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是天下的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广东人是天下的眼-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晚三更,慧能来到五祖处受法,人尽不知。五祖受法毕,把衣钵传给了慧能,曰:“你就是六祖了,要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有偈曰‘有情水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当下,五祖连夜送慧能出寺,一直送到江边渡口,叮嘱他非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引起争夺。

慧能六祖:(2)
慧能泣别五祖,又回到广东。为躲藏“物色”加害,他在四会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十五年,直到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才公开露面。
  这年的正月初八,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一日,一阵风把寺庙的旗幡吹得飘扬起来。有两个和尚便争论起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在一旁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呢!”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法胜寺住持印宗法师的注意。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便召集高僧名师为慧能举行了隆重的授戒仪式。
  次年春,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也常请他到城里的开元寺(现更名为大梵寺)讲经。慧能的言行后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法宝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行为记录能被称为“经”,而一个宗派祖言行录也被称为“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圆寂于家乡新兴县的国恩寺,享年76岁。次年六祖真身迁回曹溪,供奉在灵照塔中。慧能生前就深得朝廷的恩宠。女皇武则天曾为“表朕之精诚”,送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白毡给他。慧能去世后,更是名位加身。唐宪宗追谥他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又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仁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最后神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大文学家均为他撰写过长篇碑文,以纪念他的事迹。
  (二)
  20世纪以来,带着东方恬静乐观精神的佛禅走向了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禅王在德、法、美等国大发展。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这“东方三圣人”。
  慧能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以为,乃二字:悟、无。
  悟,含悟性和顿性。“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这就是说人与外部世界的“无差别境界”不是言语所能表达,只有靠人自己经验才能体会。
  悟性即人本身头脑对事物的反应程度,同样一件事情,一道难题,悟性强的一眼就洞察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要害,悟性差的想了三天三夜,甚至一辈子也难以相通。人之所以有聪明与愚蠢之分,有天才与庸才之分,有优生与劣生之分,就在于这悟性上。
  悟性大部分应是先天而来的。有遗传的基因,也有的是后天长成的,是所谓“聪明来自实践”。如果先天的遗传基因好,加上后天磨砺达到了火候,那他(她)的悟性就会更好。
  书本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通过读书可以免走弯路,从前人的实践经验中尝到了知识,使自己变得聪明。但如果读书不求甚解,只求应试,那么,就很难使人变得聪明。为什么有许多书呆子,书越读越傻乎,或许原因就在于这里。
  慧能他目不识丁,他只听人家念《金刚经》,就能悟出佛性,悟出经里的真谛,比念了一辈子经的老僧悟性强了不知多少倍,你能不说他是天才吗?
  慧能当时并没读多少书,但不能说他不学习。读书和学习是两码事。他三岁丧父,随母生活,稍大上山打柴,孤儿寡母,其苦难言。心想读书,哪有钱供读书。或他父昔乃官员,前生遗留了书香基因;再加他母口授人生知识,日间生活于广东新兴家乡环境,山明水秀的大自然风光,淳朴的岭南风俗,故陶冶出他的灵性,且在乡间邻里百姓中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知识。其实,佛性在百姓中到处都有。尤其岭南一带,念经颂佛在唐代已十分风盛。耳濡目染,小慧能早已佛化,于是,当听到《金刚经》之后,他的“顿悟”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慧能六祖:(3)
至于这个“无”字,则是慧能胜神秀一筹胜出六祖的要诀,也是慧能这南派禅宗思想的集中体现。慧能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四句诗中,第一、四句就先后二个“无”;第二句有一个“非”,也是“无”;第四句中的一个“何”带出一个反问也是“无”。句句均“无”。
  神秀的偈语本也属偈的上品,但在五祖眼中还被认为并非至上。因为他悟出的只是一个“洁”字,并没达到“无”的境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把人的身比喻为“菩提树”,把人的心比喻为“明镜台”,要时时拂拭,不要染上尘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洁净,不染尘世的灰尘,成为至高至上的出世之人。
  这不够,远远不够!慧能一语惊人:“菩提并非树”,菩提是佛树本就不是树,是佛的化身。“明镜亦非台”,既是佛镜,并非普通的镜台。镜在心中,心领神会,焉是一般俗镜,是无形的镜。因此“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何处惹尘埃”,哪里会有尘埃沾染呢?“无”什么都“无”。“无”即是“空”,空空如也,心中无物,一切皆空。尘埃从何而来?这就是佛性的真谛!
  佛性也,万物皆空。物欲、*皆无,就是连肉身也非自己所有。树也,镜台也,尘埃也,都是空的,这是洒脱的境界。这才是五祖所赞赏的境界,才是佛家所追求的境界。于是禅宗六祖非慧能莫属。
  其实,慧能的“悟”,并非仅仅在“菩提并非树”偈上之悟。五祖初见他时,就觉得他的话语禅机深藏,并非等闲之辈。五祖问他从岭南而来,要来求取什么?他答不求取什么,只求“作佛”。五祖又问他,你们岭南人原是蛮荒之地,属未开化的人,哪能“作佛”?他答曰:“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分南北”。这就令五祖大为吃惊,这该是可托衣钵的人了。
  当慧能受法和得到五祖传予的衣钵返回广东,在四化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十五年之后,出山来到法胜寺时,见到因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时,慧能说“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印宗大师的关注和尊敬。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动。正是“菩提并非树”偈语的诠注和演绎。主要还是“无”的禅宗思想,本来旗幡明明在动,两个和尚也不是瞎子,只是争个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而已。而好个慧能,却避开客观存在的旗幡动,来到心动。心即是人的意识。因你意识它动,它就动。你若意识它不动,它就不动。似乎是意识决定存在,违反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是禅宗要的就是这一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管客观环境如何变化,你都要处世不变,视物为“无”,一切皆空,你就能成为一个大彻大悟之人。
  慧能创立禅宗是佛教史上一件空前大改革,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第一,他大胆破除佛祖的权威,不承认有所谓外在的佛。第二,他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与儒家“我皆可为尧舜”的性善论相通。慧能之后,禅宗更进一步向儒家靠拢,竭力与儒家的以教悌为人之本的伦理学说相调和,写了大量论教的着作,从而促使了佛教的进一步儒学。他不但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主张不用背诵佛经,不需累世修行,只要认识本心,就能面佛,即所谓“顿悟成佛”,从而不但迎合了上层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为下层人民信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三,他在宣传“顿悟成佛”的同时,还提介自由任运的生活方式,促使禅宗生活的平民化、世俗化。慧能的三传弟子怀海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佛,并将这一宗佛写进了《百丈清规》,从而对后世禅寺的建设及其劳动自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禅宗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广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而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见理”正是禅宗“自心是佛”、“本心生万法”、“*见性”的翻版。又如绘画,从唐宗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
  禅宗诞生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并非巧合。旧时虽是偏远荒夷之地,但正是这种淳朴、自由、毫无拘束的气质,才能焕发出非同寻常的灵性,才更接近智慧的天性,也由此才能诞生玄妙的禅宗。
  

三、张九龄:(1)
卜相未卜先知,看穿“安禄山十年后必乱”,唐玄宗为之惊叹!
  张九龄,字子寿,出生于岭南蛮荒之地,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担任宰相的南方人。他早慧,才德过人,二十多岁经科举进入仕途,但是只做了小小的九品文官,基本上是按部就班,逐渐升迁到宰相。
  张九龄贤明刚正,敢于直言进谏。在相位期间,他整顿吏治,重视基层锻炼,主张没有担任过地方官的,不应担任中央重要官职,并提出恢复府兵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