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到的她判若两人。

  归途中,朱韵珩为卫立煌送行,月光下,他们徜徉过爱情的激流,风轻轻,语轻轻,一丝甜甜涟漪在两人心中荡起。

(7)喜结良缘
卫立煌与朱韵珩的爱情虽无多大的波折,却是涟漪不断。二人由于出身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也常常有说不到一起的时候。

  卫立煌是军人出身,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封建的一套多一些。在婚姻问题上,他讲的是老一套。他想回老家结婚,拜父母,拜长辈,入洞房。朱韵珩是虔诚的教徒,又在美国上过学,她讲的是洋习惯:想在教堂结婚。这个问题二人争论了很久,一直僵持不下。

  一天,二个在河边散步,传令兵送来一份电报。卫立煌打开一看,是蒋介石发来的。要卫到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再有六天就要报到了。若是按老一套结婚,时间太仓促,只好同意了朱韵珩的办法。

  1927年12月24日,上海。

  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在一座基督教的教堂里,一片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唱着赞歌——《哈里洛亚》。一对新婚夫妇站在台前,新郎一身戎装,昂首挺胸,一副威严的样子。新娘着一身雪白的婚纱,显得更加妩媚多姿。

  牧师走过来对卫立煌说:“你愿意娶朱韵珩小姐为妻吗?”

  卫立煌虔诚地说:“愿意。”

  “你会见异思迁吗?”

  卫立煌举着右手说:“我敢对你们的上帝发誓。”

  牧师走近朱韵珩问:“你愿意嫁给卫立煌将军为妻吗?”

  朱韵珩羞涩地说:“愿意。”

  “你会中途变心吗?”

  朱韵珩坚定地说;“我敢对《圣经》发誓。”

  牧师面对耶稣像念念有词,然后转身面对大众说:“让我们为新婚夫妇祝福!”

  教堂里又响起《哈里洛亚》的歌声。人群中让开一条通道.卫立煌拥着朱韵珩向大门外走去。

  教堂外面,停着一辆结婚用的彩车,在人们的簇拥下,新郎新娘跨入轿车。二人向送行的人挥手致意,小车徐徐开动。

  这辆彩车在上海的大街上穿行,进入上海车站,在一列客车旁停下来。他们刚刚下车,几个崇实女子学校的学生涌来,给朱韵珩献上一束鲜花。一个女学生问:“校长是到北平度蜜月吗?”

  朱韵珩笑着说:“不,卫将军要到陆军大学读书,我的任务是到那儿监视他。”说完她又笑了。

  学生们哭了,他们拉着校长的手说:“校长,那要去多长时间?”

  朱韵珩说:“也就是三年,我回来后,还要到到学校来,你们等我啊。”

  学生们哭得更痛了,他们就是不肯放行。

  这个说:“不行,校长,这样我们会想你的。”

  那个说:“我们只要你这个校长,不要别人。”

  见学生闹得不可开交,朱韵珩只好说:“开句玩笑,你们可当真了。卫将军这么大个人,还用我监视吗?况且,人家能听我的吗?”

  一个学生问:“这么说过一段时间,校长就回来了?”

  朱韵珩答应着:“你们等着,一个月以后,我就回来。”

  学生们笑了,他们与校长依依惜别。

  列车徐徐开动,校长和学生相互挥手致意。

  列车上,卫立煌开着玩笑:“你是个教徒,如何说谎话?”

  朱韵珩打了卫一下,无声地笑着。

  在陆大学习期间,朱韵珩并没有闲着。当时卫立煌将日本作为假想敌,认真研究对日军作战。朱精通英文,她将外国杂志上凡是研究日军动态的文章,全部译成中文,供卫参考,这对卫的学习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最好的txt下载网

(8)久别胜新婚
一辆小汽车驶入潼关卫戍司令部的大门,几个人迎了上来。卫立煌刚刚下车,便看见站在院子里的朱韵珩,她依然是那样端庄、年轻。朱韵珩的身边是孩子们,她向远处一指说:“你们看那是谁?”

  孩子们叫着爸爸,向卫立煌跑去,他们有的抱着卫立煌的腿,有的拉着卫立煌的衣服,使之迈不开脚步。卫立煌和朱韵珩远远地望着,目光中有辛酸,有快慰,也有渴望和等待。等二人靠近,卫立煌竞不顾一切扑上去,把妻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没命地亲吻着。

  朱韵珩羞得无地自容,她小声说:“俊如,别这样,让孩子看笑话。”

  卫立煌像是什么也没听到,仍然我行我素。

  他们来到卫老太太房中,卫立煌一眼看去,娘老多了,气色也不如以前,鼻子一酸老想哭,他强打精神说:“娘,你一路辛苦了。”

  卫老太太苦笑着说:“我辛苦个啥,要说辛苦,就数韵珩,一路上吃饭、住店、上火车、躲飞机,都得韵珩照应,你看看人都累瘦了。”

  朱韵珩不好意思地说:“娘,看你……”

  老太太又说:“立煌呀,听大家说,你打鬼子不要命,娘听了多天睡不着觉,这仗到啥时候才能打完呀!”

  卫立煌安慰着说:“娘,你老人家放心,你看我不是很好吗?只要你身体好,就是万福。”

  夜已经很深了,卫立煌夫妇的住室里还亮着灯光,昏暗的灯光下,他们在床上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又坐起来,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丈夫说:“你带着这么多人,长途跋涉,兵荒马乱的,真难为你了。”

  妻子说:“再难也不怕,这不,总算是找到你了,我们又见面了。”她说着话题一转说:“仗打得不错嘛,大家都在夸你。你在陆大学习时,就以日本人为假想敌,咱们又准备了那么多的资料,这回总算用上了,没有白费功夫。”

  “还不是多亏你的帮助,若不是你,我又不懂英文,能翻译那么多英、美国关于日军的资料?”

  “人家都在夸你,你却在夸我。”

  “你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说着他话题一转问:“这次出来,是住西安,还是住成都?”

  朱韵珩想了想说:“我看还是住成都好,你的朋友严啸虎是那里的警备司令,遇事也好有个照应。”

  “好,我这就去给成都要电话。”

  朱韵珩一把拉住卫立煌说:“你慌什么?明天再打电话也不晚。”

  卫立煌说:“明天下午我要离开这里,中条山那边,战事很紧,离久了恐怕不好。若是委员长来电话,多不好意思。”

  朱韵珩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你走就走吧,我才不拦你呢。不过,这件事得问问老太太,只要她同意才行。”

  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这一夜他们说了许多话,办了许多事,鸡叫三遍一个个感到人困马乏的,这才进入梦乡。

  卫立煌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天,第三天晚上宋美龄给朱韵珩来了电话。这两个人都在美国留过学,一律用英语对话,叫别人一句也听不懂。

  接完电话,朱韵珩对丈夫说:“俊如呀;看来你不走是不行的,蒋委员长让夫人催行了。”

  卫立煌说:“看看,我说走吧,你又不听……”

  朱韵珩一摆手:“去去去,谁希罕你呀。”说着,自己也笑了。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蒋介石训斥卫立煌 (1)参谋长的运气
1938年12月,蒋介石在陕西武功农学院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五战区师长以上的干部都参加了会议,惟有第18集团军和山西的敢死队的人没有接到开会的通知。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提前宣布了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一整套*方案,以“统一政令”、“统一军令”为名,吹响了*的冲锋号。

  会议之前,卫立煌、郭寄峤提前到达西安,住在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驻西安办事处。一天清晨,卫立煌正在院里散步,少将办事处长罗迈伦走过来神色慌张地说:“钧座,有件不好的事情向你报告。”

  卫立煌心里一惊,忙问:“什么事?”

  罗迈伦小声说:“这次武功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西安,对我们第14集团军的议论可不少,钧座请好自为之。”

  卫立煌听了,心里十分分冷静。他问:“我想听听都有哪些议论。”

  罗处长答道:“议论最多的是咱们那个战地工作团,他们说是八路军的工作团,完全赤化了。至于个人方面,议论的中心是工作团主任刘毓珩,还有总部那个秘书赵荣声,说他们是共产党打入了我们内部的探子。”

  听了这话,卫立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表面不动声色地说:“好,谢谢你的提醒。”

  罗迈伦刚刚离去,郭寄峤和刘毓珩来到这里。卫立煌问:“会上的发言材料准备好了没有?”

  见卫立煌发问,刘毓珩从公文包里取出材料说:“昨天晚上刚刚写好的,我就说让钧座过目呢!”说着把材料递过来。

  卫立煌接了材料说:“武功的会议,你就不要去了,就在这儿待命。”

  刘毓珩说声“是”,便出门而去。

  郭寄峤不解地问:“钧座,原来不是说好让刘秘书一起去的吗?这个人灵性,笔下来的又快……”

  卫立煌苦笑着:“如今的气候很不好,到了武功你就知道了……”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东北风一刮,干冷干冷的。大风把落叶卷到天上,又缓缓地落下来,在院里飘来飘去的。站岗的卫兵被冻得支架不住,却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强打着精神,笔直地站在门口。这一天的会议进场特早,早上7时,人们便向会议室走去,路上人们没有寒暄,没有说笑,像是从没有见过面的陌路人。会议室的窗户被厚厚的幕帘遮得密不透风,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发出轻微的声响,与会的军官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收腹挺胸,二目平视,完全是军人的作派。会议桌是一个硕大的长方形木桌,上面铺着雪白的台布,桌上没有茶水,没有水果,整整齐齐放着两行军帽。

  门外响起一阵皮鞋敲击地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