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轨一个定义
。1 身心谐出轨
身心谐出轨被冠以了很多的称谓,如“养小蜜”、“包二奶”、“第三者”、“找情人”、“床友”等等,这些当代新词组,在人们的意识中都属于贬义词,“出轨”也是。但这身心谐出轨的问题在社会中已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了。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和政党、各级组织,都不可能把社会中存在的所谓的“丑恶”现象彻底铲除掉,哪怕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暂时的被杜绝,也会在气候和土壤适合的时候再次死灰复燃。“出轨”之所以也成为贬义词,完全也是受了现行道德观念的影响。不能说现在出轨已经尉然成风,但也已经不能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了,把出轨这一社会现象上升到一个学术的高度来进行探索,旨在于让社会多一份和谐,让人间少一分愁苦,少一些家庭悲剧而多一分人间欢乐,填补这一社会学学理论的研究空缺,和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与时俱进”四个字的具体实践。
。2 出轨的定义
定义:出轨即为在拥有婚姻的同时,又与非婚姻内无血缘关系异性保持着情感和性的联系。
' 第一章 完 '
第二章 用科学的、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出轨问题
二、用科学的、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出轨问题
哪些人不容易出轨
首先我认为,出轨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优秀的人,或者说身上总存在着突出的、吸引人的东西。或者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者是一份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或者包里塞满了钞票,或者帅得想毁容美得赛天仙,或者具有着很高的情商颇具情感魅力,或者是让人消魂异常的性能力等等。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生存状况十分窘迫已经对人生对社会失去了希望了放弃了努力的人,反而不太容易出轨。
例:以路学长导演的电影《卡拉是条狗》为例,片中葛优扮演的男主人公老二,是一个卑微的城市小人物。从单位到家里,每天老二都想着法儿让别人高兴,只有卡拉每天想着法地让自己高兴。在卡拉面前,老二才觉得自己有点人样儿。这段话充分的说明了老二的生存状况。而李勤勤扮演的女主人公杨丽呢,杨丽原来是老二的同事,30来岁,离婚了。就是在她闹离婚的时候,老二和她慢慢熟了起来。那时候杨丽苦闷,有什么话她总愿意说给实在的老二听。一来二去,俩人成了朋友。在电影中有这么一个镜头,二人在商量出寻找卡拉的方法以后,杨丽当着老二的面换衣服,老二看到了,把眼光转到了一边,这一个镜头的运用,更充分展现了老二做为一个男人活着的状态。看似这一个镜头跟出轨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你也可以把老二看成一个正人君子,可真要让老二出轨跟杨丽来一场床上戏,他敢吗?
为了一条能给自己带来一些精神安慰的杂种狗,老二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从家里拿5000块钱为卡拉办个狗证是个办法,但这5000块钱对于家里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啊。老二贫穷、自卑、但为人也厚道,所以杨丽把他当成了朋友,就连换衣服也不避讳了。或者说杨丽就料定老二不敢怎么的,要敢早就敢了。在影片中我看出杨丽对老二是有一定的情份的,因为肯听一个女人倾诉心声的男人,自然是有他的可爱之处的,可是可怜的老二根本就没有具备出轨的条件。我看这个电演的时候基本没有笑,因为电影里透着真实,一点都不夸张的真实。
出轨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素质、生活修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当然我并不是说出轨是什么什么阶层的专属游戏,更不想让人在认真阅读了本文以后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说句难听的,再臭的猪头也有个烂鼻子来闻。
人性是复杂的,情感这东西也是复杂的。不要轻易看不起一个出轨的男人或女人,在本文第一章中给出的出轨定义中,特别指出了只有具备了情感和性这两种元素才是真正意义的出轨。必竟这两样东西,都是除了当事人之外很难为外人所了解的。对别人的情感妄加评论甚至以道德武器加以残害的,都可能是小人或伪君子,往往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名人与出轨
出轨之事自古有之,从古至今鲜活的例子很多。远的我们不谈,就谈当代的的人和事吧。虽然在中国有成王败寇一说,名人对于社会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曾经阐述过,创造人类历史的不是英雄不是名人、伟人,而是人民群众。伟人、名人也是人,也没有脱离出人民群众这个大群体外面去。
2。 孙中山和汪精卫
孙中山在为中国革命四处奔走时,曾经四赴台湾的他,有一次住在台北一个日本人开的名叫梅屋敷的旅馆,写过一个字条招妓,字条内容为“此地有花姑娘否?”那字条至今还保存着,不知道算“文物”呢,还是“证据”?
日本揭密过一段沉睡多年的史料,说的是孙中山流亡日本期间,有一个朋友叫头山满,身份是日本浪人组织黑龙会的首领,与孙中山是莫逆之交。他一向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孙中山在日本狎妓,有一次钱不够付帐,只好让头山满来买单。
在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赌博酗酒,而汪精卫却象清教徒一样生活,被人称为“道学先生”,汪精卫婚后也一直严守一夫一妻的准则,这个相貌堂堂的的美男子从来没有外遇和桃色新闻,汪精卫的道德人品在当时的革命家中无人可比。但他最终却堕落成大汉奸。
两者之间在后人看来几乎无法比较,但如果要用道德来评述,孙中山在个人生活问题上是无法和汪精卫较量的,但二人结果如何?这只能证明一个问题,道德评判本身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不能完全把一个人定性。
。2 鲁迅的婚姻
封建礼教并没有放过做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的鲁迅。母亲为他聚了一名从未受过教育的小脚女人朱安。
但在1923年,做为北大教师的鲁迅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校兼课,结识了自己的女学生许广平,而最终和许广平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场事实婚姻,二人并未领取过什么结婚证书一类的东西。这一事例,是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挣扎,是对自由的渴求,也是对伟大爱情的验证,但也是没有逃出出轨范围的。朱安夫人一辈子没有被鲁迅抛弃,鲁迅死的时候,是朱安夫人为他守灵。
。3 徐悲鸿
徐悲鸿是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如果说鲁迅的婚姻是封建礼教的受迫造成的,那徐悲鸿可说是自由恋爱的先驱之一了。18岁的蒋碧薇不顾徐悲鸿的微寒与其相恋,二人同共经历了二十年的婚姻生活。二人共苦过,但没有同甘过。
蒋碧薇可不是普通人家的闺女,二人的结合在当时是一段佳话,蒋碧微生于宜兴的望族,宜兴南门大人巷里的蒋宅高墙巍峨,连绵数进,据说是当时宜兴城里最大的房子。蒋碧微是蒋家的次女,本名棠珍,1916年其父蒋梅笙在上海复旦大学当教授,蒋碧微随父在上海读书。当时徐悲鸿从家乡宜兴到上海发展,经人介绍去拜访这位前辈乡贤,徐悲鸿的人品才貌不但深得这位前辈的赏识,也赢得了蒋碧微的芳心。可惜的是,蒋碧微在13岁时就由其堂姐做主,许配给了苏州的查紫含。但蒋碧微却与出身寒微而且是丧妻的徐悲鸿悄悄恋爱起来。后来徐悲鸿去了日本,蒋碧薇也悄悄的跟着去了。要知道,徐悲鸿在那是已经是一个二婚头了,以前的老婆死了。
在二人婚姻存结期间,徐悲鸿和学生孙多慈传出了绯闻,惹得蒋碧薇大吵大闹,惹得满城风雨。二人感情渐渐出现危机。后来徐悲鸿有意以之和好,甚至满面流泪地乞求也无济于事了,因为蒋碧薇也出轨了,她和“三民主义文艺理论家”、政府要员张道藩已经爱得如火如荼,对徐悲鸿有的只是嫌恶。蒋碧薇也是喝过洋牛奶啃过洋面包的女人,谁怕谁。
徐悲鸿在1942年认识了廖静文女土,二人产生恋情。当时与蒋碧薇已经分居,后二人终于在重庆由沈均儒公正主持下二人协议离婚,蒋碧薇可没有轻饶了徐悲鸿,要了一百万块钱和一百幅画作为赔偿。徐悲鸿最终与廖静文结婚。
。4 诗人徐志摩的故事
徐志摩也被封建礼教强加了一场婚姻在头上顶着。娶了标准的封建社会的守妇道的女人张幼仪以后,徐志摩并没有向鲁迅一样拒绝的封建夫人圆房。这个男人为人狠毒可能不太为太多人所知。张幼仪到英国去陪徐志摩读书,二人还是过了一段好时光的,可是好景不长,色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了,徐志摩蠢蠢欲动,为了追求林徽音徐志摩强迫张幼仪堕胎。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好在林徽音是一个明白人,她知道象徐志摩这样的男人,做情人合适,但做老公不行,尽管徐志摩为她离了婚,但林徽音最后还是嫁给了建恐学家梁思成。
鸡飞蛋打的徐志摩后来又盯上了北京城里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最终破坏了别人的婚姻。但最终自己也没落下什么好。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应老友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