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恩来说:“明天上午我想到忻口前线去一趟,不知俊如将军是否欢迎?”

  卫立煌惊叫着:“周先生能来忻口,真是太好了,有许多问题需要向先生求教。”

  周恩来客气地说:“俊如呀,你我都是熟人,不必客气,明天上午,一定到忻口看你。”放下电话,卫立煌感到浑身轻松,他调整着思路,准备向周先生汇报忻口作战情况。

(4) 周恩来亲赴前线
(5)周恩来到忻口

  翌日上午,卫立煌正在办公,卫兵来报:周先生来到。他放下手头的事,连三赶四向大门口走去。不远处周恩来已经下车,迈着潇洒的步子向指挥部走来。他身着一身藏青色的西服,虽说有点旧,但非常合身。在卫立煌的眼中他的眉毛还是那样黑,眼光还是那样有神,一举一动,神采飞扬,还是那么年轻干练。

  周恩来和卫立煌说笑着向指挥部走来,身后的车队缓缓地跟在后面。卫立煌发现小车后面有一队炮车。连忙问:“周先生,这些大炮也是你带来的?”

  周恩来两手一扬笑着说:“这叫完璧归赵嘛!”

  “完璧归赵”的词意卫立煌明白,可眼前的炮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恩来见卫立煌还不明白,就解释说:“原来王靖国的19军在崞县撤退时,有21门大炮陷在河泥里,没顾得打捞。以后贺龙的120师将这些大炮打捞上来,洗净擦干,我就给你们送来了。”

  听到这些话卫立煌感激万分,八路军的装备低劣,连迫击炮都没有,有些战士还扛着长矛,他们拾到这些大炮,不顾山高路远又送给19军,其精神感人至深。

  卫立煌握着周恩来身后一位将领的手说:“精神可嘉,精神可嘉,我代表19军向你们致谢!”

  周恩来又笑了:“误会,误会。我还没来得及给你们介绍呢,这位是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

  彭德怀向前一步,举手行礼说:“报告卫总指挥,彭德怀向你报到。”

  彭德怀30多岁,穿一身旧军装,洗得有些发白。他中上等身材,生得虎头虎脑,面部表情很严肃,表现出一种坚毅的气质。难怪卫立煌没有认出他,原来他穿着一身士兵的衣服。

  卫立煌又一次握着彭德怀的手说:“俊如对彭将军的威名早有所闻,今日能够相见,真是三生有幸!”

  彭德怀严肃惯了,他见卫立煌如此热情,也想笑脸相迎,由于平时不苟笑言,这时笑得很勉强,很不自然。他说:“能在卫将军指挥下作战,德怀深感荣幸。”

  进入客厅,卫士们早在桌上摆好了茶水、果品。参谋长郭寄峤安排好客人入座后,也要入席,天空突然响起飞机的马达声。

  郭寄峤询问卫立煌:“要不要到防空洞里躲一躲?”

  卫立煌大手一挥:“不必惊慌,这是日军的侦察机。不是轰炸机。”

  郭寄峤站在门口望去,果然见敌人的侦察机飞过头顶。他愤恨地说:“日本的飞机真讨厌,在忻口阵地,每天至少有一个营的兵力丧命于敌人的飞机之下。”

  周恩来笑了,脸上的表情很得意。他说:“参谋长说得对,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八路军在这方面有安排,从今天起大约10日之内,不会有敌机来捣乱。”

  卫立煌听了周恩来的话,一时解不开。他想,周先生能参赞我方军机,难道他还能调遣敌人,这不是神了吗?于是,他连忙问:“八路军是怎么安排的。”

  周恩来从公文袋中拿出一张《中央日报》,放在桌子上说:“请你们看看这则消息。”

  这则消息一共有几十个字,刊在《中央日报》一处极不显眼的角落里。全文为:

  “南京十九日电:我18集团军一部,于10月18日夜,在晋北突袭阳明堡机场并炸毁敌机24架之消息,此间关系方面亦接得消息,业经证实云。”

  尽管《中央日报》对八路军的战果不愿大肆宣染,这则消息对卫立煌来说,却是个天大的喜讯。他满脸堆着笑,感慨万端地说:“八路军摧毁了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这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向八路军致意!”说着卫立煌猛然立正,向着周恩来、彭德怀敬了个军礼。卫将军很兴奋,眉宇间的阴云不见了,换上了笑意。他给参谋长递个眼神说:“向周先生汇报忻口战况。”

(6) 周恩来献计
(6)周公献计

  郭参谋长拿出一纸公文,只是瞄了一眼便滔滔不绝地说着:“自从13日开始,敌人对忻口正面防线展开进攻以来,我军攻守交替使用,未见奇效。特别是在16日的反击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不幸殉国。18日我方全线出击,欲将倭寇包围于云中河北岸,聚而歼之,因受到敌人的顽强抵抗,也未能达到目的,无奈至19日起我军转入防御。时至今日我方将士死伤过半,兵力深感不足。卫总指挥也曾驰电南京,催要援兵。但从全国战局来看,各大战场战事激烈,恐南京无兵可援。是进是退,是攻是守,请周先生训示。”

  郭寄峤说完,卫立煌唉声叹气地说:“东线娘子关告急,忻口阵地处于胶着状态,援兵无望,这个仗叫我们怎么打呀!”

  周恩来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他站在作战地图前看了一会儿,又回到座位上来,沉思着说:“我和彭德怀同志到忻县来,就是想和诸位商讨下一步作战问题。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就是说我方兵力是敌人的十倍,方能围之,我方的兵力是敌方的五倍,方能攻之,当然也有特殊的战例。据我掌握的情况,目前忻口正面之敌有第5师团全部、第三师团一部、关东军一部,后两者为援军。当前敌人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在大约一周之内,我方应采取守势,不宜进攻,只要挡住敌人的进攻就有办法……”

  卫立煌不解地插话:“周先生,限定时间为什么是一周之内,会不会更长?”

  周恩来笑笑说:“俊如不必着急,听我慢慢说。一周的时间,只是我的估计,不会十分准确。我估计,若是一周之内敌人攻不破我们的防线,敌之援兵关东军一部、第三师团一部,必将他调,我们的兵力紧张,日本人的兵力更紧张。到时候忻口正面只剩下一个第5师团,便是我们主动进攻的时候了。”

  周恩来的分析入情入理,卫立煌、郭寄峤都投来敬佩的目光。郭寄峤的眼光中充满了希望,他非常有信心地说:“我们的部队死伤过半,坂垣的兵力也是残缺不全,双方比较,我方还是有能力击退第5师团的。”

  周恩来摇摇头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坂坦师团只能牢牢地拖住它,不可一次击退。第5师团击退之后,会加重娘子关方面的压力。若是娘子关失守,日本人不还是要兵临太原吗?南怀化和1300高地不是还在日本人的手里吗?这个土馒头叫日本人先啃着,到时候我们切断他们与日本大部队的联系,这样就牢牢地拖住了第5师团,叫他们打也打不胜,走也走不脱。肥的拖成瘦的,瘦的拖成死的,这便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从周恩来的话里,卫立煌看到了胜利,看到了希望。他一扫往日沉闷的心情说:“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俊如总以为这话太夸张,今日才信以为真。周先生的办法这么好。就是读十年书,也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

  周恩来诱导着问:“俊如,还记得当年的惠州战役吗?”

  “那是东征路上的一场恶战,是周先生亲自指挥的,怎么会不记得呢?”

  “以你的见解,惠州战役的诀窍在何处?”

  卫立煌脱口而出:“坑道作业法。”

  “在忻口战场你为何不试一试呢?”

  卫立煌脸红了,他只知死打硬拼,而忽略这个以巧取胜的办法。见卫立煌不说话,郭寄峤敬慕地说:“周先生的办法太好了,八路军方面真是人才济济,彭副总司令一定也有很多高见,讲出来一并让我们听听。”

  彭德怀这一天尽力陪着笑脸,但让别人看了还是一脸的威严,他自己也知道装不像,就不自然地笑笑说:“我今天到这里来,主要是想讲讲如何配合友军作战问题。”说着他站起来向地图走去,其他人也趋向地图。彭德怀拿起一枝红色铅笔在地图上指点着说:“在忻口战役的第三阶段,也就是这里的关东军、第三师团撤离之后,我18集团军的作战计划是:以115师全部活动于蔚县至代县一带,破坏敌之交通线,断绝敌人的粮食、弹药及油料的供应;以120师359旅,在原平、崞县西部地区攻击日军的右侧后,迫使日军丢掉二线阵地,两面与我作战;以358旅主力进至雁门关以南破坏敌之交通线,断敌给养;以129师先头的一个团,即陈锡联的769团也到崞县、代县附近,协同120师打击敌人。我们八路军总的方针是击敌侧后,断敌给养,配合友军,打好忻口这一仗。”

  卫立煌对彭德怀的作战计划很满意,他说:“彭将军的意见很好,若能做到这一步,我们就稳操胜券了。”

  郭寄峤看看卫立煌以征询的口气说:“周先生是否先不忙回太原,在这里可以帮助我们制订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卫立煌也说:“周先生在忻县住几天可好?”

  周恩来想了想说:“如果太原方面没有大的军情,我可以在这里住几天,给你们当当参谋。”

  郭寄峤看看表,时间已超过中午12时,慌忙说:“咱们只顾说话,把吃饭都忘了。走吧,现在到餐厅就餐。”

  走出接待室,卫立煌顿时清爽了许多,向远处望去,天是那么蓝,空中的云是那么轻,阳光是那么柔和,照在身上使人有一种舒坦的感觉。

  四个人在餐厅里坐下,厨师已摆好丰盛的午餐。一个参谋走向餐桌说:“报告总指挥,太原阎长官急电。”

  卫立煌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