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韵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韵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国年代,胡适确实是知识女性们眼里的“卡萨诺瓦”。未见胡适已倾心,一见胡适误终身。许多女性拜倒在胡博士的西装西学下,包括陆小曼、陈衡哲、白莎。30年代,女诗人徐芳曾单恋胡适情入膏肓。有一夜,相思到不能入睡,起来,徘徊花园中,采夜来香,一朵朵摆放,无意间,竟把花朵们摆成了许多个“LOVES”。这样相思无寄的女崇拜者,多如星星。徐芳除了仅被胡适“吻着了媚眼”之外,终于只能把相思写在诗歌中。
  胡适的情爱,给了谁?
  众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美国情人威廉司。我恰恰觉得,威廉司是胡适生命里除了江冬秀之外最苦情的女人。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1914年,胡适已与女画家威廉司成为精神上的挚友。“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生富家而不事服饰;一日自剪其发,仅留二三寸。”两人交流思想,谈论哲学,散步游园,有一种暗含的欢喜。胡适曾为威廉司写过一两首暧昧的艳词——
  枫翼敲帘,榆钱入户,柳棉飞上春衣。落花时节,随地乱莺啼。枝上红襟软语,商量定、掠地双飞。何须待,*杜宇,劝我不如归?
  归期,今倦数。十年作客,已惯天涯。况壑深多瀑,湖丽如斯。多谢殷勤我友,能容我、傲骨狂思。频相思,微风晚日,指点过湖堤。
  ???????????????????? (《满庭芳》)
  然而两人,停留于精神层面的欢欣上。1917年,胡适回国完婚去了。直到1933年,胡适再次返美,两人成为情人。她一生未嫁,只是为了“保存一个自由身,随时应胡适之需”。终其一生,她在为胡适修改讲稿,成立出版基金,整理书信。其余时间里,是一种无望的苦恋及胡适隔山隔水的淡忘:“我唯一一个愿意嫁的男人,我却连想都不能想。”——威廉司始终是胡适“身体上干瘪的情人、思想上丰赡的友人”。
  胡适,在1923年,正当婚姻的“七年之痒”时,跌入与表妹曹诚英的轰轰烈烈恋爱中。据说,胡适在当年的婚礼上,即对这位充当伴娘的表妹心头一惊——当时曹正当妙龄,体段婀娜,黑眸明净。1923年,胡适在杭州烟霞洞养病。曹诚英来探望,两人旋即跳入爱河,在烟霞洞共度了三个月的神仙生活。西子湖畔,孤山脚下,钱塘潮边,两人缱绻难分。徐志摩曾在日记里写道:“适之在欢乐中,仿佛年轻了十来岁。”胡适终于在旧式婚姻外,闹了一场罗曼蒂克的恋爱。
  一生少在日记手信里表露情迹的胡适,在《藏晖室日记》中记载:“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续。我们蜜也似的相爱,心里很满足了。一想到离别,我们便偎着脸哭了。”

胡适的兰花兰草(3)
被恋爱冲昏了头的胡适,回到北京家中,跟江冬秀提出离婚。他在《怨歌》的结尾激昂写道:“拆掉那高墙,砍掉那松树,不爱花的莫栽花,不爱树的莫种树!”没想到的是,他还没砍掉那松树,却被江冬秀的一把菜刀吓晕!江冬秀举刀相向:“你要离婚可以,先杀了我和你的两个儿子!”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地心茫然。自此,江冬秀成了传言中的河东狮,胡适成了怕老婆的典范。他揶揄过,“怕老婆的国度,将是更*的国度。”
  胡适退回围城,郁郁颓废。有说夫妇两人斗气,经常举酒坛子烂饮比酒量,一醉万事空。那段时间,是胡适的“男人中年危机”,感情、事业,皆在低谷。曹诚英,也远走美国入康乃尔大学读农科博士,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农科女教授。耐人寻味的是,曹在美期间,胡适把她托付给了威廉司。威廉司以一种爱屋及乌的宽厚之心,喜欢上了这位任性的情敌。一见胡适误终身,不是诳语。曹诚英回国后,依然相思不能自拔,痴迷到上了峨眉山欲遁入空门,后被其哥哥劝回。
  三、暗香杳然去
  胡适的情史,是一个男人在情爱世界里的成人史。早年是维特式的精神恋人,关乎理想。中年时出于返童愿望,渴望年轻女人。直至后中年,谙于*,欲望摇曳。在此过程中,爱情的成分渐少,情欲的成分增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适临危受命,出任驻美大使。此间,他遇见了那位让他神魂颠倒的*高手——罗慰慈。罗慰慈风情万种,惯用欲擒故纵法,成为胡适生涯里一个高级情人。“我一直想着你,我的小孩子。”胡适自称是“你的老头子”,但罗慰慈最终成为杜威夫人,胡适也与个人护士及房东哈德门太太同居。
  唐德刚说:“青年的胡适虽然颇受异性的爱慕,但他本质上不是一个招蜂惹蝶之人;不像他的好友徐志摩,所到之处便蜂蝶齐飞!”胡适一生,追慕者众多,他亦采得兰花兰草几朵。他晚年对江冬秀说:“我这辈子,没有太对不起你的地方。”名士*。而男人的道德底线与理性防线在哪里,才算是“没有太对不起你”?
  夏志清在杂忆中,责怪江冬秀不尽妇责,不崇医学,让女儿素斐两岁时生病夭折,后来住美国时,又不会讲英语,整天只会搓麻将。世人对江冬秀颇多微词。然而事实上,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乡村女子那样愚弱。她颇果断,颇具一种泼辣的办事能力。相夫教子,造福祖辈。面对丈夫的屡屡出轨,“不做怨妇,要做泼妇”(朱碧语),错乎?况且,世间女子,唯独做一个花花肠子男人的妻子,大概是一个女人最不幸的角色。女人之嫁于一个男人,又如谚语说:当你登上了艾菲尔铁塔,你就再也看不到铁塔本身了。
  参阅书目:
  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苏曼殊:是色是空本无殊(1)
民国初,最得魏晋风度的天真之士,是一诗僧、情僧,他自称“天生情种”,“多愁多病”,一生在红尘与佛禅之间三进三出,踏刃而舞。他的交游名单从陈独秀、章士钊到蒋介石、柳亚子,遍及革命界、文化界,是民国名士的群英谱。他就是苏曼殊。孙中山极欣赏他,认为“曼殊率真”。
  一、无端狂笑无端哭
  苏曼殊是诗僧、画僧,更是情僧;
  是天真者、怪诞者,更是青春期疏狂者。
  据传苏曼殊画画时,总是身着禅绸,有娉婷女郎侍立在旁,研墨铺纸;若画三月桃花,则蘸取女郎唇上的胭脂,其画绮艳逼人①。
  一日,曼殊与友人看戏剧,临座一位女士的香烟灰落在他衣袍上,朋友提醒他,他却示意别惊扰女士,直到烟灰焚烧了他的袍角,而嘻然为乐。
  苏曼殊出入青楼,浪迹女肆,时而脱去僧衣,换上西装,大吃“花酒”。有人统计其残帐,发现用于青楼楚馆的开支多达1877元,而当时女仆月工资仅1元②。当年,杜牧自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而苏曼殊则留下“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的艳句,笑?红尘。
  苏曼殊极易动情。自言“无端狂笑无端哭”,曾*闯入朋友何震的房间,戟指洋油灯大骂;又曾月夜泛舟,“歌已哭,哭复歌”;登高凭吊,“凄然泪下”,思念朋友,“涕泗横流”③ 。
  苏嗜甜点,嗜酒肉,在暴饮暴食中寻找*。
  患肝病、肺病、胃病、咯血病、轻度神经分裂病。
  苏懒于理钱,一次生病住院不知节省,到该出院时,连贴身衣服当出去还是无法支付医药费,赤身躲在被子里:“衣已典当,总不能赤条条步出医院。”④
  1918年,苏曼殊身体更差。蒋介石、陈洁如夫妇收留他,略有好转。但他回到寓所后,依然饮食无度,偷吃栗子,身体每况愈下。该年5月,35岁的苏曼殊结束了他的红尘孤旅。
  苏曼殊确乎是一个怪才,是中国的凡?高,民国的徐渭,介于天才与癫狂病患者之间。柳亚子评其诗:多绮语,有如昔人所谓“却扇一顾,倾城无色”者。其画多取材古寺闲僧或荒江孤舟,黄宾虹也认为他“画格颇高”。 其小说突破晚清笔法,悱恻凄美。其为人,“襟怀洒落,不为物役”,郁达夫认为他是“才子,奇人,有浪漫气质”。关于他的为人,朋友陈独秀则不认为他疯癫憨傻,认为他是于人情世故看得过于透彻而不肯俯就,实佯狂免祸罢了。关于他率性至极的半僧半俗生活,陈果夫回忆说:“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怪和尚,也是个酒肉和尚。”
  二、孤零身世与三次出家
  苏曼殊是个成长史受伤的孤儿。他的一生,父爱缺席,母爱生离。
  生父苏杰生,是广东香山的买办商人,长年在日本横滨经商。1884年,娶日妾河合仙,又与河合仙妹妹河合若私通,得私生子苏曼殊,幼名三郎。苏杰生纳妾不断,苏曼殊自出生后即如弃儿,快6岁时,才被生父带到广东老家,成为家族歧视的“杂种”。
  少年苏曼殊在冷眼中成长,天生多愁善感,性情愈见孤僻,身体十分羸弱。。 最好的txt下载网

苏曼殊:是色是空本无殊(2)
12岁那年,曼殊得疟疾,高烧卧床达一月之久,家中的人把他当作死猫,扔进了柴房。
  “人皆谓我无母,我岂真无母耶?”苏曼殊飘若一片孤叶,出走寻母。路遇赞初法师,赞初决定引他出家。这是苏曼殊第一次出家,在广州六榕寺参禅礼佛。几个月后,曼殊被逐出佛门,原因是他俗心未泯,外出募缘时杀鸽食肉,犯了杀生戒⑤。
  15岁时,苏曼殊到日本寻母,就读大同学校。16岁时,因与日本少女静子恋爱不得,而抑郁出家。这是他第二次出家,在广州白云山蒲涧寺当“门徒僧”⑥,过着“山斋饭罢浑无事,满钵擎来尽落花”的寺院生活。
  苏曼殊身在佛门,心在红尘,并曾投身革命。1903年,因章太炎、邹容二人被晚清政府“永远监禁”,苏曼殊忧愤彷徨,于是返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