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样学样,夏启的几个儿子也是享受主义派,为了能够跟父亲一样潇洒,夏启还没死,就争夺起王位来。
其中争得最凶的是他的大儿子太康和小儿子武观。
太康这人没什么能耐,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听话,对自己的父亲十分孝顺。加上是长子,所以夏启把他立为太子,做他的继承人。
武观这人却是个厉害角色,能带兵打仗,还拥有一批自己的亲信,在朝中任职。武观不满父王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大哥,总觉得自己不管是才能还是声望,都要比太康高出许多,只有自己才有这个资格当这个帝王。
于是他命令自己的亲信在朝中散布谣言,说太康等不及了,准备发动政变,夺取王位。
夏启虽然沉迷酒色,但头脑还是清醒的,他派人调查,得知是武观恶意中伤自己的哥哥,非常气愤,就把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一带,任那里的地方行政官。
但武观不知思改,对王位仍然是虎视眈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利用各种关系,招兵买马,秘密组建自己的军队。
这一些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秘密进行,瞒过了朝廷所有人的眼睛。军队不断扩大,用了一年时间,创建了一支三千人的强壮军队。
武观看时机成熟,在帝启八年,公然起兵,反叛朝廷。
武观确实是个打仗的料,带着军队,连续攻破了好几个城池,逼近夏朝首都安邑,军队也从三千人发展到六千人。
武观得意洋洋,做梦都梦见自己坐在帝王的宝座上,下面跪着文武百官,身边美女如云。
确实,武观是完全有能力攻下夏都安邑的,凭他的指挥能力,凭他的军事策略。
但武观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将给他致命一击,让他的美梦彻底破灭,这个人就是百战百胜的彭伯寿。
武观即将攻打安邑,夏启正在床上抱着好几个歌姬寻欢,听到这个消息,连衣服都穿不整齐,就赶忙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彭伯寿不慌不忙站出来说,请大王给我5千兵力,我帮你教训他。
夏启笑了,他对彭伯寿绝对放一百个心,彭伯寿前脚刚走,夏启后脚就跑回自己的床上,继续和他的那帮歌姬鬼混了。
彭伯寿这个人打仗有个特点,就是他总是冲在最前头,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冲,一对十,一对二十都不成问题。
有这样的猛将,后面的士兵也就不怕牺牲,拼命冲杀了。
武观的军队哪里抵挡得住这样猛烈的冲击,逃得逃,死的死,两军交战不过一天,武观明显处于劣势。
武观骑着马在后面指挥,看着前面自己的部队一排一排的倒下,心里很懊恼,怎么这么倒霉,偏偏遇到这么厉害的对手,看来帝王是做不成了,自己的小命恐怕也难保了。
不过,武观也不是怕死之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退后两个字,一直战到没有一兵一卒,被彭伯寿活捉才宣告战争的结束。
彭伯寿押着武观到王宫见夏启,武观心想这次肯定完蛋了,父王一定会处死自己,死就死吧,自己好歹是条汉子。
但没想到的是,夏启只是臭骂了他一顿,就把他放了,好歹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下不了手啊。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武观虽然不死,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但被革了职,贬为平民,还处处受到太康手下的监视,失去了自由,不久就忧郁而死,
第二年,夏启因荒淫过度,也得病去世,葬于安邑附近。
回顾夏启一生,从早年武力夺权,威震四方,到晚期腐败堕落,酒色伤身。在位仅仅九年,令人惋惜。
第三节 太康失国
一,太康
启死后,太康继位,并把国都迁到斟寻(今河南偃师市)。
太康这人,好的不学,贪图享乐这一点,像足他老爸,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玩。
各人有各人的玩法,他老爸钟情于歌舞多点,而他,对打猎却情有独钟。
每次出去打猎,就像一次远征,后面跟着一大批人,后勤部队,奴婢下人,军队卫士,足有几千人之多。
自从他的弟弟武观起兵叛乱以后,太康对自己的生命尤其重视,单单保卫他人生安全的卫士就有一百多人。
可是,保卫得了他的人,却保卫不了他的国家,这个败家子,断送了他爷爷和爸爸辛苦打拼而来的江山。
太康玩物丧志,一门心思用在怎么玩上,对国家的治理,却是莫不关心,每次上朝,都是应付了事。久而久之,那些臣官和首领都不来朝见了。
当时的国家体制,是部落联盟制,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政权,部落内部的事,基本上都可以由部落首领一人作主,夏朝的国王只负责收税和调配好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就好了。
所以,那时候的国王是最清闲的。
可问题是,作为一国之主,只知道玩,不理国事,那些部落首领怎么会服从你呢?
于是,那些首领们只在夏朝挂个名,按时交纳税粮,基本上,都不再听从太康的指挥了,这正是太康失国的最主要原因。
太康一味贪玩,他的亲信们不止一次劝告太康,要以国事为重,可太康他想,父王在位时,还不是一样贪玩,什么事都没有。
他犯了一个跟他弟弟武观一样的错误,那就是忘记了一个人,那就是彭伯寿。夏启可以安心游玩,是因为有彭伯寿在,可太康不同,太康在位时,彭伯寿已经病逝。
正当太康过着神仙一般潇洒的日子时,有那么一双贼眼,死死盯着太康的帝王宝座看,这双眼睛,来自东夷族有穷氏部落(今山东省德州市)的首领后羿。
二,后羿
后羿,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是继彭伯寿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其人不但勇猛无比,力大如神,还射得一手好箭,其准确率是百发百中,假若来到现在,奥运会的射箭冠军非他莫属。
他的箭不但用来对付敌人,还来对付自己的士兵,要是哪个人在战场上敢贪生怕死的话,后羿就“送”给他一支箭,并把他直接送入阎罗地府。
所以他的士兵都很惧怕他,打仗的时候,没有人敢贪生怕死的。
东夷族本来就已经很强大,前面有过描述,彭伯寿要夏启消灭这个部族,不然后患无穷。夏启假装仁慈,没有答应。彭伯寿的预言很快就要实现。
如今,东夷族在后羿的带领下,就更加强大。几年功夫,就成了最强大的部落。
后羿的父亲本是东夷族的将领,在伯益发动对夏启的战争中阵亡,所以,后羿当上首领后,就想方设法要灭了夏朝,取而代之。
为了这一天,后羿没少费功夫,他亲自训练士兵,他的脾气很暴躁,谁要是不听他的命令,就立刻处死谁。
周边的部落对他也是敬让三分,不敢跟他正面冲突。这让他更有自信,谋反的脚步越来越近。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三,太康失国
太康这个人,没其他能耐,打猎的本事,却是天下第一。其打猎时,还讲究排场,出行时,必须要文武官员陪同,卫士保卫,加上家属亲戚,做饭的,运送粮食的,抗抗抬抬的,哪次出行,不是一两千人跟随?这还不算,要是出远门时,连军队都派上用场了,目的是保卫太康的人生安全。
几千人的队伍,由头排到尾,那可是足有几里长啊,这哪像打猎啊,打仗还差不多。
由于过度捕猎,夏都周围山头的动物基本灭绝,太康是越打越远,来回的时间也是越来越久,一次来回,少则十天八天,多则一两个月。
最远的一次,是到洛水南岸的洛南山区去,那里动物成群,但路途遥远,群山怀抱,路特别难走,太康不听劝阻,执意前行。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身处有穷氏部落的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喜形于色,他知道,太康这次出行,没有三个月是回不来的,三个月时间,足让他改变一切。
出发!前进!
随着后羿的一声令下,后羿的军队象一群群饿狼,扑向夏都斟寻。
此时的斟寻,兵力空虚,大部分主力都保护太康去了,剩下来守城的这点兵力,哪里是后羿大军的对手,还没开始进攻,守军就下来打开城门,举双手投降了。
这不能怪他们,不是他们懦弱,是他们不想做无意义的反抗。他们那时候没有手机,无法通知远在千里的夏军主力回来救援,就是有,等夏军主力回来时,已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到那时,来收尸都嫌慢了。
后羿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的攻进斟寻。斟寻城内,当即一片混乱,太康的三个弟弟趁着混乱,带着家眷,想从西门逃出,谁知西门早有后羿军队把守,全部被擒。
后羿攻进斟寻,却下令军士不准杀戮,并亲自为太康的三个弟弟解开绳绑。三位王爷都傻呆了,不知道后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其实,后羿是有后顾之忧的。
后羿这次能够这么顺利的攻进夏都,除了夏都兵力空虚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各路诸侯(部落首领)没有派兵前来援救,要是他们联合派兵来的话,就是有十个后羿,也恐难抵挡。
太康贪图享受,早已失去各路诸侯的支持,攻打夏都,他们必定不会来援救,这早是后羿意料中的事,可是后羿却没有把握,如果他杀了太康的家眷,取而代之,自称为王的话,这些诸侯不会来攻打自己。
因为夏朝的天下是大禹打下来的,而大禹治水,造福万民,是他们几代人崇拜的对象。
而自己平时少跟这些诸侯来往,关系一般,他们愿意臣服于自己吗?
带着这些疑问,他把这些诸侯召集到一块,说不日自己马上要登位称王了,问他们愿不愿意服从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