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说他是公孙瓒的小弟其实也是有点抬举他了,公孙大侠虽说是对这位学弟有点照顾,但是明显照顾的不够到位,也许是和刘表的想法一样,觉得让他发展的过快对自己也是一种威胁,就派了一个人骑在他的头上,让刘备在自己的子公司下当一个小小的部门经理,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令的根本原因了。

  这个人就是田楷,田楷算是公孙瓒的亲信了,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就是体现,一开始,公孙瓒随便给了刘备一个别部司马干干就是让他给田楷打工去了,仗着“数有战功”才调为平原令,可见对这个老同学不仅没有刻意提拔还有压制的嫌疑。

  之后的几次与袁绍征战,刘备一直和田楷搭档,后者贵为青州刺史,刘备不可能当他的领导,这一次徐州告急更加体现了刘备的这种尴尬地位: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这是徐州牧和青州刺史之间的对话,刘备哪里有资格啊。

  所以才有了田楷与先主俱救之。

  但是这次解围徐州是一个机会,摆脱自己尴尬身份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看看这次出兵的境况吧: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也就是说充其量刘备的部队也就是5000人上下,其中的主力还是半道划拉来的难民,公孙瓒对他的刻薄以及田楷对他的控制再次体现出来了,也正因为是这样,刘备才急切的要摆脱这种尴尬,早点混出头来,陶谦看他实在是可怜,给了他4000名丹阳勇士(刘备的命运就是这样,在低谷的时候上帝也密友抛弃他,总是派人相助),之后刘备“去楷归谦”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进一步说明他是田楷的下属),陶谦的公司待遇多么优厚啊。

  但是这也代表了刘备脱离了公孙瓒的控制,没有了外援,以他的5000老弱残兵和4000丹阳兵就可以摆平曹操的虎狼之师吗?当然不可能啊,陶谦的将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被曹操打得大败,“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

  所以说单纯的依靠军事实力刘备不光救不了徐州,还会把自己给折进去,那就赔大了。不过刘备的运气好,曹操的后院起火了,张邈和吕布等人的掺和迫使他撤回老家,外敌的撤出和陶谦的老迈为刘备火中取栗的得到徐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位“君子剑”赌博赌对了。

  刘备得势的话,曹操就是郁闷很多了,毕竟离目标就差那么一点点,而且这个后院起火起的是窝囊至极啊,那个协助吕布背叛的陈宫和张邈都是自己的故交,难道朋友就是拿来插自己两刀的吗?

08—07:被朋友们伤害的曹爷
曹操也是一个满仔细的家伙,这次倾力攻打徐州,还是留下了后手,让荀彧和程昱镇守老家,但是还是出了纰漏,出发不久,张邈就和陈宫一起叛迎吕布,“群县皆应”,弄得兖州根据地险些毁于一旦,只有荀彧和程昱镇守的郅城,还有范县、东阿县勉强防住,你说曹操能不撤军吗?但是这一切也不能怪在曹操手下身上,毕竟张邈的举动太令人意外了,也许曹操还在想:谁叛变不行啊,偏偏是你张邈?!

  这一切的怨恨和郁闷都是因为张邈曾经是他的亲密战友。

  张邈是东平人,小的时候就以侠义闻名,跟曹操、袁绍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后来当过陈留太守,董卓当政以后,张邈和曹操开始了第一次战略上的合作,“首举义兵”,汴水一战,张邈又大方的派遣卫兹“将兵随太祖”。

  曹操呢?也是很够意思,报之以桃,袁绍后来有点自大,张邈直言进谏,但是袁绍对这个好朋友大为不满,竟然要让曹操杀他,曹操很牛气的说:他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不会干这种自相残杀的事情的。张邈知道这件事以后,和曹操的关系就更进一步了。

  曹操第一次出征陶谦的时候就跟家里人说,如果这一次回不来的话那么就投奔张邈去吧。出征得胜回来又是和张邈相拥而泣,二人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了,你说曹操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知己会背叛自己呢?

  但是这不代表张邈背叛曹操完全是外界的催化,事实上他不是一个三岁小孩,自己没有想法或者意志坚定的话都不会做出这种伤害朋友的事情,一道心理上的暗痕决定了他和曹操之间有着一种硬伤。

  这道暗痕是袁绍造成的,当初袁绍要杀他虽然是被曹操给摆平了,但是袁绍没有下文不代表他会就此放过自己,毕竟这是一个比较小心眼的老大,以后发生什么真是不好说。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小气的大佬是自己好朋友的上级,而自己呢?和自己好朋友在这层私人关系之外还有一个,上司,曹操是自己的上司。

  袁绍——曹操——张邈

  这就是这三个人的尴尬关系,儿时的玩伴在长大之后成了一层层的上下级隶属关系,那么曹操会不会有一天按照袁绍的意思来干掉自己呢?

  所以,在张邈的心里一直有一根刺,表面上和曹操铁的不得了,实际上一直是有这个担心: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

  这是袁绍的小肚鸡肠造成的张邈与曹操之间的隔阂,还有一个则是两人的社会所属阶层地位决定的。

  能够接济穷人广揽士人,说明张邈的家境不错,否则也不会成为眼光很高的袁绍的朋友,这也代表了他的社会阶层是士人群体,曹操呢?家境也是不错,但是有一个依靠宦官的背景也决定他和一般的士人社会有点格格不入,准确来说他是属于寒门,和刘备们一样,这也使得曹操在干很多事情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多的道德顾虑,他要的是结果,一个可以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当初从袁绍要杀张邈开始,曹操就有点反感他了,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还是甘心当了他的手下,为他所驱使,在对抗袁术—公孙瓒的一系列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切张邈都是看在眼里的,谁知道曹操有一天为了自己的生存会不会听从袁绍的意思杀掉他?虽然说现在关系挺好,但是这样在自己和袁绍之间游走真的是不好说啊。

  那么曹操能不能心狠的做出这种事情来?不好说,陈琳在痛贬曹操的时候虽然说有点过火,但是剥去那些精妙的修辞,看看原始的事件就会明白张邈有这个担忧并非是空穴来风了——这就是边让死亡事件,从时间和性质来看,这件事完全可以看作是张邈心理猝变的一个导火索。

  边让是兖州人,相当有文采,可以被高傲的蔡邕捧臭脚可见的确是有两把刷子,但是和所有才气横溢的人一样,边让喜欢和领导作对,这一点就和蔡邕不一样,蔡邕可以在恶棍董卓那里活得有滋有味,边让却在曹操那里落得个满门抄斩,可见脖子有多硬了。

  不管边让是什么原因被杀,是不是像陈琳所说的那样,“以直言正色,论不阿谄”导致的全家遇害,至少也是“多轻侮之言”招来的祸害,谁有理暂且不说了,曹操的手段已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后来吕布和陈宫的叛变可以让一州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放到张邈这里,他的小算盘就是:曹操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着自己的性子杀人啊,这和袁绍有什么区别吗?现在我们是朋友,但是当初我和袁绍也是朋友啊,还不是翻脸了?怎么保证以后我和曹操不会为了一件小事就闹翻?边让的死让张邈进一步在心里冷却了他和曹操之间的热度。

  但是毕竟还是朋友啊,张邈还一时间不能下决心,而且就像跳槽一样,离开这家公司得有下家啊。

  所以,两人现在还是处于朋友阶段,曹操出门还是放心的把张邈放在后方支援自己,因为张邈是把这种心思放在心底的,他所需要的是两个要素:一是一个底子不错的新老板,一个是说服自己背叛朋友的理由,吕布和陈宫的出现满足了这两大要素,张邈的背叛就是水到渠成了。尤其是吕布的出现,进一步恶化了他和袁绍之间的关系,张邈想不多想都不行了。

08—08:被策划专家吕布(1)
自从吕布率领着自己手下的几百亲信落魄的离开长安以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一点和刘备很像,不知道他有没有怀念以前的被人策划的快乐日子,那个时候至少还可以看到一个光明的前景,有一个有钱有势的老大罩着,现在呢?鬼知道会不会被人摆一道,落井下石。

  一开始,吕布的投奔对象是袁术,虽然当年不是一个阵营的,但是在他看来,袁术的家人被董卓满门抄斩,而自己亲手干掉了董卓,算是给他一家报了仇了,怎么着也对自己很好吧?再说了我也是一人才啊。

  但是,袁术拒绝了吕布的投奔,官方理由是吕布乃一反复小人,所以不希望他入境加盟,实际上是袁术自己小心眼怕自己驾驭不了吕布而已,这个家伙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大佬,使用人才的思路真是糊涂至极,牛人吧,不敢用,笨人吧,还看不上,好不容易真心的喜欢一个孙策,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办,结果和其他大公司总裁差出了不止一个档次。

  袁术不敢用,但是袁绍敢,他看好的是吕布的武艺,能用就用嘛,大不了签一个试用期合同,不合适再说吧。

  吕布很高兴,自然会尽心竭力的为袁绍卖命了,试用期间,他被分配下来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帮助袁绍剿杀张燕。

  张燕,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狠角色,有点农民起义的影子,手下也是有着精兵10000多人和4000多精锐骑兵,袁绍对他很是头疼,于是吕布就出来表现了,仗着自己的武勇和手下成廉、魏越等人的冲锋陷阵,击溃了张燕的主力军,算是纳了投名状,在袁绍那里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毕竟不是袁绍的嫡系,袁绍对自己人都不放心,何况是一个曾经的死敌了?偏偏吕布也是有点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