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再翻开这期出版于2006年的《城市画报》专刊,上面的伟,碎长发、自信,身后高柜里的大堆CD一直是我羡慕的所在。轻叹,生活,果然是圆。你从何处出发,最终将找到,这只圆心的所在。
喜欢有目标的孩子,因为他们明确内心所想,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手中的玩具。而我,算不算他们中的一个呢?对于隔岸的花朵,我固然有想去采撷的冲动,但,想要洇渡彼岸,是凶是吉,无从辨别。那我反问,难道,隔水远观,就是良策?
古时,人们为了庆祝节日、表诉心声,总会将“天空”当成创作的宣纸。不论是花火腾空,还是风筝翱翔,无垠的苍穹寄托了人们对于未知的憧憬与夙愿。面对感情的聚散,是否又能坦然开场,安然谢幕呢?有太多人,为情伤,为爱断肠;有太多篇章,化悲伤,自思量。我们总是在伤口前提醒过去,又总在期待中忘了旧伤。是越战越勇,还是愈挫愈卑,失却了最初的方向?
英国一位男童,名作里斯。年仅8岁罹患白血病。当病入膏肓之际,他提出临终要求:想与自己暗恋的女孩艾琳娜举行“婚礼”。即便这个女孩在过往时间里无数次拒绝过里斯,但此次“临终婚礼”,懂事的艾琳娜一口答应。7月,盛夏。一场8岁孩童间的婚礼隆重举行。从红毯、誓言,再到交换戒指,彼此拥抱……所有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圆满。
里斯结婚那天,他很满足。微笑一直是他唯一的定格。就在这场“婚礼”的次日清晨,里斯安静离开人世。是悲是喜,我们无从评说。至少里斯,这个年仅8岁的新郎,尝到了很多人一辈子无法获得的幸福与甘甜。倘若结局是这般温暖,花火般的温情还是得到了彰显。
远观上海外滩的花火,璀璨、斑斓、而后瞬灭。爱情的下场,也是如此?面对曾经,是该掩面啜泣,还是微笑始终,关键在于内心的决断。散了的,不再求;断了的,不再连。即使寻找借口变为“宅男”、“宅女”,也只是自身内化的表象而已。一间斗室,锁不住满心的嘈杂怨尤,一杯淡茶,冲不完满脑的旧愁陈恋,一盏枕灯,驱不散满心的阴霾雨雾。既然无法拔除情感“劣根”,那就索性在本真的土壤上播下自心的种子,待到春至锦绣来,隔岸花火自荏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爱情,是一种疏离的寂寞
电话那头,D的一句“HI;RAY。。。”,也便开始了这段跨洋的通话。
时间,悄然。而聊天的内容,也是时断时续。毕竟隔了12个小时的时差,毕竟隔了27年的生活差异,这段对话,显得有些仓促、有些被动。
D是一位不错的讲述者,所以,大多时间,都是D在讲,而我,静听。
每个人都喜欢回忆过去,我告诉D,过往时间里的那个RAY,艰涩、离群,甚至在不得已时,才会将那份面具戴地更深。怕失去爱,每个人。连D也是如此。
D曾在聊天时回忆过自己3年前的爱情。一位法国的恋人,一段忘情的追逐。最后,落荒而逃。在我的印象中,美国人大多性情开放,对爱情拿得起,放得下。可D,果然不同。
在近一个月的交往中,D的言语里出现最多的,就是爱情的专注与坚持。也许,越是得不到,对爱的渴求,才会与日俱增。
假如去爱,我们将会失去什么?如果去爱,我们又将收获什么?面临爱情的选择题,每个人,都有踌躇。
当时光横亘面前,我们只能彼此相望。“得到,就是最好的结局?”我一直会问。若即若离的爱情关系,会否,更加稳固?
我是一个越发独立的人,对于情感,始终没有纠葛太多。好友艾柯,每次在MSN遇见我,会称呼到:“会纠结的小孩,你好。”
是的。所谓纠结,就是有些作“茧”自缚。捆绑在身的,正是内心的思绪与烦忧。
相信自己不会总陷入抑郁的漩涡。因为“抑郁”,是片沼泽。每当困入稀泥边缘,我便自发退后,再而静观。情感,对于逐渐成熟的人来说,不再是感官游戏,更不是一时满足。懂得抽离,于爱情的纷繁森林,我们才不会迷失;懂得寂寞,于情感的兵荒马乱,我们才有守有回。
爱情,是一种疏离的寂寞。虽然清冷,但能清醒;虽然略苦,但可解惑。即便“坏孩子的天空”下,我们仍能游走,而冲淡后的爱情,彼此才能醒悟更多。
电话这头,我,仍在细听。细听着来自纽约州的问候,细听着,来自差异缝隙间的疏离与寂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回首又见他
一直相信,感情,如树。枝桠的展伸,曼妙婀娜,叶片的色泽,光影印刻。
时间里,你可以忘记很多人,但在生活的轨道上,你一定会遇见更多的人。
那天,在《艺术人生》,歌者齐豫在选择歌曲阐述成长时,选择了早年《橄榄树》专辑中的《答案》来唱:
“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样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
关系,如此巧妙。来的,散的,都是未知。
渐渐,我学会了隔着时光去审读感情,还有其他。回首时,他或她,已经面目模糊,音容笑貌,仿佛如昨。岁月残忍,将容颜更迭。而感情,仿若更是为了纪念。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仍旧时不时惦念起初步二零年华时所经历的情感。
那时,爱情浓烈,引吭当歌。在燃烧自己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心,是最该关照的所在。
爱,淡却后,再多的应诺,都是讽刺。情,冷冰后,再多的行为,多是敷衍。
T说:“我爱你,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在一起。”那刻,我不明白。像个孩子般,责问自己为何不挽留?今天,当我再次翻出那时电话,并再三拨打时,发觉,已经停机。
是的,爱情,需要不断续费,如果不再留恋,停机的下场,在所难免。再看早年的一部电影《海南鸡饭》,张艾嘉主演的一部小成本作品。其间一句台词,印象深刻:“生活第一,其他靠后”。洒脱点的说法是“生活精彩度最重要,爱情有没有,看缘分吧。”
很羡慕能看开的人。而我,作为局中人,有时,未必透彻。
朋友小松回忆说:“我曾经暗恋过一个女孩,因为知道永远不能和她在一起,所以,我只能深埋这份情感,然后退而求其次,接受另一份主动的感情。”他补充说:“因为最爱的,我今生,是得不到了,如果另一个女孩,真心实意,我会选择和她终老。”
听后,在想,爱情的前面,真的能在年轻时,加上“最”字吗?2003年,我奋不顾身,为爱舍弃一切。那时的懵懂与兴奋,今天想来,确实是在当时当刻最天真的选择。如果换作今天将近而立的年纪,我一定会思忖再三,然后判断。
也许,正是因为那时为爱而生,才会延伸出2003年夏开始的上海生活。每每回忆那时夏季,内心的刺痛,仍在。
暂不想吧。因为斯人已不在。
夏天的味道,近了,就连节日,都会在炎热的煎熬中开始。换了短发,朋友说,很精神。因为不再有长发的困扰,因为不再想去打理卷发,所以,一切,从简了。
所教授的班级里,有位特殊的学生。她来自南昌昌北地区的一家寺院。十多岁剃度为尼,从广东到江西,潜心修佛,六根清净。每次上课时,我讲到世俗的笑话,她淡淡一笑,那刻,她仿若莲花,恬静绽放。我明白,世俗的金钱是非、情感纠葛,于一个佛家的弟子来说,都是世间凡尘事,一笑即了之。
课下,我对她说,空时,我打算来贵寺院参拜、静修。这份话语,我说的真诚。虽然知道眼下行政事务繁琐,但内心中的杂念丛草,萦绕乱心。素心,素颜,我长久的心相。即便暂且被世俗埋盖,但那份赤诚,不会泯灭。
我承认,会爱上一个人,一定会。届时,那份爱,该如何安放?自心在说,感情,会来,关键在于,你的诉求。
回首又见他,转身已错过。留恋曾经的爱,是因为它的伤,它的真。放弃曾经的爱,是因为它的痛,它的傻。不要再笑那份痴吧,纵有万般情缘,也需时间渗透。
很爱的日本歌手一青窈,有了新专辑《KEY》。熟悉的曲风,迎面浸湿。一青窈也曾因感情问题被人误解,被外界质疑。但她浑然自我,只求无愧。
在想,爱情,可以回首。即便看到了他,透过时光,我们也要说声,这份爱,也许只是“看上去很美”吧。未吻的唇,总觉得,最遗憾;未得的爱,总以为,最伤心;未结的果,总判定,最落寞。
是吗?。。。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