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想念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错过了,想念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用“刨析法”拆分“生活”,只有“生生不息”,才能“活出潇洒”。现今的我们,有太多人不懂得洒脱之道。遇见难事,首先求助他人。即使内心已有答案,但还是在第三方嘴里拿到结果时,才叫安心。这样的心态,换个角度,就是不自信。如同小时候,父母让孩童在客人面前展示诗词背诵、外秀多般才艺一样,东方的孩子扭捏一番,然后就范;而西方的孩子大多先赧然一笑,而后认真出场。到底是环境使然,还是我们内心始终无法坦率解开自找的“死结”?

  不喜欢纸上谈兵的理论,就如同憎恶虚假的行为一样。生活需求的,是内心的坦然与真实。那些貌似经验颇丰的人,其内心,也是屡有悸然的触动。因而,生活里的杂乱头绪,更需要内在目标的坚挺明晰。

  参加校园交流会,多数大学生都需要一些“过来人”开坛解惑。布道不是经验者最该首选的方式,而实例解析更能直观地让青年人知晓“思考”的广博与专深。“考研还是工作”、“工作还是出国”、“先出国还是先工作”。。。。。。每次遭遇类似疑问,我总先问,你的生活出发点,是什么?

  是呵,有了出发点,你的理想才有所依凭;有了出发地,你的情感才能有所回归。都市的人们不是收获的比较少,而是在乎的比较多。因了这些缘由,纸上谈兵的人们终究还是要先把自个儿的道路走稳了再说,毕竟,每个人的快乐与忧愁仍是个体而各异的特例。只靠几本书就能蜕变为“达人”的梦想,在现实里,是有些不实际的。而诸如挫折、伤口、血泪、后悔、困惑、踯躅。。。当这些百味夹杂的原素混裹在一起时,成长的味觉,才能发达,心灵的触角,才能延伸。

  跑去书店,发觉成功学、炒股、工作管理类的书籍尤为好卖。读者的追捧是因为他们缺乏榜样,读者的热情是因为他们没有方向。但是,榜样缺失也好,方向迷惑也罢,最根结的东西,仍旧是内心的出发点。这个点,是一个疑问句:“你,到底想要什么?”

  很反感年轻人到处抱怨“生活无聊”,特别是未毕业的大学生。记得在我还是他们族群中的一员时,生活的行事历上不舍得留任何一页空白给青春。社会实践中的碰壁与辛酸使我在未步入双十年华时,就脱离了校园的浮躁与失衡,转而,去用现实告知自己,什么才是我能拥有的。

  只有先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你才明白自己终究能够去做什么。对生活责任的缺乏担当,对工作意义的本身迷惑,对爱情真伪的难分难辩,对金钱利益的锱铢计较……这串无限蔓延的排比句,足以罗列出部分“85后”甚至“90后”的集体缺失。

  刚迈入生活,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相应“规则”。这份“规则”当然不是所谓“潜规则”。只有知晓了规矩,你才能豁解什么是工作的“方圆”。有人曾问:“到底是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我认为,如果以工作的智慧点亮生活,用生活的情趣柔化工作,且二者各取其利、融会贯通的话,这就能抵达互促互进的调和状态。

  纸上谈兵的弊端,就在于它的假象性和不确定性。你选择一个人,若只是因为一本书、一段话,那你爱的,并不是爱情本身;你选定一份工作,如只是因为一座城、一张脸,那你爱的,并不是工作本身。剥离了本真的时候,也是我们疏远生活的时候。兵法,必依赖实践,纸张,只归于文具。那生活的真知,最终源自于时间的沉淀与堆积。

掌中时光 无需雕刻
记得很早前,有家酒吧,唤作“雕刻时光”。很有诗意,但也足够刻意。

  将时光擒获,然后肆意雕刻,这份处心与积虑,显得不那么讨人欢喜。忙碌一日,杂事缠绕,临到暮夜,才发觉,匆匆时间弹跳而过。每次想到“人生苦短”,就会自省浪费的光阴。一寸一毫,都是自己的寿命。

  中学时代,总会懊恼丢掷的大段时间。与人闲聊、琐事乱心、他人碎语、家庭杂事……侵占的时光,就是僵化的记忆。无所斩获,毁了方寸。大学时代,坚信青春的力量,因而朝夕计划,步步计算。

  其实,盘算久了,你会发觉,用于计划的时间比执行的辰光还多。用食指挑拣下掌中的剩余,一日又过,而内心却存惴惴。长者说:“芮,你应该学会成熟。”我记取了,然后思忖“成熟”的界定。很多时候,我认为,成熟的外装就是厚重感,而它的内核,是智慧内化的自然外显。阅历多了,当然可以多些借鉴。但,那些过往阅历果然能让人更加明理?

  一个女子,在爱情里不断跌跤,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倘若心智不熟,仍会搭上棺材本的代价。当下流行说人“宅男宅女”,是否一个人能守住家,他的心就能锁在房里?宅中的日子,是平淡与富足并重的。只有淡然的悠闲时光铺平整个房间,这富足的心灵花园才可姹紫嫣红开遍。

  经营一段感情,苦心的是“付出者”,烦累的是“授予者”。雕刻一段时光,劳神的是“操刀者”,迷惑的是“旁观者”。掌中的时光,只需珍惜,无需雕刻。当我们拎刀向前,贪心盘算时,那段时光已经从指缝间,悄然逃走了。

  傍晚进餐,一位长者送我一块新疆的玉石配件,名作“平安扣”。记得当年香港作家李碧华的《胭脂扣》里,就是用“配扣”挂件见证了跨界的爱恋。而今的“平安扣”,用璞玉相扣,圆润晶透,不含雕琢的环饰,让人心生喜欢。谢过后,有些郑重地佩挂胸口,仿若一份坚守,一种信赖。一直相信,玉石是有灵性的。那份灵光,积累于时间的微毫,那份性情,诱发于生活的微端。璞玉无需雕琢,性情记挂于此;时光不用雕琢,“走过”即是“心过”。

  夏季的天气,阴阳相叠。时而高温闷炉,时而倾泻暴雨。一湿一干,一高一落。时间,在指尖消融,性情,在眉间软贴。不必去刻意生活的表情,因为每份付出,都有自己坚持的理由。即便偶有后悔,但那份情绪,也是成长的必须。

  摊开手掌,纹路清晰,时光轨迹,不落余痕。斧凿之后,内心总有浮躁。工匠之活,忌躁避浅,那时间呢,更是如此。下回,当小资一群再次沉溺时光雕刻,我定会避而远之。因为知道,与其雕磨剩余时光,不如恬然忘我,采菊东篱。。 最好的txt下载网

喝下那碗静心茶
忽晴忽雨的夏天,映射了边明边暗的心情。笑到痛的嘴角,突然,哑然。去拍照时,摄影的朋友说,你的笑颜,太过僵化。对了镜头,告诉自己自然为先,可每次拍出,仍旧刻板而木滞。相由心生,态由心定。一张凝止的照片,悬空的只是那时记忆。

  没有时间去回顾,正如没有时间去活自己。拿起遥控器选节目,一遍又一遍,除了乱心就是不定。记起小时候的童真片段,为了一部《恐龙特级克赛号》,苦苦追了一年时间才看到大结局。没有太多选择,没有太多频道,稍微经典些的影片记忆,都出自于那个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庆。遥望1978年的祖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还记得一颗糖果的幸福吗?还记得5分钱冰棍的快乐吗?当时明月,韵郎圆润,玉盘姿色,云影婆娑。尚未开放的中国,是那么渴求外界的讯息,当1978年打开国门时,牛仔裤、冰激凌、股票、高跟鞋……所有的物质杂陈,接踵而至。孩子们疯狂了,因为有太多没摸过的玩具;男人们抓狂了,因为得知还有这么多挣钱的门道;女人们,更傻眼了,她们惊呼,原来有面膜、染发、SPA这类的好玩意儿。

  广州、深圳,在那时,成为了中国南方的宝地。西北中原的内陆百姓,如果谁家的孩子说是在南方打工,他的父母一定挺直腰板中气十足。80年代初,倘若谁穿了一条香港泊来的国外牛仔裤,即便是二手衣,围观的人们也一定争相惊叹,“啧,外来货,果然是好东西!”这话语,带了些妄自菲薄,更有那么些崇洋的“媚外”情节。

  而今的我们,吃惯了麦当劳,穿惯了NIKE,抹惯了欧莱雅,睡惯了席梦思,面对生活的其他*,还是觉得,不够过瘾。

  国内的各大城市,趋同化现象已成为默认的事实。板了脸皮的万丈高楼、澡堂般拥挤的游泳池、灰蒙呛人的车辆尾气,还有不断刷新亚洲纪录的城市摩天轮在黄昏下一圈一圈轮回着自己孤独的宿命。

  有闲且有钱的人们总爱风雅道:最爱午后,在茶馆静饮,古琴之声,淡淡入耳,这种享受真是福气呵。听到这番炫耀,只会心中暗嘲。如果真是静心,不必花这些银两,也能在陋室里做回“陶渊明”。一人在家,闭门安神,滚水香茗自然不分贵贱。用盅碗盖抹去茶叶碎屑,倾斜茶杯,细细小酌,茶香袭鼻清淡利口,涌入喉间顿感时光宁色。

  品茶如同品味生活。而那些“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者实为“品者”中的高人,生活的变迁即便惨剧,他们,仍旧安然处之。而火灾、地震、疾病、水祸,不论何种意料之外,如果当下发生,你又会如何应对?

  古人云:“船到桥头自然直。”我惑于,“只要向前,果然没有过不去的桥头?”严酷生活,不可能处处顺心安宁,如果方向本身错误,到了桥头,必定船毁人亡。一碗过夜茶,即便水质再清澈,若图省事饮下,肠胃受寒,身体虚症,又该如何补救?生活告知人们,方向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存亡。

  每当向朋友描绘完美生活,总唠叨着,一灯,一人,一书,一茶。袅袅茶香,斗室铺遍,书境萦心,独灯不孤。茶,平心解毒,利泄顺肺,甘甜生津。品茶时,最忌大口狂饮。如同生活,最忌挥霍手头时光。有品,才有节度;有茶,才显乾坤。

  酷暑难捱,尤其是内心三伏。不必总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