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毛泽东和卫立煌站的地方是一处高岗,下面是一条盘山道。不远的地方一个老汉牵着一头小毛驴向他们走来。

  毛泽东风趣地说:“卫将军,向你提一个问题可以吗?”

  “当然可以。”

  毛泽东指着山下的驴子说:“你说说这头毛驴上山,开步是先抬左腿,还是先抬右腿?”

  卫立煌愣住了,说什么也想不到毛泽东会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卫立煌脸上红红的,思索了一会儿,仍然答不出。便说:“俊如是军人,军旅之外的事,知之甚少,请毛先生不吝赐教。”

  毛泽东说:“以我的观察,这头毛驴上山,先抬左腿,不信你试试看。”接着他向山下的老汉大声说:“老乡——是赶集回来的吧!”

  山下的老汉见有人说话,便停了脚步,抬头望去,惊喜地说:“是毛主席,你吃过饭了吗?”

  毛泽东也打着招呼:“吃过了。天快黑了,路不好走,慢慢走啊!”

  那人和毛驴又上路了,卫立煌清楚地看见,果然不错,那毛驴上山先抬左腿。卫立煌不解地问:“毛先生,是不是所有的毛驴上山都是先抬左腿?”

  毛泽东望着卫立煌说:“那倒不一定,这是个性问题。不是共性问题。”

  卫立煌心里好生奇怪,毛先生日理万机,还研究这些干什么?他只是心里想着,没有说出口。

  毛泽东也发现了卫立煌的表情有些奇怪,就解释着说:“陕北是穷地方,山多坡陡,用毛驴的地方很多,所以就得研究毛驴。”他话锋一转又说:“卫将军是带兵打仗的人,对日本鬼子这头毛驴要多加研究啰!”

  听了这话,卫立煌猛然醒悟过来,他想毛泽东在这方面一定会有研究的,听听他的说法对往后打仗有好处。于是他就说:“毛先生之大智,是许多常人难比的,我倒想听听您的高见。”

  毛泽东挥着大手说:“我有什么研究?见笑啰!不过我有点想法倒想说出来,供俊如先生参考。”

  毛泽东向远处看了一下说:“日本鬼子这头驴子又踢又咬的,厉害得很罗,我若是和这些日本鬼子对阵,首先要退避三舍,然后抓住它的尾巴,狠狠地在它屁股上刺一刀!”说完他大笑起来。

  卫立煌像是悟出了点什么:“哦——对,太对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

  警卫员走过来说:“主席,滕参谋长和肖主任请你们去看节目。”

  毛泽东对卫立煌说:“俊如将军,今晚我请你看戏如何?”

  对于八路军文工团的节目,卫立煌是非常喜欢的,但是,这天晚上的演出,他竟没顾上看一眼。戏台下他和毛泽东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没完,直到演出结束,他们的谈话还在继续。

  毛泽东抱歉地说:“对不起,耽误你看戏了。”

  卫立煌却说:“咱们的谈话,比看戏还要好得多。”

  二人边走边谈,出了剧场,好似有说不尽的话题,研究不完的事情。

(6)一个问号
翌日清晨,卫立煌早早地起了床。他本想在院内走动走动,一来活动一下筋骨,二来理清一下思路,来延安之后遇到的事情太多了,感悟颇深。他推开屋门,在院里刚刚站定,便遇上了滕代远和肖劲光。

  肖劲光问:“早餐已经备好了,不知卫副长官几时起程?”

  看见主人这么在心,卫立煌心里很激动,他想,延安人这么热情,什么事情都安排得这么周到,不能再麻烦人家了。于是就说:“让你们受累了,不好意思。我们马上起床吃饭,吃了饭我们也好赶路。”

  肖劲光说:“那好,我们这就去安排。”

  早餐之后,车队上路,腾代远、肖劲光乘坐一辆吉普车在前面带路。卫立煌一行跟在后面。车到三十里铺,吉普让开大道,滕代远、肖劲光下了车,来到卫的车前。卫立煌、郭寄峤见状,也连忙下了车。

  郭寄峤感激地说:“你们是十里铺迎接,三十里铺送行,可算礼数周全。”

  滕代远说:“你们在前方流血拼命,我们在后方做些服务工作,还不应该吗?”

  卫立煌握住滕代远、肖劲光的手说:“请向毛先生转达我的谢意。”

  二位齐声说:“抗日一家,不必言谢。”

  车队向西安奔去,车上的卫立煌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问着:“赵秘书,陈绍禹这个人你认识吗?他是安徽六安人,也是咱们的老乡,听说他也在延安,怎么没见到这个人?”

  赵荣声很吃惊,他想卫立煌找老乡,竟想到了陈绍禹?于是就连忙说:“莫要提他,陈绍禹在共产党内犯了很大的错误,正在写检讨呢!”

  卫立煌“哦”了一声,点点头再也没说话。

  时近中午,车队在路旁的一家饭店门口停下来,这些人在车上颠簸了一上午,又饥又乏,下了车便一齐向饭店走来。人群在饭店门口受到了意外的冲击,十几个青年没命似地向门外冲去,一个青年竟把卫立煌撞了个趔趄。

  郭寄峤见状大怒,他厉声喝道:“来人,把他们抓起来!”

  卫士们冲上去,一个个青年都被抓了起来。卫立煌巡视着这些人的面孔,觉得他们不像坏人,便问着:“你们从哪儿来,是干什么的?”

  青年人吱唔着不敢回话。

  饭店老板惟利是图,他想,若是这些人被抓去,十几个人的饭钱岂不是泡汤了?于是壮着胆子走近卫立煌说:“长官,他们是外地来的,都是好人,虽说他们想去延安不对,也没什么大错,都是为了抗日嘛。求长官行行好,就放他们一马吧,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老不容易……”

  卫立煌的神色缓了一下说:“我们是延安的友军,刚从延安过来,你们继续吃饭,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说罢他向卫士们挥挥手,卫士们这才松了手。

  这帮学生坐下来,仍然心神不定地四处看着。卫立煌为了使他们不再担惊受怕,便和他们拉起了家常。他问一个女学生:“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岁”。

  “从哪里来的?”

  “从成都。”

  “怎么来的?”

  “起旱走,整整走了一个多月。和我同行的三个人在西安都被抓进了‘劳动营’,我是从那里逃出来的。”她说着两眼含泪,像要哭的样子。

  卫立煌惊讶着:“原来你们这些人不一路?”

  一个男学生说:“不一路,也是在这里吃饭刚刚认识的。”

  卫立煌自我介绍说:“我叫卫立煌,是第14集团军的总司令,我们的部队也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去我们那里怎么样?”

  学生们眨着眼睛说:“长官不是说好不抓我们吗?你说来说 去,不是还要带我们走吗?”

  卫立煌解释说:“你们误会了,我是在征求你的意见,没有勉强的意思。”

  “真的?”

  “当然是真的。”

  女孩说:“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我们只想去延安,别的地方暂时还不想去。长官,是你叫说实话的,你可不要生气哟!”

  卫立煌笑笑说:“不生气,不会生气的。”他嘴上说不生气,实际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味道。他想,八路军抗日,我们也抗日,这些学生为什么瞧得上八路军,看不起我们?他又想起在延安看到的群众场面,群众情绪,一个赶毛驴的老汉可以随随便便地和毛泽东对话……突然他想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话,心里禁不住地紧了一下。再仔细想想,这些话虽说使他有些难堪,却有一定的道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礼尚来往
卫立煌到达西安之后,就住在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驻西安办事处。办事处是类似后勤处一类的机关,部队所需的军火、服装、医药品以及食品都是在这里供应的。一天,卫立煌推却一切应酬,在办公室坐下,写了一张便条对赵荣声说:“给八路军解决军火的事,是我在延安答应毛先生的,你去找找罗迈伦处长,把事情办好。”

  赵荣声接了便条一看,止不住的惊喜。只见便条上写:“即发第18集团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百五十万枚。”下面签着卫立煌的名字。

  过了片刻,卫立煌又改变了主意,他对赵荣声说:“你还是去把罗处长找来,我要亲自跟他说。”

  罗迈伦的办公室离这儿不远,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罗迈伦便来到卫立煌的办公室。罗迈伦行过军礼问:“钧座有何吩咐?”

  那张字条就放在桌上,卫立煌用两个指头一推,便把字条推到罗迈伦面前,他说:“字条上的事给办一下,赵秘书负责和八路军办事处联系。”

  罗处长拿了便条,面有难色。卫立煌也看到了罗迈伦的表情,便解释说:“第二战区的军队归我指挥,凡是我指挥的军队,要一视同仁。八路军连连告捷,打得很好嘛,我们要充分供给。”

  罗迈伦自觉不妥,又不敢争辩,站在那里没动。他是卫立煌的老部下,多年跟着卫立煌办后勤,按照往常的惯例,给八路军发10万、8万发子弹意思意思就行了,这一次给这么多,确实使他为难。

  卫立煌又想起什么似的问:“库里的牛肉罐头还有多少?”

  罗迈伦据实汇报:“大约还有1200多箱。”

  “那好吧,再给八路军拨180箱牛肉罐头。”

  听了这话,这个处长只好点点头退出卫立煌的办公室,这个地方他不敢再呆下去,时间一长长官又层层加码,他就更作难了。

  罗处长退出卫立煌的办公室,赵荣声也跟了出来。赵荣声小声问:“罗处长,这个事很难办吗?”

  罗迈伦为难地说:“蒋委员长对八路军的态度你不是不知道.若是他怪罪下来……”

  赵荣声动了心思,他的想法是,其一为罗迈伦推卸责任,其二还得向他施加点压力,若不这样,事情很难办成。赵荣声据理力争地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