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还设有一个由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对象委员会,负责审批反情报和反恐怖行动所提出的个人或团体的工作对象。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由总督委员会任命,总督委员会还另行任命一位监察长,监督审查该局的工作,并向司法副部长报告。
通讯安全局
通讯安全局又称通讯保安局,该局是根据国防部长1975年签署的一份密令组建的,归国防部领导。
加拿大的国家通讯安全局,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谍报机构。作为国家的主要谍报及安全机关,该局担负着对内监视公民,对外实施谍报活动及为政府搜集情报的任务。同时,它还时常协助甚至替代美、英等国谍报机构执行秘密使命,被视为他们的“小老弟”。
据加拿大资深谍报专家菲利普罗森介绍,通讯安全局主要有两项职能:一个是就通讯安全问题乡政府提出建议和指导原则,确保政府通讯机构不被“敌国”渗透。这一切都是防御性的、国家安全所需的。另一个是“有权拦截和处理加拿大境内外一切国际通讯信息”。此项职能颇受争议,因他有侵犯加拿大公民人权和通信自由的危险。此外,通讯安全局还不时地执行司法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交办的特殊任务,而且既不报经议会批准,也不受法律监督。
从事谍报活动20年,在通讯安全局效力达12年之久的麦克弗罗斯特称,该局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共同进行过大量谍报行动。例如:在驻世界各地的加拿大使馆监听别国的电讯信号;帮助外国政治势力、政党,或民间团体以捞取好处;广泛对盟国开展情报活动,监视本国公民,为盟友提供“方便”,使其逃离本国法律监督的调查,甚至惩处等。
当然,在通讯安全局的所有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协助美国、英国等大老板们参与世界谍报斗争。据说:1992年以来,通讯安全局不断利用加拿大驻外使馆搜集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地区)、罗马尼亚、委内瑞拉、印度、摩洛哥、象牙海岸、意大利、哥斯达黎加等国的情报。1995年起,日本也被列入监听的主要目标,搜集到的情报除加政府使用外,还定期提供给美国国家安全局及英国的政府通讯总部。因为如果没有美国的不断施压和英国的合作,通讯安全局的使馆监听行动可能会一直处于低级阶段。
通讯安全局坐落在渥太华南郊,由3米多高的屏障严密包围着,院内凌空耸立的定向天线十分引人注目。该局雇用9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为其工作。在1995年,其年度经费预算就达到了亿加元(合8475万美元)。
通讯安全局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设在各地的监听站来完成的。比如,东部沿海纽芬兰和干德监听站有770个通讯调查中队,在安大略有利特里姆监听站和金斯顿信号团,西海岸设有英属哥伦比亚的马赛特监听站;1986年,又在北部阿勒特和伊努维克两地增设监听站;在百慕大还与美国联合设立了一个监听站。1995年11月,通讯安全局前雇员肖顿通过加拿大新闻节目揭露通讯安全局曾对韩国和墨西哥的使馆进行窃听,由此引起一场外交风波。韩国要求加拿大政府就窃听渥太华韩国大使馆一事作出解释。墨西哥也向加拿大发出照会,对该国驻渥太华大使馆遭到窃听表示“惊诧和关注”。
加拿大的主要间谍组织(2)
肖顿揭露说,在美、加、墨三国谈判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期间,加拿大的通讯安全局窃听墨西哥谈判代表的电话。她自己声称,她曾参与了代号为“太空时代”的谍报活动,负责搜集韩国的经济、国防和保安方面的情报。她说:“韩国驻渥太华大使和汉城外交部之间的日常通讯的所有细节都是我们的兴趣所在。”
国防情报局
国防情报局是1982年由国防部和安全部门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的情报机构。
国防情报局由负责情报与安全的局长主管,在他下面设综合情报、国外联络、科技情报、安全四个处。
国防情报局负责情报与安全的局长主管安全与国外联络业务,综合情报处长主管国外情报业务。
外交部对外情报局
1986年,加拿大外交部在调整其情报与安全业务时,于1月6日将经济情报局与分析和安全局合并成对外情报局。
对外情报局下设四个处:
经济情报处:又分欧洲、非洲、中东、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四个部;
审查处:负责收集在国外居住或工作的加拿大人自愿提供的情报;
政治情报处:由各地区职能部门组成;
情报服务处:负责行政管理与资源、登记与生产计划协调、解除与控制、委托人关系等四个部门。
警察安全分局
1971年,警察安全分局成立。1972年又更名为警察与安全计划分析组。1974年,再一次被命名为惊诧安全计划分析局,即现在的警察安全分局。
警察安全分局既是管理机构,也是分析研究单位。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分析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组织、团体和个人,制定保护联邦政府及其个人财产、设备等的情报安全政策,及时向政府陈述关于情报性质的安全政策和建议,找出加拿大反间谍和反恐怖的薄弱环节,研究国家警察的侦察与训练能力,乃至国家有关立法问题。
皇家骑警队
加拿大皇家骑警队是加拿大各省德刑事警察队,隶属警察部,队长由副部级官员担任。
皇家骑警队由刑事侦察局和情报安全局两大部分组成,刑事侦察局主要对付刑事犯罪,而情报安全局则负责安全审查、反间谍、反颠覆、反恐怖、电子监听、外线跟踪、窃听、情报人员的招募与派遣等等。
皇家骑警队情报安全局下设安全审查科、反间谍科、反颠覆科、电子监听科、档案科、反恐怖科、外线跟踪科、窃听科、情报员科等等。
皇家骑警队情报安全局和英、美情报机关关系密切。20世纪50年代,情报安全局曾委托英国代它清除敌对国家安装在加拿大驻外使馆中的电子窃听设备,并不断派人员到美国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
安全情报联合委员会
加拿大政府为了协调全国各个情报机关,早在1960年就成立了一个情报政策委员会,负责在总体上控制和指导加拿大所有的情报活动。1963年加拿大政府又内阁安全情报委员会,这是管理各情报机关和情报系统的最高监察机构,受总理直接领导。这之后又成立了副部级安全小组委员会,由内阁秘书长领导,其职能是制定安全政策,并征得内阁同意。
1972年,安全小组委员会和情报政策委员会合并成安全情报联合委员会,由内阁秘书长,枢密院秘书长主持。
安全情报联合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反恐怖活动中的对外情报工作。安全情报联合委员会下设两个小组委员会:安全顾问委员会和情报顾问委员会。
加拿大各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均要向安全情报联合委员会通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993年的调整与改组(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克格勃的大部分遗产,并在调整与改组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适合现实国力和政治条件需要的间谍情报组织体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成立了安全部,接管了原苏联克格勃系统的绝大部分。至此,克格勃也就成了历史。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俄罗斯安全部接管克格勃后,可以说是只换了一个招牌,没有改变这个老谍报机构组织的核心。因此,在变革和国家###的动荡时期,它对于新主子——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来说,仍是一个针插不进的“独立王国”。为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多次要求改组安全部,却遭到安全部长巴兰尼科夫等原克格勃老牌间谍头目出身领导人的抵制。于是,同样不甘示弱的叶利钦终于在1993年7月对安全部动了“大手术”,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处理了这个“毒瘤”:解除了巴兰尼科夫的安全部长职务;由叶利钦本人直接领导联邦政府联络和情报局;警卫局脱离安全部,改由总统自己控制;同时,精锐的“阿尔法”和“信号旗”别动队,则规划总统警卫局管辖。
然而,有意思的是叶利钦虽然任命自己的亲信出任安全部长,但在1993年10月事件中,安全部并没有积极支持叶利钦。更有甚者,在当年12月的议会大选中,安全部有一半以上的人投票支持日里诺夫斯基的自由民主党。
安全部的这种公开的“反水行动”令叶利钦深感不安,在新议会选举后的第九天,即12月21日,叶利钦便迫不及待地颁布了关于撤销安全部、建立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和联邦安全局的命令。原安全部的人员和机构分别属于这两个新成立的谍报机构。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对这两个谍报机构的控制,总统令中还明文规定:对外情报局和联邦安全局,由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统一领导和协调。
按照俄罗斯宪法的规定,对外谍报机关的使命是:在个人、社会和国家遭到外来威胁时,使用各种手段保障他们安全;对外谍报工作主要是通过获取和整理其他国家、组织或个人旨在影响俄罗斯联邦根本利益的行动、计划、现实和潜在的意图的情报;在国家采取保障俄罗斯安全利益的措施时,给予支援。
为此,俄罗斯对外情报机关搜集情报的目的是:向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提供为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和生态领域制订决策所需的情报;为俄罗斯联邦顺利推行其安全政策提供保障条件;通过获取包括实物在内的经济和科技情报并提供给俄罗斯联邦总统和总统所确定的国家机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俄罗斯对外实施谍报战争的大本营已经迁出了恶名昭著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