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太子,秦孝文王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不久就因贪欢过度而一命呜呼!异人终于登上了王位,即为秦庄襄王。华阳夫人为皇太后,赢政为太子,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嬴政即位为秦王。
赢政登上国君的宝座,仅十三岁。赵姬为太后,尊吕不韦为仲父,国事全部委任于他。赢政虽小,却有统治天下的野心和斗志,他知道吕不韦是他最大的障碍,而吕不韦也知道赢政非等闲之辈,两人都在暗暗的较量。但祸事最终出在赵姬身上,她年轻守寡,不甘寂寞,又与吕不韦有旧情,两人便秘密来往,吕不韦经常随意出入宫帏。但他也害怕赢政知道此事,像赵姬这样不知检点迟早会出事,自己不能不收敛一些。于是吕不为找到了一个名叫嫪毐的人,此人别的不会,只在房帏之事上能力异常,吕不韦把他献给太后。从此赵姬与嫪毐在后宫朝夕不分,不久就怀孕了。
太后寡居有孕,是何等耻辱的大事,为了不使赢政知道,她与嫪毐躲到距咸阳西北二十里处一座幽静而华丽的雍宫居住,并先后产下了两个男孩。日子一长,赢政也有所耳闻,但此时的赢政把精力正全部放在吞并六国的宏图伟略上,只好忍而不发。嫪毐在太后的作用下被封为长信侯。嫪毐封为长信侯以后,又得河西太原郡为毐国。他恣意享受着宫室车马衣服苑囿,过着优裕的王侯生活,他怎么能突然失去?于是,嫪毐先发制人,趁着风和日丽的四月嬴政宿雍城蕲年宫行冠礼,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秦皇嬴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两军战于咸阳。秦王下令:“凡有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宦官参战的也拜爵一级。”叛军数百人被杀死,嫪毐的军队大败,与死党仓皇逃亡。
秦皇令谕全国:“生擒嫪毐者赐钱百万,杀死嫪毐者赐钱五十万。”嫪毐及其死党被一网打尽,秦皇车裂嫪毐,灭其三族。嫪毐的死党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枭首,追随嫪毐的宾客舍人罪轻者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太后逐出咸阳,迁住城外的棫阳宫,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结果,有二十七个进谏大臣被残酷的处死,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后经众多朝臣以死劝谏,才与太后和好。
赢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顺势将吕不韦贬居蜀中。吕不韦接到旨意后,矛盾万分,若说出实情,秦王政生性暴戾高傲,自己难再活命,眼看自己费尽心机几十年的功绩宣告破产,吕不韦绝望之中饮鸩自尽。赵姬闻讯后,想到与他共度的几十年风雨,真是痛不欲生,三四年后抑郁而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时代领路人鲁隐公
鲁隐公这个人大家并不熟知,也没有过人之处。可是他掌权时有着在春秋战国时具有深远意义的两个特别之处。
第一处就是因为鲁国孔子的编年史《春秋》记事是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这一年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纪年,这一年恰逢鲁隐公元年,这是一点特别之处。因平王东迁建东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春秋开始年史学家一般都承认为公元前770年。
第二处就是由此掀起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纷争乱世。大家知道鲁国的创始人就是后世闻名辅佐侄子周成王的周公旦。周公不仅对社稷有功,而且是文化巨人,所谓的“周公制礼”就是讲他。因为周公的功劳和威信,成王特别嘉奖了一项权利,那就是鲁国可以祭天下,行周礼。鲁国虽然不大,却是保留着最完整也是最高规格的祖宗文化的礼仪之邦,这大概也是这片土地终能产生孔子这样的旷世奇才和鲁国史书能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前722年,鲁国太子(隐公之弟;即鲁桓公)年幼,隐公摄政,掌握着大权。而就在他身上发生了几件不寻常事,第一件就是周平王死而不奔丧事件,这自然是目中无君,有违礼法了。 第二件就是时令不分的“观鱼”事件。说的是隐公要在休渔季节的春天去看鱼。这本来是件小事,可是为什么却被大肆渲染呢?其原因主要就是在礼乐最完善的国家做了件无礼的事情。第三件就是主持了鲁国太子亲娘陵寝的落成典礼。太子亲娘又不是你自己的亲娘,本不该你来管,这就是典型的越礼,并跳了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六悄之舞。这样就让太子恨得牙根痒痒。公元前712年,太子趁他祭拜的时候暗杀了隐公。春秋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也就真正来临了。
杀婿逐主的弄臣祭足
郑庄公时的宠臣,富有胆略眼光的军事家,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手段。
庄公在位时,祭足经常参与大政的商议与命令的执行。在任为卿之前,祭足还曾任过封人一职,即镇守边疆的官员,并多次劝庄公防范叔段,后庄公还多次委任他担当缓和周郑关系的外交大使。
庄公共在位43年,在这一时期,郑国的国势最为强盛。公元前701年,庄公病重,采纳了祭足的建议立公子忽为新君,公子忽是嫡子,而且曾带兵伐戎救齐,战功显赫,继承君位可谓是实至名归。可是位子还没捂热,便被子突取而代之。子突是庄公另一夫人之子,由其后来的谥号“厉”便可知其人。庄公在临终前,知道子突很有能力,惧他犯上不服,便把他送到宋国。一方面是因为宋国是子突的娘家,另一方面是因为宋庄公曾在郑为质,郑对其有着恩泽。子突对子忽被立为君极为不满,便向宋国求助。宋庄公把祭足诱至宋国,威胁说“不立突,将死。”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与宋国结盟,立子突为君,使子忽被迫逃亡到卫国。子突依靠宋国的支持而登上君位,即厉公。但宋国的支持不是无条件的。宋国向其索取财物,厉公予之。为了进一步让祭足死心塌地地帮助厉公,宋国还要求祭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宋国雍氏之子雍纠,让雍纠到郑国做大夫。宋国变本加厉的大肆向其索取财物,致使“郑不堪命”,由此郑、宋两国间不断发生军事冲突,其中附近的几个诸侯国也参与了战争,有的帮郑国,有的帮宋国。经过这几次战争,郑国国力日趋下降。
郑厉公虽然回国即位,但大权仍然掌握在祭足手中,这令厉公十分不满,就与祭足的女婿雍纠密谋除掉祭足。但机密被祭足之女得知而告诉了祭足。祭足遂先下手为强,杀死了雍纠。郑厉公见形势不妙,狼狈出逃,祭足又把逃亡四年的子忽迎回郑国。不想此举又引发了一场内乱。原来,公子忽当太子的时候,郑庄公用高渠弥为卿,子忽劝阻未果。子忽即位后,高渠弥怕昭公杀掉他自己,干脆在昭公外出打猎时杀了昭公。事后祭足与高渠弥商议立子亶为君。但子亶也不走运,没几天便被齐襄公所杀。子亶之死,也与他不听祭足的劝告有关。齐襄公尚为公子的时候,常与子亶嬉戏斗殴,但打不过子亶,由此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鲁桓公十八年,齐襄公在首止会见诸侯。子亶欲赴会,祭足深知齐襄公的为人,怕他借机寻仇,就劝他不要去,但子亶认为齐国强大而厉公又居住在栎邑,如果不去,落了口实。齐必然率诸侯###于我,重新接纳厉公,这样的话还不如去呢。于是坚持要去,还要祭足和高渠弥同行。祭足称病不去。子亶去后,果然被齐襄公所杀,高渠弥也受到车裂的酷刑。子亶死后,祭足又立子仪为君,郑国局势得以稳定了十几年,后厉公又借助傅瑕复国,杀子仪。从公元前744年被郑庄公任为卿开始,直至其去世,祭足在郑国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时间竟长达62年。但到他去世的十二年间,史书上便没有了祭足的记载,也就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无法破解的谜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罪有应得的子都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
他不仅相貌生的奇美,还有着一身好武艺。因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子都到底有多么帅,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孟子说:“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说的很明白,天下没人不知道他是美男子,你要是不知道,只能说明你没长眼睛。可见在当时却是轰动一时。
隐公十一年的夏天,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老将军颍叔考和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叔考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叔考早已不见人影了。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到了秋天,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忌妒起来,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个跟斗摔了下来。这也是成语“暗箭伤人”的来历。子都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归国后,子都有破许大功,庄公嘉奖封赏了他,也许是心里有鬼,内心愧疚的原因,子都噩梦连连,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精神恍惚而死。
昆剧《公孙子都》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真实的一幕。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春秋第一相管仲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