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说这张超,原本是个车夫。上无父母拖累、下无儿女绕膝(估计是“丁克”一族),每天三饱外加一个倒,小日子过得倒也滋润,属于一个“准小资”。

  但这小子不知怎的,却总认为自身的价格和价值之间的距离应当拉得再近一些,于是在一次替人送货途中见财起意,临时改了行,劫了客人的货后上山落草去了。因这小子不仅身强力壮,而且还会两下拳脚,遂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悍匪。

  打劫“昼锦堂”,是老张蓄谋已久的一个计划。可韩家毕竟是当地的一个望族,不能等同于一般乡绅,若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后果。为此,张超特意召开了一次战前动员大会。

  “弟兄们,咱们起局立柜是为了啥?”张超冷着脸问道。

  “弟兄们,凭什么人家(指韩家)打嗝都能打出海鲜味来,而我们却只能吃糠咽菜;凭什么人家秀才、娘子玩浪漫,而我们却只能躲在这原始深林里干靠……”见诸人没有回答,老张叠声追问。

  “是啊!肉、海参鲍鱼可劲造,咱们犯得着在这当傻帽吗?”几个小头目随声附和着说。 

  原本有些底气不足的群匪,在老张一句又一句“凭什么?”“凭什么?”的刺激下,群情开始变得有些激愤起来,嗓门也在一点点变大,逐渐变成了乱哄哄的一锅粥……

  “将下一票的目标锁定在“昼锦堂”的决定”,就这样在一锅粥中被通过了……

  但老张却并非一个鲁莽之人,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砸这样有政府做靠山、官方背景的“响窑”,砸得好可以大把分金,猪肉排骨随便造,砸不好就得尸骨全无。  

  因此,张超在行动之前先玩了把“潜伏”,派出了一个叫徐山的喽啰,以求职的名义混入韩家。然后选择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里应外合向“昼锦堂”发起进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3)
再表张超,率领几百名土匪从山上冲下来。当冲到离“昼锦堂”几百米远时,老张使劲地勒了勒战马。那个外号叫“野狼”的坐骑不服地打了几个喷鼻后,才心有不甘地停了下来。望着鹤立鸡群的“昼锦堂”,张超冷眼一眯、嘴角扯开一抹阴冷的笑,一股肃杀之气涌了出来……

  见手下都已经聚到了自己身边,老张用那柄大得嚣张的板斧指了指几乎近在咫尺的“昼锦堂”,扯开嗓子喊道:“弟兄们,是想吃香的、喝辣的,还是装犊子,就看今晚了,冲啊!”说罢,用脚后跟使劲地踢了下马的腹部,一骑绝尘般地冲了过去……

  看到老大对工作这么负责任,早已垂涎三尺的群匪们一个个如同很长时间没碰女人的色鬼、好几天没吃东西的恶狼般,甩开膀子、撩开腿,咆哮着跟了上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4)
最早发现情况的是一个巡更的。这巡更的老伙计看到几匹战马从山岗上呼啸而来,知道情况有异。慌乱中,竟将用来报警的锣和梆子“哐啷”一撂,扭身便跑。边跑,边非常负责任地将两只手围拢在嘴边,杀猪似地喊道:  “土匪来了!”话音还未完全落地,那人便一个前趴,俯身倒了下去。背后,是一支长长的响箭……

  密集的马蹄声、狼嚎般的喊杀声,令躲在“岗楼”里的明哨、暗哨们一个个都立即将心提到了嗓子眼。昼锦堂里杂乱的脚步声、吵吵嚷嚷声、骂骂咧咧声响成一片……

  虽然庄里的几乎所有成年男子手里都掂着长短家伙,但大多却是把握不稳、战战兢兢的样子。偶尔有几个胆大的冲上墙头,毫无目标地向庄外随意地放上几箭,再扔几块根本就砸不着人的石头,然后就是要么抱头跑下来、要么 瑟瑟索索地躲在犄角旮旯里……

  由于那天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天,“昼锦堂”中的许多庄丁都回家与妻儿小聚去了,还有一些被徐山叫到街里打着看花灯的名义欣赏花姑娘去了,府中只留下了十几个看家护院的,守备力量极其空虚。

  虽然有个别眼尖的、耳灵的,或看到、或听到从庄子里发出的告急信炮,但毕竟给别人干活看的是时间,不是质量,既然已经过了八小时,管它呢?因此韩府上下突然遭遇这几乎从天而降的攻击时,遂陷入到了一片恐慌之中……。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5)
眼看盗匪们大部分都已经冲过护庄河,有的甚至已经在身先士卒的张超率领下开始攀爬寨墙了,形势十分危急。

  只见坐在“野狼”上的老张,一只胳膊斜靠在马鬃上,上身只是微微向前弯了一下,正耀武扬威地指挥着众匪们攻击寨门、院墙。

  这时,一直躲在门楼暗处的岳飞突然跳起,左手去飞鱼袋中取弓,右手向走兽壶中拨箭,搭上箭,曳满弓,只听得“嗖”的一声,正中张超头部。

  猝不及防的张超嘴角上依然扯着呲牙咧嘴的弧度,却再也发不出声音……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乌合之众们看到首领毙命,登时一哄而散。而“岳鹏举率领庄丁们成功地击溃了百余名暴民的轮番进攻,并且发挥百步传扬的专长,将匪首张超一箭射于马下”的事迹,很快成为了当地头条新闻。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6)
有些史学家从阶级观点的角度来刨析,认为岳飞箭射张超、勇退盗匪是为“拿吃鲍鱼当家常便饭”,就连打嗝都直出海鲜味的地主老财们保驾护航,向身无立锥之地的劳动人民射出了罪恶的一箭。

  的确,出身乡野的岳飞与名门望族韩家之间仅仅是一种并不复杂的劳资关系,简单得既谈不上有何非得涌泉相报的滴水之恩,更无什么斩不断、理还乱的爱情传说。可在危机关头,岳鹏举却以一个普通社员的身份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地勇退顽敌,却令人有些费解。

  但联系当时的文化土壤,却似乎又不难理解。

  宋代“重文”,而且一味强调伦理道德。普及到穷乡僻壤的忠义观、娇往过正得如同*时期“毛主席语录”一样的“纲常”思想,成为了每一个汉族同胞的必修课。

  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7)
岳飞在韩府这种令人有些费解的工作经历,其实可以看作是其早年矢志功名的一个缩影。

  虽然那时的赵宋政权对于尚无点击率的岳鹏举而言,还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符号,但“忠君”的儒家伦理,已经深深地浸透在了这位少年心中。

  以后的历史证明,经过韩府熏陶的岳飞虽然并没有发展成一个“愚忠”的公务员,但却有着非常浓厚的忠君思想。在那矢志不移的军事生涯中,虽然主要成分是抵抗异族侵略、保家卫国,但也的确蕴涵着一些追求功名的“小资”情结。如:

  1)北宋末年,因朝纲*,农民起义虽然尚未达到风起云涌,但用多如牛毛来形容却并不为过。岳飞在二十岁时离开韩府后,并没有跻身于揭竿而起的农民军、啸居山林的游寇,同本阶级的工友们团结在一起相约推翻万恶的旧社会,而是选择了应募从军,而且堪称是坚定不移,虽然多次被泼从头凉到脚的冷水,却依然是痴心不改。

  2)1129年秋天,金军大举进攻南宋,比林黛玉还弱不禁风的宋军几乎是稍触即溃,致使金军很快打到了长江防线。1129年11月,南宋的右相兼江淮宣抚使、统帅江防各军的杜充投降。老杜的直属部队大部散去,有些率部开溜的将领做起了打家劫舍的职业兵匪。宋廷很快陷入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就连高宗皇帝也把办公室搬到了海上。许多落草为寇的残兵败将想借岳飞的名声扩张实力,甚至愿意推其为帅。在这没有领导管,可以自立门户的大好机会,当时才仅仅是政府军中级军官的岳飞却对所部将士勉以大义,坚决拥护中央领导,而且绝不扰民,将当时比较流行的“溃而作流寇”视为偷生苟活。如史料记载:“杜充之败也,其将士溃去多行剽掠。独岳飞严戟所部,不扰居民,士大夫避寇者,皆赖以免。”

  3)1130年7月,岳飞被任命为“通(今天的江苏南通)泰(江苏泰州)镇抚使”。 “镇抚使”原本是一个属于大包性质的肥差,许多人求之不得。例如:“镇抚使”在本辖区内享有经济上的自主权,而且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但岳飞却因与其共同受封者,多为游寇、溃将,而主动要求调换岗位。

  备注:镇抚使:南宋初年,为抵抗金军的进攻,及安抚部分游寇、起义军的首领,宋廷在宋、金双方犬牙交错的地方任命一些游寇首领、农民起义军领袖及个别的军事将领担任“镇抚使”一职。同其他的文臣武将相比,“镇抚使”在本辖区内的自主权力较大。

  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第3节  月黑风高,“高级技工”箭射猖狂悍匪(8)
据后世史学家分析,岳飞在“昼锦堂”的这段工作经历,对其一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岳鹏举在长达约四年保家护院的工作中,很容易与韩家的这些高干子弟们有接近于“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因此,岳鹏举的文化水平很有可能在这段时间有了一定甚至是很大的提高。否则,我们很难理解一个出身寒微、没有上学经历的华北青年,会在未来的岁月里写下《满江红》那样的军旅散文。

  岳飞在二十岁时,离开了自己生平的第一个工作单位——韩府,结束了私企打工生涯。到底是解聘还是主动离职,史料中没有记载。估计是因在韩府表现优异而获得推荐,因此没经过走后门就成为了相州地区某镇一个负责治安的(相当于今天巡警职务)的“游檄”。但具体身份是管坏人的“警察”还是管穷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