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背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权背后-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0184 当时的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马洛克在与德国国际安全事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汉斯·阿多麦特的私人讨论中确认,他参与了美国国务卿贝克与前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会谈,并在日记里写下贝克同意“北约区域的任何扩大都是不可接受的”。奇怪的是,贝克在他的*里完全忽略了这个承诺。
   Dimitri K Simes; Losing Russia: The Costs of Renewed Confront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 86 no 6; Nov/Dec 2007
   Zbigniew Brzezinski; Second Chance: Three Presidents and the Crisis of American Super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7; pp 12
   Ibid; p3
   George F Kennan; Op Cit
   Peter Grose; Continuing the Inquiry: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from 1921 to 1996;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6; pp2326这份正式的对外关系理事会年鉴,描述了当时保密的1939~1942年对外关系理事会战争与和平研究项目。该项目的领导者之一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鲍曼,他是一位地理学家,并且是麦金德的追随者。他曾自称为“美国的豪斯霍弗”,豪斯霍弗是希特勒的地缘政治顾问。后来他发现当美国公众正在被动员起来进行对纳粹德国的战争时,他意识到不能再称自己为“美国的豪斯霍弗”。关于战争与和平研究, 鲍曼写道,“这件事严格保密,因为一旦人们知道国务院正在与任何一个外部组织合作,那么整体计划将被放弃。” 鲍曼在撒谎。美国国务院不仅在与外部组织合作,而且是与最有权势的对外关系理事会合作。对外关系理事会的这项研究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会35万美元的重大资助。参与这项研究的主要成员被不声不响地输送到美国国务院,实施对外关系理事会在战后建立泛美统治或美国全球性霸权的计划。为了欺骗世界,使美帝国显得与其他帝国“有所区别”,鲍曼集团刻意没有使用帝国这个说法。设立联合国的方案是这些人战后设计的核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即使作为前苏联的盟国,美国仍开始为发动针对前苏联的战争做准备。1945年夏,在波茨坦会议期间美国采纳了在核战争中对前苏联进行“首次核打击”的政策。为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45年7月19日完成了1496号秘密文件。随即遵照杜鲁门总统的指示,艾森豪威尔将军主持起草了核打击的第一个计划。
  这项计划的代号为“总体”(JIC 329/1)。它设想用20~30枚原子弹对前苏联进行轰炸,在首次打击中摧毁20个前苏联城市,其中包括莫斯科、高尔基(现称下诺夫哥罗德)、古比雪夫(现称萨马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鄂木斯克、萨拉托夫、喀山、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巴库、塔什干、车里雅宾斯克、下塔吉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现称叶卡捷琳堡)、莫洛托夫(现称彼尔姆)、第比利斯、斯大林斯克(现称新库兹涅茨克)、格罗兹尼、伊尔库次克和雅罗斯拉夫尔。”Detailed in Michio Kaku and Daniel Axelrod; To Win a Nuclear War: The Pentagons Secret War Plans; Boston; South End Press; 1987; pp 3031 冷战结束以来五角大楼首次核打击现代化和部署反导系统的秘密计划,不过是在1945年就已确定的政策的现代版,目标是通过撕毁唯一能阻止美国霸权的国家俄罗斯,来实现全方位主导。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颗炸弹(12)
Sir Halford J Mackinder;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in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pp 24142; 255; 25758; 26264
  Ibid
  Brooks Adams; The New Empire; New York; MacMillan Co; 1900
  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The Frontier Thesis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Henry W Berger (ed); A 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Reader; Chicago; Ivan R Dee; 1992; pp 9096
  Ibid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pp 3839
  Ibid; p40
  Sir Halford J Mackinder; The Round World and the Winning of the Peace; Foreign Affairs; New York; Vol 21; No 4; July 1943; pp597605
  Halford J Mackinder;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A study in the politics of reconstruc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1919; p 150
  Zbigniew Brzezinski; Op Cit; pp 3839
  Valentin M Falin; Russia Would H*e Faced World War III Had it Not Stormed Berlin; Novosti Russian Information Agency; March 28; 2005; in enrianru/rian/indexcfm?
  Michio Kaku and Daniel Axelrod; Op Cit; p30
  Inderjeet Parmar;‘To Relate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 Impact of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on Foreign Policy Thinking During Americas Rise to Globali* 19391945; Minerva; Vol40;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Vladimir Putin; Rede des russischen Prⅲ黶identen Wladimir Putin auf der 43 Münchner ,Sicherheitskonferenz; München; 1022007
  Ibid
  Ibid
  Cited in Der Spiegel; Europe Divided over US Missile Defense Plan; March 5; 2007; Spiegel Online; English in spiegelde
  Richard L Garwin;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Deployment to Poland and the Czech Republic; A Talk to the Erice International Seminars; 38th Session; August 21; 2007; in fasorg/RLG/加文是美国高级防务专家。他揭露了美国政府在导弹政策的动机上的欺骗性质。他提出,“有没有替代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的选择?有……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各部署一艘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反导巡洋舰。”加文得出了与普京相同的结论:美国导弹的目标直接针对俄罗斯。
  Ibid
  Todayaz; Diplomat: US ABM in Caucasus will affect Russian relations with neighbors; March 10; 2007; in todayaz
  Ralf Beste; et al; America’s Controversial Missile Shield: Where Does Germany Stand? SPIEGEL ONLINE; March 26; 2007; in  //spiegelde/international/spiegel/0;1518;473952;00html
  Viktor Lotovkin; ABM: Washington trying to use Europe as a cover; in RAI Novosti;  April 6; 2007; in //enrianru/analysis/20070406/63267224html
  Todayaz;; Putin says 190 bln funding for military equipment; March 10; 2007; in todayaz
  Der Spiegel Online; Schrder geiβelt Bushs Raketenabwehr; 11 March 2007 spiegelde
  US Congress; USA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ct of 1999; 106th Congress; 1st Session; S 269; 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accessed in //thomaslocgov/cgibin/query/C?c106:/temp/~c106f0Hcte
  

第二章 控制欧亚大陆: 颜色革命和(1)
蜂拥行动
  “通过投票箱和公民抗议来制造*是如此有效,这已经成为一种赢得他国选举的成熟模式。”
  ——艾恩·特里纳,伦敦《卫报》,2004年11月26日
  华盛顿策动颠覆活动的新利器
  2000年,在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贝尔格莱德爆发了一场运动,其来势之猛犹如晴天霹雳。这场运动标志着美国进行秘密战争方法的改变。它使用了至少自1968年5月法国爆发学生运动,最终使美国的敌人、法国总统戴高乐下台时就曾运用的那些手法。美国兰德公司的军事战略学家将这种手法称为“蜂拥”,即像一群发起进攻的蜜蜂一样采取行动。
  ■ 米洛舍维奇成了美式*革命的牺牲品  在贝尔格莱德,有一些特别的非政府组织(NGOs),这些组织表面上看是私人的,但实际上是美国国会和国务院花钱创办的,尤其是国家*基金会(NED)和它的两个分支——国际共和党研究所(IRI)和国家*研究所(NDI)。这些非政府组织策划和参与了运动,用美国纳税人数百万的钱,制造了以“非暴力改变”为目的的人造运动。
  《华盛顿邮报》作家迈克尔·多布斯对贝尔格莱德发生的事情进行了第一手描述。事件开始于一年多以前,1999年10月的一个秘密会议:
  贝尔格莱德——在一间光线柔和的会议室里,美国民调专家杜格·舍恩在前上方的屏幕上展示了对840名塞尔维亚人的深度民意统计数据,讲解一项推翻欧洲最后仅存的共产主义统治者的战略纲要。
  他向塞尔维亚传统上那些性情急躁的反对派领导人传递的信息简明有力。米洛舍维奇4场失败战争、2次严重的街头抗议、北约78天轰炸和10年国际制裁的幸存者,“完全没有能力”应对一场组织严密的选举挑战。民调显示,关键在于反对派是否团结。
  1999年10月,由舍恩主持讲解的这个秘密会议,后来成为一个重大事件,指明了在一年后导致米洛舍维奇下台的选举革命的方向。它也标志着美国将外国领导人搞下台的重大努力的新开始,此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