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了真正需要提高的修养的精神实质了,就要进一步主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要固执己见和
人云亦云。要从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要主动接受道德熏陶。要敢于突破自我。要在加强社会交往上下功
夫。
要努力奋斗,不断向前。要强迫自己在性格上发生良性变化。要帮助别人,不怕脏,不怕累。一定要
在道德领域驾驭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不良习气绝不服软,坚决克服,不做孬种。
为人要真诚。不要虚伪势力。要始终记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德
才兼备的人。一定要冷静下来,克服心急火燎、轻浮妄动的习气。要努力做一个别人夸奖的人。要孝敬老人长辈,
懂礼貌礼节,不可失礼。要一直谦虚下去,不可生出傲慢心。
要不断积德行善,自利利他。要自我作主,因为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要远离低级趣味,但还要和
光同尘。在修养上不要迟疑,要当机立断,真正提高自己。不要自卑,但也不要傲慢。
2008年10月20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319 自觉维系家庭大集体
319 自觉维系家庭大集体
郭旭东
“心莲百合文化网”转发的留言:现在,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有些道理是说不清,黑的说成白的,
白的说成黑的。老师讲因果,昔日怨愁化吉祥,可我觉得有些人们的习气是放大化的,孩子的爷爷从年青时毛病就
多,一家人都不敢说话,嫌贫爱富,有事从不说话,都是以骂街代替。现在老了更……请同学们帮我,怎样做自己
才配是一个修行人。能敬而远之吗?他头一分钟高兴,第二分钟就骂。每年过节都闹的不欢而散,都是妯娌三个买
东西。八月十五吓的三个儿子都没敢回来。我真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以下仅供参考。
我们在行为上要用道德来统率自己,待人要真诚。在为人处事上往往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我们应该仍
然以豁达的心胸来对待。要互相团结,维护这个家庭大集体,不要互相拆台,也没有必要表功。很多事情是份内的
事情,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尽量劝化他人缓和矛盾。
要从实际出发,真正努力将关系维护好。生命对我们来说很宝贵,没有必要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小肚鸡
肠、斤斤计较上。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理论,不断升华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升华了,品行会越来越高尚,心态会
越来越超然,思想会越来越理智。尽快息事宁人,维护正常的家庭秩序。不要等待,从自身做起,锻炼自控能力。
要想使家庭关系和谐,互相之间说话要尽量委婉,但不要失真诚。要注意维护对方,而不是两舌挑
拨。家庭关系要靠德来维系。对于别人的建议与批评应该虚心接受。态度第一位。要从整体出发,要有家庭集体意
识,个人服从整体的意志,不可自私个色。不要在认错上“刚强”、任性。要从家庭集体的意志、制度出发处理问
题,否则集体的管理就失控了。为所欲为绝对不可以,因为每个人都要将道德放在首位,都要在守集体规矩的前提
下自由生活,都要学会包容别人,否则就可能会放任自流,伤害他人。所以,应该自觉维护整体的利益。&;nbsp;
要学会处理问题,能够做到将问题圆满解决,因此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主动克服不良习气。同时
一定要孝敬长辈老人,要理解老人的生活艰辛和操劳。要多照顾他们。他们的阅历很丰富,本身就是值得我们尊敬
的。在遇到矛盾的时候,要想到,这是对我们修养情况进行考验的时机到了。所以,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要保持冷
静,注意自己的修养,通过修养的提高和圆满地处理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平时要不断学习善法,要认识到学习是主动、自觉、自愿的,因此要勇往直前,不断前进,不可骄
傲,不可咋咋呼呼,要定住心神,谦虚谨慎,向理想的目标不断迈进。
2008年10月2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20 何种因缘发善愿
320 何种因缘发善愿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学习民族文化又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呢?是什么原因我们今天能听闻到
这么美好的佛法呢?又是怎样的原因我们总不断地发善愿呢?
以下供参考。
民族文化的主旨强调的是道德,道德贯穿了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崇尚道德、寻求道
德回归的人们与此发生了共鸣。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学习民族文化的因缘。&;nbsp;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要是儒、释、道文化。佛学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所强调的也是道德修养的内
容,帮助我们达到生命的自由解放。所以,我们能够听到佛学文化。
我们在不断地了解佛学等道德文化的内容,在无限的道德领域不断拓宽了视野,特别是受到了道德楷模者
的感染,感觉到自己道德领域上的不足和道德帮助生命自由解放的巨大力量,而且,不断发觉我们真实的本性,并
需要誓愿和理想不断升华自己,所以,这促使我们不断地发善愿,并落实到行动上。
2008年10月25日发布于雅虎博客
321 自我表功是恶习
321 自我表功是恶习
郭旭东
博友留言:如何看待显示心理?老师:我身边有一朋友,他的显示心理特别强,他有一点点对人好的地
方,必要说出来让别人知道,如果不说出来的话,好象受不了似的,想千法百计也得说别人知道,他周围的人都知
道他这种心理。刚开始的时候对他所做的事非常的感激,可后来,他总这样表功,慢慢的大家开始反感他了。这样
一来,他做了什么事,大家也都不以为然了。从修养的角度上来讲,这算不算一种习气呢?如果算的话,那我们以
后做了好事善事,应不应该表功呢?&;nbsp;
首先我们要增加责任意识。如果增加了责任意识,你就应该意识到,事情本来就是自己应该这样做
的,这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是自己的职责,所以不应求回报,也无须表功。但是,你不做,却是你的失职。
我们也知道,在修持布施(奉献)的时候,要做到三轮体空,要不求回报,不执着于果报,不表功。如
果求回报、执著果报,那是有为功德。我们知道,达磨(摩)见梁武帝的时候,当梁武帝问达磨说,自己盖了很多
寺院,那应该是功德非常大吧。结果达磨却说梁武帝没有功德。其实,达磨强调的是无为功德,而不是有为功德。
自我表功是习气,我们应该注意谦虚,努力纠正这种不良习气。自我表功往往是幼稚而无深度的表
现,也是傲慢无知情绪化的行为,甚至是出尔反尔的小人思想与行为,所以必须要克服,不要使其做自己修养路上
绊脚石。
当然了,如果作为有因缘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被布施者知道感恩,不要恩将仇报,就另当别论了。
2008年10月26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22 认真遵守修养职责
322 认真遵守修养职责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我有一位朋友是在家修行的人,可是他的应酬比较多,饭局上免不了吃肉喝酒,有时还为此喝醉
了。家人看到后非常痛心,劝他。有时他自己也后悔,可过后又跟往常一样了。有的时候说烦了,就以不修了作为
推脱,好象“不修了”他就可以没有约束了。我的这位朋友的行为对吗?关于应酬,在家修行的人该如何处理
呢?&;nbsp;
以下供参考。
如果我们真正要修养自己,那么我们从修养的角度上来讲,就有了新的职责。我们有义务去遵守这个
职责而不去违背它,并且用这个职责去提高自己,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在某些事情上,我们要做出选择,即:是
遵守我们的职责呢,还是选择放任?真正的修养者,应该有遵守职责的信心与决心。
但是往往遵守职责的好景不长,所以遵守职责要注意持之以恒,不要背叛自己的职责,作性格与习气
的傀儡。一味等待自己的习气改变而不真实地修养自己,那对自己修养的提高是无效的。&;nbsp;
对于一些贪着酒肉的人,我们要劝化他们不要这样执著。特别是应该智慧地劝化那些作领导的,劝化
他们给下级做个表率,带动下级,帮助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要培养这些智慧。另外也要他们清楚执著于酒肉的过
失。饮酒过量可能会导致失德误事,丑态百出。所以人们应该禁止。
另外,不要认为只有“提高修养者”才应该避免这样做,其实任何人,都应该意识到改变不良习气这
一点,而这样的人都是广义的“提高修养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23 禅定一定要形式吗?
323 禅定一定要形式吗?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要想修禅定的话,是不是必须通过打坐或者念佛的形式呢?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禅定】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
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
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
大意是说,心定于一种事物中而不散乱,就是禅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