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进攻部队的指挥员只好下令暂停开进。
登陆指挥所急忙查问海军:“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回答说:“我们海军的舰艇并没有同敌人接触。”
登陆指挥所又向海岸观察所问情况,观察所回答也是一个“没情况”。
这天夜里,海上大雾。登陆所指挥员林维先望着海上的大雾,觉得自己心头的大雾比海上的还沉。他弄不明白,海上既没有自己的军舰,又没有过往的商船,这隆隆炮声是从哪里来的?
炮声已经沉寂,情况依旧不明,预定发起登陆进攻的时间已到,林维先便发出了“按原定计划起航”的命令,同时派出两艘炮艇在前面探路。
两艘炮艇在东矶列岛外围,遭遇了大陈海湾出来的两条“阳”字号军舰,这两条军舰是分路来拦截我过往商船的。它们没拦上我们的商船,却因海上大雾,把自己的军舰误判成了大陆的商船,两舰互相对射了一通,最后才发现是一场“误战”。误战之事刚刚弄清,却发现我军的炮艇已迫临近了。两只惊魂甫定之“鸟”,无心恋战,便仓皇逃跑了。
三路进攻登陆部队,经过早晚两场虚惊之后,于当夜21时~22时,分别在鲠门、高岛、头门山顺利登陆成功,三个岛上的小股敌人被一网打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牛刀小试”(6)
我4艘炮艇在返航途中,忽然遭到敌人5艘舰艇的拦截。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遭遇。4艘小艇怎敌得过5艘军舰的围击?面对着这个突如其来的风险,小艇呼啦一下分散开来,发挥自己小而灵活的优势,从四面八方向敌舰开火,5艘敌舰被搅成一团,急急忙忙往南退却。
刘廉一被激怒了。只过了一个小时,他的第三次反扑又开始了,他命令两艘军舰,外加两艘炮艇,奔头门湾杀来。
刘廉一的这次行动,却又落在我海军第6舰队司令员邵震的圈套里面。三十年后,邵震在《浙东海上作战的片断回忆》中写道:……陆军在东矶列岛登陆后,当时担任海上掩护队的海军指挥员作了如下判断:大陈之敌……必然派出舰艇从海上接近该岛查明情况。这样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出动小编队一至四艘从东矶列岛正面作试探性接近,以查明岛上情况;一是从渔山与东矶列岛之间的海面派出舰艇,巡逻游弋,从侧面观察东矶各岛情况。这两种可能都是我歼敌的很好机会。因而掩护队的海上指挥员决心以现有兵力打好这一仗。具体布置如下:(一)命战舰大队“瑞金”号、“兴国”号两舰,夜晚位于东矶列岛海面游弋,拂晓以后隐蔽于高岛,蒋儿岙(鲠门岛)之间,如敌舰向其接近,待相距二十至三十链时,依托岛屿与陆军配合,以炮火猛击之。(二)如大陈敌舰从渔山与东矶之间海面来犯,我即以“开封”号前伸,诱敌深入,将“南昌”号、“广州”号、“开封”号、“长沙”号诸舰编为两个分队迎头夹击之。
当日,寻机报复的四艘舰艇,从一江山经百夹山驶向头门与高岛之间,我在此处隐蔽待机的“瑞金”号、“兴国”号一齐出动,逼近敌舰二十链时,开炮猛击。顿时,敌舰:“太和”号的主炮被打坏,急忙后撤。当时海上天气变坏,能见度很低,“兴国”、“瑞金”舰速度不如敌人,只好由敌舰增速逃脱了去。
上午10时,敌舰“太和”号经渔山、东矶间海域向北窜犯,进行第四次反扑。它出动的情况,被我“开封”号最先获得。“太和”号是大陈湾敌海军舰队的旗舰,配有76口径的大炮4门,是舰队中的佼佼者。海上指挥员邵震得到信息后,为了不过早暴露舰队编队的大目标,命令“开封”号继续诱敌前进,同时将整个编队迅速分开成左右两个分队,按预先规定的速度和航向迅速接敌。11时56分,我“南昌”号、“广州”号在距敌60链时开炮射击。炮声一响,便见敌舰中弹,调头南逃。“南昌”、“广州”两舰立即跟踪追击。
入夜,海上升起大雾。我军的船队正要起航,忽然听到炮声隆隆。王坤参谋长忙向海军了解情况,回答是我军舰艇并没有与敌人接触。
王坤估计不会有大的情况,遂命令部队按照原定计划起航。
然而,他指挥下的炮艇开上去后,还是与敌人的2条“阳”字号兵舰遭遇上了。这2艘敌舰本想分两路拦截我们这批“商船”,但因海上雾浓,自己跟自己炮击上了。此刻,他们遇到我军的炮艇,双双吓得仓皇逃窜。
就这样,在我军“瑞金”舰的炮火掩护下,第60师180团及配属的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乘登陆艇向田岙岛进击;180团一个营向头门山岛进击;公安16师48团2营乘登陆艇向蒋儿岙岛进击。
刚刚尝到我人民海军厉害的敌舰虽然又出动夜袭,但毕竟只敢发照明弹,不敢接近叫火。23时10分,我军三支登陆部队攻占东矶列岛完毕,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毙敌7名,俘虏敌大队长以下人员66名。
“牛刀小试”(7)
这无疑是人民解放军首次三军联合作战的尝试。这小小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同时控制了这三个弹丸之岛,拔除了敌人的前哨耳目。这样一来,海门港活了,然而同时也因此引起蒋军的严重不安。他们接连4天实施海空联合反击,图谋报复。
在这期间,敌机曾经利用拂晓时分的复杂气象和我方驻在宁波的航空兵不能起飞的时机,对我海军在三门湾海面活动的“兴国”、“瑞金”两舰进行了低空偷袭。
那是在占领头门山岛的第二天,为了防止敌人派海军争夺,张爱萍调来这两艘军舰保卫头门山岛。下半夜,气象预报报告气象不好,空军不宜飞行。张爱萍临时决定如敌人空袭,海军也不要出航,陆军就依靠自己的高射炮作战。同时鉴于要遮掩住敌人的耳目,通知海军时没用无线电报,只是由张爱萍手书了“不要出航”的指令,派通信兵以特急件驱车送往。
最激烈的海战是5月16日早晨。
这天国民党大陈防卫司令部发现头门山、田岙和蒋儿岙等东矶三岛被我军占领,一面向台湾告急称:“*一个师先我进占头门、田岙……”请求蒋介石增派一个师的兵力,在美军第7舰队直接掩护下反击头门诸岛,并要求美军轰炸上海、宁波机场;一面命“太康”号旗舰等5艘舰艇在其空军配合下,前来寻衅。
其实,我军进占岛屿的步兵,连同公安部队在内,总数不过一个团。
拂晓时分,国民党海军由护卫舰“太康”号率领“太”字号一艘、“永”字好两艘、马达炮艇一艘组成编队,向东矶列岛和东矶山岛开进,企图炮击我登陆部队。
为了保证我登陆部队的安全,5时44分,我军“瑞金”、“兴国”两舰在聂聚奎代理大队长的率领下积极迎击敌舰。
在接近敌军5舰编队的过程中,我前导舰“瑞金”号被左侧的山头挡住视线,因看不见敌舰而无法投入战斗。这时候,已经进入双方炮火射击的范围,敌我兵力对比实际上是5对1,情况十分严峻。当“兴国”舰政委接到指挥舰开火的命令,遂向后转180度与敌交战,迅速下达了射击口令。
第一次梯次射击,便将敌人的旗舰“太康”号击中。接着,将炮弹组之间的距离缩小,再一次梯次射击,命中“太康”号的前主炮。
10时50分,“兴国”舰转入快放,又将敌军前来侦察的“太和”号击伤。甲板起火的“太和”号惊慌失措,狼狈逃窜。
这时候,第二艘敌舰逼了上来,但同样被我舰击退。其余敌舰见势不妙,扭头奔逃如鸟兽散。
在这次16分钟的海战里,我军的“兴国”舰3门主炮共发射炮弹260余发,射速均为每分钟发。只是由于敌舰的航速快于我舰,只好结束追击。
17时45分,我海军“兴国”和“瑞金”两舰又击退了窜入我头门山岛上空的敌机。
这两艘军舰返航途中,只见攻占东矶列岛的陆军战友在山上拍手高呼:“你们达得太好了,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由于战斗频繁,“兴国”和“瑞金”两舰的指战员都已经十分疲惫,舰上的弹药也消耗过半,按照规定应当立即予以补充,以便再战。
当夜,浙东前线海军指挥所批准“瑞金”和“兴国”两舰返航到檀头山西北锚地,等待接受舟山基地的补给船运送的弹药。
然而,他们等候了许久,也没有等到。原来,舟山基地派出的一艘运送弹药的补给船为了避开白天国民党空军飞机的袭击,隐蔽在石浦港内。而由于联络不畅,它没有来得及向“瑞金”和“兴国”两舰报到。舰队冯副司令员派军务参谋王彦前去寻找,找到补给船时已经是深夜。待“瑞金”舰和“兴国”补给完400多发炮弹,天已破晓。 。 想看书来
“牛刀小试”(8)
这两艘战舰按照上级的命令,趁晨雾迷蒙、敌机尚未出动之际,急急地往隐蔽待机地东矶列岛海域赶去。
在这段时间里,代理大队长聂聚奎的心弦一直绷得紧紧的。其实,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此人是身材魁梧健壮的山东大汉,1944年7月参加八路军,屡建战功,3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聂聚奎所带的连队,在淮海战役中击退了敌人数十次冲锋,荣膺“钢铁连队”的称号。调进海军后,他因文武兼备,受到华东海军张爱萍、陶勇等历任领导人的器重。
聂聚奎脸生得黑,张爱萍常戏称他“煤球店老板”,陶勇则亲昵地叫他“非洲代表团团长”。聂聚奎原先是“广州”舰舰长,由于这次战斗的需要,临时被调来指挥“瑞金”和“兴国”两舰。
5月17日,“瑞金”号和“兴国”号还没有驶出三门湾,天就大亮了。
这时,东矶列岛外面传来枪炮声。观通站也报告大陈列岛上空发现敌机。我军的指挥舰指示“兴国”舰驶出去看看。
此刻,刚刚入睡的聂聚奎也被急促的警铃声惊醒。他立即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