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完美主义者(8)
当我还在努力去适应今天的这个消费时代,我的儿子生下来就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于是我对他的很多教育就成了张勋复辟:总是很快就失败。虽然他还不满3岁,可是对他来说,他的父亲已经是一个旧时代的产物了。现在他经常对我说这样的话:“我没见过这个东西。”他的意思就是要得到这个东西。完全的消费主义的腔调,他想得到的不论他是否需要,而且他是否喜欢,尽管他现在还不明白这一点,但是以后,我想他这样的腔调只会是越来越强硬。为此我经常不要,同时也经常无可奈何,因为不仅是我的儿子,同时也是这个消费时代的儿子。()
我所厌烦的广告
∷∷ 李永
我打开电视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喊大叫卖啤酒的广告。
我换了一个频道。每次看到大喊大叫的广告时,我总是这样做的。我宁愿观看供求信息、地方戏欣赏甚至“农村各地”也不想观看这类东西。
我的解释是,这些广告不是由厂家出钱播出的,而是由其他电视台赞助的,好让我赶紧换台去看它们的节目。很久以前我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那是基于另外一种经验:街面上的小商店常常会挂出“挥泪大减价”、“血本无归大甩卖”的招牌,仿佛架起高音喇叭招呼每一个过往行人进店,但我却总是疑心那些招牌是毗邻的大商店为了招来顾客而偷偷放在小店门口的。
还有一个恼人的广告是,一个肥头大耳、表情猥琐的家伙坐在宝座上,直着脖子问还有什么好吃的;一个太监模样的人一路小跑过来,献上一只海碗,极其奴才地说了一句:“皇上,吃××黑芝麻糊??”
我相信这则广告起了分裂社会的作用,因为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既不想当皇上,更不想做太监。
我还要告诉你我反感的另一类广告。“每个月的那几天,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车胎爆了,真倒霉,但最倒霉的还是每个月的那几天——”。最倒霉的是电视观众,亲爱的广告商,因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引发了复杂的心理反应。
准确地说,最倒霉的是女观众。不知从何时起,女人是否还是女人开始依赖于她们是否使用某种产品。幸好我不是女人,否则可能精神会崩溃。
广告就是劝别人买你的东西,但这种“劝”要有分寸,有风度。几年前,北京电视台创办《电视商场》,男女主持人带着观众逛商场,态度和气地为消费者提供参考,男主持人被评论称为“大众女婿”,女主持人被称为“百姓儿媳”。但是,这对男女推销的色彩越来越重,现在,他们不叫什么大众女婿或儿媳了,他们被称作“北京最大的两个托儿”。
()
肚脐儿
∷∷ 何宏
今年夏天很热,我爹总搬把躺椅在院里乘凉,他上身*,不大雅观。但我妹妹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她说:“爸,你的肚脐眼很好看。”
于是,我也仔细观察了我爸的肚脐儿,那肚脐儿是一个规则的半球状。马三立讲过一个相声,说动双眼皮手术,上眼皮和下眼皮都被笨蛋医生割了一刀,结果弄得眼睛跟肚脐眼儿似的。马三立先生肯定没见过我爸的肚脐儿,好看的肚脐儿。
按照我妹的观点,肚脐儿好看,就可以穿今年夏天最流行的露脐儿装,在上衣和下衣之间,露出美丽的肚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No。2 完美主义者(9)
这显然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因为我在街上见到穿露脐儿装的女性,是无暇看仔细其肚脐儿长得究竟如何的,但我能看到她们的肚子。
多年以前,有个叫张晓敏的女演员在《大众电影》封面上发了一张穿露脐儿装的照片,结果引发了一场讨论,讨论的焦点就是女演员张晓敏该不该在一本发行量如此大的杂志上露肚脐儿。这是关于风化的讨论。
如今,谁也不会讨论是否应该穿这种“败坏风化”的衣服的问题了,但是,美化的问题也无人提及。我想,我们已经脱离对服装进行道德评判的时期了,谁穿什么都有自由。但是,我们还没有进入到对服装进行美学评判的时期,或者说,我们只对哪件衣服好看有评论,而没有把衣服跟身体结合起来。
显然,穿着越暴露,对身体的要求就越高。而女人们大都知道如何扬长避短,肩部漂亮,穿露肩装好看;腿美,穿短裤短裙好看,肚子则是一个易被忽略的部位。穿露脐儿装,肚脐儿是否好看非常重要,肚子是否平坦也重要。但光是平坦也并不就好,最好是有点儿肌肉。
其实,北京的男人们早好多年就穿上“露脐装”了,天热,他们把背心撩上来,露出肚子,非常凉快。女人们在今年忽然爱上露脐装,一个原因是今夏北京高温罕见,一个原因是时尚之风。
但是,对于女人穿露脐儿装,不能让她们仅仅凉快就够,还要求好看。我想说的是:露出一部分身体就*,这观点太陈旧了,关键还是身体本身要好看*,你要露肚子,别让人家看见那是一堆白花花的肉,要有点儿美感,要练仰卧起坐。
女人如此要求,男人也该如此要求。但穿衣服这事,要从女人做起。
()
“茶叶”
∷∷ 田七
去贵州旅游的时候,导游小姐讲了一个故事:从前贵州的茶叶是很有名的,很多茶商靠经营茶叶发了财。有一年茶叶歉收,一个不法茶商在茶叶中掺入树叶被人发现,于是被人冠以“茶叶”外号,对他欺骗顾客的行为进行讽刺,后来“茶叶”在贵州成为一句地方俗语,现在还在流行,泛指一切虚假的东西和骗子。导游小姐敬告外地旅游者到贵州不要被人“茶叶”,这年头一个人走路应该小心,尤其是旅游更应该注意,以免坏了游兴。我喜欢喝茶,没想到在贵州茶叶还有这样有趣的故事,觉得很好玩,反而忘了“茶叶”是一件应该受到谴责的事。
在黄果树瀑布底下,遇到一个穿着苗族服装的老太太卖苗刀——弯曲而长的那种,我抽出了一把觉得沉甸甸的,看价钱也不贵就掏钱买了一把。那么一把将近一米长的钢刀让我在火车上的确忐忑了很长时间,怕有警察发现把它收缴了。终于带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中时我很高兴,从刀鞘中抽出来学着日本武士装模作样了半天,心满意足。但当我把刀塞回刀鞘,猛然发现刀鞘上标着“温州出品”——真正的“茶叶”。回想起来我既看不出来那个老太太是不是苗族,也从来没有见识过真正的苗刀是什么样子,而且我一直因为是买“凶器”而有点心虚,这样购物只有被“茶叶”的份儿了。
可是在家,我也有上当的份儿。著名的庐山云雾茶是我一直喝的,也一直以专家自许,遇到好朋友也想送他一点云雾茶作为别有用心的礼物,希望他能领会我的心情。有一次在一个朋友那喝到我送给他的云雾茶,喝了一口差点没吐出来,一股焦苦味肯定不是我想让他品尝的那种幽香,我以为那包正宗的云雾被炒成了焦炭。而我的朋友是西北人,喝惯了浓烈的砖茶,还以为就是那么回事呢。 。。
No。2 完美主义者(10)
那次我在贵阳下火车时,出租车司机得知我是从南昌来的,就很关切地问:听说南昌是很乱的,你没碰上什么事吧?我听完就乐了,因为在南昌上火车的时候,朋友就交代我说贵州是很乱的,要小心哟!人们出门在外,总以为在陌生的地方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东西要跟自己作对。现在我如再去贵州,就会从容地回答那个司机了:啊!不就是那些“茶叶”吗?然后再会心地对他一笑,摆出一副懂得各种黑话的老江湖气派。
后来我把温州的苗刀立在书柜里面,俨然也有一股书生闻鸡起舞的气氛,没有人会因此骂我附庸风雅。刀至今没有开刃,所以我也不知道刀到底有多坏。每次看见它威武的样子,我依然很激动。
()
生活品质
∷∷ 杜比
10多年前,合资酒店里的差事是很吸引人的,我的一位朋友在那儿当领班,经常偷点儿东西出来供我们鉴赏。从他那儿我得知有一种烟叫作“柔和七星”,是日本产的,住酒店的日本人最爱抽。还有,酒店里都喝袋泡茶,我记得有一次,他偷出来整整一盒茶叶,方方正正的纸盒上印着四个字——英国红茶,我们端详那茶叶盒子,盒子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塑料纸。我当时想,这玩艺儿一定贵得要死。当年,那位酒店领班给我们讲过许多生活品质的问题,都很吸引人,但我印象最深的仍是白过滤嘴的柔和七星(那过滤嘴居然是白色的)和纸盒中的英国红茶。
如今,当我喝着立顿红茶叼着柔和七星的时候已不会再怀念那个经常偷东西的酒店领班了。我也记不清我何时开始能享用这些东西,更要命的是,这很难说成是一种享受,你10多年前曾满怀渴望满怀敬仰的消费品能被你享用,这本该是件有成就感的事,可惜,我们知道,柔和七星和立顿红茶算不了什么。那太普通,更何况对生活品质的向往还不断地拉着你奔向新的目标,你根本没时间沾沾自喜:我已经抽上白过滤嘴的柔和七星喝上袋泡的立顿红茶了。
说实话,半年以前我还吃的是黄色芥末,我爱吃芥末,懒得做饭,常买半斤八两的泥肠蘸着芥末酱吃,直到有一天,讲究生活品质的朋友告诉我:你应该吃日本绿芥末,日本绿芥末比国产黄芥末要细腻一些,我才舍国产黄芥末而取日本绿芥末食之。
细腻,这是一个关键词,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会说:安怡奶粉和雀巢奶粉要比国产的奶粉细腻一些。不管是否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我们承认:吃黄芥末还是吃绿芥末,喝红星牌奶粉还是喝雀巢奶粉标志着不同的生活品质。
对生活品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