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西方科学理论还未深入到人体深层次奥秘,任何理论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置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超出其适用范围,都是错误的。列宁曾说过,真理向前前进一步,哪怕是很小的一步,真理就会走想错误。
想到这里,静思不禁记起了一则小故事。
一次,一位太空人与一位脑外科医生讨论宗教方面的问题。脑外科医生是个基督教徒,那位太空人不是。太空人说:“我到过太空许多次,但却从来没有见过上帝或天使。”脑外科医生答道:“我开过很多聪明的脑袋,也没有看过一个思想呀!”
读过《黄帝内经》,静思被中医博大深邃的思想深深的震撼,有人说其理论思想是落后的、原始的,诚为幼稚肤浅。中医和西医理论之争,从深层次上说,体现的是东方科学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的不同。
西方科学文化,才经过短短两三百年的实践,虽然在机械物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东方科学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实践,给人们带来辉煌的成果,但对自然的损害微乎其微。五千年的份量,远比世人想象中的要深厚得多。
在所有的检验标准中,时间老人是唯一最公正、最客观的检验标准。
静思觉得自己对东西方科学文化的理解是零碎朦胧、隐隐约约的,不够清晰透彻,不禁想起了本校的一位复姓东方的中医老教授,为人极为低调,淡泊名利,虽教的是中医,但对东西方科学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是一位真正的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师。现已八十以上高龄,自退休后,一直隐居在无止山中一座清幽的小楼逍遥阁里。
静思一次去山顶思索问题,碰上了正在打太极拳的东方老人,一番讨教后,东方老人欢迎他有问题可随时去他的逍遥阁探讨。因怕打扰东方老人的静修,静思一直未敢前往。为了彻底系统地弄清东西方科学文化,是该去东方老人小楼的时候了。 。。
第二章 两种不同的宇宙观
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阳,光芒四射,万物沐浴其中,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无止山顶,站立着一老一少,老者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少者清秀俊朗,气宇轩昂。
东方老人听了静思的问题后,赞赏地道:“你能够思考得如此深入,懂得中医和西医理论之争,是东方科学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的不同,甚是难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弄清东方科学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的本质区别,先须了解其根源——东西方不同的宇宙观。”
静思道:“东西方不同的宇宙观,形成于哪一时代呢?”
老人道:“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吧,那么人类的轴心时代你清楚吗?”
静思点点头道:“在两千五百年前,公元前五世纪,这是一个神秘的时代。人类最智慧的大脑、最伟大的人物,如古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没有约定,没有交流,就同时出现了,完成了人类元典式的精神创造。全世界学者都对此感到惊叹,称为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
东方老人道:“而在宇宙观层面上,取得最高成就、对人类影响深远的两位是德谟克利特和老子。他们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物。”
德谟克利特是希腊城市阿布德拉人,出生于富商家庭。从小就见多识广,学习研究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想象力丰富,思索深入,有时去荒凉的地方,有时一个人呆在墓地里。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学问越钻越深,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拿上一份划分了的祖上家产,去各地游学,前后长达十几年,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广泛,通晓哲学、物理学、伦理学、数学、教育学等。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据说一共有五十二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因此他被后人誉为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东方老人道:“德谟克利特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的原子学说。原子学说对后世物质理论的形成具有先导作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西方自然科学。你知道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吗?”
静思道:“我知道。原子学说认为一切物体都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是永恒存在的实体,相互间只有形状、排列、位置和大小之区别,原子的不同组合构成宇宙万物的。”
东方老人道:“原子学说形成了西方的宇宙万物构成观,即宇宙万物是由一组简单的基本组成单元构成。”
静思道:“那么中国的第一哲人老子呢?其著作《道德经》被称为是未来世界人人必读的一本书。”
东方老人道:“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传说他生来白眉白发,故称为老子,又出生在李树下,耳大垂肩,故姓李名耳。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室史,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老子博览泛观,熟读深思,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最终参悟天地之大道。晚年乘青牛西去,出函谷关,应关尹之邀,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东方老人道:“《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生成演化的有机整体,是从道中生成的,即宇宙万物是生成的,而非组成的。由此确立了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
静思道:“自古以来,人们都对道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您认为‘道’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
东方老人道:“要弄清‘道’,应先弄清‘一’指的是什么?‘一’指的是宇宙的原初种子。宇宙是从原初种子一演化而来的。宇宙万物都有其原初种子。你知道你的原初种子是什么吗?”
静思道:“是不是我刚出生时的婴儿?”
东方老人道:“不对。你的原初种子,是演化成婴儿之前的受精卵。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如何生成的呢?即精子和卵子如何生成的?而精子和卵子是在父母体中无中生有的。一切事物物都是由原初种子演化而来的,而其原初种子是无中生有的,当然这里的无不是绝对的空无。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直至宇宙,也是由其原初种子演化而来的。”
静思道:“宇宙的原初种子是从道中生成的,那么道是生成宇宙原初种子的无了。”
东方老人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即原初种子,是有,为万物之母,是从无中生成的。无,老子勉强名为道。宇宙原初种子是无中生有的,即道中生成的。”
静思道:“中国远古神话传说盘古开天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元始的混沌鸡子态,相当于老子的一,即宇宙的原初种子。”
东方老人感叹道:“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远古的神话,往往蕴涵了古人深刻的智慧。可叹的是,世人自以为是地认为,那是古人蒙昧无知的幻想。实质上自己还远没有古人理解的深刻。”
接着道:“宇宙原初种子,是从道中生成的。道,也即是宇宙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即宇宙的本质或本原。若把宇宙比成一棵参天大树,宇宙中万物都是大树上的枝枝叶叶,大树的本质就隐藏在枝枝叶叶的本质之中,枝枝叶叶的本质是大树本质的具体体现。所以老子把道作为绝对的本原,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万物之中。道,即成了宇宙万物的本质。”
静思听着东方老人的一席话,陷入了沉思。
东方老人道:“走,去我的逍遥阁玩玩。”
东方老人的逍遥阁,依山傍水,坐落在半山的空旷幽静之处。无止山郁郁葱葱,逍遥阁掩隐其中,从远处观望,仿佛与山中景物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楼阁两层,主体为青砖,碧瓦屋檐,四角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
门前,一片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湖面,不时有鱼儿跳跃,远处还有几只海鸥嬉戏。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惬意。
楼阁东西两面高出的岩石上,各有一亭,东边名日光亭,西边名月光亭。每当朝阳初生,东方老人面东而立,打拳练功。每当夜幕降临,清凉如水的月光倾泻亭内,东方老人喜欢静坐其中,心神彻底的宁静下来,与自然融合无间,体悟宇宙万物的奥秘。
第三章 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
清晨,日光亭内。
亭内有一圆石桌,桌上放有紫砂壶和茶盅,石桌旁有石凳,上铺有坐垫。静思与东方老人端坐其中。
此时朝阳初升,七彩光线洒射在万物之上,流光溢彩。山上草木欣欣向荣,繁花似锦,处处鸟语花香,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
喔,喔,喔&;#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嘎,嘎,嘎&;#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门前的场地上,一群五颜六色、神态各异的鸡鸭鹅,正在兴奋地吃食,发出欢畅的叫声。
静思道:“鸡、鸭、鹅,桃树、枣树、李树等天地万物,不同类之间,我们能凭直觉感悟到其本质的明显不同,同类事物的本质,是不是也是不同的呢?”
东方老人道:“大至宇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