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徒生传-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能的天主经常告诫,‘让人类去主宰自己吧!’”汉斯?安徒生对这句话的诠释应该是再完美不过了。
   。。

古怪父子(1)
在安徒生童年,影响最大、具有中心地位的一本小说名为《无可置疑的怪异》,由德国作家奥古斯特?H?J?拉封丹写于1799年。这本书在1802年时被翻译成了英语和丹麦语。书以译者的一段话开头:“阅读,评判并加以利用!”而我们的鞋匠安徒生在1805到1816年期间一定是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了。安徒生在自己儿子身上付诸实践的育儿原则就是源自拉封丹的小说。这本书是关于富可敌国和容易冲动的路德维格?伯查德以及在他精心的培养计划下成长起来的路德维格?约翰的故事。在这本小说里,这种精确的教育方式是根据一种合理准确的“教育方案”来执行的。而这个所谓的“教育方案”是建立于这位父亲在漫长的环球旅行中得到的经验之上的———例如,“人类无论置身于何处终究还是人类。”援引于让?雅克?鲁索关于儿童的自由意志的观点。这句话体现在小说中就是路德维格?约翰在婴儿时代不带尿布,也不穿任何紧身的衣服。这个孩子生命中的最初5年除了玩耍还是玩耍———穿着宽松肥大的衣服,赤着脚———这个孩子所经历的就如那句箴言所说的:“不需要母亲,先爬后走。”这种将母亲排除在外的教育实践使得孩子的教育完全限定在父子之间。伯查德怀抱着他刚出生的儿子解释说:“我将要教会他如何享受快乐!”
  可以想象,安徒生的父亲也正是这样在他早期的生活中实践的,并且将他的理想灌输给了汉斯?克里斯蒂安。因此不难想到,汉斯?安徒生在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教育方式之下,有意孤立他的孩子并且增强这个内向的孩子的孤独。汉斯?安徒生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出于想让他的古怪的儿子适应那个时代或是社会的目的。据说,他的个人发展和想象力没有受到任何的限制,他古怪和敏感的性格也没有受到任何的纠正。而这种古怪的性格在他的童年时代就已经在欧登塞引起了关注。汉斯?克里斯蒂安的父母允许他不停地玩花玩草,摆弄剧院的椅子,甚至是穿着戏服的木偶。他可以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背诵、跳舞、玩耍、画画、写作、缝纫、剪纸。
  同别的孩子玩耍在安徒生的童年时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不是一大群孩子一起,他通常会跟女孩子一起玩,而很少同男孩子玩耍。这一事实反复出现在作者童年自传中。在他的第一部抒情诗集中,也就是1822年他的第一本书,17岁的安徒生这样描述自己:“一个在玩耍的9岁男孩/毫不理会生龙活虎的男孩子/却一个人静静编制花环。”25年后,类似的描述又出现在《我的真实人生》中,他说道:“我几乎不跟其它的男孩子玩耍,即便是在学校,我也不参加他们的游戏,而是在屋里待着。”在1855年《我的童话人生》中,描绘了令他难以忍受的学校生活。当时他被迫跟男孩子们面对面地待在一起。“我很害怕那些嘲笑我的穷孩子。”他的与众不同使得这种恐惧感变得可以理解。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又是一种矛盾。因为无论是在当时,甚至是他的一生当中,安徒生都喜欢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为别人表演。剧院融入了他的血液,给了他勇气去思考和行动。我们可以通过汉斯?克里斯蒂安的一些轶事考证这一点:瘦瘦高高的他曾经举着一个从肉店捡来的巨大牛头在欧登塞的大街上狂奔。“你想看看两个斯吉林铜币能换来的新鲜玩艺儿吗?”他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这样说。他用围巾的一角包住牛头的大部分。当得到的答案是“想”,这个人在付过两个斯吉林铜币之后就可以看一看这头牛的面目了。
  在他一生的早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在他的自传和早些谈到的他的第一本书,自传草稿《年轻的尝试》中就可以找到这种证据。安徒生在其中把自己描述成为一个欧登塞岸边的男孩子。他孤独地坐在那里,编织作家的头冠,将芦苇做的船放在生命之河中扬帆起航,而别的男孩子在一旁爬树,打闹,粗野地玩耍。在他1832年的自传中,安徒生解释和说明小汉斯?克里斯蒂安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回避大多数玩耍的男孩子。他并不是出于恐惧,只是因为他觉得他无法融入男孩子们的游戏中那些暴力和男子气十足的行为。年轻的安徒生在1825年给乔纳斯?科林的信中重复着这一情节,他想要以他20岁生日的机会,让他的赞助人多了解自己一些。他着重描述了儿时由于性别和等级而感到孤立:“我从来不同其它男孩子一起玩;我一直是独自一人。”在他的1832年的自传中,安徒生再一次指出,他这个孤立于群体之外的男孩子却一直快乐地孤独着,并且从未想要跟其它的男孩子一起玩:
  “我只觉得同其它小女孩一起玩有意思;我还记得那个漂亮的8岁小女孩。她吻了我,说愿意做我的情人。虽然我并没有回吻她,但是除了她以外,我没有让任何人吻过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古怪父子(2)
这种通过我们的这位鞋匠的教育方式所激发出来的古怪,早在安徒生青春期的时候就已经被他所察觉。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变得更加的脆弱和孤独。我们通过安徒生的回忆录中的暗示可以推测到成年的安徒生所受到的种种羞辱。而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确凿无疑受到了此种待遇。我们可以从他的自传中发现这一点。虽然关于这一部分的描述并不多,但却十分生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男孩子由于过人的天分和古怪的外貌而经历的痛苦和捉弄。比如有一次,在欧登塞的一个针织品作坊里,他应当同那里的年轻人们一起工作,但这个男孩子很快就表现出来他的“温文尔雅”。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成年之后描写道,自己“根本就无法同那些粗野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几天之后,事情就变得更加糟糕。他被怂恿在那些粗鲁的工人面前唱歌。他很愉快地表演,并且还背诵了霍尔伯格的诗句。之后工人们唱起了他们自己粗俗的小调,结果安徒生先是羞红了脸,继而啜泣起来:
  “开始他们嘲笑我,说我像个女孩,然后他们就开始了一种很下流的娱乐活动,于是我哭着请求母亲不要让我再待在那里了。”
  在他的3部自传中,成年的安徒生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这种“下流”的娱乐活动的内容,以及当他还是一个害羞而又敏感的男孩子时,几次被迫脱掉衣服接受所谓的性别检查。
  在他的回忆录中,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母亲也十分喜欢拉封丹的《古怪的人》,而不是路德维格?霍尔伯格的故事,并且更喜欢听这本小说被大声地诵读。她总是觉得看霍尔伯格的喜剧是一种折磨。“看这种东西怎么能笑得出来呢?”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有一次问她的丈夫。而她的丈夫回答说:“你难道听不出来这有多么的滑稽吗?听听亨里克是怎么说的!”然后他大声地把整个故事又读了一遍。
  另一方面,鞋匠的儿子吸收了父亲给他阅读的所有东西。1822年一首名叫《我的生活》的小诗这样写道:“当我回想,泪水慢慢的流淌/我那充满快乐喜悦的童年。”以这种方式,17岁的安徒生描述他童年的文学阅读经历。这其中包括阿拉丁,莎士比亚笔下的邪恶的女巫和魔法师,以及霍尔伯格的全部作品。在霍尔伯格的作品中,人性和人的冲动都是经过检验的,而一个人必须学会审视和发现自我。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刚刚来到世界的第一天,他的父亲就坐在妻子的床前,大声朗读霍尔伯格的作品,而伴随着读书声,婴儿的哭声也越发的洪亮。然后汉斯?安徒生猜测着开玩笑说:“你是想要睡觉呢,还是想安静地听呢?”
  在安徒生的第一本自传中,他提到他的父亲“并不是没有受过教育,并且有着睿智的头脑;而我的母亲,则是一个热情的人”。在他的描述中,父亲和母亲的性格迥异。父亲看上去是一个思维清晰而又理智的人,而母亲则是一个相信宗教而又有些迷信的人。她深信不疑自己同上帝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同时她又对于预言、巫术和庸医的医术很感兴趣。关于生命的宗教问题是安徒生父母争论的焦点。他们在性格、态度和智力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有一次安徒生的鞋匠父亲决定全家人一起大声地诵读圣经,可是随即他又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自己并不像妻子、儿子和其它所有虔诚的欧登塞教徒一样忠于上帝。“基督跟我们一样都是人类,但他是一个超凡脱俗、伟大的人。”汉斯?安徒生带着强调和重音的语句给他的儿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父亲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思想者”,并且认为圣经很有可能并不是上帝的作品。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地狱,而这些无非都是人们的想象而已。虔诚的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听到了这些大不敬的话,这位母亲马上在胸口画十字,并把自己的儿子抱到了屋后面的小煤棚里,在那里,她摘下自己的围裙扔在他的头上,并且小声地说:“这是魔鬼的胡言乱语,而并不是你父亲说的话!他并不是想要表达这个意思!”但是父亲却始终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父亲后来进一步挑战母亲的权威:有一天,当着儿子的面,他对妻子宣称,世界上没有什么魔鬼,真正的魔鬼出自人们的内心。然而父亲的这些话以后在安徒生看来是十分“合理”的。
  

上帝或拿破仑(1)
拿破仑是汉斯?安徒生心目中最伟大的人。这位鞋匠所有想要飞黄腾达的梦想,以及他想要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都来自于这位具有领导天赋的战士和指挥官、同时又是一个征服者的启发。具有天赋的拿破仑那种捍卫社会改革成果的巨大勇气和尝试以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