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架势吧,拼命扩张的背后自然是人才紧缺的呼叫信号,而且缺的就是我这样的。
没错!庞统暗下决心,那里才是自己的真正归宿!
我要走了,当周瑜病逝之后,庞统借着送丧的机会向诸位狐朋狗友告别,说是要回荆州混去了,当然了,虽然这么长的时间对自己的地位升迁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可是,终究是同事一场,合作还是蛮愉快的。所以,应该在走之前搞一个party啊。 。。
24—08:辗转后殊途同归(3)
还行,前来送庞统的人还不少,而且大小也都是一个腕,鲁肃这个级别的因为工作太忙,毕竟要接手周瑜的班子嘛,于是就写了一封信,随了一份礼,剩下的那些平日里处的不错的,像陆绩啊、顾邵啊、全琮啊,该来的都来了。
这一点让庞统感到很欣慰,还行,这几年没有白混,人缘还是有点的,没有人走茶凉啊。
这帮人平日里凑在一起干什么呢?往低俗点说,这帮人就像长舌妇一样,三天两头的聚在一起说说这个,议论议论那个,往高雅点说人家那叫臧否时事,品味人生,而且从来都不是背后嚼舌头,比如说庞统和顾邵在一起扯淡,那么话题人物就是庞统和顾邵,没有别人什么事。
有一次就是这两位坐在一起扯淡,就着花生米和小酒,渐渐的都喝高了,也就都不忌讳什么了。
“庞统!”顾邵拍拍庞统的肩膀:“说!咱俩谁更牛逼?”
“要说陶冶世俗,卖弄风雅嘛,我是不如你的,”庞统眼神也有点迷离了:“不过要说到辅佐人主成就一番帝王霸业,那么你就比我差远了。”
“小子你就吹去吧!”顾邵自斟自饮,又干了一杯。
不过酒醒之后琢磨琢磨,这话也算不错,而且虽然说了自己不如他,可是也很讲技巧,听了心里没感觉难受,于是就不自觉的向这位新版好好先生靠拢,一来二去二人就成了死党,同样方式吸收进来的好友还有陆绩。
“兄弟,”陆绩不禁心生感慨:“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说几句吧,留个念想。”
“吃好喝好啊。”庞统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别扯淡!”惹来了一阵笑骂。
“再品评一次人物吧,”全琮提议:“庞兄,您曾经说过陆绩乃是驽马,有‘逸足之力’,顾邵呢,乃是驽牛,可以‘负重致远’,都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了,现在,这俩人都在,你说说,究竟谁更牛逼一些?”
一听这话,陆绩和顾邵都竖起了耳朵,是啊,这个提议好啊,看看这个老好人怎么说话,必然会得罪其中一个的,看你如何选择了。
这个混蛋,这个时候了还要挑拨离间,庞统心里笑骂,以为我是白给的吗?随即嘴上接道:“驽马固然精,可是他的长处在于负一人也,驽牛呢?可日行三百里,虽然绝对速度上比驽马差一些,不过他的负重可不是区区一人了,这就是驽牛和驽马的区别,所以说,陆绩、顾邵二人根本就无法直接参照相比较啊,毕竟不是同一领域的哦。”
“大大的狡猾啊。”三人不约而同的指着庞统坏笑,不过他们都对庞统急智的回答很满意,不愧是好好先生啊,谁都没有得罪。
“老兄评价评价我啊,”全琮指指自己,他和庞统的关系远没有那两位铁,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庞统这个名嘴的点评,现在,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
虽然我的原则是不得罪人,可是看在刚才你给我出难题的份上,就不能让你太舒服了,庞统心里暗笑,嘴上却说道:“全兄虽然智力不佳,可是和汝南樊子昭是同一个类型的,也算是一时之名流吧。”
这是在打击报复我啊,听了前半句全琮有些不快,可是一看到把自己和樊子昭相提并论一下,心里还比较舒服,这个樊子昭也算是一名人了,虽然说出身不佳,和刘备有的一拼,乃是一卖头巾的,可是,按照名流刘晔对他的赞誉来看,有点本事,当初刘晔是怎么夸他的呢:退能守静,进能不苟。
“诸位,”庞统看看天色已晚,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了:“不早了,我也该闪人了,希望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啊。”
“恕不远送,”众人虽然有些不舍,可还是拱手告别:“希望在天下太平之日,咱们还可以这样促膝长谈啊,祝你这次仕途一帆风顺。”
他们知道,庞统在江东这几年过得不如意,才华是不逊色于周瑜和鲁肃的,可是,就是没有红起来,这次转会就是想在刘备那里赚的一次人生的转机,一飞冲天,卧龙已经腾云驾雾,与他齐名的凤雏也不能差的太多啊。
那么,这一次庞统能够如愿吗?
看着庞统形单影只的小船消失于视线中后,大家不由得如此想到。
24—09:辗转后殊途同归(4)
郁闷吗?
当然郁闷了,看着手中的官印,庞统嘴角上泛起了一丝苦笑。
在周瑜那里还是一个功曹,怎么说也还是天子脚下,现在呢?倒是天高皇帝远的舒服了。
耒阳,居然让我到这里屈尊当个小小的县令?这算是抬举我吗?难道我庞统只能当个小小的功曹,当个小小的县令,当个小小的从事吗?
庞统背后泛起阵阵的凉意,太悲哀了,因为他始终在关注着那位老同学诸葛亮的动态,现在同属于一个阵营,应该具备可比性了吧?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事加县令,正宗的九品芝麻官啊,绿豆大小,人家那个什么军事中郎将,虽然说级别也不是很高,可是刘备赋予他的权力大很多啊,监督着江南四郡的财政军资大权,简直就是刘备的后勤部长。
和他比起来,我这一亩三分地算什么?
庞统更加悲哀的是自己很有可能长期扎根了,因为他坚信,正如自己一直在关注住过来看一样,诸葛亮也应该在审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可是,到现在也没有见诸葛亮在刘备提起我的名号来,要不然的话我也不会猫在这里当什么县令了,凤雏的名号,当初可是被司马徽在刘备面前吹嘘过的,如果刘备知道的话一定不会如此埋没我的。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不愿意我崛起。
一想到这个压制他的人就是诸葛亮,庞统不禁有些心痛,虽然说自己不希望是被诸葛亮点名而崛起,不希望得到这个人的眷顾,渴望踏踏实实的发挥自己的才华,但是,当真的被无视的时候,庞统还是有一种被崩溃的感觉。
没有错,我们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密切,但是,终究是同学一场,不会冷漠到这种程度吧?
沮丧归沮丧,庞统不会真的就此堕落下去,首先,他明白,刘备这里已经是自己的最后一站了,曹操那里更是没有让你冒头的机会,最为得宠的门阀势力,一是颍川士人集团,一是曹姓与夏侯氏,都没有他的立锥之地,其次是孙权?笑话,好马还不吃回头草,我还有脸回去吗?,最后,至于残存的其他几家诸侯,都是被人收编,被人吞并的宿命,我去,有什么意思吗?
所以,相比之下,庞统认为,还是刘备这里更加适合自己发挥,赌气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还是冷静点考虑一下未来吧,庞统尽量的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就这么傻干下去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充其量不过是诸葛亮第二,我庞统要的就是第一,就算是第二也不能被那个诸葛亮踩在脚下,而坏点的看,估计要在这个县令的位置上干一段时间,能在退休前弄个副处级就不错了。
难道这就是我庞统的追求吗?当然不是了,要不我挑来挑去的干什么?费那个劲就是为了一个副处级?
庞统想到这里摇摇头,看来眼前第一要务就是吸引刘备,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看来不得不承认诸葛亮当初的策划是正确的,问题是,刘备已经不是当初了,当初的刘备职位和自己一样,是个小县长,现在,人家已经是一方诸侯了,还有这个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吗?
等他下来视察?我靠,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岂不是守株待兔,不行,庞统心里暗想:必须要炒作一把自己了。
不要以为只有现代人才会炒作,炒作是一种无聊、肤浅、骗钱骗名声的垃圾行为,其实在任何年代都需要通过炒作来让世界认识自己,你有没有才华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要你不想当隐士,你就必须出来溜溜,高雅的炒作和低俗的炒作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你这个人到底是什么素质,一无是处的话那就是骗吃骗喝的垃圾,反之则不然。
三国年代,哪位不炒作?当时流行的邀请一些清流,一些饱学之士为自己评点,就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炒作手段,甚至许靖和许邵俩人在炒作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我们称之为大牌经纪人,他们和那些青年才俊之间的相互扶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诸葛亮的三顾茅庐,每一步都离不开两个字——炒作,袁绍少年时代抬高自己见客的门槛也是一种炒作,曹操打死人也是一种炒作,甚至他庞统,最鄙视这种行为的庞统,被自己那位有名望的叔父庞德公起了个“凤雏”的外号也是炒作。
前所未有的冷静下来的庞统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一直没有离开一个炒作的环境,而且自己也得到了好处,怎么早没有发现呢?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还不至于穷途末路,非常之时也要采用一些非常的炒作手段了。
什么办法呢?庞统觉得有点冒险,出名有两种,一是留芳千古,一是遗臭万年,现在第一种有点问题了,那就采取第二种方式吧——当然了,庞统是不会把自己搞得顶风臭三十里,那么就会变得和芙蓉姐姐还有宋祖德那样了,怎么说以后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啊。
所以,名声要臭的点到为止,不能有生活作风问题,也不能出现重大的工作失误,前者会让自己成为笑柄,后者会让人怀疑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权衡之后,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