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 日军陈兵芦沟桥
1937年7月7日,历史翻开了中华民族灾难沉重的一页。这天的夜晚,乌云低垂着,连一点风丝儿也没有。远方的天际间打着忽闪,但没有雷声。虽是夜晚,气温仍在36℃左

  右,闷热的天气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

  在这个漆黑夜晚,驻丰台的日军牟田口联队第8中队的营地突然响起一阵哨声,部队集合完毕,中队长长清水节郎大尉在队前训话:“天皇的武士们,今晚的实弹演习,以宛平城为目标,潜伏前进,现在出发!”

  这支部队不走大道,或走田野小路,或走丛林荒坡,沿着直线距离向宛平城摸索前进。夜晚10时许,发生了一件极平常的小事,就是这件小事导致了一场严酷的战争。这时候一个叫石山次郎的日本士兵猛然感到下腹部急剧疼痛,接着便有一种下坠的感觉。他离开队伍向一片山林跑去,刚一蹲下,一阵稀物咆哮而出,山林里立即便有了一种臭哄哄的气味。“八格牙鲁!”石山骂了一句,不知是骂自己还是骂那该死的粪便。骂过之后,他的肚子慢慢平静下来。石山站起来,觉得两腿有点发酸,他寻找自己的队伍,整个中队的人都不见了,抬头看去却看到黑的城楼。石山想,如果现在不是实战演习,而是向中国军队进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的军队能抵抗得住吗?不,他们一定不堪一击!

  石山想立即进攻芦沟桥,在战斗中成为一名英雄。他端起三八枪,瞄着不远处的城楼开了一枪。“勾叭”,枪声闷闷的,没有平时那么清脆。*守军也没有反应。石山感到很遗憾,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他重新端起枪,又放了几枪。“叭,叭,叭”这次有了反应,对方的子弹从他头顶飞过,他急忙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城楼上的枪声激怒了长清水节郎大尉,他大声骂着:“八格牙鲁,*军队竟敢向我们挑衅。”他整理队伍准备向城楼反击,这时才发现石山不见了。大尉理智地一想,带着他的队伍向城楼走去。驻守芦沟桥地区的是中国第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是个铁血男儿,日军向城楼射击,他立即组织反击。接着布置部队进入临战状态。当长清水的中队来到城门前时,他已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

  长清水走近他说:“我的士兵在这里失踪,我们要进城搜查!”

  吉星文轻蔑地说:“搜查,说得轻巧。你的士兵到我的地盘来,没有得到我们允许,他失踪不失踪,我们不负责任。”

  “我们的要进城!”

  “要进城,可以,拿出我们上峰的命令来。”

  “八格牙鲁!”

  “我操你祖奶奶!”

  日本兵端着刺刀逼来,吉星文用手枪“叭叭”向天上放了两枪,然后对城上的守军说:“弟兄们,日本人要动武,我们拿的也不是烧火棍,朝天放几枪叫孙子们瞧瞧。”

  城楼上机枪、步枪一齐开火。虽然没有伤着人,却是一种示威。长清水见自己和士兵都在中国人的射程内,急忙命令部队后退,他喊着“开路开路的”灰溜溜地逃走了。

  7月8日清晨4时许,长清水接到向中国军队进攻的命令,一木少佐还派来另一个中队归他指挥。他整好队伍准备出发时,丢失的那个士兵来到队前:“报告大尉,石山次郎请求归队。”

  长清水见到石山,气不打一处来,他走上去左右开弓向石山扇了几十个耳光,然后对着队伍,挥舞着指挥刀怪叫:“出发!”

  5时30分,日军向宛平城和龙王庙附近的中国驻军实施炮击。炮击过后,团长吉星文沉着应战。第29军素有近战夜战的习惯,战士手中的大刀使鬼子兵闻风丧胆,几次反击,日军便溃不成军,落荒而走。

  这便是历史上的“七七”事变。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举棋不定蒋介石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驻华北军司令部抽调在日本国内的第5、第6、第10师团也进驻华北,日本的关东军向天津增派了大量的炮兵和坦克部队。7月25日,日军攻占廊坊。7月28日,日军向南苑的中国驻军进攻,双方激战,死伤惨重,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及大部分官兵英勇牺牲。日军乘势占领南苑、清河等地,平津危急!

  一石激起千层浪。

  芦沟桥的炮声,在国民党的高层领导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蒋介石也不是不想抗战,基于国力、军力诸多方面的原因,他曾筹划了诸多方面的战备工作。7月初,他在庐山举办训练团,并亲任团长,集训军中高级干部和社会名流,意在统一意志,加强战备。孰料“七七”事变来得如此突然,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庐山有座别墅,因主人的显赫而驰名中外。这就是蒋氏夫妇的别墅,人称“美庐”,也叫美龄宫。

  这是一座西欧哥特式的建筑,欧式楼体,尖顶拱廊,门前的河水幽幽的,清澈见底,水流不大,流速湍急。别墅四周耸立着许多千年古松,调节着气温,使这儿更加阴凉宁静。别墅由不规则的花岗岩砌成,色调灰暗,从外面看并不十分雅致,但内部的格调堪称精美绝伦。这里会议室、游艺室、卧室、餐厅等一应俱全。

  这座别墅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名叫巴瑞的英国女士,因为仰慕中国第一夫人的风采,便将别墅送与蒋氏夫妇,蒋介石亲取其名为“美庐”。

  美庐的院子里有一处凉亭,蒋氏每早常来这里散步。这一天他起得特别早,一个人站在凉亭里老僧入定般的一动也不动。宋夫人踏着山边的小径步人凉亭,她将一件黑色的披风披在丈夫的肩上说:“大令,山风太凉,还是回屋去吧!”

  蒋氏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大令,你先到屋里去,我还要想一些事情……”

  东方的天际出现一抹亮色,深谷中的鸟鸣开始回荡,混沌的空间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今天的中常委会要在这里召开,商讨抗日大计,高级领导层中的思想并不一致,会议会开成什么样子呢?蒋介石的心中很乱,一直理不出个头绪来,他骂着“娘希匹”向室内走去。

  国民党中常委会开了整整一天,吵得乱七八糟。若是往常开会,蒋介石的大臣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揣摸老头子的心理,然后发言。今天的开场白蒋介石只说了这样几句话:“芦沟桥事变,全国震惊,平津告急,是战是和请大家发表意见。”

  也许是今日讨论的议题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也许是老头子的心思无法揣摸,因而会议上每个人的发言都是直抒胸臆,争执得面红耳赤,主战派、主和派阵线分明。说到抗日,冯玉祥激昂慷慨:“我早就说过,日本人的野心很大。民国二十年他们攻占满州,而我们却一惟退让,和他们签定‘塘沽协定’,后来日军入关,我们又与他们签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这不是引狼入室吗?一个老虎要吃人,你一会儿扔给它个猪腿,一会儿又扔给它个猪头,这种做法只能使老虎的胃口越来越大……如果你对着老虎放一枪,把他打跑了,就屁事也没有了。”

  冯玉祥的话刺痛了在场的许多人,蒋介石皱皱眉头把目光转向窗外。汪精卫貌似公允地说:“焕章兄此言差矣,如果没有当时的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政策,坚持以时间换取空间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大政方针,能有今日四方安定、万众一心的统一局面吗?”

  以坚持“绥靖政策”避免与日本人正面冲突而闻名的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与冯玉祥素有宿怨,见汪主席批驳冯玉祥,也见缝插针把冯玉祥刺了一下。他说:“汪主席说得对,‘九一八’之前不是还有人拥兵自重,处处与中央为难吗?”他指的是1930年冯玉祥与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何应钦又不满地说:“哼……国无宁日,又何谈抗日呢?”

  冯玉祥被人刺到痛处,脸上红红的,也不好发作。蒋介石见人们的争论有些跑题,便不失时机地说:“我的意思是在目前局势下,对日本人是战,是和,请大家不要离题太远。”

  冯玉祥接了蒋介石的话,又把矛头对住何应钦说:“这个话,应该问问何应钦:你身为军政部长,日本人兵临城下,你们军政部有何对策?”

  何应钦侃侃而谈:“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内目前的情况是‘七七’事变之后,共产党一惟鼓吹抗日,凭他们的装备,凭他们的兵力,能抵抗住日本人吗?大家可想而知。这分明是个阴谋,中日两国开战,共产党便可从中渔利……”

  这些话说到了蒋介石的心坎上,他赞同地点点头。

  何应钦又说:“敬之认为,和则存,战则亡。政府应该不惜一切力量阻止战争爆发,方能保存实力,以雪国耻。”

  白崇禧虽不是中常委,也被请来参加会议。他不满地说:“敬之兄,你身为*要员,在日军进逼之即,老是鼓吹和谈,这与你军人身份难符呀!”

  “敬之兄的话也有一定道理,并非危言耸听。我们不必激动,还是冷静下来讨论问题。”外交部长王宠惠劝解着。

  何应钦说:“健生说我一惟鼓吹和谈,这里有一份公文不妨念给大家听听。”他从包中取出一纸公文,把中日的兵力、装备情况逐项念给人们听,他最后的结论是若中日开战,中国必败。

  冯玉祥站起来对何应钦怒目而视:“军政部长的论调如此悲观,叫你的部下如何打仗?”

  宋子文也走过来说:“敬之兄,依你的看法,中日交战,中国必败,是吗?”

  “是的,不是必败,而是速败!”

  “你认为中国方面能坚持多长时间?”

  “多则一月,少则10天。”

  冯玉祥拍着桌子:“听听,说这是啥话!”

  白崇禧说:“敬之兄,你也太小视中国人了。”

  何应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