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太子很难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太子很难养-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自她在一次西狄人突袭时认识张副将,并在不久后与之结为夫妻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收起了性子,盘起头发为张副将操持家务,孝敬公婆,教养儿女,与之前相比如两个人一般。”
  见冷则颜不赞同与可惜的模样,白子弋继续道,“一日我父帅问张夫人,‘夫人的双手原当策马握缰绳,如今却为了一个寻常男子洗手作羹汤,不觉心中有憾吗?’则颜可知,这张夫人如何回答?”
  冷则颜微微皱眉,“可是为生活原因?世间本就对女子教条颇多,况且生育儿女后,心中必是多有牵挂。”
  “非也。”白子弋摇了摇头,脸上显出了赞叹的神色,“那时张夫人笑着回答父帅,‘此生遇见一人令我甘愿为之做羹汤,育子女,已是此间最为幸运之事。人的一生哪会没有憾事?只看得到的是否为自己所思所想。”
  他口气感慨道,“想来,太子妃已是这般想的吧?因此不管如何,他的面上都不曾见忧郁之色。”
  说完,先一步走到了前面,“则颜,此等事情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我都已是身系东宫,为君谋划才是真。”说完脚步沉稳地走在了前面,春风吹来,扬起他的长衫衣袂,似有烈烈之声。
  冷则颜看着他渐渐模糊的背影,眼前闪过顾明珩的风华,喃喃自语道,“是我着相了吗?”
  车行到宫门的时候,陆承宁的神色还是不见好,顾明珩靠他近了些,“阿宁可是有什么烦闷之事?”从长亭开始便是如此,让顾明珩有些担心。
  陆承宁闻言转过眼看他,伸手紧紧握住他的手,想了想说道,“阿珩是我的阿珩。”他的语气认真,眼神格外专注。
  顾明珩一愣,像是心弦颤了一般,有些不自在地答道,“自然。”虽然主动亲吻了陆承宁,但是他还是有些羞恼于陆承宁的这般直白。
  陆承宁再次认真道,“我是太子,阿珩是太子妃。”他语气显得不容怀疑,有如磐石。
  顾明珩一愣,这才反应过来陆承宁是为了什么生气,有些哭笑不得。“阿宁可是因为冷大人的话而心中不悦了?”
  陆承宁听了点点头,神色严肃,全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阿珩本就是属于我的,这是他心中自多年前便认定了的话。
  顾明珩看着他严肃的神色笑倒在了他的肩上,以往怎么没有发现阿宁如此执拗可爱的一面?像是孩童对待自己的所有不愿意让旁人窥探丝毫一般。不知为何,心下却有些感动。
  世间有一个人将你放在心中,待你专注如一,如天下其余所有都不及你半分。
  顾明珩想着直起身子,将自己的额头靠在陆承宁的肩上,声音温柔呢喃,“君待明珩如一,明珩心中甚为心悦。”说着缓缓闭上了眼,嘴角尚噙着笑意不褪。
  陆承宁轻轻吻了吻他的鬓发,随后抬起手将他揽在怀中,有力足以遮挡所有风雨。帘布颠簸间有车外的景象隐约可见,他目光落在延绵巍峨的宫墙上,眼色一时转浓,深沉隐有戾色。
  阿珩,终有一日,我会执你之手,睥睨天下!

  ☆、第三十七章

  建章十九年初,大朝之上,新任吏部尚书冷则颜上书痛斥惠州州牧唐贤隆、淮州州牧孙德义掌一州军政大权,却贪污徇墨,克扣税收,中饱私囊,大肆敛财,目无王法。以致淮州、惠州官场晦暗、民不聊生。并呈上奏折与万民请愿书,恳请今上明察。
  今上闻知大怒,询问朝中群臣谁人愿为御使,代行圣意。然江南之地乃膏腴丰盛之处,惠、淮两州更是错综复杂,与朝中势力盘根相结,一时众臣却步。
  此次大朝正为太子入朝听奏议,于是太子主动请命,愿身负圣意前往惠、淮二州,惩奸邪,还江山清明。今上沉吟良久,准。
  东宫。
  顾明珩听了姜余的禀报,心下一松,终是没有出什么差错。
  郑儒远见他已是无心再与自己下棋,便也将棋子放回了盒中,捻了捻胡须道,“江南那地方本就是三公敛财之处,一般人可不敢去。况且,此次关系重大,朝中重臣都在看陛下和殿下表态呢,这‘代行圣意’的差事必定会落到殿下身上的。”
  天气渐渐回暖,他的身子终是好了些,不过身上依然裹着厚厚的毛裘。一早进崇文馆便精神抖擞的让顾明珩陪他下棋,兴致甚高。
  “虽是这样说,但还是有些担心。”顾明珩有些难为情地说道。之前一步步都已经谋划好了,从按照前世的记忆收集证据,到吩咐冷则颜上书弹劾惠、淮两州州牧,俱是确保细致无遗的。但是临到事前总是心中多有隐忧,如今才是安下心来。
  郑儒远见他的神色松了下来,眼带了笑意,“前些日子见顾九你沉着冷静、排兵布阵的模样,还很是赞叹,没想到却是掩饰罢了啊。”他挪揶地说道,面上的皱纹都带上了和煦。
  他算是看着东宫这四个孩子长大成人,言语中不由多了些长辈的慈爱味道。
  “师尊取笑了。”顾明珩掩饰性地咳了咳,修长的手指执起了棋子。霜色的袖襟拂过棋盘,有如水纹流转。有白色的玉兰花自树上簌簌而下,衬于一旁,现得他的手指尖如花瓣瓷白,微染淡粉。
  陆承宁站在寝殿中微抬起双臂,任顾明珩将自己繁复的朝服解下来,头戴的七旒冕冠在他的面上落下淡淡的阴影,轻轻摇晃。殿中只有两人,一时无话语声,却毫无空荡之感。
  顾明珩探身将手绕到陆承宁的腰后去解后面的带结,被直接被他抱在了怀里,感觉到温热的手掌就放在自己的腰部,顾明珩手下一顿,脸蓦地泛起薄红。
  虽是确定了自己的心意,却依然有些不适应这样亲密的举止。就算是上一世,他也没有和谁这般的亲近过。
  陆承宁大掌轻轻抚着他用玉冠束起的墨发,细嗅着熟悉的味道,神色渐渐柔和起来,感觉只要阿珩在怀中,无论何时何地,便能安心。
  他想起多年前,每每夜晚感觉着莫名的疼痛,被纷杂的声音与影像所扰而不能眠,顾明珩都会念书给他听。烛光下他柔和耐心的侧影,是睡前最温暖的记忆与抚慰。
  过了良久,见陆承宁还没有松手的意思,顾明珩有些不自然地唤道,“阿宁?”他的声音低低的,带着浅浅的鼻音。
  陆承宁闻言没有松开手,而是低下头将自己的头埋进他的颈间,像是呢喃一般出口,“阿珩……阿珩……”语气温柔而深沉,两个字不断翻转在唇齿间,辗转缠绵,已是倾注了一生的爱意。
  安国公府。
  书房的红木鎏金小桌上摆放着精致的糕点与清茶,一旁的香炉中弥散出馥郁的香气。
  坐在桌边的安国公董骏臣眉头紧紧地皱着,“如今再隔几日太子就要出京了,若是此次陛下真是动了真格可如何收场啊?”他一身深灰色福禄对襟便服,脸上满是焦急,期待地看着宁国公。
  宁国公闻言摸了摸自己保养多年的胡子,挑了挑眉道,“董世兄,何故如此慌张?”他的唇角有些下垂,双眼细长,显得很是刻薄。他年纪虽比安国公小上一两年,却因为常年服用五石散与丹药而更显老态。不过他语气悠然地模样,却让安国公心安了些。
  说着轻轻将一块糕点含在口中咀嚼着吞下,宁国公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真以为那个呆傻的太子能做什么?不过是陛下偏袒,想让他去办点事儿,好让群臣有恭维的理由。”
  说着冷哼了一声,“让下面的人办事儿小心一点不久完了?”他的眼中含着轻视,细细的眼带着阴狠。
  “说的也是。”安国公一时稳下了心神,毕竟这么多年今上都没有什么大动作,想来便是准备在位这几十年都“风调雨顺”地过去了吧。
  他抬手擦了擦额前的冷汗,微胖的面上有些发白,他在心里不住地反复说道:“这是自己吓自己不会有事的”,如此心跳才缓了下来。
  宁国公瞟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端起清茶喝了一口,心中却是甚为不屑。他们三公一向同气连枝,俱是世袭罔替的异姓国公,自大雍开国便享受荣华。虽是不喜安国公的胆小怕事,但他也没有说出来,彼此之间的脸面还是要的。
  转眼便看见卫国公斜靠在锦榻上睡着了一般,眼袋松松地垂着,一时心中又是一阵火气,“方世兄可是昨夜又御数女?以致劳倦伤神啊?”他淡淡地讽刺道,小眼睛中满是恶毒的光。
  卫国公闻声眯着眼看了他一眼,复又闭上眼不予理会,继续养神。
  如此模样令得宁国公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放到桌上,“砰”的一声令一旁的安国公心神一震。他起身甩了甩袖子,大步朝着门外走去,跨过门槛的模样显得满是怒气。
  安国公急忙站起身,看了看依然斜躺着毫无动静的卫国公,长叹了一句“方世兄啊!”说着赶紧追着宁国公出门了,脚步甚为匆忙,袍角都要将他肥硕的身子绊倒了一般。
  东宫。
  书房中,顾明珩手执墨笔,逐渐有清晰的墨痕出现在了雪白的宣纸上,合而成形。阿羽安静地站在案前不远处,眉宇间很是英气。这次江南之行顾明珩实际上只带阿徵随身,把他悄悄留在了京中。
  “宁无怿的行踪不定,若是有消息传来说他人已入京,你就先去拜访他。记住,一定要将他留在京城,等我回来。”
  顾明珩笔下未停,周详地一一吩咐,“此次去惠、淮二州,我会将东宫左右司御率都带走,因此以往直接送到西山的所有供给都暂停,或是囤积,或是直接以你的名义卖出。此之一去便是数月,这京中便由着你主持了。”
  这次将左右司御率一同抽调走,存的便是磨刀的心思。养在庭院中未曾染过血的兵就像掩藏在鞘中未曾开封的长剑,唯有出鞘溅血,方能拥有兵者的凶杀之气。
  况且,顾明珩并不觉得此行路上会有多顺利。直指江南顽疾,便是瞄准了三公的利益。三公已在江南之地经营了上百年,牢牢地将其握在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