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当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品典当师-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棋感觉向来独到地小林闻言脸上不由一红,立刻振奋精神,思索片刻很快在左下角找到了攻击目标,黑棋凭借攻击将角地据为已有。

“嗯,这样才有点味道。”北原点头称赞道。手上却毫不手软。白棋也成功地连成一片,此时棋局泾渭分明。双方进入了官子决胜的细棋格局。小林利用厚势点点积累,竭力化厚势为目,而北原的白棋官子小刀则满盘飞舞。

双方的棋力本来十分接近,不分伯仲,奈何小林今日不在状态,而官子又是北原最为擅长的格局。此消彼长,尽管小林极力补救,想挽回败局,但是由于前面亏空太多,小林见败局已定,无力回天,只好推枰认输。

“小林君,你向来以棋风顽强著称,我与你下棋多年,从未见你主动投子认输过,象今天这个情形倒是十分少见啊!”北原康琦目光如炬注视着小林太郎沉声说道,“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一心不可二用。你是不是还在为在中国景德镇失手那件事而耿耿于怀啊?”

“哈依,小林这次实在有负社长所托,请社长给予责罚。”小林太郎动作迅速地从站起来躬身说道。

“小林君,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还是坐下说话吧!”北原康崎眼里流露出怜爱之色说道,“小林君,想当年你从京都大学经济系毕业来社里时,还是个学生意气的小伙子,转眼间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你现在也成了社里地骨干了。”

“这要多谢社长您的多年教侮。”

“我是看着你从普通地科员,成长为科长,乃至于今天的部长。可以说我一直对你寄予很大的期望,对于你的能力我是十分清楚的,因此这次力排众议,全力支持你在中国景德镇发展瓷业。

对于你此次在景德镇发展瓷业,董事会地成员颇有异议,他们认为在中国这个有些过气地市场环境里搞瓷业从商业投资角度上讲明显是失策之举,因此他们对你提出的在景德镇兴办瓷业地计划兴趣不大。我与他们的想法则截然相反,古老的中国是世界瓷器的发源地,而景德镇更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瓷都,明清两代的御窑厂更是建立在那里。如今那里虽然大不如前,甚至有些败落,但是千年的瓷器文化沉淀和艺术底蕴尚流存于民间,甚至很多民间艺人手里有着几近失传的瓷器工艺流程和制作秘方,这些看似简单的制造工艺里面却蕴含着无限的奥秘,即使借助我们社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技手段,也无法破解它。

这次你在景德镇那里碰了钉子,这并不要紧,我要说的是中国人也不都是铁板一块,总是会有一些见钱眼开贪财好色之徒的,我相信只要你用用脑子,这些东西一定会被你挖掘出来的,这些古老的工艺一旦将我们丰利掌握,我们潜心加以研究。它一定能使我们日本国的高精瓷的制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它必将给我们社里带来丰厚地回报和无尚地荣誉。”北原轻呷一口清茶接着说道,“这次为了配合你在景德镇的拍卖活动,我特意调拨了一笔巨额资金,来全力支持你完成这个计划。”

“谢谢社长对我的支持,这次我一定不辜负社长重托。早日达到您的这个心愿。”小林太郎眼里流露出炙热甚至有些狂热的眼神,仿佛景德镇那块地皮也尽在他掌控之中,唾手可得。

小林太郎拍卖所需地资金已有了着落,而此时的季凡却还在为拍卖的事而忧心如焚,这块地皮光底价就将近九百万,这件事反响颇大,到时候竞拍争夺一定会十分激烈,拍个几千万十分正常。可现在自己手上却只有一千多万,差得太多。到哪去筹集这么大一笔钱呢?季凡暗下决心即使这块地皮自己拍不到手,也要在园区里另外买块地皮,在那里建窑烧瓷。

这天上班以后,他正坐在办公室里为筹集资金的事而凝思苦想时,却被程汉章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来,季凡我看你最近总是愁眉苦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是为什么事不开心啊?”程汉章脸上带着淡定的笑容问道,“说出来听听。兴许我能帮你找到解决的办法呢!”

季凡闻言不禁苦笑着说道,“唉,还不是为了竞拍景德镇那块地皮地事,拍卖时间已经定下来了,明年三月三日。底价就是八百八十万。师父你想这件事闹出这么大动静。参与竞拍的人肯定少不了,激烈竞拍之下。这块将近十亩的地皮拍个几千万根本不在话下,可你也知道我现在手头上也就能有一千五百万,差得太多,到时候根本没法跟人家争啊!”季凡带着一脸苦笑说道。

“你估计大约得需要多少钱啊?”

“这事我也说不准,我估计往少说也得五、六千万才能跟人家争一争。”季凡想了想说道。

“咦,师父你问这个干什么,莫非你能拿出这些钱。”说完以后他随即摇了摇头,从心里否定了自己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自己这是想到哪去了,这可是几千万,要是几百万兴许师父还能拿出来。

“你来看看这件东西,看它是否对你能有所帮派。”程汉章从柜里取出一只制作精致的木匣轻轻放在桌子上。木匣为异常名贵材质上乘的紫檀木,不知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季凡有些疑惑不解地望着程汉章。

“你打开看看就明白了。”程汉章笑呵呵地说道。

这外面地包装都这么名贵,里面的东西肯定也不会太差,季凡小心翼翼地拉开匣里,只见上面覆盖着一层红色地天鹅绒,掀开天鹅绒一看,里面静静地盛放着的一只瓷瓶,季凡仔细审视之下,不由一惊,“天哪,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哥窑瓷器吗?”

这只瓶呈折角八棱形,直口,粗颈内束,两侧附对称管状耳,腹的下部丰满,高圈足。通体施米黄釉,胎为沉香色。器面上形成黑色、米黄|色浅线相互交织的开片纹,季凡知道这种开片纹是由于胎、釉地膨胀系数不同,而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开裂地,这种大、小不一的片纹结合就是古籍文献中所记载地所谓“金丝铁线”。在瓶的口沿釉薄处及足底露胎处,呈现出紫色与紫黑色的色调,这就是俗称的“紫口铁足”。

季凡看见此瓶,不由想起了历史上关于哥窑瓷器的记载,哥窑是宋朝创烧的新品种,它是“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一。相传此瓷是由南宋章氏兄弟首创,其兄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成白断纹,号百极碎,冠绝一时,这种瓷器由于造型古雅,制作工艺精湛,以釉层作碎裂纹而形成自然的美而著称,被世人视为稀世之宝,这种哥窑瓷器属于官窑瓷,大多收藏于宫中内府,民间也少见到,即使有一两件,也都是从宫中流传出去的,因此在宋朝时它就身价倍增。

这件瓷瓶的胎质精细、胎体厚重,修胎规整,曲线柔和自然,釉汁纯净,釉层均匀,瓶身晶莹光净,烧制工艺技术精良,造型典雅,形制别致,倒称得上是件品相上乘的哥窑瓷器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三十四章 … 千年阴沉木

“这件双贯耳八棱瓶造型雅致古朴、胎骨坚密精细、釉汁肥厚滋润、器面平净光润,瓶身虽有道冲线,但瑕不掩玉,不失为宋代哥窑瓷中精细之作。醉露书院”见此宝物,季凡有些爱不释手地把玩着。

“如果没有那个瑕疵,它就更加完美了。”程汉章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古玩这行有句老话叫做:折腾一生,不如藏对一件。此瓶是我十多年前无意中所得,一直珍藏至今,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你拿去将它拍了吧,你我师徒一场,就当做是为师所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吧!”

“师父,此物太过珍贵,这可使不得啊!你还是收回吧!”

“此瓶虽好,但它毕竟只是个物件,而你兴办瓷业乃当今之际头等大事,你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这孰轻孰重的大道理难道还用为师教你吗?”程汉章脸色凝重地说道。

“师父,你老人家对弟子的大恩大德,弟子这辈子也难以报答。”季凡眼前升起了一团雾气。

“好了,好了,别弄得象生离死别的那么伤感,这次师父我对你可是寄予重托,盼你能早传捷报啊!”

街上两旁随处可见的圣诞树,昭示着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即将来临,公司的同事私下里议论着如何安排这个节日。

新会计已经到位,季凡和他顺利地完成了交接,本打算就此正式告别公司,却被吴文远极力挽留。

圣诞节,公司在酒店举行晚餐,大家脸上扬溢着节日喜庆的笑容,吴文远手中端着高脚杯,站起身朗声说道:“今年以来,我们圣达典当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公司的业绩更是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在座的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向大家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一年来为公司所做出地辛勤付出。醉露书院这杯酒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在新地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意,万事如意;另外公司财务部的季凡即将离开公司,踏上新的征程。在此我提前预祝他一路顺风,事业有成。”

大家推杯换盏,本来是年终全体同仁的聚餐活动,但由于隐含欢送季凡的意思,又有了别样地味道。酒桌上的季凡自然当仁不让成了公司同事围攻的目标。想到明天自己已是自由之身,可以在家里睡个懒觉,于是季凡索性放开酒量,来者不拒。饶是他酒量惊人,怎耐人多势众,亦不免酒意上涌,略显醉态。

坐在邻桌的苏晚亭看在眼里,苦于被公司的几个女同事缠着,无法脱身,只有干着急的份。幸好程汉章看到季凡脸色渐显苍白。眼里已现迷离之色,他出来打圆场说道。“好了,你们几个小子别再劝他了,再喝他就得钻桌子底下了。”

程汉章在公司里德高望众,说话非常有份量,大家见他这么说。于是停止了对季凡的敬酒。季凡不无感谢地瞧了程汉章一眼,还好总算是逃过一劫。

吃过饭大家余兴未消。嚷嚷着去K歌。来到歌厅,十几个人包了一个大包,点了果盘、啤酒、红酒,又开始新的一轮拼酒。

“我提议下面由季凡、晚亭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