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北一江山岛,第178团第1营攻击190高地时,遭到国民党守军暗堡火力的射击,前进受阻,伤亡增大。防化排长成建军发现后,立即隐蔽地接近暗堡,沉着勇猛地用*器向敌暗堡*,接连消灭敌4个火力点,为部队前进开辟了通路。

先发制人(19)
这时候,5连又遭到敌人两侧火力的攻击和堑壕内敌人投掷的手榴弹的压制,有10余名官兵不幸伤亡。但全连指战员无所畏惧,仍然以迅猛的动作一往无前,用炸药包炸开敌阵地前的铁丝网,开辟出前进的道路,再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猛插五马峙的威风,为向纵深发展和支援友邻部队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斗英雄吕有库原本是第60师180团2营的重机枪班长,战斗打响后这个班配属给5连1排,担任突击任务。渡海登陆时重机枪班所乘的登陆艇冲在最前面。
  吕有库细心观察敌人,指挥全班以火力压制敌人滩头的火力点,掩护全排登陆。当距离敌人滩头的登陆点还有700多米时,他发现胜利坡上有一个敌人地堡正喷吐着火舌,压制得登陆战友难以前进。吕有库一声令下,用重机枪密如急雨的射击消灭了地堡中的敌人。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起来,又突然发现自己左面出现了一个新的火力点,正向5连1排的战友们疯狂射击。吕有库紧握机枪,猛烈还击。就在这时,敌人的一排子弹射中了他的右肩,鲜血霎时间涌流不止。吕有库忍住剧痛,继续紧握机枪一阵猛射,终于将敌人机枪打成“哑巴”。
  不料北一江山的敌人此时又用侧射火力压了过来,有两发子弹狠狠地射穿了他的腰部。吕有库只感到腰部瘫软,颤动了一下。他忙用左手扯棉衣紧紧塞住伤口,两只手依然用尽全身力气,握紧枪把不停地一阵猛扫。重机枪的枪身剧烈地跳动着,鲜血从吕有库的手指缝儿里往外直冒,顺着两腿流到甲板上……就这样,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把子弹一颗一颗地射向敌人。敌人的火力点终于被我们的重机枪消灭了,登陆艇顺利地靠上了登陆点。然而,吕有库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英雄地倒下了。至死,他的右手依然紧紧地扣着扳机,枪口还冒着余烟……
  当5连占领■望村时,新战士罗围友在负重伤的情况下,勇敢地用手榴弹炸掉了一个地堡,自己也与敌堡同归于尽。
  这罗围友穿上军装时就向往着要当一个英雄——像刘胡兰那样斗敌寇,像董存瑞那样炸碉堡,像黄继光那样堵枪眼,或像罗盛教那样跳进冰窟抢救少年儿童……他果然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战斗中获得永生。
  不巧的是,6连由于标错了登陆地点,前进途中受到一些挫折,3面遭受到敌人的火力封锁。加上两次靠岸都面临陡崖与峭壁,部队没法展开。其1排和3排所乘的204号与244号登陆艇,均被敌人的60火箭筒击中。3排由于重机枪被炸毁,一些官兵被引爆了的炸药包炸伤,因而未下艇就减员二三十人。2排由于船只靠岸不好,被轧死了2名工兵,又遭受到敌人的集束手榴弹杀伤……全连伤亡近半,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
  “暂停!”看到5连进展太快,副团长毛张苗不得不给它下命令,要求等6连和7连全部上来后,很好组织一下,再向敌人发起攻击。
  孙涌见毛副团长和营指挥所上来了,便向毛张苗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副团长,请把攻打203主峰的任务交给我们吧,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这时,6连和7连都已经跟上来了。毛张苗接过营教导员平涛手中的红旗,亲手交给孙涌,庄重地说:“我代表前线司令员,将红旗授予5连。这面红旗象征着一江山战斗的胜利。我要求你们立即对203主峰发起攻击,将红旗插上制高点!”

先发制人(20)
毛张苗庄严地向孙涌交代任务后,立即组织各连的重火器掩护5连前进。
  “同志们,冲啊!把红旗插上203高地!拿下主峰就是胜利!”孙涌高喊着,举起红旗带头冲了上去。
  “冲啊!”“冲啊!”5连的官兵们呼喊着,紧随着红旗向主峰突进!
  正在这时,有2名身穿海军服的水兵兴冲冲地跑来,向毛张苗恳求:“副团长,我们要求参加战斗!”
  毛张苗定睛一看,原来是陆、海、空三军合练时就认识的炮艇上的2名水兵。这使他很高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又从伤员手里取下两支冲锋枪,将他俩武装起来。不过,毛张苗向着两位喜笑颜开的水兵战友宣布了一条纪律:“同我一起行动,听我的命令,不许乱跑!”
  203高地是整个一江山岛的制高点。它是全岛敌军的指挥枢纽和防御核心,也是全岛敌军的核心阵地和最后一道防线。这里工事绵密强固,兵力多,火力强,我军的进攻必然会遭到敌人的拼死顽抗。
  果然,敌人的顽抗开始了,火力密集得如同筑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子弹、炮弹、手榴弹溅起的滚滚硝烟,弥漫了整个高地。
  然而指战员们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前仆后继,勇敢地向敌岸冲击。战士王必和奋不顾身地用机枪掩护部队,在攻占滩头阵地时,先后数次被弹片炸伤。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始终勇猛冲击,与战友们一起于14时31分在北山湾登陆,迅速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堑壕。
  这个团的1连1排在海门礁右侧登陆时,受到敌人暗堡的火力阻拦,因伤亡较大,全排仅剩12人。后来在随伴火炮支援下,他们消灭了敌人的火力点,才从海门礁踏上了登陆的坦途。
  2连在黄岩礁登陆比1连顺利,仅伤亡了十余人便于14时33分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堑壕。
  3连3排的情况与1连1排相仿。他们下船后就遭到敌人地堡火力的阻拦,是在连队副指导员的带领下,用手榴弹连续攻克敌人的两个地堡,才扫清障碍,于14时34分在山嘴林登陆,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堑壕。
  3连1班在班长王德顺的带领下,沿着交通壕向山脊猛冲。但王班长很快就发现山崖下敌人的一挺重机枪和一支火箭筒,严密封锁住南一江山的岛岸,使兄弟部队受到很大伤亡。
  “跳崖!”王德顺果断的一声令下,全班战士循声立刻从3米多高的崖壁上一跃而下。这从天而降的突袭,使敌人打得正在兴头上的射手措手不及,立马便被解除了武装。1班战士高兴地看到,兄弟部队的面前呈现出坦途。
  某部3营也于14时37分在同一地点登陆……
  我军第60师第一梯队的3个加强步兵营占领敌人的第一道堑壕后,在支援炮兵、护卫舰和强击机等火力掩护下,不停顿地向敌人纵深发展进攻。
  为了迅速扩大战果,徐大队长下令“沈阳”、“武昌”舰延伸射击,协同支援登陆部队攻击前进。但他们看到步兵指战员前进到■望村时,遭遇到敌人暗堡的火力阻击,伤亡增加。
  这■望村地形突出,是个馒头状巨石,标高约50米,我军炮火射击困难,加一点距离打成远弹,减一点距离又打成近弹,甚至可能误伤登陆的步兵。这个关键时刻,指挥员着急,枪炮长束手无策,炮长等待射击命令,装填手装填了炮弹焦急地待命发射……
  大队枪炮业务长宋瑞云急中生智,忽然想起几年前的渡江战役时,攻打浦口北边大顶山的敌人阵地时也遇到类似的地形,那时他所在的炮连是采用了同距离齐射的方法,使炮弹自然散布命中了点状火力点。此刻,毫不犹豫地告诉孙枪炮长:“立即用‘同距离齐射’快放3发。”孙枪炮长下达射击口令后,前、后主炮各快放3发。电话兵向指挥台报告3发齐射完毕后,孙枪炮长根据观察弹着点的情况,又下令各快放3发。这时,雷达班长报告距北一江山岛的岛岸仅10链,信号兵观察陆军部队的突击连红旗已经越过■望村向前进攻。无疑是这12发炮弹起了关键性作用。

先发制人(21)
14时36分,敌人南一江岛战防炮一门突然向我军“沈阳”舰袭击,一发57战防炮弹打中雷达室、三舱室、左舷海水管路。
  雷达班长王同馨是北京人,原是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的士官,曾经在英国学习过雷达技术,对雷达的实际操作、绘算等业务都十分精通。1949年4月他在南京参加起义后,被分配到“广州”号护卫舰。这次系由于该舰进厂检修,临时调到了“沈阳”舰。当时,他已经32岁,组织批准其结婚,未婚妻已经来到部队招待所。但他不幸在战斗中被敌弹穿过胸膛,没来得及进洞房便壮烈牺牲。
  弃暗投明参加革命,几年来血与火的磨砺,生与死的考验,苦与乐的交织……他终于在人生的大课堂上,用自己的实践填写出一份最佳的答卷。
  这时“沈阳”舰距离北一江岛仅9链,处于敌人炮火的有效射程内,易受炮火袭击。徐大队长遂下令搜索敌人炮兵阵地,予以歼灭。
  时间就是胜利。宋瑞云见孙枪炮长的主要精力是以炮火支援步兵夺取203高地,无暇观察敌人的南一江岛炮阵地,便向徐大队长请示:“由我直接指挥主炮区队射击。”
  徐大队长当即批准同意后,宋瑞云立即下达射击命令:“主炮区队准备转移火力,向左60密位加2链,快放3发!”
  这一紧急措施是他1948年5月在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特科学校学习的陆炮射击“简易指辐测量法”,不用测量仪器而采用手指测量赋予主炮射向转移火力射击的方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这样一来,该舰前后主炮一举击毁了敌人的57战防炮阵地。
  “沈阳”舰被敌人的炮弹打中,立即引起张爱萍司令员、王德参谋长和海军马冠三副指挥的关注。他们及时了解损伤情况,获悉伤情不重,才放下了心。
  “武昌”舰也是日本投降后赔偿给国民党部队的一艘护卫舰。它的大部分舰员由解放军步兵转业而来,既保持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又经过严格训练而具备了高超的专业技术,有着很强的战斗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