楼设计方案的吴祖强我与国家大剧院“解不开的情结”
  评估论证会,会议下半段在不少出席会议人士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支持下,我得以仔细陈述了文艺界和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详细看法,我特别强调了对当年经过反复论证由周恩来总理最后确定的国家大剧院选址的批示应该重视。
  让文艺界特别感到欣喜的是不久后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地将国家大剧院工程列为要有计划建成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我想这些都对大剧院工程项目能够不断取得进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1997年9月胜利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个月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两次开会作出了国家大剧院上马的决定并确定了选址不变,并决定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业主委员会,且对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夜景091工程的设计、规模要求和施工时限提出了明确意见,指定由北京市委及市政府、文化部、建设部共同负责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工程。
  我十分高兴地参加了在1998年年初由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召开的向各方人士通报情况和听取意见的会议。
  会开得非常热烈、认真。
  这表明大家期待了那么久、1958年便已着手立项、困扰40年的难题终于获得圆满解决。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都难以平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并从那时起成立了必要咨询顾问作用的艺术委员会,由文艺界专家和国家院团负责人组成。
  迄今又已经过去十年,原定的大剧院修建四年工期因为新颖的现代化设计,施工中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事实上又翻了一番,工程结束已是2007年下半年了。
  其过程中的辛苦不是我们这些未曾亲历施工艰难的文艺界同行所能深知的,但这“解不开的情结”依然存在。
  更令我欣慰的是,鉴于国务院决定国家大剧院划归北京市主管,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商文化部委派了十分喜爱音乐的原北京市东城区区委书记陈平同志任国家大剧院院长,以他为首的领导班子工作出色,一年半过去了,众多难关都能顺利通过,服务质量不断改进。
  目前国家大剧院已成为首都以至全国演艺文化的主要亮点和光彩平台,受到国内外如潮的好评。
  大大提高了我国首都现代文化档次和国际文化地位,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国际间的高档次演艺文化交流。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解不开的情结”依然是我和大剧院的联系纽带。
  我非常乐意剧院不断壮大的队伍仍然视我为其中一员,我虽已高龄,但仍能和大家一同为大剧院继续前进奉献微薄之力。
  吴祖强我与国家大剧院“解不开的情结”
  全国工商联简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全国工商联)成立于1953年。
  改革开放前,工商联的成员主体为当时的各类工商业者。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工商联的成员主体为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全国工商联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又是一个商会组织,因而又称中国民间商会。
  全国工商联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单位。
  全国工商联的基本任务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其主要职能是发挥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主渠道作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协助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积极作用。
  工商联按国家行政区划设置组织:全国工商联为全国组织;省、市、县三级工商联为地方组织;在街道、社区、乡镇等设置的工商联组织为基层组织。
  工商联按行业设立行业商会等行业组织。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工商联共有地方组织3130个,基层组织23993个,行业组织10337个,已形成覆盖全国的组织网络。
  全国工商联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陈叔通,第四届主任委员、第五届主席胡子昂,第六届主席荣毅仁,第七、八届主席经叔平(名誉主席王光英),第九、十届主席黄孟复(现任)。
  2工商联
  

工商联三提“私产入宪”的背后(1)
三提“私产保护入宪”提案的背后全国工商联2004年3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