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飙-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珻HEVROLET Corvette(雪佛莱克尔维特),FORD Mustang(福特野马)等。
  日系跑车则复杂得多,也有趣得多。日本各个车厂之间有一个君子协议:生产的车型最大马力不得超过280ps。这个协议本身是为了约束日本车厂不要参与无休止的马力竞争,专心研制经济实用的车型。但人类对于速度的渴望是永无止境的,日本各大车厂一方面限制生产车型的最大马力,另一方面如火如荼地参与发展赛车运动。种种原因下,每个日本车厂都练就了一手造原装最大马力只有280ps跑车的绝活。
  想要系统一点地了解这个问题,不妨听听林文当初在教导段坤时是怎么样描述的。
  数天前,他俩聊到日系跑车时,段坤问了林文这样一个问题:“正统的欧系跑车马力都在350ps以上,四五百匹也是很正常的事。相比之下,你说日产的280ps跑车能算是跑车吗?”
  林文反问段坤:“那你倒是说说一部跑车的精髓是什么?”
  段坤毫不犹豫地回答:“马力呗,跑车就是要马力够大,速度够快才算得上是跑车。”
  林文立刻给段坤泼冷水:“你只答对了一半!”
  段坤疑惑地问:“那你倒说说跑车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操控性!”林文语气干脆地回答。“操控性?”段坤不明所以地看着林文。
  林文解释说:“操控性其实就是一部车的可驾驶程度,或者说是一部车的可控制能力大小。这个概念很模糊而且很宽泛,光靠说是很难明白的。你会骑自行车吗?”
  段坤不屑地说:“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会了。”
  “那你有没有试过骑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呢?”林文在一步步启发段坤。
  段坤想了想说:“我当然骑过很多不同的车,有大有小,有城市自行车也有山地自行车。你问这个干吗?”
  “别打岔。”林文接着问,“那你有没有发现骑不同自行车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段坤仔细回想了一会儿说:“有啊!以前那种老式的凤凰,永久牌,28寸的大自行车,骑的时候感觉直路很快,但是转弯时不敢太快,心里发慌;紧急情况的时候也不好应付,例如下雨天很容易摔倒。而小一点的城市自行车虽然直路骑不到很快,但转弯很灵活,很容易驾驭,即便人多也能穿梭自如,感觉很舒服。山地自行车的转向不够快,有点涩,相对于城市自行车的重心也更高,而且我发现山地车的轮胎又宽又扁,在沙路或土路上很稳,但是在柏油路上却不敢身体太倾斜地转弯,感觉好像会翻一样。”
  林文高兴地笑了起来,赞许地说道:“你说得很对,确实是这种感觉,而这些,正是所谓的操控性!”
  “啊!”段坤大吃一惊,“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啊?不会吧!自行车也有操控性?”
  林文说:“没错,这就是操控性!摩托车、自行车、汽车都有各自的驾驶特性,而这种特性就可以称作操控性。”
  段坤若有所悟,可还是不能完全理解:“那么汽车的操控性又有什么特点呢?不至于和自行车一样吧?”
  林文细说起来:“差不多吧,概念上是一样的。都不过是转向灵不灵活,直路够不够快,弯路够不够快,会不会让驾驶者心慌等等。我个人觉得好的操控应该让驾驶者随心自如地开车,弯路够快够稳,直路够疯够狂。香港人把弯路快叫做‘好弯’,我就喜欢好弯的车而不仅仅是直路快的车。日本跑车的优势在于平庸的外形、合理的价格,以及最重要的:富有特点的操控。一部车不一定非要马力够大,只要操控性好,马力小的车一样很好玩。我曾经说过,快有很多种,直路快,弯路快,加速快,减速快,入弯快,出弯快,公路快,赛道快等等。每部日系跑车在这些‘快’之中都会有几点自己的过人之处,这些过人之处会让它们给驾驶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操控乐趣。”
  

车外有车(2)
段坤这才入了门,对操控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他马上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么说,欧洲跑车的大马力不一定有用了?欧洲跑车的操控性不如日本车好吗?”
  “这也未必!”林文又开讲了,“操控好不好很难说清楚,因为欧洲跑车都有深厚的品牌价值,这是日本跑车所缺乏的东西。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所以他们就以很多欧洲汽车为榜样,博取众长,攻其所短,于是成了现在这样子。而欧洲跑车相比起来历史更久,岁月沉淀,技术积累出来的特点更多。
  “比如你以前最熟悉也最喜欢的Ferrari,有很多人都叫它跑车之王,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不过也有几分道理。法拉利的创始人Enzo先生酷爱赛车,一生都积极投身于赛车运动,所以他造的跑车就很有赛车味道。赛车的操控特性用在公路跑车上到底好不好我说不清楚,但是对Ferrari来说,造出来的车子没赛车的味道就是失败。
  “还有Lamborghini,据说Lamborghini先生以前购买了一辆Ferrari跑车,发觉排挡换挡不畅,于是向Enzo先生投诉,却没想会受到对方无理的奚落,于是被激怒的Lamborghini先生发誓要造比法拉利更好的跑车,他一怒之下把自己原本制造拖拉机的工厂改建成了跑车工厂。Lamborghini的跑车比Ferrari做得更极端,为了达到比Ferrari更高的速度,Lamborghini疯狂使用排量和马力都超大的V12引擎,不过这也造成了它巨大的身型和超级沉重的车身,这些条件制约了它操控上的发挥,很难在弯路的操控测试中有所作为。不过大马力引擎带来的好处是加速奇快,极速奇高,于是人们干脆都叫Lamborghini跑车为直路王。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德国神龟Porsche,这个牌子的创始人是大众甲壳虫汽车的设计者。他设计的跑车是在甲壳虫汽车机械结构上改造过来的,这也造就了Porsche跑车很独特的气质,外形像乌龟,操控很古怪,加速又很快。很难说清楚那是好还是坏,反正不少人都很喜欢。
  “怎么说呢,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日本跑车有点像快餐,用很少的钱就能让你得到不少东西,有点出身卑微却绝不向事实低头的气魄,总能带给人很意外的表现。欧洲跑车就像中国的各大菜系,徽菜、川菜、粤菜和京菜,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味道,两者取道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让你吃饱。就好像这些车虽然设计理念不同但都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驾驶乐趣,这就足够了。”
  段坤由衷地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不敢当,不敢当。其实我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你不必太当真。”林文谦虚地说。
  段坤佩服地说道:“看来我以前自诩为车迷是徒有其名,幸好现在认识了你,能从头学习了。”
  林文开导段坤:“其实汽车这东西是很个性的,你不要太相信别人过于主观的判断和论点,一定要自己动脑筋去想,去体会,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过首要条件是一定要对汽车有足够的热情,否则没有人会有兴趣去研究这么复杂的东西。”
  “所谓车迷,就是要有这种热情,否则又怎么能叫做车迷呢?”段坤笑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人比车凶(1)
难得周末,林文为段坤安排了一些驾驶的实战训练课程。
  “你要明白,想‘快’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车子快,二是车手快。”林文开课前先对段坤灌输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部快车可以快得流畅快得自然,也可以快得疯狂快得可怕。一个快车手要做的就是能够完美发挥车辆的性能,挖掘车辆的潜力。车手的成长过程大概有三个阶段,我现在慢慢引导你进入第一个阶段,就是人要比车凶!”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人要比车凶,电影里看过。”段坤说道。
  “你是香港电影看多了吧?电影里把人比车凶奉为最高标准,我倒认为这只是车手的入门阶段。”林文反驳道。
  “为什么这样说?”段坤不解。
  “人要比车凶,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人的技能胜过车的性能。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好比一部车最快只能跑200km/h,难道你人比车凶就能把车开到300km/h?笑话!车手充其量只能彻底发挥出车辆的性能,不可能完全超越车辆的性能,引用中国持械武术的修炼意境来形容,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手中有车,心中无车。”林文这样解释说。
  “那我更加不明白了,既然人的技能不可能胜过车的性能,你为什么还要我走‘人要比车凶’这个阶段呢?”段坤更加不解。
  “在这个阶段里,你必须学习一些现有的基本技巧,就好像学武之人必先练习前人总结的固定招式一样,为你将来的深入发展打好基础。你的目标是要做到人比车凶,先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而不要过分在意车辆的性能,去掌握一切车手必须学会的高级驾驶技巧。”林文很认真地向段坤说明。
  段坤现在要经历的阶段,如同赶驴车时在驴的面前吊一个胡萝卜一样,驴子为了吃到萝卜不断前进,虽然目标永远无法实现,但驴车前进的事实却产生了。
  “我还是有点问题。”段坤再问,“既然这个目标无法实现,那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个阶段?怎样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你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自然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林文故作神秘。
  “第一课,加速练习。”林文说着,示意段坤进入到自家帕萨特的驾驶座上去。为了训练段坤,林文刻意拿出自家帕萨特当教练车。
  “为什么不用练习?”段坤不懂。
  “的动力对你来说太大了,先用小马力的帕萨特来练习,熟练之后再过渡到。”林文用心良苦。
  “从静止全力加速到100km/h然后停下。”林文坐在副座给段坤布置任务。
  段坤小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