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20世纪80年代驻仰光的美国武官,阐述了如何将军事风格的规划运用于和平的反抗活动,怎样将这些活动上升为战略性活动。”
有意思的是,在1989年6月*发生数天之前,夏普也在北京。人们不禁要问,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在2007年突然对在缅甸进行政权更迭产生了这么大的兴趣?显然,它与华盛顿对那里被压迫民众的*、正义和*无关。伊拉克、阿富汗足以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华盛顿关于*的无稽之谈是为了掩盖其另外的目的和议程。
问题是,究竟为什么会在缅甸这样一个遥远的地方进行这种活动呢?
显然,答案是地缘政治控制。美国的目的是最终控制从波斯湾到南中国海的战略性海上交通线。缅甸的海岸线提供了通过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狭窄的海道)——的海军支点。
“9·11”事件以来,五角大楼一直以防备可能的恐怖主义袭击为借口,试图将该地区军事化。当这个计划流产后,他们转向防御海盗。美国设法在印尼最北部的班达亚齐获得了空军基地,即苏丹伊斯坎德尔·穆达空军基地。然而,包括缅甸在内的该地区国家坚决反对美国将这个地区军事化的努力。看看地图就知道缅甸的战略重要性。连接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是波斯湾与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它是亚洲的关键交通枢纽。
80%以上的中国石油进口用油轮运输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海峡最窄处是位于新加坡海峡的菲利浦水道,最窄处只有15英里宽。每天有1200余万桶装载在超级油轮上的原油通过这条狭窄的海峡,其中大多数驶向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市场——中国。
如果这条海峡被封锁,近一半的世界油轮船队需要绕行相当远的路程,从而立即引起世界范围内运费的上涨。每年有5万余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从缅甸至印尼的班达亚齐是世界上最具战略性的要道,谁控制了这些水域,谁就控制了中国的运输生命线。
自从中国认识到2003年年初美国开始将中东油田进行了单边的军事化后,北京便很快开始合法地加快对缅甸的经营。促使中国采取这个政策的是能源和军事安全,而不是*关切。
北京向缅甸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战斗机、地面攻击机、运输机、坦克、装甲车、海军舰艇和地空导弹。中国在缅甸帮助修建铁路和公路,并获许在缅甸驻军。据印度防务消息来源称,中国在缅甸的可可群岛设置了大型电子监听设备,并正在修建通向印度洋的海军基地。
五角大楼的某些人认为缅甸是中国“珍珠链”战略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中国的战略设计是在缅甸、泰国和柬埔寨修建军事基地,以反制美国对马六甲海峡要道的控制。在缅甸陆地和海域也有大量的油田。
第三章 新鸦片战争:通过合成的(9)
自1871年英国设立仰光石油公司以来,缅甸一直出产石油和天然气。仰光石油公司后来更名为伯马石油公司。缅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天然气,在20世纪90年代它向外国公司,如法国石油公司、英国的Premier石油公司发放了在马达班湾的开采许可,后来德士古和优尼科公司(Unocal,即现在的雪佛龙) 也在耶德那和耶德贡获得了开采权。据估计,仅耶德那一地的天然气总量就超过5万亿立方英尺,预计可至少持续开采30年。据估计,耶德贡的天然气储量是耶德那气田的1/3。2004年,又在阿拉干沿岸水域发现了一个新的大型天然气田——瑞气田。
2002年,德士古和优尼科石油公司迫于英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从耶德贡工程撤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购买了27%的Premier 股份。到 2004年,缅甸政府通过输气管道向泰国出口耶德那的天然气,每年获得10亿美元。
2005年,中国、泰国和韩国进行投资,扩大了缅甸石油和天然气的产能,向泰国的天然气出口增加了50%。至2007年,天然气出口成了缅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耶德那由法国石油公司、美国优尼科公司、泰国的 PTTEP公司和缅甸国有的缅甸油气公司( MOGE)联合开发,由法国的法国石油公司运营。耶德那气田的供应约占泰国天然气总需求的20%。
耶德贡气田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缅甸油气公司和日本的日本石油公司和 PTTEP运营。天然气从岸上泵出,并与耶德那输气管相连。从2009年开始,产自瑞气田的天然气也连入管道。中国和印度曾围绕瑞天然气田的储备进行过激烈竞争。
印度输了,中国赢了
2007年夏天,华盛顿在缅甸发动“袈裟革命”不久,缅甸很快与中国石油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从孟加拉湾的瑞天然气田向中国提供大量天然气,合同期限为30年。这表明,已经成为美国军事合作者的印度成为了输家。
较早些时候,缅甸曾将沿岸水域两个区域的主要份额给了印度,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孟加拉的输气管道供应给急需能源的印度经济。印度与孟加拉之间的政治争吵导致印度的计划搁浅。
中国利用了这个僵局。通过向缅甸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中国高明地战胜了印度。这条管道横跨缅甸,从孟加拉湾最深的港口到中国云南的昆明,全长超过2300公里。中国还计划在昆明建一个炼油厂。
中缅管道可以做到:产自苏丹等非洲国家和中东特别是伊朗和沙特*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不依赖于脆弱的马六甲海峡咽喉要道运抵中国。
缅甸将变成中国连接孟加拉及该国以西的国家与中国大陆的“桥梁”,在将来某个时候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情况下,这种联系也将不受干扰。因此,华盛顿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决意阻断这一“桥梁”。
2007年的“袈裟革命”就是这种尝试。不过,它没有完全达到目的。2008年5月,当破坏性极强的气旋风暴纳尔吉斯飓风肆虐缅甸、导致数千人死亡时,美国进行了推翻该国政府的另外一次尝试。以运送国际救援物资为借口,布什政府威胁强行将军队开入该国,以人道主义为理由对缅甸政府施加了最大的压力。不久后,在2008年7月,布什总统再次呼吁缅甸政府将反对党领导人昂山素季从软禁中释放出来。布什对媒体说:“我深深地关切那个国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新鸦片战争:通过合成的(10)
只要世人看看他无视世界的批评,看看他在伊拉克和支持关塔那摩虐待囚犯的那些记录,布什这番话的真诚度就会受到质疑。然而,这却是华盛顿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使用*作为武器来进行政权更迭,并扩展美帝国主义。
印度危险地转换联盟
自从2005年布什政府决定把印度拉入五角大楼的“美印防务关系新框架”,印度就已经被拉进了与华盛顿的战略联盟,这个联盟显而易见的目标是对抗中国在亚洲不断上升的影响。因此,中国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一点都不奇怪。
拉姆斯菲尔德的五角大楼曾召集过由马歇尔的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组织的一项研究。研究报告的名称是“美印军事关系:期望与观点”,该报告出笼于2002年10月。约80名美国在任高级官员和现任及退休印度官员接受了这项研究的访谈。五角大楼提出了诸多结论,如印度军队可以用来“在亚洲进行低强度的军事行动,如维和、搜索与救援……”
净评估办公室的结论是: “到2020年,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朋友,能够帮助美国军队应对中国威胁。我们不能否认,印度将成为平衡中国的力量。”
五角大楼2002年10月的这份报告进一步指出,建立美印防务联盟的原因是,美国“需要一个能在亚洲的低强度行动中承担更大责任的伙伴”。这些低强度行动的目标是中国,并“最终为美军力量投送提供基地和进入战区的便利”,这也是针对中国。作为联盟讨价还价的一部分,华盛顿正在不事声张地与印度协商在印领土内建立军事基地,此举严重违背了印度传统的不结盟原则。
五角大楼的这份报告与2002年9月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相呼应。美国不允许任何其他国家拥有达到或超过美国的军事能力。它宣布,美国将使用其军事力量来劝阻任何潜在的竞争者。这份战略评估报告把中国列为在亚洲威胁美国霸权的国家。
有关印度,这份报告提出,“基于美国利益的需要,要与印度建立更巩固的关系,布什已经实施了与印度双边关系的转型。我们是两个最大的*国家,信奉政治自由,有代议制政府的保护。印度正在迈向更大的经济自由。”
为便于军事联系,布什政府解除了对印度的30年核制裁,向其出售先进的美国核技术,将印度公然违背核不扩散条约正当化。与此同时,美国却正在指责伊朗违背相同一份条约,这正体现了美国在政治上的伪善。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穿着袈裟的僧侣们走上缅甸街头时,五角大楼开始实施代号为马拉巴尔07的美印联合海军演习,参加演习的还有澳大利亚军队 、日本自卫队和新加坡军队。美国展示了第七舰队的实力,部署了“尼米兹”号和“小鹰”号航空母舰,以及“考彭斯”号、“普林斯顿”号导弹巡洋舰以及不少于5艘导弹驱逐舰。
美国支持下的缅甸政权更迭、华盛顿通过印度和本地区其他盟友越来越多地向本地区投送军事力量,这些显然都是北京考虑对缅甸军政府政策的影响因素。
在印度内部,政府与议会在与美国建立新战略联盟关系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以至于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在对中国的首次正式访问期间宣布:“我向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印度不是任何所谓的‘遏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