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不是还有流动资金吗?可以调用一部分,多少以你们财务部来决定吧,我批准一下就可以了。”郑启明又对小赵说:“召开一个全厂的大会,就是一个表彰会,在会上公开发工资,两次全部结清!”
大会如期举行,作为表彰大会,这次表彰全体职工,并且在大会上发工资,郑启明在大会上讲话:“职工朋友们!这次表彰会是表彰你们大家的,同时我及其主要领导也要在这里做检讨,检讨什么呢?检讨我们工作的失误,差点给厂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弥补了这个失误,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我们不会再有这样的损失了,最近我听到了一些不利的小道消息,前一段时间,我们的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次又出现对方因为倒闭而无法履行合同的问题,有些人有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散布这样的那样的小道消息是很不好的行为,是不利于厂内团结与生产积极性的保持的,这个问题必须杜绝,不能再让我听到。今天是表彰不是批评,所以不多说了,希望大家今后注意,不要再出现这类问题。下面,由赵副厂长给大家发这次和上次的工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好好工作,把我们的厂建设得更好!”
郑启明讲完话,就开始发工资了,应该说这是一个让人高兴的结局,不管经历了多少艰难,这个厂还在,人心还没有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厂会越办越好,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郑启明与赵副厂长一同参加了儿童玩具交易会,在交易会上郑启明意外地见到了久别的李长久部长,李长久部长与郑启明在交易会后来到了一家餐馆,在餐馆里,李长久说出了自己在郑启明走后的经历。原来在郑启明走后,公司发生了严重的人事变动,李长久充分利用了公司与同事对自己的信任,在公司人事变动中竞争上了总经理之职,进入了董事会。不久,公司运营出现严重困难,李长久以60%的股权控股并且成为该公司董事长,李长久成为董事长后,迅速组织了一批心腹成立了董事会,做出了以内贸为主,以外贸为辅的经营转型策略,几个月时间,使公司起死回生,李长久又做出了“全面推进国内销售,全面保持对外贸易”的“两全”策略,这样一来内贸外贸双管齐下,以内贸为主。郑启明正是在此时与李长久董事长见面的。郑启明也将自己返乡后如何创业,以及创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也和李长久谈了,李长久凭着多年上下级的关系加之他对于郑启明本来就十分看好,所以李长久同意帮助郑启明,他表示可以让郑启明有稳定的销路,郑启明对此十分感谢。
转眼,儿童玩具交易会即将结束了,郑启明与李长久董事长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供销合同,李长久说:“怎么样?这下心里踏实了吧?”郑启明说:“踏实了,我很感谢您的帮助,不仅咱们两家签订了合同,而且您还给我介绍了那么多朋友,关键是他们都与我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这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李长久说:“下面就看你的了,好好干吧!”郑启明以坚定的充满自信的目光看着李长久。
结局
后来郑启明的发展走上了正轨,到了年底,郑启明被评为“优秀乡镇企业家”、“创业明星”,郑启明的明天儿童玩具厂被评为“纳税先进企业”和“重合同守信誉企业”。
郑启明成功了。他的成功带动了大批失业人员走上了就业岗位,可以说郑启明是在此次“金融危机”当中涌现出的大量成功创业人员中的一员,郑启明以自己朴实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相信郑启明和他的明天儿童玩具厂一定会顺利度过此次“金融危机”,踏上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全文完)
我为什么创作《返乡人》?
《返乡人》这篇小说,我是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创作完成的。在有这个想法之前,我一直在阅读《半月谈》,这份杂志连续几期都在报道有关金融危机的事情,可以说是做了细致而深入的报道,我是一点都没少全部看过了,当时我因为感到资料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我有了想写点什么的想法,只是很朦胧,没有形成清晰的想法。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情了,我想应该写一篇小说,因为我觉得一篇千字的文章不能说明白我的想法,所以我决定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这时我已经有清晰的想法写一篇小说,当时因为很多农民工都因为金融危机而回到了家乡,新闻中也总是在报道,某某回乡创业再度辉煌的事情,所以我就决定写这样一篇小说。
小说的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事情本身不能说全是假的,有真实性在里面,因为我对于都市的生活很了解,在都市生活当中,我对于公司的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了解,而且中层或高层管理者的一些事情我也有了解,所以我以郑启明这样一个中层领导来展开故事。郑启明回到家乡的感受是我从外地回到北京时的感受的翻版,当时我就有一种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的体会,这是一个细节,可是这样一个细节要有生活才能这写出来,其实写作这件事情就是许多日常生活细节的积累与沉淀。
小说创作之前,有一个构思的过程,这是现在很多网络写手所忽视的,我们这些九十年代的文学爱好者,一直以来在创作上是很认真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是我的创作习惯,总是要构思然后是布局谋篇,我的这篇小说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也许在某个时候,我会将此小说修改然后再发表到新浪原创来,我很感谢新浪原创发表这篇不成熟的作品,我如果修改了,一定再发表在这里。
谢谢朋友们观看欣赏与点评。
作者
2010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