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交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命的交响-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牵挂
茫茫人海,岁月流年,纷繁大千,层叠往事,匆匆行色,有人牵挂已是最暖,有人牵挂已是幸福。

  一 陌生的牵挂

  丁香花吐芳的季节,电话屏上忽然闪动一串陌生的长途号码,接起来就是一段亲切而迫不及待的问候:“晓阳,是你吗?你好吗?你的儿子好吗?每当丁香开放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你们母子俩。可能你早已经忘了,九九年春天的列车上,那个与你一路同行的老头。你永不放弃的劲头,执着坚毅的母爱,疲惫却依旧乐观的态度,可累却不可倒的精神,为孩子绽放一路笑容,飘过一路歌声,整个车厢都被年轻母亲所感动,为那个可怜的孩子惋惜,同时也为他庆幸能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下车后的傍晚,花香扑面。”

  我猛然想起,那些风雨奔波求医问药的艰难路途;那个满眼慈爱一路相助帮助仔细整理病案的编辑;那个含泪狠心推下正在吃奶的女儿的母亲,怀抱令人痛彻心骨的儿子,背上大大的行装,臂弯里沉沉药兜;那个只有听到妈妈的歌,才肯安静被病痛折磨中的孩子……是的,虽然已经记不清具体时间了,故事却依旧清晰。连忙致谢:谢谢您!一切好于从前,有您的牵挂,这个春天真的好暖。真的还幸福啊!

  二 亲情的牵挂

  其实,这个年轻母亲,没有那位好心编辑说的那样刚毅坚强。最初的日子,常常黯然神伤,是母亲的责任,母亲的天性告诉她必须挺直脊梁,给孩子撑起一片有阳光的天。女人可以脆弱,但是母亲却必须坚强。于是,节衣缩食,求攒借贷,走南闯北,甚至联系好了捐献器官,权威的专家一纸判决书般的诊断:别再坚持,现代医学也无可奈何,他的生命不会超过四岁。让满腹的希望被绝望取代。死寂般的平静,设计了一个最佳的途径和一种豪无痛苦的方式陪伴孩子上路。请了几天假,见见想见的人,说说想说的话。淡然地告诉最知心的朋友近况,回家看看最不忍心舍弃的父母姐妹。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年迈的父母毅然舍弃了欣欣向荣的家园,用那疲倦的早该安渡晚年的花甲双肩,坚定地撑起女儿的天;用那呵护了七个儿女的酸痛僵硬却依旧温暖的双臂,怜爱地捧起那病痛中的生命。母亲语重心长:我们不象你,念过大书,识文馔字,一辈子谁能保准不遇着一些波波坎坎,谁都有疼着挂着的人啊,为了这些个人,也不能想不开啊!望着二老花白的鬓角,望着那眼角深深皱纹里依稀可见的泪痕,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与无情,我为儿子痛不欲生,他们面对女儿又是如何的心痛。死,很容易。活下去,才是一种勇气和报答,为了那些疼你爱你牵你挂你的人必须勇敢。

  三 南国的牵挂

  春节前,远在广州已近八旬的伯母,接连打了几次电话,不巧,都是爱人所接,后来竟然急切的把电话打到其他亲属家询问:小五那么胖,又那么操心,是不是不在了,让她马上给我们这里来电话。我立刻回电话,告诉老人一切都好,不要牵挂。“怎么能不牵挂,东北的孩子中你是最懂事的,又是最艰难最可怜的,我们当长辈的什么时候想起,心里都是个痛。”

  电话中传来了伯父厚重的牵挂。我笑着安慰:你们保重身体,有你们的疼爱,有你们的挂念,已经是最幸运、最幸福了,我没理由不好啊!

  放下电话,心已满满,感恩盈怀,温暖盈怀,幸福盈怀。

  四 友情的牵挂

  就在我情绪陷入低谷的时候,大学时的好友以及知情的文友,用传真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接力般地传来一页珍贵的礼物,上面写着:有友情就会有阳光,有支持就会有力量,有我们就会有希望。——牵挂你的人。下面是大家那字体不一、热情洋溢的签名。当时在单位办公室接到这份传真,很少在人前落泪的我被感动得失控,惹得在场的人陪着一起情不自禁。走出办公室,高天蓝蓝,云丝浅淡,和风缓缓,阳光暖暖。有挚亲挚爱的人挚诚挚切的牵挂,心空开始变暖。是的,牵挂是暖!

  去年的七月,先后两次走上手术台,生与死的感悟,绝望与希望的煎熬。所以,好久没有登录大学班级校友录,打开后那么多给我的留言:

  晓阳同学为何不现踪迹两月。不闻弦歌怎知雅意,不出妙笔难见百花。晓阳,你默默的采撷、静静的神思,我无时不念,无时不盼。

  阳子:原来你有病了,班级里缺少你,变的冷冷清清,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咱班不缺医生。有我们钱更不成问题,祝早日康复。

  晓阳:没想到这段时间没在这里见到你,竟然是因为你身体不适!找不到更好的话语来安慰你,只愿能时常在这里见到你!牵挂一直在!祝福一直在!

  我一字一句用心去读,一笔一笔用情回复。兄弟姐妹,真的谢谢!有人牵挂,有人记起,也许就是坚强的理由和生存的意义了,也正是生命最不忍的离和弃。是我温暖的源泉,是我幸福的支柱。谢谢!真诚地祝福我的同学平安!健康!

  我静静地珍藏起这些牵挂,这些温暖,再转换成热量和动力。用乐观,幽默,坚韧,不服输的姿态去生存。常常有人奇怪地问:一年两年还可以坚持,十几年如一日,还能这样心宽体胖,劲儿劲儿的人真是不多了。父亲常常这样赞赏疼爱地回答:老百姓管这叫没心没肺,文词可是管这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也有没劲儿的时候,更有撑不开的日子。这时也很渴望能依靠那疼我爱我牵挂我包容我的知心朋友的肩膀,痛痛快快地哭一场,然后站起身,把一切艰难困苦遗忘,擦干泪,去迎接明天的曙光。

  五 知己的牵挂

  一晚在QQ里用音频与最信赖的知心好友倾诉心灵苦旅,那些虽然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的往事,但是回想起那燃烧的经过时,却依旧有刻骨铭心的疼痛。正聊着,屏幕上发过来一段真挚的鼓励,那流畅而富有哲理的字句,那才华横溢的文笔,虽然用的是我同学的口吻:你是咱班的才女,你的坚韧,你的努力,再加上我们的牵挂、我们的祝福,成功,幸福就在不远处,让坎坷与磨难成为心灵的洗礼。我知道那一定出自她那睿智通达、重义重友、多才多艺的丈夫之手。这些年来我过得好过得不好,无论失落还是如意,一直有他和妻子一道的关注、支持、资助、鼓励和牵挂,而我却很少在他们面前道一声谢谢,觉得谢谢对他们而言,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我复制了这段真诚贵重的鼓舞,粘贴进永久的记忆宝库。让它时时鞭策我,漫漫人生路,有风有雨时,我会把它变成伞;暗淡时,我会把它燃成灯;寒冷时,我会把它化做暖,化成幸福的理由,化成永远。

  感恩着牵挂,幸福着牵挂。

生命里的那些争
昨天,意外接到大学时的同寝室好友光的电话。感动与惊讶,欣喜与眼泪,陌生与亲近,天涯与咫尺,瞬间交织在一起。穿越了挥手别后的风霜雪雨。 

  交谈中情不自禁地提及和光分配到一个城市的倩,那个锋芒必露、精于心计,事事皆争的同寝室友。光不屑一顾的回答中,又似乎夹杂了几许幸灾乐祸的语气:她呀,那个争强好胜的劲头比上学时更进步了,和一位贤妻良母公平竞争老公,还真争来了。可是,儿子不到周岁,丈夫就跑到前妻那里带罪立功去了。进修时争着用患者的公费开美容药品,被提前开除学习资格。如今,又因为争当科主任与同事积怨至深,发展到大打出手,被停职反省三个月。。。。。。 

  挂断电话的夜晚,我无法入眠。叹惜倩的境遇,同时记忆中,那些风干的往事又开始鲜活。 

  入学第一天,经过高考的严格拣选的我们,虽然性格各异,却都充满着青春的朝气,自我介绍后,系主任提出了选举干部的方案,并且极力推荐一位来自贫困农村的同学,那个自强不息、多才多艺的农民女儿。我们的倩第一个上台,慷慨陈词:农村人素质教育落后,再说,即使多才多艺。也不见得有组织、有领导能力。倩可是生在军官与大学生结合的优秀家庭,长在大城市全面发展的文化土壤里。 

  在以后的一周时间里,倩花了大价钱(相当那个农民女儿三个月的伙食费),买了许多礼物、小食品,进行有奖有偿的拉票演说。而这个时间,那个农民女儿却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图书馆。 

  倩顺理成章地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兼文艺委员,然而,她大讲特讲乐谱,却唱不出一首正调的歌;大展特展跳舞交际的绝活,却没有一门功课拿优;大谈特谈古今中外名著,却写不出一篇优质的讲演稿。于是,常常以团支部的名誉指派农村同学写,但是绝对不同意她上台比赛,理由是她衣着太土,登不了大雅之堂。

  农村人总是尽心尽力,认认真真地做着分派的一切。我们的倩穿着光鲜时尚,一口的港台明星腔调,拿着农村同学的文稿,去参加全校大规模演讲比赛。刚刚开始就被“喝彩”下台,很土的农村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救场,穿着很土的衣服,从容镇定地走上台,用很坦城的语调,讲述着真挚热烈的情怀,听得那些或洋或土的学生掌声雷动。后来,那个默默无闻的农村人,不断赢得这样的掌声。没学过乐谱,不会跳舞的她,一曲纯切、高亢、感人肺腑的歌伴舞,在就读的这座城市引起不小的反响。基础文化教育欠缺的她,不断有文章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于是,我们的倩用放大镜搜,寻罗列了农村人的太多缺点垫脚,可是人气指数却越垫越低。最后,竟然因为与一个在逃犯处朋友,并领进我们的寝室,被嫌疑窝藏罪,被免除那些争来的职务,开除留校查看。毕业后随着那份带着污点的档案,最终没能留到那个已经运作好的大城市。 

  那个农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