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学斌高瞻远瞩,居安思危。面对激烈残酷的竞争,他一边争分夺秒,狠抓腐竹、地瓜粉条的质量和产量;一边重整旗鼓,再上生产粉丝的项目。当然,这一次重新上马生产粉丝,他们不但将“光明”牌改名叫“浪花”牌,而且还放弃了以玉米代替传统的绿豆原料的做法。绿豆原料成本高,高就高吧。绿豆终究也不是金豆,粉丝也变不成银丝,祖宗留下的传统,也许就有其中的道理呢!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3)
不过,祖宗那传统的漏粉条和做粉丝很难提高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还得使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大生产。为了首先以数量抢占市场,宫学斌下决心首开先河,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派出高小时最相好的同学张治国以及早已储备下的人才宫建民,一起率人赴北京郊区清河县,学习机械制作和改装。
临行前,宫学斌拉着宫建民的手再三嘱咐:“我说爷们儿呀!一笔写不出两个‘宫’来,咱可是同祖同宗的。人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费心费力把你从修配厂调过来,就是为了今天。你可得掂量出自己的分量,下狠劲儿把技术给我学会了、学精了呀!”
宫建民是东祝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宫桐升的儿子,论辈分他称宫学斌三叔。高小一毕业,就在生产小队当会计,年年决分前,叔侄俩常在一起拢账。按惯例总是宫建民唱账本,宫学斌打算盘。有时兴致来了,唱的黄鹂哨春似的,一口气吐出五六组数字;打的不慌不忙,食指与中指间夹支蘸水笔,那算珠拨得爆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清脆悦耳。
宫建民做人本分,扎实不张狂,心灵手巧,1976年调到公社修配厂以来,车、刨、钻、焊,样样拿得起,玩得转,深得宫学斌喜欢。去年年初,他趁修配厂经营不善,一次就把包括宫建民在内的四个技术骨干挖过来,为窑场的发展壮大再辟蹊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人有远虑,才无近忧。这不,实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粉条粉丝,已经箭在弦上,宫建民便恰好被派上了用场。
有道是按倒葫芦起来瓢,改革的春风催生出许多新鲜的事物,同时也对旧的经营方式形成了严重危机。过去窑场生产的砖瓦一直是求大于供,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如今却恰恰相反,因为在严冬过后的第一个季节里,村办和镇办窑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你烧窑,我烧窑,大家都烧窑。莱阳境内原有窑场五六个,一下子竟变成了五六十。这一来,人们买砖买瓦不但不用走后门了,就是送货到门还要挑肥拣瘦呢!
销售问题成了窑场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宫学斌凡事最讲轻重缓急,要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端,必须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他当机立断,首先以这种精神调整充实了营销队伍,破格提拔物资保管员姜栓利为副厂长,专门分管这项工作,并把一句丑话撂在头里:“咱可说好了,老伙计!生产我抓,销售你管,你踩了我的脚后跟踢我屁股,我踩了你的脚后跟也绝不客气!”
这以后,常常听得见身后宫学斌那咚咚的脚步声,营销厂长姜栓利使出浑身的招数,一面不断巩固烟台建筑公司莱阳第二工区和莱阳住宅建筑公司等老客户;一面当孙子,登门入室,费尽心机地开发扩大新客户。莱阳建筑公司四队有个姓张的材料员,姜栓利骑自行车到建筑工地找他四五次,次次都碰钉子,说破天也不用他们窑场的砖瓦。有一天,姜栓利到姜疃老家找他,无意中听他老婆说,家里养的两头肥猪没饲料了,便跑回窑场,东挪西凑地买了一车地瓜叶和碎玉米送去,终于通过走妇人路线,才感动上帝,接受了供货。
零零星星小单位,小批量的用砖用瓦,姜栓利率领他的营销队伍攻城掠地,无坚不摧。但对一些大单位,有时他们出马就显得重量级不够。每逢遇到这种情况,宫学斌该出手时就出手,常常亲自上门推销。不过,精###黠的宫学斌会利用社会上朋友的资源,开山挖矿,不显山不露水地就把事办圆满了。
现在的莱阳26军政治部第一干休所所长王国庆,老家是当地穴房村的,早在1978年他就和宫学斌称兄道弟了,关系十分密切。那还是王国庆在文登143医院当干事分管干休所基建期间,因为县窑场砖瓦脱销,他拿着城管局黄毅高副局长的亲笔信,几次上门拉砖拉瓦都空手而归。盖楼的地基已经挖好了,连脚手架也扎起来了,就等买米下锅了,王国庆于无奈之中去窑场求助宫学斌。
“解放军用砖用瓦,头拱地也得供应上!”宫学斌满口许诺,“6011部队李文忠在我们窑场驻地支过农,一为解放军增光,二为英雄争气,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4)
那几年煤炭紧张,也是因为制瓦烧瓦周期长,出得少的原因,所以窑场有规定,只有买够一定数额的砖,才能配给相应数量的瓦。但干休所盖的是别墅式小楼房,用砖和瓦的比例难能符合窑场规定。宫学斌说:“这规定,那规定,对解放军一切都不定,用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全部满足供应。”
宫学斌的激情慷慨,令王国庆感动不已。他通过部队计划下拨煤炭的指标,一次就调来满满两火车皮送给窑场,把个宫学斌乐得半天合不拢嘴。不仅加班加点,按时限刻地满足了干休所用砖用瓦的需求量,而且在质量上也没有半点儿差池。有一次,王国庆和基建班子的头头到窑场抽查,宫学斌用两块砖支起一片瓦来,上去一个人,跳了两个高,硬是没踩断了。
朋友既是相互间的信任和支持,又是某种意义上的责任心。改革开放以后,窑场的砖瓦生产供大于求的时候,王国庆完成干休所的基建任务,被调到莱阳145医院任教导员。听说医院要盖手术大楼,宫学斌便找到他,拐弯抹角地道出眼下砖瓦销售的难处。王国庆二话没说,当即找到营房助理员王振友,两人费了好多口舌,终于说服院方领导,整栋大楼的砖瓦供应,全归宫学斌的窑场。
宫学斌朋友资源的矿藏品位很高。转过年来,王国庆又被调到济南军区后勤部第二干休所,专门负责筹建工作。抓住能为朋友帮忙尽力的机遇,他更是当仁不让。由此,第二干休所一栋栋楼房,包括砌围墙,建小棚,甚至垒花池,那一砖一瓦,又都出自他宫学斌的窑场呢!
有人说,朋友在社会上是一种资本,应该注意珍惜和节约,不应该漠视和浪费。曾有好几次,宫学斌到医院办完事正赶上吃饭时候,王国庆连拖带拉地把他叫到自己家里,让家属炒菜喝酒。一盘辣炒小鸡,一碟油炸刀鱼,鸡头鱼头的,宫学斌总是先伸筷子抢着吃。王国庆硬是不让,宫学斌就撒谎说:“老弟呀,鸡头鱼头有嚼头,你三哥脾气怪,就好这一口哩!”以至时间长了,他们夫妇还真认为这是他的嗜好呢!所以每次留宫学斌家里吃饭,两个人都争着往他碗里夹鸡头和鱼头。
还有人说,朋友是自身的一种财富,但财富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更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就像一盏油灯,只拨弄灯捻照亮自己,不注意加油是不会亮得持久的。一天,宫学斌和卸任了工交办主任、已经承包镇办钢窗厂的宋乃红到城里办事。临近中午饭时,迎面碰到饮食公司经理刘国清,以及莱阳住宅公司书记张树林,他便按多年形成的老做法,邀他们到距饭店不远的王晓东家吃饭。王晓东何许人也?正是张树林的搭档、莱阳住宅公司尚无经理之下的主持工作的副经理呢。
改革开放之初,县城的宾馆饭店还很少,所谓的雅间也不多,大家嫌在大厅里吵闹得慌,有时同事或朋友相聚,都习惯在家里设宴款待。因此,面对四位熟人的蓦然闯进,王晓东并不感到惊奇,他边吩咐老婆沏茶倒水,边挽起袖子亲自下厨。宫学斌也闪身溜进来,把不知什么时候在饭店买来大包小包的猪头肉、炸小鱼、煮大虾等等现成的菜肴,帮他摆好盘,装成碟,再一一端出上到桌来。
这天中午喝的酒,自然还是宫学斌买来的莱阳老白干。大概一次次让人家掏腰包,被视为做东的王晓东实在不过意,他声称老白干不好喝,硬是拿出自家珍藏的广州产的稻米曲来让大家喝。席间,宫学斌见王晓东三四岁的儿子王睿,绕着酒桌转来转去,便从盘里夹个大虾往他手里塞,懂事的小家伙拿眼瞅着爸爸,一双小手直摆,连说:“俺不要,俺不爱吃!”
宫学斌心头一热,埋怨王晓东管教太严,孩子连个大虾都不敢吃。正当王晓东支支吾吾强辩时,大家发现王睿已在厨房大口小口地偷吃,都忍不住笑起来。笑过了,吃罢了,宫学斌瞅个空子到饭店买来一斤大虾,独自悄悄交给孩子。这并非通过孩子讨好大人。他认为,朋友之间,你来我往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值得去做,而且要诚心诚意,专心地去做。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朋友。
这次小聚,宫学斌直言相告了窖场营销的困难,王晓东也真是个仗义之人,打这以后,莱阳住宅公司每年60万块砖的需求量,不用窑场上门推销,谁也别想揽过去。其实,住宅公司坚持全部用宫学斌窑场的砖,并非一顿饭和一斤虾的事情。早在前几年砖瓦紧俏时,王晓东每次求购,宫学斌从未驳过他的面子。有时实在太紧张,但只要张张口,最起码也批给1万块砖。这个情明摆着,有来无往非礼也,他王晓东知恩图报,不会做也不能做过河拆桥的事儿。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5)
不过,一旦发现砖瓦质量存在问题,就是再硬再铁的关系,也另当别论。烟建二工区主任胡乃国与宫学斌平素关系最好,我用砖你供砖,来来往往,都像亲戚一样走动了。但是,在工区承建莱阳肉联厂的时候,材料员盖文贤发现窑场送来的20万块砖,有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